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每滴酒都不一样
QQ咨询:
有路璐璐:

每滴酒都不一样

  • 作者:沈爱民
  •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0677025
  •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有哲人说过这样的话:一瓶葡萄酒里包含的哲理,超过全世界的哲学书。而葡萄酒文化,涉及太多领域,并且似乎难以定义式描述。本书不强调葡萄酒专业知识,而是突出葡萄酒的文化内涵。内容以葡萄酒为媒介,覆盖重要时尚文化领域,包括旅行、建筑、文学、电影等,以及茶、咖啡、甜点等与葡萄酒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味领域。风格强调随意、优雅并且幽默,强调文字韵律和美感。
    文章节选
    葡萄酒的三重性格 其实,在全球葡萄酒地图上,瑞士并不占据重要位置。在老世界,法国是教父,然后有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等一干黑衣大佬;在新世界,美国俨然是丐帮帮主,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智利、阿根廷等一群白衣新秀。 而我之所以对瑞士说个不停,其实不是因为那里的葡萄酒,而是因为这个**。 这个**真的很有意思,很多特点,与葡萄酒相似。 很多人有多重性格,或者叫人格分裂。在葡萄酒中浸润久了,会知道葡萄酒其实也如此,也有多重禀性,也会“酒格”分裂。瑞士也是如此。 一 烈酒的“酒格”,基本可以归纳为烈。当然,烈,也有不同的烈。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烈酒烈酒,*大特点就是个烈嘛。 而啤酒“酒格”,如果用流行的网络语言说,就是挺屌丝。刚接触这个词,还真云里雾里,不懂这是肿么个意思,而且也比较难听,不明白为何会大行其道。 也许,是因为当今世界,变得越来越平。社会碎片化,个人原子化,人类进入大师凋零、竖子成名,山中无虎、猴子遍地的时代。高富帅白富美毕竟**,左顾右盼,周围大多是屌丝。虽然听起来不雅,不过用这个词形容啤酒“酒格”,太合适。 至于葡萄酒,就难以一言而蔽之了,“酒格”复杂,起码有三重。 **,葡萄酒比较柔。 听起来像废话。别急,这里���有说头。在葡萄酒**,喝葡萄酒没有性别之分,全民皆喝。不过,在很多地方,尤其是烈性酒普及的地方,葡萄酒会被看成是更适合女性饮用的酒。 首先是因为葡萄酒的酒精度不高。葡萄酒的酒精是通过葡萄糖份发酵转化而来,酒精超过16.2度,酵母就停止发酵。同时,按照国际葡萄酒组织的规定,低于8.5°的不叫葡萄酒。所以,葡萄酒的酒精度基本在12度至15度之间。 过去听老师授课时,记住一句话---如果看到14度以上的葡萄酒,别犹豫,赶紧掏腰包拿下。随着“酒龄”渐长,“酒历”增加,知道这句话原本没错,度数高,说明成熟度好。不过,现在似乎需要做些修正了。首先,要看产区。通常,欧洲一些**,气候凉爽,葡萄糖份低,通常酿造出的是12.5度的葡萄酒。但是,新世界地区气温普遍较高,所以14度甚至更高的酒比比皆是。其次,要看年代。随着全球升温,在欧洲主要产区,近些年来十三四度的酒也开始频频出现。 这种情况下,葡萄酒度数高未必是好事。酒精度低了自然口感不爽,但是高了有可能是糖度积累过快的结果,会导致芳香物质不够,酒质粗糙,造成chaud(热)的不良感受。当然,有些高于20度的加烈葡萄酒另当别论。*近听说国内还出现了81度的葡萄酒,呵呵,比医用酒精度数还高,用来消毒似乎更合适。 与动不动四五十度甚至六七十度的烈酒相比,十来度的葡萄酒当然柔和多了,所以有了葡萄酒适合女性喝的说法。 不过,未必柔酒就一定适合女性,实际上,女人对酒精的化解能力,未必低于男性。有个调查,喝酒的男性数量是女性的16.7倍,但是在人均酒量上,女性以日均192.5毫升完胜男性的159.7毫升,验证了“一般女人不喝酒,女人喝酒不一般”的说法。这个调查可能不很靠谱,不过,常在酒桌上混的人,都熟知另一句话----斗酒*怕遇到三种人:戴眼镜的,揣药片的,还有就是扎小辫的。看似文质彬彬的书生、病怏怏的弱汉,实际上都可能是会让你竖着进来横着出去的阴人呐。比这两种人更恐怖的,就是扎小辫的了。遇上能喝酒的女人,*好遵循老祖宗的那句话,好男不跟女斗。否则,好男会死得很难看。 说葡萄酒的柔,可能是强调葡萄酒体现的情调---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让人心变的软一些。 酒文化中,葡萄酒与感情、温馨、家庭这些词相依相伴。而烈酒,则与豪爽、好汉、壮行这些词扭作一团。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电影里,男女双方隔着烛光餐桌含情脉脉,举杯相邀,通常出现的道具都是葡萄酒,不太可能是杯二锅头。同样,风萧萧,易水寒,大风起,云飞扬,为荆轲刺秦送行,弟兄们倘若端杯云南柔红一饮而尽,悲怆壮烈荡然无存,只剩喜感。 与烈酒应一饮而尽不同,葡萄酒这东西,确实需要慢慢品。 和感情这东西一样,尽管也有一见钟情,也有烈火干柴,烈焰焚身。但是,从生活中穿越之后,都会知道,烈酒般的感情,通常难以长久。更多的时候,感情如玉,需要滋润打磨。 养玉之人,*讲究盘玉,除了文盘、武盘之外,*高境界是意盘。所谓意盘,需要用长久的时间,甚至要终其毕生,人玉日夜接触沟通,不靠物理打磨,而是靠时光来打磨,达到玉人合一之境界。 如果爱,请深爱,这句话现在很流行。可是,也许,或者,这实际是不太懂爱的一种渴望和期盼。爱情也有规则,也需要智慧,更适宜的做法,是如果爱,请轻爱。这样可以*大程度享受感情生活带来的美好,同时避免那些副作用,比如受伤、煎熬、忧愁和痛苦。 瑞士这个**,很柔和,很干红,耐得住打磨。他们不打仗,搞中立,天蓝云白,处处芳草梨花,让人走到哪里,都想谈恋爱。 我们中国人本质上不喜欢暴力的东西。古时候,我们奉献给世界的东东,是华丽丝绸、精美瓷器和温和的茶叶。尽管我们发明了火药,也只用来做焰火烟花,把绽放的花园搬到夜空中去。可那东西被西方人拿走后,他们就做成杀人武器,满世界横行。 瑞士人也不喜欢暴力,他们给世界的,是手表和巧克力,也都是些精细与甜蜜的东东。雀巢公司总部门口的日内瓦湖中,有个巨大的雕塑,不是欧洲城市里常见的战马和凯旋门,而是一把吃饭用的叉子。 二 很软的东西,有时也会变得挺硬,甚至非常硬,硬到难以置信。比如葡萄酒,女性,心,瑞士,都是如此。 所以,葡萄酒的第二重“酒格”,是葡萄酒也有刚性。 说葡萄酒是女性的酒,有些简单化。喜欢烈酒的人中,也有很多柔弱之辈。喜欢葡萄酒的人中,也有太多的豪杰枭雄。 比如,有个身高不到1米7的男人,就是个典型的勃艮第控。关于他的无数传说,包括爱情、事业和死亡,都与葡萄酒纠缠不清。说他曾经与杜福尔酒庄(Dufouleur)庄主女儿缠绵悱恻,以至酒庄后来用他的肖像作了酒标;说他戎马倥惚,叱咤风云,走到哪里,都是右手一把佩剑,左手一瓶勃艮第名酒香贝丹(Chambertin);甚至有传说,说其实是因为喝不到喜欢的葡萄酒,他才输了生平*重要的战役;还有说他的死,是因为被人在葡萄酒中下了毒。 这个男人,成为与凯撒、亚历山大齐名的帝国皇帝,他把有史以来*大的荣耀带给了法国,并直接影响了人类历史之进程。这个在葡萄汁液里浸泡一生的男人,名叫拿破仑。 电视上的相亲节目中,凡是女人没看上男人时候,*常见的婉拒理由,是对方缺乏**感。什么是**感,相信会有很多解释。我觉得合理的解释之一,是女性需要找到依靠。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主题是寻找理想的人。女性跟贴有数百条,她们理想中的白马王子,大多是这样的: “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在合适的时间与地点,在我心仪的背景下,与我不期而遇。他会一直呵护、保护我,一贯宽容、纵容我,让我无忌无惧,让我温暖温馨。他可以不富有,但能对我倾其所有;他也许很孤寂,但会帮我驱赶孤独。” “一生求这样一人,将我小心呵护,细心收藏,免我惊,免我苦。免我日子留离,免我无枝可依。” 她们说,这样一个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我相信这是大多数女子的内心渴望。这样看起来,女人确是弱者,需要呵护。 不过,这只是看起来。作为地球上*神秘的生物,女人是难以说清的。没错,女人是柔软的,包括身体和内心。不过,柔软不等于柔弱。某种意义上,与男人相比,女人更有韧性。在很多方面,坚持到*后的往往是女人,包括感情、信仰和寿命。据说,在重庆渣滓洞关押的政治犯中,男人中出现了一些叛徒,而女犯则无一变节。不能验证这个说法的准确性,但我是相信的。 前面说到,瑞士的**产品是甜美的巧克力。实际上,瑞士还有个不太甜美却更有名的产品:瑞士军刀。瑞士军刀当年曾经是美国陆海空三军的标配,现在遍布世界各地,每天生产10万把。有的军刀,超过上百种组合功能,被很多博物馆收藏。 瑞士军刀,体现了瑞士的另一重性格。 这个**,**中立国,几百年没有战争,俨然世界的后花园。在瑞士街头,几乎看不到警察或士兵。有移民在那里的朋友说,来了十几年,没见过街上有人打架。 可历史上,瑞士人曾是*能征战的士兵。 不禁想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国人喜酒,我走遍全国所有省份,大江南北,皆可视为豪饮之地,尤以内蒙、新疆、东北、山东等地为甚。然而,我所体验的酒风*为彪悍之地,却是吴侬软语的苏州。我不善饮,控制力也还行,所以很少喝醉。但在苏州,却大醉酩酊,日上三竿方醒,仍不知身在何处。 与此相关的一个案例,是项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通常会认为,猛虎啸叫于山林,猛士多产自荒蛮之地。比如,北方大漠的游牧民族,就擅长铁马金戈,拿手好戏是弯弓射大雕,铁蹄曾经踏亚欧。可是,被称为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中国**猛士项羽霸王,其故里却是山灵水秀的彭城,出生在鱼米之乡的宿迁,一度生活在小桥流水的湖州。 所谓江东,指今上海市、江苏南部及浙江嘉兴市一带。今天说起这个地域的男人,经常会加个“小”字---小男人,擅长吵架,至于动手,还是算了吧,顶多会跑到**距离后,回头说声“有种你等着”。而两千年前,这里的男人却以骁勇著称。当年,项羽正是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气吞如虎,横扫华夏如扫落叶。 无独有偶。被灵秀山川孕育的瑞士人,也曾是史上*剽悍、*忠烈的军人。勃艮地战争中的三次重大战役,瑞士长矛兵锐不可当,使瑞士人获得不可战胜之声誉。瑞士军团的的杰出表现,使得各国竞相雇佣瑞士军人。1527年,查理五世血洗罗马城,教廷卫队中其他**的军人全作鸟兽散,而147名瑞士士兵无一人擅离职守,全部战斗至死。从此,梵蒂冈的卫队名称由“教廷卫队”改称为“瑞士卫队”,只招收瑞士人,至今不变。 在瑞士卢塞恩(Luzern)的一个小山上,有一个安静的地方。一汪清池后面的岩壁石洞里,有一个卧狮石雕。这是令我印象*深刻的狮子雕像。我见过的所有石狮,都是威风凛凛的百兽**姿态。而这只身上插着长矛的卧狮,却是一只痛苦甚至忧伤的狮子。这个雕塑是纪念瑞士卫兵的作品,1792年,为保护法王路易十六及王后,786名瑞士卫兵无人生还。 当晚,我住在离市区不远的四州湖畔。旅馆散发着古老气息,走廊里的光线都很幽暗。房间里没有现代用品,也没热水壶,不能泡茶和速溶咖啡。 和很多欧洲旅馆一样,墙上有些油画。不同的是,这里还挂着很多冷兵器。那些刀枪剑戟被暗暗的红光照着,似乎在诉说很早很早以前,那些令人神伤的战场故事。 三 葡萄酒的第三重“酒格”,不妨称为刚柔并济。 可以说一个人善良,也可以说一个人冷酷,善良和冷酷,都可以是纯粹的。如果一个人又善良又冷酷,我们会说这个人难以捉摸,或者说很复杂。 葡萄酒很复杂。或者说,葡萄酒是地球上*复杂的液体。 说起Samuel Beam这个美**手,会觉得有些陌生,不过,如果提起电影《暮光之城》中的片尾插曲Flightless Bird,American Mouth,暮粉们应该是人人皆知。这首曲子就来自Samuel Beam。 专业人士大多认为,Samuel Beam的音乐很难归类,乡村,民谣,慢摇,都有些像,也都不典型,独特而另类。Beam自己则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何给我的音乐归类。”其实,世界万物,都是独特的自己,任何归类的做法,都是为了方便辨识和分析的粗暴作法。 很多人说听他的歌,不会嚎啕痛哭或者狂喜,声音纯净如同微风拂面,能感到内心受到滋润,趋于平和。 嗯,也许说到点子上了。平和,正是Beam*大特点。平和是一种综合和沉淀。平和的少男少女很少见,因为他或者她,还没有多少可以用来综合沉淀的故事;平和的老人就比较多见了,因为他或者她,已经有过。因此,平和,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什么都有。 头绪纷乱的复杂,其实是种幼稚的混乱;丰满溶融的复杂,才能形成平和。所以,平和可以视为是复杂的**阶段,是矛盾的成熟混合体,是对立的统一。嗯,说得好哲学,不像是《说吧》的风格了。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比Samuel Beam这个本名更为人所知的,是他的艺名iron and wine,铁与葡萄酒,真的很有趣。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起这个莫明其妙的名字,倒是与我现在聊的内容很合拍。 其实,比iron and wine更有趣的名字,在Beam的歌曲里还有一些。比如,他**张专辑的名字,就叫The Creek Drank the Cradle,通常翻译成《溪水吞没摇篮》,呵呵,这种不搭界又很和谐的意境,令人有些着迷。 说到溪水,倒是让我联想出对平和更恰当的诠释——平和其实是一种包容。欢快跳跃的小溪,奔腾咆哮的大江大河,汇入大海后,都归平静。 平和意味一种博大。 在瑞士,*伟大的产品,其实不是巧克力、钟表,也不是军刀,而是红十字会。 世界上有很多红十字会组织的志愿者队伍,这是我*欣赏的一类人。他(她)们是典型的世界公民,很多人未婚,有烟瘾,有专业绝技,家里花园长满荒草,常年在一些贫穷**游荡,抢险,救灾,提供各种公益服务。他们所做也许不足以改变世界,但他们每天都在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拯救生命。 那天,我来到日内瓦新广场北面的亨利·杜南(Henry Dunant)塑像前,脱帽致敬。我对这位红十字会创始人的崇敬,不仅是他一生都在帮助人。更重要的,是他让我明白,应该如何去帮助别人。 他说,提供帮助,首先要懂得、了解和尊重。他说,我们应该学会谦恭地帮助别人。 从乐观角度看,人之初,性本善。善良,助人,也许是人的天性之一。但是,博大的心胸并非天生,用什么姿态去行善,去提供帮助,是需要后天学习和领悟的。 大海是*低的,所有山丘峻岭的海拔都从海平面起算。同时,大海也是*高的,它是生命摇篮,万物归宿。
    目录
    PART 1 酒困路长 草黄路长天苍茫 园中有间空屋子 醉折花枝当酒筹 面纱后的眼神 葡萄酒的三重性格 每块砖头都有表情 酒意盎然的诗人 草青露白水** 走上金色之丘 三套车与喀秋莎 茶里酒里看台湾(上) 茶里酒里看台湾(下) 烟波浩渺金三角 PART 2 东篱把酒 一杯红酒配电影 生活如风 驻足酒中 品酒赏碟看人生(上) 品酒赏碟看人生(下) 举杯邀谁共饮酒(上) 举杯邀谁共饮酒(下) 怎么知道你来了 醉里挑灯看酒刀(上) 醉里挑灯看酒刀(中) 醉里挑灯看酒刀(下) 雨后复斜阳 烟色苍茫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