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英国对台湾的贸易政策研究(1949-1965)
QQ咨询:
有路璐璐:

英国对台湾的贸易政策研究(1949-1965)

  • 作者:宋良 著,姜德福 编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40748
  • 出版日期:2019年08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英国对台湾的贸易政策研究(1949-1965)》充分利用《英国外交部档案》、《英国内阁文件》、中国外交部档案馆等多国多边历史档案文献,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以贸易管制和贸易信贷为两条主线,考察1949-1965年间英国对台湾地区贸易政策演变的历史过程,同时结合国际冷战局势、英国经济利益等因素,分析英国政府不断调整对台贸易政策的原因。揭示在冷战背景下,英国如何在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圆融变通,以求在同盟关系与经济利益之间取得大程度的平衡。
    文章节选
    《英国对台湾的贸易政策研究(1949-1965)》:
    报告同时也指出台湾存在的不足。比如,在经济上,虽然表面上台湾的粮食仍有剩余,但其自然资源并不丰富,*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农业产品是煤、盐、适合发展水电的地貌和自然条件。尤其是1949年之后,要额外承担200万的大陆移民,而这些人大部分都不从事生产。此外,人口增长率为每年3 010,意味着25年后人口就会增长一倍,这让台湾经济负重累累。但是,如果追溯台湾的经济史,可以发现台湾一直通过贸易交换来获得经济平衡,因此进出口贸易显得尤为重要。在被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向日本出口农产品和盐,换取生产资料和工业制成品;“二战”后,台湾同大陆进行贸易,获取工业制成品;1949年后,台湾与大陆的贸易被干扰,重新以日本市场为**。因此��长期以来,台湾同其他地区进行贸易交换,努力在国际市场的公开竞争中获取外汇,来购买岛内匮乏的商品,维持岛内经济的平衡和稳定。报告*后对台湾的未来进行判断,报告认为美援会逐渐减少,台湾会有集权的波动。但一群受西方教育的年轻人,锐意进取,其数量和影响力都在与日俱增,他们不会轻易妥协,他们是台湾未来的希望。①可以看出,英国驻淡水领事馆的建议是,尽管英国不期待台湾在短期内进行重大的改革,但由于美国的援助和台湾自身所取得的发展,英国政府不应再坚守对国民党形成的固有印象,如腐败保守,效率低下,独裁等。而应根据诸多积极因素做出更加客观而立体的判断,按照国民党所面临的新情况来更新对台湾的看法。总之,英国驻淡水领事也建议英国政府改变对台湾当局的负面印象。
    就台湾方面来说,台湾当局也愿意放低姿态,缓和与英国的关系。1956年英国驻华盛顿大使向英国外交部汇报,驻纽约的英国情报服务社(British Information Serivce Office)主任查尔斯·坎贝尔(Charles Camp-bell)表示,台湾驻华盛顿的新闻代表约瑟夫·江(Joesph Chiang,音译)与坎贝尔进行了交谈,江表示台湾当局十分希望能与英国政府达成一些共识,同时保证,只要英国对此有一点点兴趣,他都能派出合适的人选与英方接触。江不断强调,台湾不需要英国给予军事或经济上的帮助,台湾当局对英国的**希望就是进行“精神上的支持”。坎贝尔回复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英国在华的投资被占用,但未得到相应赔偿。对此,江提出建议,台湾当局先与英国签订秘密协议,在国民党重返大陆后,将交还英方的财产,同时保证以后英国在华投资的特殊地位。对于国民党方面这样的试探,英国驻美国大**表示,不会对之提供任何鼓励性的话语。同时承认,尽管约瑟夫·江的话不具有太大分量,但国民党应该会继续尝试。①
    不出所料,台湾当局仍然尝试与英国缓和,这次直接出面的是国民党*高**蒋介石。1956年8月18日,蒋介石接受英国路透社记者、澳洲新闻社代表科里·史密斯(Corley Smith)的访谈。英国驻淡水领事馆在向英国外交部的报告中表示,这次访谈有两点值得关注。其一,蒋介石很少接受英国媒体的采访,这是其中一次;其二,蒋介石对英国的言辞更加缓和,不像之前那样尖锐和激烈。在访谈中,谈及国民党如何看待像英国这样一个承认共产主义政权的**时,蒋介石说:“当彼时英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是权宜之计,经过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证明是错误的。英国没有想到,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月之后,英国就得在朝鲜战场上与其军队交战。尽管英国及其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国民党并不心怀怨恨……否则会违反儒家传统。我们会继续把英国当作朋友,支持英国政府采取任何打击共产党侵略的行动。我之前就说过,在重返大陆之后,国民党会保证英国在大陆的合法商业利益。希望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保持更密切的联系,除了政治上抱有共同的反共目标,经济和文化上也希望能继续深化合作。”
    ……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的根据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创新之处与主要内容 **章 英国对台湾贸易管制政策的缘起(1949-1953) **节 朝鲜战争与英国对华贸易管制政策 第二节 英国单独放松对台湾的贸易管制程度 第三节 英台贸易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小结 第二章 英国对台湾贸易信贷政策的开端(1954-1957) **节 **次台海危机与英台关系的变化 第二节 英国废除“中国差别”与对台实行贸易信贷政策 第三节 信贷政策的影响及英台贸易 小结 第三章 英国对台湾贸易信贷政策的逐步放宽(1958-1962) **节 英国议员蒂林访台及各方反应 第二节 英国政府关于涉台问题的三项原则 第三节 英国两次放宽对台信贷政策 第四节 英台贸易的显著发展 小结 第四章 英国对台湾贸易管制政策的质变( 1963-1965) **节 英台贸易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二节 英国允许对台湾出口防御性的军用商品 第三节 英台贸易的全面发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朝鲜清单 附录二 《访台主要部门的政策通知》 附录三 1958年台湾糖业公司与英国公司正在洽谈的贸易项目 附录四 英国政府第50/60号《对台政策的部门通知》 附录五 英国政府第68/60号《对台政策的部门通知》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