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红楼梦诗词全鉴(典藏诵读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红楼梦诗词全鉴(典藏诵读版)

  • 作者:李楠 著
  •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9787518060634
  • 出版日期:2019年08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它就以故事中蕴含的渊博的学识、细腻的叙事、动人的情节、现实主义的风格,征服了无数读者,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书中的诗词曲赋散发着极大的魅力,成为这部不朽之作的灵魂。 《红楼梦诗词全鉴》根据《红楼梦》原著回目的顺序,辑录了书中的诗词、楹联等,对其进行了注释和解析,力图帮助读者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含义,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文章节选
    **回

    石上偈①(**回)

    【原文】

    无才可去补苍天②,枉入红尘若许年③。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④?

    【注解】

    ①偈(jì):音译佛教梵语“偈陀”的略称,意译是“颂”,是佛经中的唱词,也泛指佛教的诗歌。
    ②补苍天:出自远古神话女娲补天的故事。传说远古的时候,天塌了,女娲氏炼五色石把天修补了起来。
    ③红尘:指世间的热闹繁华,代指人世间。
    ④倩(qìng):央求,请求。奇传:即传奇,本是唐代兴起的一种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此处为押韵而颠倒,取其“新奇传闻”之意。

    【背景】

    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块大石,上面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上面叙着堕落之乡、投胎之处,以及家庭琐事、闺阁闲情、诗词谜语,倒还全备。只是朝代年纪,失落无考。后面又有一偈。作者虚构空空道人见青埂峰���有一块顽石,上面叙着它被携入红尘后的经历见闻,后面又有一偈,就是这首七言绝句。

    【赏析】

    这是作者依托神话表明《石头记》(《红楼梦》的书名是后来才改定的)创作缘由的一首开篇诗。佛偈是总结佛语的精华,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篇《石上偈》看似简单无奇,实则是统领全书内容的灵魂所在。
    曹雪芹在小说的楔子中虚构了此书抄自石上所刻的故事,其原作者便是那块被女娲所弃、幻化为通灵宝玉被神瑛侍者(贾宝玉的前身)“夹带”着它一起下凡、经历过一番梦幻的补天石,而曹雪芹自己只不过是“披阅增删”者。其实,正如脂砚斋所言“作者之笔狡猾之甚”,真正的“作者”就是曹雪芹自己。
    “无才可去补苍天”,是作者借神话故事,说明自己无力挽救濒临崩溃的社会制度,以至于“枉入红尘若许年”。此处表面上是石头自慨白白地来到人世间这么多年,其实是作者感慨自己虚度年华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无力。而所谓“无才”,貌似自惭,实则自负,是作者的愤激之言;以“顽石”为喻,也是作者表明自己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意思是说:这是石头身前和身后所经历的故事,请谁替我抄了去做奇闻流传呢?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全书的故事来。小说中,贾宝玉身前本是顽石,在人世经历了一番以后,被“引登彼岸”,仍化作顽石,所以说是“身前身后事”。
    作者为了便于抒发感慨,也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味,在全书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迷幻的神话世界之中,借人们耳熟能详的女娲补天的神话,巧妙地虚构了一个顽石“幻形入世”的故事。这块顽石的经历,便是贾宝玉的经历,是贾宝玉的象征,其中也含有作者曹雪芹的影子。
    作者自比补天弃石,虚度红尘,为他所要真正描绘的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其实是代表整个封建制度)的衰亡过程笼上了一个神秘的光环。

    【链接】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先世为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人。祖籍辽宁辽阳,生于江苏南京。关于生年,一说曹雪芹为曹頫之子,因其生年与其祖父卒年不太远,据张宜泉《伤芹溪居士》原注“年未五旬而卒”,研究者推定其生年为康熙五十四年(1715);一说为曹顒之子,据曹顺康熙五十四年(1715)奏折,曹顒之遗腹子也生于康熙五十四年。或据敦诚《挽曹雪芹》诗“四十年华付杳冥”,论定其生年为雍正二年(1724)。关于卒年,据脂评甲戌本**回眉批记曹雪芹卒年为“壬午除夕”,即1763年2月12日;一说为癸未年(1764)除夕;一说为甲申年(1765)。
    曹雪芹*伟大的贡献在于文学创作。他创作的《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曹雪芹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不仅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而且在绘画、影视、动漫、网游等领域产生了大量**衍生作品,学术界、社会上围绕《红楼梦》作者、版本、文本、本事等方面的研究与谈论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