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 作者:傅蕴英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611253
  • 出版日期:2019年05月01日
  • 页数:164
  • 定价:¥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30611253
    • 作者
    • 页数
      164
    •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01日
    • 定价
      ¥9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中国经济转型的视角来组织研究内容,按照从微观到宏观,从区域分析到政策评价的逻辑进行研究。强调了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是通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制度变迁过程来实现的。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范围广且深入,主要的研究发现包括:贫困线的确定及贫困测度应该结合经济发展阶段和各地区发展实际;对现有微观住户调查数据的深入加工处理可以完善现有研究;中国经济转型期的金融发展无论从金融深化维度的金融市场化还是从金融宽度维度的金融排除都扩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减贫效应需要“量”和“质”的共同增加和提升;统筹城乡政策的实施确实有利于减少贫困。《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结果不仅有对现有研究结论的支持,也有一些中国经济转型背景条件下的新发现和新认识,这些研究和发现对于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明确的现实指导意义。
    目录
    目录 第1章 导言:中国的贫困 1 1.1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的贫困 1 1.2 本书的理论视角 4 1.3 本书的结构安排 5 1.4 本书的主要发现 6 第2章 贫困线计算与贫困测度 10 2.1 贫困线的计算 11 2.1.1 **贫困线 11 2.1.2 相对贫困线 18 2.1.3 主观贫困线 19 2.1.4 **生活保障制度 21 2.2 总量贫困测度 21 2.2.1 总量贫困测度的数学概念 22 2.2.2 总量贫困测度的基本公理 22 2.2.3 总量贫困测度的方法述评 24 2.3 多维度贫困测度 30 2.3.1 多维度测度方法的由来 30 2.3.2 多维度测度的数学概念 32 2.3.3 多维度测度的方法述评 34 2.4 本章小结 37 第3章 贫困研究的微观数据与收入构成 39 3.1 四种住��调查数据的总结 39 3.2 CHIP与CGSS数据比较 41 3.2.1 收入的定义 41 3.2.2 城乡划分 44 3.2.3 CHIP的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估计 45 3.2.4 CHIP与CGSS收入估计结果的比较 49 3.3 CHIP与CGSS数据的拼接 51 3.4 贫困线 55 3.5 本章小结 59 第4章 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 61 4.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贫困的变化 61 4.2 经济增长的益贫性指标 64 4.3 1995~2009年期间农村贫困变化 67 4.3.1 农村贫困与收入增长 67 4.3.2 收入不均等性的变化 70 4.3.3 农村贫困变动的分解 71 4.4 1995~2009年期间城镇贫困变化 76 4.4.1 城镇贫困的再认识 76 4.4.2 城镇收入的不均等性 79 4.4.3 城镇贫困变动与经济增长益贫性 80 4.5 结论及政策建议 84 4.5.1 全国范围内减少贫困的政策建议 84 4.5.2 对减少城镇贫困的政策建议 85 4.5.3 对减少农村贫困的政策建议 86 第5章 金融市场化与减少贫困 87 5.1 概念界定 88 5.1.1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市场化 88 5.1.2 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 89 5.2 金融市场化与减贫相关文献综述 90 5.2.1 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关系” 90 5.2.2 金融发展扩大了收入差距 91 5.2.3 金融发展降低了收入差距 92 5.2.4 金融市场化与二元经济结构 94 5.3 金融市场化转型与减少贫困的实证研究 95 5.3.1 研究方法和策略选择 95 5.3.2 变量定义与数据说明 96 5.3.3 面板单位根检验 97 5.3.4 面板协整检验 98 5.3.5 面板协整方程估计 99 5.3.6 金融市场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制分析 102 5.4 本章小结 104 第6章 普惠金融目标下消除金融排除与减少贫困 105 6.1 金融排除与减少贫困 106 6.1.1 金融排除的定义 107 6.1.2 金融排除的对象及影响因素 107 6.1.3 金融排除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09 6.2 中国县域金融排除指标体系的构造与测算 111 6.2.1 中国县域金融排除测度指标体系构造 111 6.2.2 中国县域金融排除程度测算 116 6.2.3 中国县域金融排除的空间分析 118 6.3 普惠金融目标下金融排除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分析 123 6.3.1 分析框架 123 6.3.2 计量方法与模型选择 125 6.3.3 模型构建、变量设定及数据处理 126 6.3.4 空间面板回归结果及分析 127 6.4 结论与政策建议 129 6.4.1 研究结论 129 6.4.2 政策建议 130 第7章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业发展与贫困减少 133 7.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贫困减少的研究概述 133 7.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影响贫困的理论机制 135 7.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减贫效果实证 136 7.3.1 实证模型构建 136 7.3.2 变量设定与数据处理 136 7.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137 7.5 结论和政策建议 140 第8章 统筹城乡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142 8.1 宏观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概述 143 8.2 双倍差分法与统筹城乡政策影响贫困减少的理论机制 144 8.2.1 双倍差分法 144 8.2.2 统筹城乡政策影响贫困减少的理论机制 145 8.3 统筹城乡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147 8.3.1 模型的建立 147 8.3.2 数据来源 148 8.3.3 研究结果及经济意义解释 149 8.4 结论及政策建议 153 8.4.1 研究结论 153 8.4.2 政策建议 154 参考文献 155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