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PDN设计之电源完整性:高速数字产品的鲁棒和高效设计
QQ咨询:
有路璐璐:

PDN设计之电源完整性:高速数字产品的鲁棒和高效设计

  • 作者:(美) 拉里·D.史密斯(Larry Smith) 埃里克·博加廷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30005
  • 出版日期:2019年07月01日
  • 页数:435
  • 定价:¥19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1章电源分配网络工程 11电源分配网络的定义及关心它的原因 12PDN工程 13PDN的鲁棒性设计 14建立PDN阻抗曲线 15总结 参考文献 第2章PDN阻抗设计基本原理 21关心阻抗的原因 22频域中的阻抗 23阻抗的计算或仿真 24实际电路元件与理想电路元件 25串联RLC电路 26并联RLC电路 27串联和并联RLC电路的谐振特性 28RLC电路和真实电容器的例子 29从芯片或电路板的角度观察PDN 210瞬态响应 211**主题:阻抗矩阵 212总结 参考文献 第3章低阻抗测量 31关注低阻抗测量的原因 32基于V/I阻抗定义的测量 33基于信号反射的阻抗测量 34用VNA测量阻抗 35示例:测量DIP中两条引线的阻抗 36示例:测量小导线回路的阻抗 37低频下VNA阻抗测量的局限性 38四点开尔文电阻测量技术 39双端口低阻抗测量技术 310示例:测量直径为1in的铜环阻抗 311夹具伪像说明 312示例:测量通孔的电感 313示例:印制板上的小型 MLCC电容器 314**主题:测量片上电容 315总结 参考文献 第4章电感和PDN设计 41留意PDN设计中电感的原因 42简单回顾电容,初步了解电感 43电感的定义、磁场和电感的基本原则 44电感的阻抗 45电感的准静态近似 46磁场密度 47磁场中的电感和能量 48麦克斯韦方程和回路电感 49内部及外部电感和趋肤深度 410回路电感、部分电感、自电感和互电感 411均匀圆形导体 412圆形回路中电感的近似 413紧密结合的宽导体的回路电感 414均匀传输线回路电感的近似 415回路电感的简单经验法则 416**主题:利用3D场求解器计算S参数并选取回路电感 417总结 参考文献 第5章实用多层陶瓷片状电容器的集成 51使用电容器的原因 52实际电容器的等效电路模型 53并联多个相同的电容器 54两个不同电容器间的并联谐振频率 55PRF处的峰值阻抗 56设计一个贴片电容 57电容器温度与电压稳定性 58多大的电容是足够的 59一阶和二阶模型中实际电容器的ESR 510从规格表中估算电容器的ESR 511受控ESR电容器 512电容器的安装电感 513使用供应商提供S参数的电容器型号 514如何分析供应商提供的S参数模型 515**主题:更高带宽的电容模型 516总结 参考文献 第6章平面和电容器的特性 61平面的关键作用 62平面的低频特性:平行板电容 63平面的低频特性:边缘场电容 64平面的低频特性:功率坑中的边缘场电容 65长窄腔回路电感 66宽腔中的扩散电感 67从3D场求解器中获得扩散电感 68集总电路中串联和并联的自谐振频率 69探讨串联LC谐振的特性 610扩散电感和源的接触位置 611两个接触点之间的扩散电感 612电容器和腔的相互作用 613扩散电感的作用:电容位置在何时重要 614饱和扩散电感 615空腔模态共振和传输线特性 616传输线和模态共振的输入阻抗 617模态共振和衰减 618空腔二维模型 619**主题:使用传输阻抗探测扩散电感 620总结 参考文献 第7章信号返回平面改变时,信号完整性的探讨 71信号完整性和平面 72涉及峰值阻抗问题的原因 73通过较低阻抗和较高阻尼来降低腔体噪声 74使用短路通孔遏制腔体谐振 75使用多个隔直电容**腔体谐振 76为**腔体谐振,估计隔直电容器的数量 77为承受回路电流,需要确定隔直电容器的数量 78使用未达*佳数量的隔直电容器的腔体阻抗 79扩散电感和电容器的安装电感 710使用阻尼来遏制由一些电容器产生的并联谐振峰 711腔体损耗和阻抗峰的降低 712使用多个容量的电容器来遏制阻抗峰 713使用受控ESR电容器来减小峰值阻抗高度 714处理回路平面*为重要的设计原理的总结 715**主题:使用传输线电路对平面建模 716总结 参考文献 第8章PDN生态学 81元件集中在一起:PDN生态学和频域 82高频端:芯片去耦电容 83封装PDN 84Bandini山 85估计典型的Bandini 山频率 86Bandini山的固有阻尼 87具有多个通孔对接触的电源地平面 88从芯片通过封装看PCB腔体 89空腔的作用:小印制板、大印制板和“电源旋涡” 810低频端:VRM和它的大容量电容器 811大容量电容器:多大的电容值足够 812优化大容量电容器和VRM 813建立PDN生态学系统:VRM、大容量电容器、腔体、封装和片上电容器 814峰值阻抗的基本限制 815在具有一般特性的印制板上使用单数值的MLCC电容器 816优化单个MLCC电容器的数值 817在印制板上使用3个不同数值的MLCC电容器 818优化3个电容器的数值 819选择电容值和*小电容器数目的频域目标阻抗法 820使用FDTIM选择电容器的值 821当片上电容是大的和封装引线电感小的时候 822使用受控ESR电容器是一种替换的去耦策略 823封装上的去耦电容器 824**主题:同一供电电路上多个芯片的影响 825总结 参考文献 第9章瞬时电流和PDN电压噪声 91瞬时电流如此重要的原因 92平坦阻抗曲线、瞬时电流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