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沙上的卜辞
QQ咨询:
有路璐璐:

沙上的卜辞

  • 作者:耿占春
  •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43055
  •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1日
  • 页数:154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沙上的“卜辞”主要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生活,一个是书本。作者站在生活和书架之间,如同面向大地,背靠沧海。这就使书中的每则“卜辞”都浸润着泥土的气息,闪烁着海水的光泽,并且保留了风吹日照的痕迹。从根本上说,这些“卜辞”无一不是出自作者的个体经验,但它们映射着这个时代的万千气象,牵动着人性深处某些永恒不变的东西。作者特别强调的是这些“卜辞”的瞬间性,这意味着如果把它们一一提炼成诗,就有可能失去更多的瞬间感受。所以,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作者用自由而快捷的方式保存了流动于心中的珍贵感觉,让这一系列内心的战栗适宜地凝结为石,而不是迟缓地打磨成玉。尽管石头没有宝玉的精致和华美,但是它们不可压缩,拒绝复制,而且经得起时间的磨损。
    本书的另一个显著特色是,这些“沙上的卜辞”真的像沙一样散乱而天然地存在着。作者笔下的文字如同爱默生所写的风中的雪花那样在“垒砖叠瓦”,爱默生认为暴风雪具有一种绝妙手艺,可以让“吃惊的人工在太阳底下,去在十年百载中,一砖一石地慢慢模仿狂飙在夜里的创作,模仿雪在欢乐嬉戏中的构筑”。“沙上的卜辞”就是这样一座独特的建筑,是暴风雪依据特定地势形成的自然堆积。因为其中的文字全然听
    文章节选
    经验与木耳
    一种写作直接依赖于材料,或者依赖于先前的文本,寄生于早先的文本上。它是一种学术马赛克,可以从一个命题与经验的逻辑关系来推演,也会产生许多不同的看法。另一些写作并不是从命题或逻辑中推导出来的,每一段文字都直接在经验世界上有一个生长点,就像一个木耳或蘑菇,从一段潮湿的木头上长起来一样。我知道这段话来自我个人生活经验的什么地方。然而又像木耳一样,它们不是不再是糟木头了吗?
    心肠的美学与道德感受
    我躺在沙发上听音乐,当光碟发出“磁”的一声时,我的肚子里跟着发生了一阵牵扯:我一直在用肚子听音乐?当这不和谐的声音划过,肚子也跟着平息下来:音乐又流畅起来,并且:真的“荡气回肠”。现在我明白了:并不是在用心灵倾听,而是在用肚子听音乐,或者:是用心肠。看来平素因为生理卫生的原因,给予肚子或肚肠的美学与道德评价太低了些。心肠或肝肠对不和谐的事物、对任何不适与痛苦的感知比大脑、比心脏都更为敏感。因此,古人用肝肠、心肠或柔肠,来表达*敏锐、细微、**的体察与经验。不仅是倾听,即使是诉说,内心的倾诉也不如“诉说衷肠”。相反的品质人们则用“铁石心肠”来形容。心肠甚至被正确地用作道德评价:热情与助人是热心肠,善被认为是好心肠,或者“心肠不坏”。
    ……
    编辑推荐语
    沙上的卜辞 耿占春
    为什么是“沙上的卜辞”——
    真正的卜辞是火上的,甲骨的裂纹作为启示,需要卜者把解释的词句刻写下来。我写下的词语虽也寻求启示与解释,然而却是世俗的。沙上的卜辞自然是一些世俗启示,它自知不是真理,也不会传之久远。
    有人一定会记得,当圣经中的先知被人追问什么是真理时,他蹲在地上,在沙土上划字——这种沉默的举动随人怎么解释,反正连先知也没有留下现成的真理。
    也许因此,人可以嗜好诡秘而不至于信以为真。
    《沙上的卜辞》书评
    此刻,我看见置身于大地与沧海之间的是一本小小的书,它的名字是《沙上的卜辞》。
    这个时代万物都倾向于“大”,仿佛越大越能显示自身的价值。事实上没有什么能“大”过大地和沧海。所以,本书的作者主动选择了“小”,也就是“短”。“短”不仅成了本书的特色,而且额外显示出一种与时代对抗的意味。这个慷慨的时代的确已经具备了为书写者提供无尽纸张的能力,但是,扪心自问,我们到底有多少话要说,在话语中实现真情与真相的持续相遇,至少不让一张张白纸感到自己遭到了浪费。在我看来,正是这种对无效写作和垃圾写作的警觉孕育了本书的基本面貌,作者试图效法的是尼采所说的那种从一个峰顶跨越到另一个峰顶的格言警句式写作:“一个小版本、篇幅小而又不易于读完的书。它要足够复杂,快乐,内折,回环,几乎不能看完,也能够从任意一页读起。而且能够抵抗不是十分适宜阅读的嘈杂环境。”(《关于我的小书沙上的卜辞》)在此之前,尽管《改变世界与改变语言》等书中已经出现了类似的片段,但以这种方式来结构全书,在耿占春的作品中,《沙上的卜辞》是**部。
    沙上的“卜辞”主要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生活,一个是书本。作者站在生活和书架之间,如同面向大地,背靠沧海。这就使书中的每则“卜辞”都浸润着泥土的气息,闪烁着海水的光泽,并且保留了风吹日照的痕迹。我觉得这些“卜辞”如同一颗颗浑圆的鹅卵石,无论是每颗石头本身,还是它们的排列组合都看不出任何雕琢的人工成分。事实上,这些“卜辞”本来具有诗歌的素质(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要少而多”、“使用*少的语言,表述*丰富的感受”),因为它们悉数来自作者“内心生活的真实时刻”,“是思想或感觉的一个瞬间形态”。从根本上说,这些“卜辞”无一不是出自作者的个体经验,但它们映射着这个时代的万千气象,牵动着人性深处某些永恒不变的东西。作者特别强调的是这些“卜辞”的瞬间性,这意味着如果把它们一一提炼成诗,就有可能失去更多的瞬间感受。所以,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作者用自由而快捷的方式保存了流动于心中的珍贵感觉,让这一系列内心的战栗适宜地凝结为石,而不是迟缓地打磨成玉。尽管石头没有宝玉的精致和华美,但是它们不可压缩,拒绝复制,而且经得起时间的磨损。
    本书的另一个显著特色是,这些“沙上的卜辞”真的像沙一样散乱而天然地存在着。作者笔下的文字如同爱默生所写的风中的雪花那样在“垒砖叠瓦”,爱默生认为暴风雪具有一种绝妙手艺,可以让“吃惊的人工在太阳底下,去在十年百载中,一砖一石地慢慢模仿狂飙在夜里的创作,模仿雪在欢乐嬉戏中的构筑”。“沙上的卜辞”就是这样一座独特的建筑,是暴风雪依据特定地势形成的自然堆积。因为其中的文字全然听从作者心境的流动,既非有意安排,更不刻意串连,*终形成了一条本雅明式的“单向街”。在这条街上,读者可以自由游逛,可以局部浏览,也可以找一间比较喜欢的房间住下来,让自己停顿片刻,在那里俯视一下窗外的世界,还可以借助这些“卜辞”回顾一下人类的过去,预测一下自己的未来。
    《沙上的卜辞》,一条在时光隧道中蜿蜒的“单向街”,横亘在大地与沧海之间。 真正的卜辞是火上的,甲骨的裂纹作为启示,需要卜者把解释的词句刻写下来。作者写下的词语虽也寻求启示与解释,然而却是世俗的。沙上的卜辞自然是一些世俗启示,它自知不是真理,也不会传之久远。 有人一定会记得,当圣经中的先知被人追问什么是真理时,他蹲在地上,在沙土上划字——这种沉默的举动随人怎么解释,反正连先知也没有留下现成的真理。
    也许因此,人可以嗜好诡秘而不至于信以为真。
    为什么是沙上的卜辞,真正的卜辞是火上的甲骨的裂纹作为启示,需要卜者把解释的词句刻写下来,我写下的词语虽也寻求启示与解释,然而却是世俗的沙上的卜辞,自然是一些世俗启示它自各不是真理也不会传之久远,有人一定会记得当圣经的先知被人追问什么是真理时,他蹲在地上在沙土上划字这种沉默的举动,随人怎么解释反正连先知也没有留下现成的真理,也许因此人可以嗜好诡秘而不至于信以为真。
    一个小版本、篇幅小而又不易于读完的书。它要足够复杂、快乐、内折、回环,几乎不能看完,也能够从任意一页读起。而且能够抵抗不是十分适宜阅读的嘈杂环境。我现在想要做的就是这样一本书,如果写得好,我自己出门时也能够带上。
    少和小是一种美德。使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叙述尽可能多的内涵,不是为别的,而是为使语言活动符合内心生活的基本要求。过多的语言表述降低了心智。
    它乐于叙述的是思想出现时的瞬间形态和随之而来的自由的修辞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把某种偶然的经验主题化,把一些细节隐喻化,或只是描述偶然语境中一丝意识的微光,是这些札记的秘密快乐。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