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
QQ咨询:
有路璐璐: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

  • 作者:汪丁鼎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515513
  • 出版日期:2019年08月01日
  • 页数:415
  • 定价:¥1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 从 5G 无线网络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协议入手,结合网络规划分析经验、5G 试验网数据和5G 典型业务需求,着重阐述了 5G 基站基本能力、网络规划设计方法、设备演进、工艺要求,并提出了室内覆盖场景的综合解决方案。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逻辑严谨、论述深入浅出,特别提炼了 8 章内容概要一览彩图,适合从事 5G 无线网络工程的相关人员参考学习,也可供大专院校通信专业的师生阅读使用。
    目录
    第 一章 5G无线技术与系统 1.1 5G系统概述 / 1 1.2 5G帧结构和物理资源 / 2 1.2.1 帧结构 / 2 1.2.2 资源单元及资源块 / 4 1.3 上行物理信道及信号 / 5 1.3.1 PUCCH信道 / 6 1.3.2 PUSCH信道 / 7 1.3.3 PRACH信道 / 8 1.3.4 上行SRS信号 / 9 1.3.5 上行DMRS信号 / 10 1.3.6 上行PTRS信号 / 11 1.4 下行物理信道及信号 / 12 1.4.1 PDCCH信道 / 14 1.4.2 PDSCH信道 / 15 1.4.3 PBCH信道 / 17 1.4.4 下行DMRS信号 / 19 1.4.5 下行PTRS信号 / 21 1.4.6 下行CSI-RS信号 / 22 1.5 5G系统主要协议 / 24 1.5.1 MAC协议 / 24 1.5.2 RLC协议 / 26 1.5.3 PDCP协议 / 28 1.5.4 RRC协议 / 29 1.6 Massive MIMO天线技术 / 31 1.6.1 Massive MIMO特性 / 31 1.6.2 Massive MIMO的优势和挑战 / 33 1.7 NOMA技术 / 37 1.7.1 概述 / 37 1.7.2 NOMA原理 / 38 1.8 高频通信毫米波技术 / 40 1.8.1 毫米波通信优劣 / 40 1.8.2 毫米波大气损耗衰减率 / 41 1.9 超密集组网技术 / 46 1.10 网络切片技术 / 50 1.10.1 网络切片概述 / 50 1.10.2 网络切片按需定制的实现 / 53 1.11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 / 54 1.11.1 概述 / 54 1.11.2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优劣 / 55 1.12 MEC技术 / 56 1.12.1 特征 / 56 1.12.2 资源的联合管理 / 64 参考文献 / 65 第二章 5G业务与场景 2.1 移动通信业务发展历程 / 67 2.2 5G业务解析 / 69 2.2.1 5G业务分类 / 70 2.2.2 5G典型业务解析 / 73 2.3 5G场景解析 / 76 2.3.1 3GPP场景划分 / 76 2.3.2 中国IMT-2020(5G)推进组场景划分 / 80 2.3.3 5G场景划分对比分析 / 83 2.4 5G场景业务模型 / 85 2.4.1 业务模型关键指标 / 85 2.4.2 场景业务模型建模 / 86 参考文献 / 94 第三章 基站覆盖能力分析 3.1 概述 / 97 3.2 5G频率 / 97 3.2.1 ITU和国内��动通信频率资源划分 / 97 3.2.2 5G频率资源及分配 / 100 3.3 5G网络覆盖影响因素 / 103 3.3.1 覆盖影响因素 / 103 3.3.2 链路预算参数 / 105 3.4 5G链路预算 / 120 3.4.1 链路预算 / 120 3.4.2 链路预算分析 / 122 3.5 5G频段电波传播模型 / 126 3.5.1 常用传播模型 / 126 3.5.2 校正后的传播模型 / 129 3.6 5G基站覆盖能力 / 131 3.7 5G覆盖的上下行平衡和优化 / 132 3.7.1 上下行链路平衡 / 132 3.7.2 覆盖和容量的相互影响和制约 / 133 3.7.3 链路预算的平衡与优化 / 134 参考文献 / 135 第四章 基站容量能力分析 4.1 概述 / 137 4.2 5G基站容量影响因素 / 138 4.2.1 载频带宽 / 138 4.2.2 业务类型和质量要求 / 138 4.2.3 网络覆盖质量 / 139 4.3 从资源到容量 / 140 4.3.1 资源 / 140 4.3.2 CQI / 143 4.3.3 MCS映射 / 145 4.3.4 瀑布曲线 / 148 4.3.5 链路开销 / 149 4.3.6 传输块的大小 / 155 4.3.7 容量计算举例 / 158 4.4 基站容量能力分析 / 158 4.4.1 单小区理论峰值容量 / 159 4.4.2 单小区平均吞吐量 / 160 4.5 场景容量能力分析 / 162 4.5.1 eMBB / 162 4.5.2 mMTC / 163 4.5.3 uRLLC / 163 4.5.4 网络切片容量 / 164 4.6 小区容量的优化 / 164 参考文献 / 167 第五章 5G无线网络规划 5.1 概述 / 169 5.1.1 规划原则 / 169 5.1.2 无线网络规划内容 / 171 5.1.3 无线网络规划流程 / 172 5.1.4 5G无线网络规划新特性 / 174 5.2 5G网络规划方法 / 175 5.2.1 网络定位和建设策略 / 175 5.2.2 业务需求和网络规划目标的衔接 / 175 5.2.3 网络规划目标 / 176 5.2.4 规划目标的实施 / 179 5.3 5G覆盖规划 / 180 5.3.1 频率规划 / 180 5.3.2 覆盖区域划分 / 181 5.3.3 面、线、点覆盖规划 / 183 5.3.4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覆盖规划 / 185 5.4 5G容量规划 / 188 5.4.1 容量规划概述 / 188 5.4.2 容量评估和资源利用率评价 / 190 5.4.3 容量规划扩容 / 192 5.4.4 基于感知的网络容量规划 / 193 5.5 5G组网技术 / 199 5.5.1 组网技术 / 199 5.5.2 CU DU AAU组网 / 200 5.5.3 宏微结合超密集组网 / 202 5.6 5G基站参数规划 / 203 5.6.1 PCI规划 / 203 5.6.2 TA规划 / 205 5.6.3 邻区规划 / 206 5.6.4 传输带宽需求测算 / 207 5.7 5G基站与其他系统的干扰协调 / 211 5.7.1 通信系统间的干扰 / 211 5.7.2 干扰分析 / 212 5.7.3 5G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隔离距离 / 216 5.7.4 系统间的干扰** / 219 5.8 无线网络规划仿真 / 220 5.8.1 5G关键技术对仿真的影响 / 220 5.8.2 SS-RSRP覆盖预测的仿真配置 / 221 5.8.3 SS-RSRP覆盖仿真准确性验证 案例 / 223 5.8.4 仿真规划案例 / 225 参考文献 / 229 第六章 5G无线网络设备 6.1 5G移动通信系统的需求 / 231 6.1.1 5G的业务需求 / 231 6.1.2 5G的运营需求 / 232 6.1.3 5G的指标需求 / 233 6.2 网络架构演进对设备影响 / 234 6.2.1 5G网络架构 / 234 6.2.2 5G无线网设备演进方向 / 250 6.3 性能指标要求对设备的影响 / 267 6.3.1 高频通信设备 / 267 6.3.2 大规模天线 / 275 6.4 目前5G无线网络设备典型产品 / 285 参考文献 / 286 第七章 5G无线网络设计 7.1 总体要求 / 289 7.1.1 总体原则 / 289 7.1.2 设计内容 / 290 7.2 基站选址与勘察 / 291 7.2.1 选址总体原则 / 291 7.2.2 SSUP选址办法 / 293 7.2.3 基站勘察 / 296 7.2.4 基站选址 / 301 7.3 基站系统设计 / 302 7.3.1 基站主设备及机房设计 / 302 7.3.2 基站配套改造设计 / 306 7.4 C-RAN组网接入汇聚机房和前传 承载网设计 / 311 7.4.1 C-RAN组网设计 / 311 7.4.2 接入汇聚机房 / 312 7.4.3 前传承载网 / 314 7.5 共建共享 / 315 7.5.1 共建共享原则 / 315 7.5.2 通信基础资源共建共享 / 316 7.5.3 社会资源共建共享 / 319 参考文献 / 323 第八章 5G室内覆盖系统设计 8.1 室内覆盖系统概述 / 325 8.1.1 室内覆盖系统概念 / 325 8.1.2 分布系统的分类 / 326 8.1.3 分布系统的结构 / 328 8.2 5G室内覆盖系统解决方案 / 335 8.2.1 室内信号传播模型 / 335 8.2.2 室内传播模型的校正 / 341 8.2.3 5G室内覆盖系统使用的 频率 / 344 8.2.4 5G室内覆盖系统方案选择原则 / 344 8.2.5 5G室内覆盖系统解决方案分析 / 345 8.3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流程 / 351 8.3.1 总体流程 / 351 8.3.2 设计准备工作 / 352 8.3.3 设计工作 / 358 8.3.4 单站设计流程 / 364 8.3.5 站点现场勘察 / 366 8.3.6 室内模拟测试 / 367 参考文献 /371 缩略语 / 372 附 录 附录(一):5G系统架构 / 376 附录(二):5种5G帧结构 / 383 附录(三):时隙格式 / 384 附录(四):前导格式 / 386 附录(五):PDSCH 的MCS 索引 / 389 附录(六):空间复用码字映射 / 392 附录(七):物理过程 / 394 附录(八):Massive MIMO天线阵列及部署 / 402 附录(九):NOMA应用场景 / 403 附录(十):无线电波衰减率 / 404 附录(十一):超密集网络的干扰控制 / 407 附录(十二):网络切片实现问题和挑战 / 408 附录(十三):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自干扰**抵消 / 410 附录(十四):MEC技术面临的问题和应用 / 412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