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力:绘画人体解剖
QQ咨询:
有路璐璐:

力:绘画人体解剖

  • 作者:(美)迈克尔·马特斯 著 沈一鸣 译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88620
  • 出版日期:2019年06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通过这本详细全面动画艺用人体解剖指南,你将掌握捕捉下角色的力量感的诀窍。与绝多数死记硬背的学习资料相比,本书更注重说明人体结构的功能,而不仅仅是对肌肉、关节及其位置的记识。作者的写作极富感染力与热情,范例****地展现了丰富细节,本书将告诉你如何用直线和曲线来表现人体内力的方向与作用。
    文章节选
    第六章
    头部、颈部、上背部
    每一章的导
    语是我关于这部
    分人体区域的认
    识菁华。这里的
    **个区域,即
    正面的头部、颈
    部和上背部中,
    我会与你分享在
    这些结构性和对
    称性的区域内,
    力的流动奥秘。
    颈部连接头部和
    身体,是一个可
    以产生节奏的灵
    活环节。我们也
    会从正面观察脸
    部。脸部有很多
    的肌肉,用以表
    达情感。我有一
    些将脸部划分
    为不同形状的方
    式,这能帮助你
    用力的方法描绘
    表情。
    38 力:绘画人体解剖
    枕额肌
    将头皮向上推, 将整块皮肤提至眉头以上
    降眉间肌
    降眉
    眼轮匝肌
    闭眼
    颧大肌
    向上向两侧牵拉上唇
    笑肌
    使嘴向两侧张开
    颏肌
    提高或前伸下唇
    降下唇肌
    降下唇到中轴
    胸锁乳突肌
    向肩部牵拉头部以及旋转头部
    斜方肌
    提锁骨,
    延伸脖颈及稳定���部
    降口角肌
    降口角,
    侧向牵拉口角
    颧小肌
    向上, 向外,
    向两侧牵拉上唇
    提上唇肌
    提上唇或前移上唇
    降眉肌
    降眉
    第六章 头部、颈部、上背部 39
    乳突
    胸骨 锁骨
    如上图所示,“胸锁乳突肌”这一名称来自于这种肌肉所连接的骨头的名称。
    注意下部连接点所形成的两个小三角。我常常利用这种小三角来快速地勾勒此处
    的解剖结构。
    胸锁乳突肌辅助颈部和头部弯曲和旋转。它们可以将下巴抬起,从而保证呼
    吸的顺畅。
    胸锁乳突肌支撑头部的所有重要运动。包括旋转和倾斜。我用橘黄色表示作
    用力,注意这个区域是如何从头的一侧移到脸的一侧的。
    40 力:绘画人体解剖
    在正视图中,你可以看到颈部的固有节奏是如何在胸腔和头部之间往复运作
    的。这里还是易于落入对称的圈套的。上图显示出以下问题。
    01. 在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力是如何从人体的一侧走向另一侧的脖颈处。
    02. 力从胸腔跳跃到颈部,但上背部中间的指向型力沿着上身顶部边缘形成
    了力的连贯。
    03. 留意那个圈套。注意不要制造出对称的两面凹的形状。你瞧,在头部与
    胸腔之间,力的连贯和节奏不见了。
    第六章 头部、颈部、上背部 41
    正如我们在第三章中所学到的,我们试图远离对称形,然而,在两块胸锁乳
    突肌之间,也就是喉部,会天然地形成对称的三角形,如*上方的图形所示。我
    努力寻找微乎其微的角度差,让脖颈不要正对着我,哪怕能有轻微的旋转。中间
    和下方的图画显示出,伴随着偏离正面视角的旋转,胸锁乳突肌是如何形成力的
    三角形的。
    颌下部
    简化的颈部形体
    这张图展现出简化的下颌形体,以及它与颈部相连的方式。要时刻留意下颌
    的底面。
    指向型的力经由上背直推入脖颈,而后是胸锁乳突肌。随即,力经由面部,
    直达头顶。
    42 力:绘画人体解剖
    人的头部展示了透视知识的重要性。在图01 中,头部的塑造由立方体开始。
    蓝绿色的线条是立方体的转折边。
    从图02 可见:正面的两条棱线必须相互匹配,因为它们描绘的是同一表面。
    图03 呈现出更有块面感的脸部。绿线表示面部的**现,它有助于我以更
    完整的结构塑造形体。你可以置换为更加平面化的头部,用更简单的形体帮助你
    看清透视,并理解头部的复杂性。这种技巧可以用来画任何东西,人体、车辆、
    建筑都可以。
    1/2 眼部
    1/2 鼻部
    1/2 口部
    1/2
    全宽
    转折边
    这里是另外一个例子,表明透视关系决定着面部结构的平行关系。这些角度
    对于塑造令人信服的面部至关重要。这些线也可以在远处逐渐聚合,以夸大透视
    关系。
    第六章 头部、颈部、上背部 43
    注意双眼、鼻孔和嘴唇线之间的角度。看看这些环节彼此之间是如何平行
    的。在右边,我标出了脖颈的形状。它可以归结为由直线—曲线以及它们之间的
    皱纹构成的形状。显示出节奏是如何穿越颈部形体的。
    我将所有面部肌肉的复杂功能简化为一副眼罩和一副口罩。以这种简化看待
    面部的复杂性,你将能够快速地观察和描绘任何面部表情。你可以从这些形状开
    始描绘面部,而后再填入具体的解剖结构。
    44 力:绘画人体解剖
    这幅图表现出面部的不同的力。注意眉毛上的节奏,以及嘴部的两种相对
    的力。
    记住头骨的顶部与下颌是被肌肉捆绑在一起的,因而力可以通过指向型的运
    动呈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下颌被甩向页面右侧的状态。
    第六章 头部、颈部、上背部 45
    在画眼睛时,要注意眼球,以及上下眼睑是如何包裹在眼球上面的。还要注
    意眼睑边缘顶端处的非对称性。上图用蓝色的圆形标示出这些顶端,显示出彼此
    的位置差异。这些微妙的差异传达出一种自然的感觉。*右边的图中眼睑水平位
    置相同。这是一种呆板的样式。
    图01 展现出眼球的圆度以及线条的偏移,这种偏移出现在形体的边缘,呈
    现出立体感,在这里用橘黄色的线表示。
    图02 专注于眼睑和睫毛。睫毛从眼睑的边缘处向外突出。要留意睫毛与眼
    球之间的眼睑的厚度。
    图03 表现出瞳孔上的高光,以及光是如何透过眼睛的一侧,照射到另一侧
    的。要注意光照的角度。
    图A 呈现出对称的椭圆,椭圆的两边是均等的。
    图B 更符合实际,一边比另一边宽一些。这个非对称的椭圆除了更为准确之
    外,它还遵循着良好的形状原则,因为椭圆的一边的确比另一边更加弯曲。这样
    画会使瞳孔的指向更为明确;在这幅图中,它是看向右边的。
    46 力:绘画人体解剖
    三角形
    鼻子是复杂的脸部结构上的另一个复杂结构。画鼻子的通常方法是逐级简化。
    左图:表示了鼻子的四个主要面。
    中图:在画出四个面后,我们就可以确定鼻子的正面结构了。
    右图:我用一个三角形来确定鼻子正切面的转折,以及与脸部接壤的底边中
    心点。
    在画嘴时,*需要记住的是,它包裹着牙床弧度。上图显示了中线的使用,
    以及它是如何将嘴唇一分为四,并帮助确定顶面和底面的。
    练习与提示
    1. 找一个简单的纸板或木质的立方体,在上面画出类似于第二章里的格子。
    找一个你喜欢的视角,通过在立方体上画出角度,来确定五官的位置。让
    眼睛、鼻孔和嘴部的线条彼此平行。
    2. 利用镜子练习画自己的脸部。
    3. 尝**眼罩和口罩画面部表情。
    4. 记住头骨是牢固的。同时,别忘了下巴是具有灵活性的。
    5. 要留意人的面部特征的多样性。
    第六章 头部、颈部、上背部 47
    在这个视角
    上,我们可以看
    到位于上背部
    的悬臂的功能,
    这种功能与头
    部的重量有关。
    颈部的主要肌
    群,即胸锁乳突
    肌,将头部和躯
    干连接在一起,
    并通过颈部营造
    出节奏。所有这
    种肌肉结构都附
    着于脊椎、锁骨
    和肩胛骨。颈部
    区域有很大的灵
    活度,使我们能
    够转向各个方向
    并以抬头低头的
    方式表达各种感
    情。
    48 力:绘画人体解剖
    枕额肌
    将头皮向上推,
    将整块皮肤提至眉头以上
    眼轮匝肌
    闭眼
    降口角肌
    降口角,
    侧向牵拉口角
    笑肌
    使嘴向两侧张开
    咬肌
    抬起下颌
    胸锁乳突肌
    向肩部牵拉头部, 以及旋转头部
    斜方肌
    提锁骨
    延伸脖颈及稳定肩部
    颧大肌
    向上向两侧
    牵拉上唇
    提上唇肌
    提上唇或前移上唇
    颞肌
    提下颌, 后移下颌
    第六章 头部、颈部、上背部 49
    这是一幅简化的侧面像,用以呈现头部、颈部和后背的力。注意是如何从后
    背投射贯穿颈部,而后掠过面部的。
    这两幅图展现出从上背部直达面部的力的节奏,面部是*后施加力的地方。
    绿色表示肌肉收缩。
    50 力:绘画人体解剖
    上背的力和胸锁乳突肌交会。注意这里的正负形。它们全都符合力的规律。
    胸锁乳突肌在其正面边缘清晰地呈现出指向型的力。
    距离我们较近的胸锁乳突肌在拉伸,而较远的乳突肌在收缩,从而使头部转
    到背对我们的方向。同时,你也可以看到来自背部的指向型力是如何走向头部,
    并施加于脸部正面的。
    第六章 头部、颈部、上背部 51
    从这个侧视角,我们可以看到胸锁乳突肌是如何与斜方肌交叠的。离我们较近
    的胸锁乳突肌在收缩,从而使头部转向我们。我们继续看一下脸部的侧视图。
    线01 中的橘黄色线条显示我是如何使用力的线条来确定脸部轮廓的。线02
    中凹凸有致的曲线营造出一种优美的、律动的和有结构感的边缘。据我所见,画
    家们在画轮廓线时会犯一种典型错误,那就是抹掉了这种灵动的结构。线条方向
    的改变正是出现在人体结构的边缘处。
    52 力:绘画人体解剖
    在画侧视图时,鼻子和力在塑造面部特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上图,我们看
    到了力的凹线、凸线和直线,它们立竿见影地营造出不同的特征。
    第六章 头部、颈部、上背部 53
    线图01 呈现出较柔和的轮廓线,你会发现这很难描绘出带有结构性的边缘。
    在线图02 中,我使得边缘更为尖锐,并使凹凸起伏更为明显,这样就可以
    描绘出更为清晰的结构,从而更为顺利地画出脸部的造型。无论物体的边角是柔
    软还是坚硬,我都会构想出方笔斩截的边缘,像打磨木头一样对其加工,事实
    上,我使用砂纸来打磨出线条的不同尺度。
    我在这个姿势中想要探索的是胳膊和手对脸部施加的推力以及脸部的反应。
    戴维是洛杉矶一位很棒的模特。这是他的侧面像,额头、鼻子和下巴的平
    行线展现出这些部位的清晰结构。如右上图所示,其上的橘色线条可以说明这一
    点。它们帮助我建立起头部所在部位的透视结构,蓝线显示出形体转折,而绿线
    是**线。
    54 力:绘画人体解剖
    厚度
    头部的侧视图不能不提及耳朵。很大程度上说,耳朵突显了人物的独特性,
    其大小会各不相同。下面说说上图所呈现出的信息。
    左图:这里有一个类似字母“Y”的红色图形。这个形状在后面两图中也可
    以看到。在各种耳朵中找寻这个形状。这是一个快捷的办法,可以描绘出看似奇
    怪和抽象的结构。
    中图:这个平面的耳部图形是画在一个长方形的边框内部。这个边框能使人
    看出每个模特耳朵的特定比例。箭头标出了模特的耳尖触及长方形边界的地方。
    注意在耳朵的边缘内所看到的力的形状:由宽变窄的弧形。
    右图:这里是一个具有透视关系的耳部图。这里的关键点是,耳朵是有厚度
    的。是的,一定要记住耳朵并不那么宽的厚度。
    练习与提示
    1. 记住上背部与颈部之间类似鸟类的连接结构。
    2. 练习用凹凸曲线画出清晰的结构。这在脸部*容易看到,但在身体的所有
    部位都可以使用。
    3. 记住,力从后背运行至胸锁乳突肌的正面边缘,而后会行至面部和头骨。
    第六章 头部、颈部、上背部 55
    从后面看
    头部、颈部和上
    背部,我们能看
    到斜方肌群所形
    成的钻石/ 宝剑
    形状,以及它们
    是如何将头骨、
    肩胛骨和脊椎连
    成一片的。理解
    斜方肌与这些区
    域的连接以及它
    们发挥作用的方
    式对于画好后背
    是极其重要的。
    这些扁平的肌肉
    是强有力的视觉
    标记,可以勘界
    背部其他复杂的
    肌肉系统。
    56 力:绘画人体解剖
    胸锁乳突肌
    向肩部牵拉头部, 以及旋转头部
    斜方肌
    肩胛骨的旋转、牵拉、
    抬升、下压
    第六章 头部、颈部、上背部 57
    在上图中,你可以看到斜方肌肌群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斜方肌助力旋转头
    部,并使其倾斜,或耸起肩膀。它们也附着于肩胛骨的上脊,使其向各个方向转
    动。这个钻石形状的收缩或拉伸都是以肌肉的功能为出发点的。
    这里,你可以看到后背的力是如何通过收缩颈部左侧的肌肉并经由颈部涌入
    头部的。
    58 力:绘画人体解剖
    橘黄色的区域显示出这个姿势的功能,即身体向右肩倾斜,头部拧转。左
    边的灰色图形展示我对模特头部的理解和把握。如果你看着(右边头部的)图
    画,你可以看到右侧有一条垂直线,它是形体由平直向弯曲过渡的依据。
    斜方肌钻石形的覆盖范围从颈后部开始,直至后背的**区域。注意力是如
    何有节奏地从后背生成,穿过颈部,进入头部的。斜方肌两边的肩胛的虚形(负
    形)也起到了建构斜方肌形状的作用。
    第六章 头部、颈部、上背部 59
    较厚
    较薄
    斜方肌与肩胛骨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背部结构是非常关键的。上面的简图呈
    现出胳膊的抬高如何影响肩胛骨向上的旋转,如图右侧所示;也呈现出斜方肌在
    顶端是如何收缩的,在那里它变厚了;以及它在下方是如何拉伸的,在那里它变
    薄了。
    斜方肌附着于靠近肩胛骨顶端的骨脊,名为肩胛冈,如红线所示,它确定了
    后背这两个区域的连接关系。
    60 力:绘画人体解剖
    再看一下肩胛骨是如何辅助界定斜方肌的形状的。左臂抬起,使肩胛骨挤压
    出了斜方肌的形状。
    注意斜方肌是如何滑过圆转的后背,从而决定肩胛骨的位置的。你也可以看
    到右侧腹斜肌所形成的收缩,以及身体左侧的作用力,这个力随后又涌入右肩。
    第六章 头部、颈部、上背部 61
    在这几幅步骤图中,你可以看到人体绘制的初稿(图01),解剖线描(图
    02),以及图03 中着色的斜方肌。指向型的力从身体左侧冲起,进入上背,颈部,
    而后进入头部。
    62 力:绘画人体解剖
    这幅图覆盖了一块平涂色,没有解剖线。你可以看到,左肩胛和脊椎足以呈
    现这个模特后背的肌肉结构。在较胖的模特身上,肌肉的划分没有那么明显,你
    必须要明了解剖结构,知道如何以尽量少的细节来呈现它。
    练习与提示
    1. 尝试找到斜方肌的钻石形状,并将它画在后背上。
    2. 利用斜方肌找到肩胛骨和脊椎的位置,并标出它们所形成的角度。
    3. 注意斜方肌肌群的功能,以及它们如何通过伸展与收缩展现其功能。
    目录
    **章 力的强大 1 侧视图 7 正视图 8 收缩 9 练习与提示 12 第二章 体积与力的形体 13 练习与提示 18 第三章 力的形状 19 概述 19 力的形状规律 19 练习与提示 26 第四章 骨骼:人体的构架 27 关节 28 韧带 29 肌腱 29 硬与软 30 练习与提示 32 第五章 本书的功能 33 目 录 XI 第六章 头部、颈部、上背部 37 练习与提示 46 练习与提示 54 练习与提示 62 第七章 胸部、肩膀、肩胛 63 练习与提示 70 练习与提示 75 练习与提示 82 第八章 胳膊、手 83 手—手掌内侧 90 练习与提示 93 附加 96 手—侧视图 99 练习与提示 101 手—背面 108 练习与提示 110 第九章 腹肌、腹斜肌、锯肌、背阔肌 111 练习与提示 118 练习与提示 126 练习与提示 133 第十章 髋骨、阔筋膜张肌、臀肌 135 练习与提示 144 练习与提示 151 练习与提示 158 XII 力:绘画人体解剖 第十一章 大腿��绳肌 159 练习与提示 167 练习与提示 174 练习与提示 180 第十二章 膝盖、小腿、足部 181 足部——正面 185 练习与提示 189 足部——外侧视角和内侧视角 195 练习与提示 196 练习与提示 200 结束语 20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