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台湾商业史
QQ咨��:
有路璐璐:

台湾商业史

  • 作者:黄福才 黄旻敏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0099291
  •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01日
  • 页数:312
  • 定价:¥6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台湾商业史》运用经济学的知识,为自己的著作设计一个理论框架,把各个时期的台湾商业放在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上进行考察,并注意社会经济结构以及其他经济部门对商业的影响;对各个时期的商业,又从已有的基础和当时的社会生产状况入手,分析商品流通的变化和发展、市场、商人、商业管理、商业团体、经营形式等方面。有宏观的研究,更有微观的分析,还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论证。
    文章节选
    《台湾商业史》:
    澎湖地处台湾海峡的万顷波涛中,介于大陆与台湾之间,在帆船作为主要航海工具的古代,澎湖成了大陆沿海人民出海捕鱼谋生的一个避风停靠站。汉族人民移居澎湖*早且较为可靠的文献记录,当为南宋楼钥著《攻媿集》、赵汝适著《诸蕃志》和周必大著《文忠集》等资料①。南宋时,澎湖已成为中国行政区域的一部分,即如史书上“泉(州)有海岛,日澎湖,隶晋江县”②。其时,沿海渔民在渔汛来临之时,到澎湖海域捕捞,以渔业为主兼有种植,成为季节性移居的渔户。其中一部分人定居于此,在岛上从事耕植业。这样澎湖岛上逐渐汇集了较多的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的《闽海赠言》中有“澎湖在宋时,编户甚蕃”的记载。文中“编户”仍指有户籍的居民,当时编户已“甚蕃”,说明澎湖岛上已有相当数量的渔户定居。文中虽未指明是北宋或南宋,但当属南宋之时。海中岛屿“甚蕃”之编户的出现绝非短期所致,先有渔民、商船等的活动,再有不入户籍的散户,而后随着居民的增加,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才出现“编户”。这个过程必然是长期历史活动的积累。可见北宋就不断有汉族移民前往澎湖定居散住,岛上居民各种生活用品也随着渔船商舶的来往而流通。
    元代,澎湖有了进一步的开发,当时人的著作对该岛的地势、气候、植物、风俗以及贸易等有更具体的描述,指出“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地垄相望,乃有七澳居其间。……有草无木,土瘠不宜禾稻。泉人结茅为屋居之。气候常暖,风俗朴野,人多眉寿。男女穿长布衫,系以土布。煮海为盐,酿秫为酒,采鱼虾螺蛤以佐食。……地产胡麻、绿豆。山羊之孳生,数万为群,家以烙毛刻角为记,昼夜不收,各逐其生育”。岛上居民过着半耕半渔的生活,商贩也在大陆与澎湖间来往,“工商兴贩,以乐其利”③。从文中“结茅为屋居之”及“男女”、“家”等字句,可知当时已有汉族移民带眷定居于岛上,若山羊“数万为群”属实,那么澎湖岛上应有大量居民。澎湖原属“土瘠不宜禾稻”之区,农作物生产较不发达,能有文中所记“人多眉寿”,山羊“昼夜不收,各遂其生育”的安乐情景,其中少不了渔船商舟负贩的功劳。正是渔民、商人的活动,使得岛上的盐、渔业产品等能与大陆的粮食、生活用品交换,也才有“贸易至者,岁常数十艘”的情况①。可见,大陆与澎湖间的商业贸易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与广大移民的生活发生较密切的联系。。
    台湾岛内货物交易活动开始于何时,由于史料限制,且端倪之时主要仍渔民兼行的偶然活动,所以众说不一。有的以《隋书·陈棱传》中陈棱率军到台,而“流求人初见船航,以为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为据,认为在隋朝“大陆上经常有人到台湾去做生意、通有无的”⑦。连横认为“当宋之时,华人已至北港贸易”③。还有研究者认为“元末时已有与土著民发生某些程度的接触,开辟了所谓的‘汉蕃贸易”’④。另有研究者更明确指出“元末台湾,汉人已至中北部撒网捕鱼,兼事汉蕃交易”⑤。对此我们稍作分析。
    如前所述,在北宋之时,沿海渔民冒险开拓,锐意经营,澎湖已成为闽南渔民的休息之区,随着海洋渔业的发展,渔场逐渐扩展。到南宋时,渔民已来到台湾西南部海域捕捞,接着便逐渐与台湾上的先住民接触,从而进行了小规模的交易,开启了所谓的“汉蕃交易”。尽管南宋《诸蕃志》中把台湾描述为“无他奇货,尤好剽掠,商贾不通”的岛屿⑥,但能否就此断定当时台湾尚无交换活动的出现呢?我认为这是尚可探讨的问题。
    一者,台湾早期交易还不引人注目,不仅其交易量小,而且台湾还不具作为市场的价值。早期交换活动主要是渔季到台的渔民所兼行的活动,时而有小商人搭渔舟前往,算不上正规意义的商贾活动。斯时台湾岛上尚没发现国际贸易中所重视的象牙、琉璃、香料、犀角、珍珠、琥珀等货物,且台湾尚属待开发之区,因此它还没有作为市场的价值。这样,刚出现的早期交易活动并不引人注意,更不能引起史家的重视,甚至可能引起著书者判断上的失误。元代海峡两岸的交易活动在《岛夷志略》中已有较具体的记录,可是《元史》仍有“亦素不通”“近代诸蕃市舶,不闻至其国”的记载⑦。
    ……
    目录
    修订版说明
    **版序

    **章 台湾早期商业的产生
    一、宋元时期商业的萌芽
    二、明天启初之前的商业
    三、台湾早期商业的分析

    第二章 荷兰占领时期的商业
    一、荷在台贸易地位确立
    二、在台经营及生产发展
    三、台湾商业的初步发展
    四、商人市场与贸易管理
    五、荷兰掠夺性贸易分析

    第三章 郑氏治台时期的商业
    一、台湾建设与生产发展
    二、台湾商品流通的发展
    三、市场商人及贸易管理
    四、郑氏与英商贸易交涉
    五、此时期商业发展估计

    第四章 清政府治理时期的商业
    一、清政府管理时的开发建设
    二、商品流通与贸易迅速扩展
    三、台湾郊行兴衰发展三阶段
    四、郊行组织及衰落原因分析
    五、商品销售网与商人的发展
    六、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
    七、台湾商业惯例形成及分析
    八、商业管理与专卖业的演变
    九、社会经济结构对商业影响

    第五章 日本占领时期的商业
    一、台湾近代商业发展基础
    二、商品流通的进一步发展
    三、台湾与大陆间贸易变化
    四、商业经营形式与专卖业
    五、市场拓展与商人的发展
    六、日占时期商业贸易管理
    七、郊行消亡与日式商业组织
    八、殖民地性质的台湾商贸

    后续研究
    之一:论清代大陆与台湾贸易各阶段的特点
    一、不稳定发展阶段特点
    二、持续发展阶段的特点
    三、兴盛发展阶段的特点
    四、逐渐衰落阶段的特点
    五、各阶段联系和共同点
    之二:清代台湾商品市场网络体系形成发展研究
    一、台湾商品市场网络体系形成基础分析
    二、岛内区域性商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三、台湾商品市场网络的结构体系分析
    四、结语:归纳与提升
    之三:论清代台湾商品市场的演变
    一、商品市场发展演变分析
    二、商品市场发展演变特点
    之四:有浓厚闽南特征的台湾商业习俗及其形成原因
    一、闽台相同的商业习俗
    二、台商业习俗形成原因
    三、结语一归纳与提升

    后记
    修订版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