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法制史(海外汉学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法制史(海外汉学丛书)

  • 作者:[日] 仁井田陞 牟发松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88060
  •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01日
  • 页数:372
  • 定价:¥7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法制史》研究对象是历史上的法律和法律制度,涉及到法律思想和法学的各个领域,同时又与史学相贯通。本书以制度框架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东方和西方法律的比较,对法律和社会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法本质的理解。作者多年来有关中国农村家族及行会的研究报告,在本书的构成上占居重要位置。另外,本书在整体上展示这一领域有待今后解决的问题,有别于以往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概述性著作。
    目录
    增订版序1 再版序1 序1
    **章绪言1 第二章序说——东方的社会和规范意识8 **节东方的社会和权威主义8 **款权威主义8 第二款规范意识的前近代性24 第二节东方的自然法主义和实定法主义31 第三节东方专制主义成立的基础41 第三章法典编纂46 第四章刑法56 **节有关刑法的各种原则56 第二节刑罚体系的变迁——特别是“自由刑”的发达62 第三节东亚刑法的发展过程和赔偿制(Busse)69 第四节东亚的古刑法和同害刑(同态复仇talio)78 第五章审判81 **节审判程序81 第二节神判和神判的宣誓85 第六章调停和解89 第七章身份制度——特别是奴隶93 第八章“封建”和封建主义(feudalism) 102 **节地主和农民102 第二节所谓的“封建”和封建主义(feudalism)110 第九章城市及行会(guild)121 **节城市及行会(guild)的性质121 第二节行会(guild)的组织及其职能127 第十章人法134 **节人134 第二节外国人——属人法主义和属地法主义136 第十一章户籍制度140 第十二章宗族法和亲族法142 **节同族结合142 第二节族长权威148 第三节亲族范围的限定及亲族等级150 第十三章家族法155 **节家族构成和家族分裂155 第二节家父长权威和带有家庭奴隶性质的家庭成员159 第三节家族共产制169 第四节家产分割——包括遗产继承175 第五节家的承续183 第六节主妇的地位和掌管钥匙的权力(Schlüsselgewalt)186 第七节婚姻190 第八节离婚198 第九节亲子205 第十节监护210 第十四章土地法214 **节所有权的界限214 第二节土地所有权——无限期**性的和有限期的215 第三节双重所有权——一田两主制222 第四节**性租佃(永佃)227 第五节租佃(佃)229 第六节山川薮泽——农田水利231 第十五章交易法234 **节买卖234 **款买卖的各种形态234 第二款买卖担保243 第二节交换246 第三节赠与246 第四节消费借贷247 第五节融资互助组织(无尽)250 第六节租赁契约——租赁借贷、雇佣与承包250 第七节委托保管254 第八节互助合作组织(合股)和股份公司254 第九节票据258 第十节不法行为263 第十一节债权的担保263 **款保证263 第二款质典268 第十二节财产的私人扣押274 补章**村落法278 **节传统的所谓“共同体”及其责任承担者278 第二节支配体制的目标和同族集团的重组280 第三节同族以及村落的土地全体所有制284 第四节同族的以及村落的限制规定286 第五节同族以及村落内的审判和制裁288 第六节传统的所谓“共同体”的终结290 补章第二占有及其保护292 **节所有和占有292 第二节占有保护295 补章第三土地改革法的成立和发展298 **节孙文的“耕者有其田”和土地改革298 第二节土地改革后的土地法301 补章第四新婚姻法的成立和发展305 **节婚姻法的发展阶段305 第二节婚姻法的基本原则308 第三节婚姻登记制度310 第四节夫妇间的关系和亲子间的关系312 第五节离婚法313 第六节婚姻法和新集体体制317
    年表320 索引323 一、 法律谚语索引323 二、 一般事项索引324 三、 欧文索引342 再版后记345
    编辑推荐语
    适读人群 :文史研究者
    本书成功地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把中国法制与域外法制、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法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这种方法从多层面多角度了解和把握中国法制史的全貌,也有助于揭示不同时期法制的特色及差异,有助于了解东洋法系的基本精神,使研究的深度得以增加。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