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
QQ咨询:
有路璐璐: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

  • 作者:曾学龙
  •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6160576
  • 出版日期:2018年02月01日
  • 页数:174
  • 定价:¥3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是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改形成的成果。该项教改从2012年底开始,主要通过“知行结合、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探索,旨在解决民办高职院校在办学机制独特、办学资源有待开发的条件下,如何适应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以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问题。教改遵循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在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和社会合作,整合学校内的德育资源,使理论教学的“知”与实践教学的“行”紧密结合,进而形成思政课教学协同育人的合力,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该项目在2014年立项为广东省高校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之后,在本校和广东省内外部分高职院校推广,并取得明显成效。
    目录
    **章 产教融合: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新要求_
    **节 产教融合的内涵与理论
    一、产教融合的概念与由来
    二、产教融合的相关理论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关于产教融合的文件精神
    第二节 新中国高校产教结合的探索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产教结合的探索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产教结合的探索
    三、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历史演进
    四、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创新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产教融合对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要求
    一、为学生成长成才要求更新思政课教学的理念
    二、文理结合要求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思维
    三、突出实操性要求创新思政课教学的模式
    四、“教、学、做”一体化要求创新思政课教学的方法

    第二章 协同育人: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新任务
    **节 协同育人的相关理论
    一、协同及协同育人的概念
    二、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协同育人的紧迫性
    一、适应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三、适应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的需要
    四、适应民办高职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自我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 协同教育理论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
    一、思政课教学双“三维一体”协同教育模式
    二、协同育人理论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启示

    第三章 “知行结合、协同育人”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节 “知行结合、协同育人”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知行结合、协同育人”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内涵
    二、“知行结合、协同育人”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原则
    三、“知行结合、协同育人”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第二节 “知行结合、协同育人”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知行结合、协同育人”模式下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实施
    二、“知行结合、协同育人”模式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
    三、素质拓展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知行结合、协同育人”模式下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四准”解惑法的内涵与特点
    二、“四准”解惑法针对的问题及其理论基础
    三、“四准”解惑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思政课教学校内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
    **节 思政课教学校内协同育人的“三全”理论
    一、“三全”育人理论的内涵
    二、“三全”育人理论的基本要求
    三、推进“三全”育人必须把握的关系
    第二节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校内协同育人的探索
    一、思政部与学生管理部门的协同育人
    二、思政部与二级学院的协同育人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团学活动的协同
    四、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校内协同育人的困境
    第三节 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理论社团的协同育人
    一、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作用
    二、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与思政课教学的互动
    三、思政课教学与大学生理论社团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

    第五章 思政课教学校外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
    **节 思政课教学校外协同育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对思政课教学校外协同的要求
    二、相互满足的需要使思政课教学校外协同具有可行性
    三、未来教育的挑战需要学校与社会各方通力合作
    四、民办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建设需要借助校外的力量
    第二节 思政课教学校外协同育人的类型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思政课教学校外协同育人的类型
    二、思政课教学校外协同育人面临的困境
    第三节 思政课教学校外协同育人的原则与策略
    一、思政课教学校外协同育人的原则
    二、思政课教学校外协同育人的策略
    第四节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校外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
    一、挖掘高校德育资源,实现校际之间的协同育人
    二、通过项目服务,实现政校团企之间的协同育人

    第六章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协同育人的机制建设
    **节 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机制及其对思政课教学的影响
    一、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体制
    二、民办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对思政课建设的积极影响
    三、民办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对思政课建设的消极影响
    第二节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协同育人机制的构成
    一、多方受益的动力机制
    二、校企结合的运行机制
    三、校企联评的监控机制
    四、校企联动的激励机制
    五、政学校企协同的保障机制
    六、政学校企协同的责任机制
    七、校企共享的分享机制
    第三节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一、思政课教学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原则
    二、思政课教学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策略
    三、思政课教学协同育人机制的保障措施

    第七章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协同育人的效果评价
    **节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标准
    一、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内涵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原则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标准
    第二节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评价
    一、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成效
    二、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评价

    附录
    1.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
    2.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开展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3.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德育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4.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立德树人奖学奖教金评选办法
    5.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工作方案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