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

  • 作者:于海广 王巨山
  •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735832
  •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1日
  • 页数:225
  • 定价:¥2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在高校开设文化遗产保护的课程,既是**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倡导,同时对开拓当代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也是很必要的。2003年在首届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上,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也呼吁各高校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要进课堂、进教材。我们从2005年起在山东大学开设《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这门课程,总体来说效果比较好,同学们也非常欢迎,但一直没有适合的教材交给学生,由此萌发了编写这本教材的想法。
    国务院于2005年12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办[-2005]42号)。这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之后,以**政府的名义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新也是*权威的文件,对推动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重大意义。《通知》首先强调了在我国新的厦史条件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
    迫性,而且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6-体目标等重要问题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并对各级政府和主管单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除此之外,我们认为,《通知》另一方面的重要意义是对“文化遗产”的框架和内容的界定。在我们中国,过去对“文化遗产,!习惯统称为“传统文化”,对“物质文化遗产”多
    文章节选
    **章 文化遗产保护概述
    文化遗产是一项宝贵的财富,不管是国际社会还是所在的**和地区,都在加大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学界,就要面对这一现实,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作出新的贡献。人类社会自迈人20世纪以来,社会发展取得了****的成就,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的发展。政治上,摆脱殖民统治,实现**解放、民族独立,在经历冷战、东西方对峙和美苏争霸之后,国际政治格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经济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大加速了经济发展和竞争的进程,各国纷纷展开了向信息社会迈进的步伐,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全球化和一体化成为席卷全人类的浪潮,尤其是20世纪的*后几十年,人类的科技发明和思想文化创造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总和,人类无论对自然界的认识,还是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以
    及对自身存在的认识都取得了****的成就。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带有两面性,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在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和生活改善的同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又成为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例如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伊拉克土地上曾承载着7000年的文明见证,历史**的文物、古迹颇为丰富,但这一切都在炮火中遭到毁灭性破坏,遗址被破坏,**博物馆被抢掠,文物大量流失。又如地区冲突带来的破坏同样令人心惊胆战,巴米扬大佛是世界上*高的立佛,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2001年3月12日,大佛遭到了塔利班政权的野蛮轰炸,爆炸声持续了三四天,大佛轰然倒塌,举世闻名的**遗产顷刻化为乌有。再如20世纪60~70年代,埃及在尼罗河上游修建���斯旺水坝,水坝建成后,造成建于公元前l250年左右的阿希·辛拜勒神庙被水淹没。还有印度的亨比古迹群是印度维查耶那加尔帝国*后的首都遗址,但亨比新建的两座吊桥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威胁了该世界遗产的完整性。伴随经济发展和大工业而来的环境恶化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破坏也让人心痛而又束手无策,如酸雨对我国峨眉山古建筑的破坏、对南京古观象台的侵蚀、对乐山大佛裸露基岩的破坏,等等。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就成为迫在眉睫的历史使命。
    社会发展意味着打破旧有的模式,前进则意味着要抛弃一些旧有的传竺,然而打破什么、抛弃什么和保护什么?这是今天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面对**的文化遗产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加强保护,更好地为今天和将来发挥作用。
    ……
    目录
    **章 文化遗产保护概述
    **节 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际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回顾
    第三节 新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
    第四节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和主要措施
    第五节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第二章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节 文 物
    第二节 建筑群
    第三节 遗址
    第四节 历史文化名城
    第五节 历史文化名镇(村)
    第六节 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科学收集
    第七节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第八节 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建设与规范
    第三章 非物质支化遗产保护
    **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与特性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措施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与审批
    第四章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辩证关系
    **节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性
    第二节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差异
    第五章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节 “双遗产”的保存现状
    第二节 “双遗产”的申报与审批
    第六章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
    **节 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开发是时代发展 的需要
    第二节 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开发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开发
    第四节 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第七章 世界各国及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经验
    **节 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经验
    第二节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经验
    第三节 美国文化遗产保护经验
    第四节 日本和韩国文化遗产保护经验
    第五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
    附录一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附录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附录三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附录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