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跨越(1949-2019)理性的选择
QQ咨询:
有路璐璐:

跨越(1949-2019)理性的选择

  • 作者:徐斌等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9787559630438
  • 出版日期:2019年04月01日
  • 页数:240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书围绕以苏为鉴、思想解放、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发展动力、体制改革、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对外开放、一国两制等十个方面,旨在分析中国道路的逻辑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面对“文革”之后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国将向何处去?这是中国面临的关键抉择。中国共产党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世人瞩目的中国道路。这条道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道路、这个道路为什么行,这个道路究竟有什么样普遍性和世界意义,这是本书进行深入挖掘的重要内容。
    文章节选
    一、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之后一系列问题摆在了人民面前:我们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样的**?其性质、各**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是什么?是建设一个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为从理论上阐明这些问题,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他认为,应该是现阶段的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和民族资产**联合起来,在共产党领导下,组成自己的**,选举政府。**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即在人民内部实现民主制度,对敌人实现专政。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革命,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它具有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合法性,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一)历史合理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又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具有历史合理性,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人类社会总是由低级形态向**形态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的社会形态,它具有历史优越性和社会进步性,在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我们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完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站在未来发展的高位阶中的理性选择。 中国社会发展没有经过典型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的革命道路、发展模式,曾受到普列汉诺夫、考茨基等人的批判。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究其生产力水平、无产**人数以及群众的文化程度和觉悟程度而言还没有做好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 马克思以俄国为例论证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并不违背历史辩证法,反而是唯物史观的现实证明。马克思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影响可以实现跨越。“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就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a 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将科学社会主义变为现实,对怯懦的改良主义,他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b 在一定的革命条件下,我们可以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制度,然后再发展生产力。 在中国,思想界也存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早产的论调,呼吁“我们应补资本主义的课”。这种看法完全是机械论观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是在各国的具体实践中呈现出来的,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活生生的具体形式,我们利用无产**政权形式,集中了各种资源,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短时间内恢复了社会秩序,重建新的社会结构,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我们选择社会主义具有历史合理性。 (二)党的目标和人民意愿 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为了巩固我们的胜利成果,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并坚信,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的无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宗旨、目标、立场和精神决定了我们党的奋斗纲领、革命任务、依靠力量、政治宗旨和*终目标。我们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在于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宗旨和政治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和要求。党的意志和人民的意志,只有体现人民的意志,党的意志才能得到贯彻和实现。人民是一个政治性概念、先进性概念,人民的意愿和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体现人民意愿和要求的实践才能真正推动历史的发展。而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符合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符合党的决策,也是人民的选择,符合人民意愿的发展方向。1949 年9 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次会议召开。当毛泽东等党和**领导人出现在开幕式主席台上时,全体委员热烈鼓掌达五分钟之久。当毛泽东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时,许多人热泪盈眶,委员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的统一,结束了中国人民世代受压迫的历史,使人民成为**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体现为人民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实现这个权利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制度形式适合中国国情,也有利于人民表达意志。**社会学家费孝通参加了北京市**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他生动地描述了他当时的强烈感受: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皮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次。这是真正的人民民主,不同**、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都有机会参加人民代表大会才真正体现了大会的人民性。 从1949 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各个城市的解放,很多城市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并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毛泽东说:“如果一千几百个县都能开起全县代表大会来,并能开得好,那就会对于我党联系数万万人民的工作,对于使党内外广大干部获得教育,都是极重要的。”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建设和制度建设使人民群众意识到自己地位的改变,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他们通过信件方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反映问题,表达意愿,这对于进行政权建设,顺利实施各项政策,起了重要作用。 (三)国际环境对我们选择的影响 国际环境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外部条件和制约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主要**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对立阵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必须作出选择,是选择社会主义阵营还是资本主义阵营,不能走中间道路。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一边倒”的政策。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支持,是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封锁和可能的武装干涉,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外部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第二天,苏联政府就发来照会,决定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苏联成为**个承认新中国的**。毛泽东在1949 年11 月8 日致斯大林的电报里高兴地说:“政府成立第二天即获得苏联的无条件承认,并很快获得各新民主**的同样的承认,这件事给了我们以有利的地位,使许多经常摇摆的人们稳定下来,觉得人民政府势力大了,不怕帝国主义了。”同苏联建立友好合作的外交关系非常重要,所以,新中国成立两个月后,毛泽东就出访苏联,同斯大林直接会谈,解决两国关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在会谈中,毛泽东始终坚守新中国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底线和原则,经过差不多两个月的艰苦会谈,终于使斯大林同意废弃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旧条约,而和新中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这个过程中,在涉及**主权和民族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毛泽东从不让步。凡是他认准要做的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谁也阻挡不了。毛泽东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又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和让步。新条约是新中国与外国政府签订的**个平等条约,它维护了中国的民族尊严 和**主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外交形象,表明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毛泽东形象地说,我们这个**,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柴草、垃圾、尘土、跳蚤、臭虫、虱子什么都有。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从内到外,从各个角落以至门窗缝里,把那些脏东西通通打扫一番,好好加以整理。等屋内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我们的真正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来,也可以帮助我们做清理工作,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暂时还不能让他们进门。“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方针,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确定了外交原则,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目录
    **章 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 一、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 二、以苏为戒: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三、党的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方式 第二章 思想解放: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 一、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伟大起点 二、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三、思想解放焕发**新生机 第三章 初级阶段: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大的实际 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三、以初级阶段之“真”,务改革发展之“实” 第四章 基本路线:“一个**、两个基本点” 一、“这个设计好” 二、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红线 三、“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 第五章 发展动力:改革是一场革命 一、经济动力:革命的对象是落后的经济体制 二、政治动力:政治体制改革的攻坚之战 三、社会动力:社会体制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第六章 体制改革: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共同富裕 三、改革历史上的伟大创举 第七章 战略步骤:分“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真实写照:深陷贫穷落后的旋涡 二、精心绘制“三步走”发展时间表 三、百年图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八章 领导力量: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 一、刀刃向内,勇于革命 二、“破”字当头,迎难而上 三、关键一招,从严治党 第九章 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一、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打开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三、在新时代继续推进对外开放 第十章 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 一、边缘问题,科学破解 二、回归祖国,香港澳门新气象 三、乘风而上,开拓时代新局面 后 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