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药食同源植物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以木姜叶柯为例
QQ咨询:
有路璐璐:

药食同源植物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以木姜叶柯为例

  • 作者:伍贤进等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615343
  • 出版日期:2019年06月01日
  • 页数:239
  • 定价:¥13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30615343
    • 作者
    • 页数
      239
    • 出版时间
      2019年06月01日
    • 定价
      ¥139.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药食同源植物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以木姜叶柯为例》以木姜叶柯为例,论述了药食同源植物产业开发的关键科学理论和技术问题,对木姜叶柯的生物学特性、有效成分、药理药效、食用**性、栽培生理特性、规范化栽培技术、采收和初加工等进行系统论述,从理论上阐明产业开发方向,制订了规范化栽培的标准操作规程。《药食同源植物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以木姜叶柯为例》还根据木姜叶柯的性能研究了木姜叶柯绿茶、木姜叶柯后发酵茶加工的具体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案。此外,《药食同源植物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以木姜叶柯为例》依据木姜叶柯提取物或有效成分特点,对将其加工成各种风味饮料,利用其生产无糖或低糖食品或用于食品保鲜或防氧化,制作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和保肝护肾的保健食品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制出了有关技术方案或工艺路线。
    目录
    目录 **章 木姜叶柯概述 1 **节 木姜叶柯的生物学特性 1 一、木姜叶柯植物学特征 1 二、分布与生长环境 2 第二节 木姜叶柯名称与传统应用 3 一、关于木姜叶柯的名称 3 二、木姜叶柯的传统应用与经典文献记载 3 第三节 木姜叶柯食用的**性 5 一、木姜叶柯**性的应用验证 5 二、木姜叶柯食品**性急性毒理学评价 6 三、木姜叶柯提取物干膏粉长期毒性评价 7 参考文献 9 第二章 木姜叶柯的有效成分分析 11 **节 木姜叶柯的化学成分 11 一、木姜叶柯一般成分及含量 11 二、木姜叶柯无机元素含量 12 三、木姜叶柯黄酮 13 四、木���叶柯三萜类及甾体类化合物 15 五、木姜叶柯所含氨基酸 15 六、木姜叶柯所含维生素 16 七、木姜叶柯色素 16 八、挥发性成分 18 九、木姜叶柯果实中成分含量 21 第二节 木姜叶柯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21 一、木姜叶柯样品处理 21 二、木姜叶柯有关成分含量测定 22 第三节 木姜叶柯总黄酮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28 一、木姜叶柯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28 二、超声波辅助提取木姜叶柯总黄酮优化工艺 29 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木姜叶柯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33 四、木姜叶柯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38 参考文献 38 第三章 木姜叶柯的药理作用 40 **节 木姜叶柯的降血压作用 40 一、木姜叶柯总黄酮对SHR的血压影响 40 二、木姜叶柯总黄酮对大鼠血清中PRA和AngII的影响 40 三、木姜叶柯总黄酮对正常大鼠血压与离子平衡的影响 42 四、木姜叶柯总黄酮降血压作用的**性 42 第二节 木姜叶柯降血糖作用 43 一、材料与方法 43 二、结果与分析 46 第三节 木姜叶柯降血脂作用 51 一、材料与方法 51 二、结果与分析 53 第四节 木姜叶柯***作用 57 一、材料与方法 57 二、结果与分析 58 第五节 木姜叶柯**作用 61 一、材料与方法 61 二、结果与分析 62 第六节 木姜叶柯对肝肾组织的保护作用 64 一、材料与方法 64 二、结果与分析 65 参考文献 68 第四章 生长环境对木姜叶柯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70 **节 不同产地木姜叶柯比较 70 一、不同产地木姜叶柯叶形态和主要活性成分比较 70 二、广西产木姜叶柯叶片性状变异及幼苗生长变化 78 第二节 木姜叶柯的生长 80 一、材料与方法 81 二、木姜叶柯幼苗的生长 81 三、木姜叶柯枝条的生长 83 第三节 木姜叶柯光合生理特性 86 一、木姜叶柯的光合生理特性 86 二、叶龄对木姜叶柯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91 第四节 栽培密度对木姜叶柯生长的影响 92 一、材料与方法 93 二、结果与分析 93 第五节 光照条件和镉胁迫对木姜叶柯生理特性的影响 95 一、光照强度对木姜叶柯叶片的影响 95 二、光质对木姜叶柯幼苗生长的影响 99 三、镉胁迫对木姜叶柯幼苗的影响 100 参考文献 102 第五章 木姜叶柯的规范化栽培 103 **节 木姜叶柯的繁殖方式 103 一、分株繁殖 103 二、分根繁殖 103 三、种子繁殖 103 四、扦插繁殖 104 第二节 木姜叶柯幼苗的繁殖与培育 104 一、木姜叶柯的种子繁殖 104 二、木姜叶柯扦插育苗 110 第三节 木姜叶柯种植基地选址标准操作规程 112 一、基地信息搜集 112 二、勘察 112 三、取样 113 四、检测 113 五、基地的审批 113 六、基地的建设与验收 114 第四节 木姜叶柯栽培及其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114 一、选地与整地 114 二、施基肥 115 三、挖穴与栽培 115 四、幼林管护 115 五、成林管护 115 六、病虫害** 115 附录 116 第五节 木姜叶柯用农家肥无害化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118 一、引用标准 118 二、农家肥腐熟规程 118 参考文献 120 第六章 木姜叶柯的采收与绿茶加工 122 **节 采收时间和发育程度对木姜叶柯活性成分的影响 122 一、材料与方法 122 二、不同季节和叶龄木姜叶柯总黄酮含量及成分差异 124 三、不同采收月份木姜叶柯总黄酮含量和成分的变化 127 四、采收时间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 134 第二节 木姜叶柯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135 一、材料与方法 135 二、木姜叶柯干燥过程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136 三、木姜叶柯干燥过程中4种化学成分含量变化 137 四、干燥方式和时间对木姜叶柯黄酮类化合物HPLC图谱的影响 138 第三节 木姜叶柯茶加工工艺及其黄酮变化 141 一、栽培基地和加工原料 142 二、黄酮含量测定和HPLC分析 142 三、木姜叶柯茶加工工艺 143 四、木姜叶柯茶加工过程中黄酮含量及成分变化 144 五、木姜叶柯茶质量标准及其质量控制办法 149 附录 151 第四节 木姜叶柯叶质量标准 151 一、木姜叶柯质量的外观标准 152 二、木姜叶柯质量的显微鉴别 152 三、木姜叶柯质量的理化指标 153 参考文献 154 第七章 木姜叶柯后发酵茶加工 156 **节 木姜叶柯后发酵茶专用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与应用 157 一、材料与方法 157 二、菌株的分离纯化 158 三、短小芽孢杆菌13-03的特征与应用 160 四、无芽孢短小杆菌13-13的特征与应用 161 第二节 木姜叶柯后发酵茶制作的基本工艺 163 一、木姜叶柯后发酵茶的研究原料 163 二、木姜叶柯后发酵茶的功能成分测定 163 三、木姜叶柯后发酵茶制作的基本工艺过程 165 四、木姜叶柯后发酵茶的特点 166 第三节 木姜叶柯后发酵茶的**性评价 167 一、材料与方法 168 二、木姜叶柯后发酵茶**性的感官评价结果 170 三、木姜叶柯后发酵茶水分和灰分含量评价结果 170 四、木姜叶柯后发酵茶黄曲霉毒素和大肠杆菌评价结果 171 第四节 木姜叶柯后发酵茶的质量控制 172 一、影响木姜叶柯后发酵茶质量的关键风险点与控制措施 173 二、木姜叶柯后发酵茶质量标准 176 参考文献 177 第八章 木姜叶柯深度产业开发 179 **节 木姜叶柯速溶茶的研制 179 一、材料与方法 180 二、结果与分析 182 第二节 木姜叶柯鱼腥草复合饮料的研制 185 一、材料与方法 186 二、结果与分析 188 第三节 木姜叶柯菊花甘草复合饮料的研制 190 一、材料与方法 190 二、结果与分析 192 第四节 木姜叶柯百合复合饮料研制 195 一、材料与方法 196 二、结果与分析 198 第五节 木姜叶柯茯苓氨基酸营养饮料研制 199 一、材料与方法 199 二、结果与分析 200 第六节 木姜叶柯黄精酸奶研制 204 一、材料和方法 205 二、结果与分析 207 第七节 木姜叶柯口含片研制 211 一、材料与方法 211 二、结果与分析 212 第八节 木姜叶柯饼干研制 217 一、材料与方法 217 二、结果与分析 220 第九节 木姜叶柯南瓜子研制 224 一、材料与方法 224 二、结果与分析 226 第十节 木姜叶柯降血糖胶囊的研制 229 一、材料与方法 229 二、木姜叶柯绞股蓝荷叶降血糖胶囊的制作及效果 230 三、木姜叶柯桑叶山楂山药降血糖胶囊的制备工艺 233 参考文献 238 图版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