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向解放军学忠诚干净担当
QQ咨询:
有路璐璐:

向解放军学忠诚干净担当

  • 作者:杨朝晖
  •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ISBN:9787515820743
  • 出版日期:2019年02月01日
  • 页数:228
  • 定价:¥3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分“牢记使命,忠于职责”“艰苦磨砺,铸就忠诚”“敢于担当,一生无悔”“誓言如钢,责任无疆”“胸怀大局,荣誉至上”“敢打硬拼,永不服输”“与时俱进,攻坚破难”等章节,以 “忠诚干净担当”为题,阐释新时代军人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解放军精神,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宝贵的精神,这种千锤百炼的精神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尊重、了解和学习。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们永远都是榜样与丰碑。
    文章节选
    **章 牢记使命,忠于职责 用行动托举使命 ● 与使命同在 军人的使命是什么? 提到“使命”这两个字,我们*先想到的一定是保家卫国、血战沙场,因为军人是战场的主角。 可对当代军人来说,他们身上不仅仅肩负着保家卫国的职责,核心使命也并非单纯地在战场上与敌人一争高下。当代军人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核心价值观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在军人的心中,使命远远高于自己的生命。在使命的召唤下,多少**的中华儿女,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为了一个炽热的希冀,穿越重重炮火,英勇顽强,前赴后继,用鲜血染红了心中的使命之旗,一个个伟岸的身影定格成历史中辉煌的记忆。 有了庄严的使命感,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军人,一个有力量、无所畏惧的军人,一个心中翻滚着巨浪的军人,一个胸怀正义、在关键时刻甘为使命抛洒热血而无怨无悔的军人! 和平时代,没有硝烟,没有战火,但作为军人,却不能因为战争的结束而远离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当灾难降临时,一声令下,就要拿出不怕流血牺牲的勇气,把危险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 生命是美好的,没有使命感的生命便是贫血的。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具有使命感的热血青年创造出了历史的辉煌和感人的事迹。老一辈无产**革命家正是用他们的青春捍卫了民族的尊严,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创建了新中国;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用他的青春扎根贫困山区,为人民的富裕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正值青春的雷锋用他“钉子”般的精神默默为部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方红霄、雷敏这些时代的楷模,同样用青春讴歌了使命的意义。 绿色,向来给人以希望,让人有勇往直前的动力。选择了军营,就意味着与绿色相伴;选择了军营,就意味着与使命同在。 军队与使命同生,军人与使命同在。履行使命是军队核心价值所在,军人只有在履行使命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每一个身着军装的军人,都肩负着维护****稳定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时刻准备为党、为**和人民的和平事业奉献出无悔的青春。 ● 使命是一份厚重的责任 使命,是一个神圣的词语,更是一份厚重的责任。 使命与职责向来不可分割,当一名军人肩负使命,并愿意为之而战的时候,他一定会敬重自己的身份和事业,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充满了责任感。 在这里,我们不妨谈谈苏格拉底,他身体力行地诠释了“职责高于生命”的真谛。 苏格拉底诞生于公元前469年的雅典,早年学习雕刻艺术,获得了不错的成就。后来,他加入军队服兵役,履行所有雅典公民应尽的责任。在入伍的那一刻,他就立下了一则誓言:“我绝不会让我的祖国委托给我的神圣武器蒙受耻辱,也绝不会丢失祖国委托我守卫的每一寸领土。” 苏格拉底参与过不少战斗,每一次都表现出了英勇顽强、坚毅果敢的魄力。有一次,他的战友亚西比德在敌人的阵地上负伤了,苏格拉底冒着生命危险冲进敌方的阵营,把亚西比德救了回来。由于这次勇敢的行动,苏格拉底被授予了当时公民能够得到的*高奖励,一枚胜利勋章。在此后的战斗中,他又救过不少战友的生命。 退役之后,苏格拉底开始投身于教育事业,把传播真理和培养人才当成自己的使命,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雅典在恢复了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指犯有蔑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一系列罪名,被判处死刑。 事实上,他并不是非死不可,他完全有机会做另外的一种选择。 在苏格拉底被判处有罪后,他的学生们为了解救他,已经打通了所有关节,试图让他从狱中逃走。他们反复地劝他,判他有罪是不正义的。可惜,死亡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似乎并未造成什么恐惧和威胁,他谢绝了学生们的好意,慷慨地走向了刑场,视死如归。 为什么要慷慨赴死?苏格拉底是这样说的:“我是被**判决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力和权威。当法律失去权威,争议也就不复存在。我应该为我的信仰尽*后的职责。” 这不是什么悲剧的声音,而是一个智者在用生命诠释使命与职责的含义。苏格拉底热爱雅典,不容许*神圣的信仰被亵渎,所以他宁愿选择死亡。对他来说,职责远高于生命。 职责,从它*纯粹的形式上来说,是具有强制性的,以至于一个人在尽职尽责的过程中,会忘记自身的存在。这就是职责的核心,它要求我们在履行职责时不能患得患失、瞻前顾后,而是要不折不扣地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牢记使命、履行职责,并不是为了做给谁看,世间很多*重要的责任都是在鲜为人知的情况下完成的,那是生命的信仰,是灵魂的方向。 ● 人物故事|阳鹏:面对使命召唤,就要奋不顾身 “你是浪花上的海燕,你是烈火中的凤凰,三湘儿女传颂你的故事,滔滔东海把你的美名远扬……”这首美丽的歌曲歌唱的英雄叫阳鹏,是海军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岸勤部管理科管理员。这位26岁的年轻军官,在熊熊烈火中救人的壮举,感动了无数人的心。 ·彰显本色,勇敢地挽救生命 时光回溯,重返2010年7月21日。 那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阳光明媚,岁月静好。午后,一辆载着46名乘客的大巴车,缓缓地驶离长沙黄花机场,而后在通往市区的高速路上疾驰。阳鹏就是这些乘客之一,他想着即将见到惦念已久的父母,心里忍不住的喜悦和激动。他不知道,一场可怕的灾难正在朝着他们慢慢逼近。 15点56分,大巴车上的一位中年男子反常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点燃了手里提着的尼龙包,狠狠地扔到车厢靠后的过道上。那一瞬间,火苗腾空而起。乘客们从睡梦中惊醒,看着从天而降的大火,很多人都慌了,车内顿时大乱。渴望求生的乘客们,一边喊着“着火了”,一边涌向车门。 受过专业训练的阳鹏,此时大吼一声:“大家不要挤,有秩序地走!”说着,就开始指挥乘客迅速有序地从车门撤离,同时他冲上着火点,拼命地踩踏着火的地板。疯狂的火焰烧穿了他的衣裤,烧灼着他的身体,可他依旧咬紧牙关,拼命狂踩,试图把火踩灭。 正当阳鹏奋不顾身地扑火时,更大的灾难降临了。那个尼龙包突然发生了爆炸,熊熊的烈焰和浓烟吞噬了整个车厢。站在生与死的边缘,阳鹏没有退缩,他拼命地推着乘客往外逃生。多数乘客陆续地逃离了车厢,而阳鹏自己却被烈火裹住了。此时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不远处就是车门,只要往前跨几步,就地一滚,完全可以逃生。可是,车厢的后面还有乘客,那撕心裂肺的呼救声,声声撕扯着阳鹏的心,拽着他向火海深处扑去。 阳鹏翻过座椅,跳进火中。在浓烟的烈火中,他发现一名女乘客正在破碎的玻璃窗前挣扎,他忍住烈焰烧灼的剧痛,奋力把女乘客从窗口推了出去。烈火更加疯狂了,火焰吞噬了车顶,大巴车完全被浓烟笼罩。阳鹏的周身犹如刀割一般疼痛,他拼尽了全身的力气,继续在车厢里摸索着、寻找着,生怕漏掉一条生命。 被救下的乘客们,死死地盯着着火的大巴车,他们以为不会再有生还者了。就在这时,一个头发冒着烟、全身炭黑、几块碎布还粘在身上燃烧着的人,从车里出来了,他正是阳鹏!他用燃烧着的血肉之躯和一颗勇敢的心,保住了44条生命的**。 在这起恶意纵火事件中,只有两名女性窒息死亡。倘若阳鹏不救他人,依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他完全可以独自逃生,可若没有他的见义勇为,死伤的人数将不可想象。在个人与集体的利益之间,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因为,这是一名军人的使命。 ·无惧无畏,顽强地走出磨难 乘客们安然无恙,生命垂危的阳鹏却被送进了解放军163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经过诊断,阳鹏全身烧伤面积达90%,深二度40%、三度40%,重度吸入性损伤,脉搏达到180次/分钟。医生们把所有的抢救措施都用上了,抗休克、抗感染、清理创面、维持酸碱平衡,24小时内输液14000余毫升,输血4000余毫升……所有的人都希望,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能够闯过这一关。 入院的第二天下午,阳鹏所在管理科科长封恒华急匆匆地赶来。见到科长,阳鹏让护士摁住自己的喉部气管套管口,艰难地从嗓子里说出一句话:“科长,我没给部队丢脸吧?”说这话时,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自豪。那一瞬间,封恒华流泪了,哽咽地说不出话,对阳鹏竖起了大拇指。 由于伤势太重,阳鹏的生命体征一直不稳定,危险期从三天延长到七天,后又延长至十五天。熬了整整半个月,他才逃离了死亡线。在营救乘客的过程中,阳鹏的右手受伤严重,必须及时做皮瓣修复手术,否则就会丧失功能。可是,手术有很大的风险,不仅要担心感染,还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当医生也感到犹豫的时候,阳鹏毅然决然地说:“做!我不怕风险,我不能没有手,我还要回部队工作。” 医生为阳鹏做了皮瓣手术。这个手术,就是将烧伤的手指埋入他的腹部皮肤,用石膏将手和腹部固定,等到腹部皮肤长在手上之后,再进行分离。阳鹏的右手臂皮肤全部被烧焦,根本无法打石膏,**可行的办法就是用针把手缝在腹部,难度和痛苦都超出正常手术的数倍。 由于皮肤的生长周期*短也要21天左右,这对于阳鹏来说,可谓是一段漫长的煎熬之旅。因为烧伤太严重,他的背部不停地出血、化脓,躺在病床上,犹如无数根钢针在扎自己。晚上他不敢睡觉,很怕睡着了碰到手臂,拉扯了手术的部位,这样就前功尽弃了。整整21天,阳鹏没有说过一声疼,也没有喊过一声苦,更没有掉过一滴泪。 值得庆幸的是,阳鹏的右手*终保住了!可是,忍住剧痛、保住右手,不过是煎熬之旅的前半部分,接下来等待阳鹏的是更加艰难的一道鬼门关——奇痒。植皮后的三个月,身体开始长疤,那段时间,阳鹏被奇痒折磨得寝食难安,浑身就像有无数只蚂蚁在咬。实在痒得难以忍受时,他索性就唱军歌,自己给自己鼓劲儿。 历经了烈火的灼烧,忍住了剧痛的侵袭,挺过了奇痒的煎熬,阳鹏总算重获了新生。2010年12月18日,他重新站了起来,迈出了负伤后的**步。那一刻,阳鹏兴奋极了,就好像历经了九死一生,打了胜仗。 是的,他战胜了疼痛,也战胜了自己。 ·热血军官,忠诚地献身使命 阳鹏的事迹,很快就在三湘地区传遍了。大家都对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充满了钦佩,都想更多地了解他,也想让更多人知道他的英雄壮举。 其实,阳鹏就是一个普通家庭走出来的青年。他出生在湖南汨罗江附近的一户农家,2007年7月从海军工程大学毕业,分配到驻守东海前哨的某驱逐舰支队,任副雷声长。这支舰队是东海舰队的英雄部队,曾经两次被**军委记二等功,走出过110名共和国将军,而阳鹏操作的编队指挥控制系统,更是指挥舰艇海上作战的核心,在每次重大演习中都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曾经,在一次实弹射击演练前,阳鹏所在舰艇的主炮系统突然发生故障,大家都认为是雷达出了问题,可阳鹏经过认真分析后,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他判定是指挥仪出了故障。经过一系列的排查,结果证明,情况恰如阳鹏所言。 2009年11月,阳鹏调任支队岸勤部管理科管理员。从海上到岸上,从舰艇到机关,岗位变化了,但阳鹏忠于职守的使命追求、热血方刚的工作态度却从来没有变过。他把机关食堂伙食、支队车辆调度、家属来队住房分配等工作都管理得井井有条,让领导放心,让官兵满意。 被烈火烧伤后,阳鹏没有想过借此得到什么补偿,从昏迷中醒来后,他对家人说的**句话就是:“不要给部队和组织添麻烦、提要求。”那一刻,他心里想的依然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是作为一名军人的使命和职责。 阳鹏入院后,收到了2万元见义勇为的奖金,那些受助的乘客也自发捐款6000元。阳鹏的家境并不富裕,可他还是把这些钱全部捐给了湖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他的解释一如从前:“我是一名军人,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我捐的钱有限,但希望能唤起更多的人加入到见义勇为的行列中。” 某知名军事家说过:“军人一生的全部价值在于如何履行**使命,如何赢得军队荣誉。”责任托举使命,使命升华责任,军人有了强烈的使命感,就会把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变成一种融入血液、渗入骨髓的责任感,时刻准备为捍卫**和人民利益挺身而出! 英雄壮举的迸发虽然只在瞬间,但它往往需要长期的能量积聚。熟悉阳鹏的领导和战友都知道,他平日就有一副热心肠,习惯帮助人,也懂得感恩。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多值得标榜,在他心里,从穿上了军装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把军人的使命和人民的生命**放在**位。 生死抉择,彰显英雄本色;紧急关头,考验赤胆忠心。 这就是阳鹏,就是我们身边*可爱、*可敬的人,我们没有理由忘记这个用行动、用生命、用热爱去履行使命的英雄。 困难面前,挺身而出 ● 奉献是一种**的品质 选择做一名军人,就意味着选择了离牺牲*近的职业。 2016年7月10日,南苏丹中国维和步兵营遭遇袭击,2死5伤,此次突袭距离马里维和士兵申亮亮的灵柩回国不过一个月而已。看到自己的同胞客死异国他乡,多少人为之愤怒和悲痛。 生在和平年代的人,多数都无法理解“战争”意味着什么。它不是象棋上的楚河汉界,也不是诗词歌赋里的大江东去,更不是游戏里的打打杀杀,或是史书资料里的冰冷数据。战争没那么轻盈,具体到每一个个体的牺牲,都是血淋淋的。所有的太平盛世,都是靠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并依赖着它的守护。 曾有人问:“为什么要维和?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军人牺牲在国外值不值得?”在军人的字典里,没有为什么,只有“服从”。他们的心里就一个想法:出去就是代表着中国,至于自己姓甚名谁已不重要,自己的言行举止传递着和平友谊,也意味着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军人,当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就是一颗子弹,指哪儿打哪儿;当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就是一堵墙,坚不可摧。很多事情不是非要知道答案,有没有人理解,都不妨碍军人前赴后继地出现在英雄曾经倒下的地方。 人固有一死,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值与不值,只求无愧于身上的军装,头上的军徽。有些硝烟战火看似遥远,倘若袖手旁观、置之不理,终有**会烧到自己的土地上来。世界和平的*终受益者,并不是军人自己,他们多希望从此岁月静好,再不需要任何人付出生命和鲜血。可是,每一名军人都知道,**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过程中的艰辛历历在目,他们不能再跪尝屈辱的历史苦果,唯有强大的国防,不怕苦、不怕死的人民军队,才能实现这一切。 在开创革命根据地的峥嵘岁月里,红军指战员的脖子上都系着红带子,取名“牺牲带”,表明了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决心。在当年的井冈山斗争中,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15000人,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映入眼帘,铭记人心。 卢德铭是孙中山亲自面试并认定合格的黄埔军校的**学员,是北伐战争中军功显赫的虎将,担任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总指挥。秋收起义失利后,他在文家市前委会议的关键时刻,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不攻长沙、向萍乡退却,确保了起义部队在前委领导下的统一行动。 1927年9月29日清晨,当起义军从萍乡附近的芦溪出发,行至15华里的山后岩时,突然遭到了江西军阀朱培德部江保定特务营和江西第4保安团的伏击。由于事发突然,部队没有任何防备,损失非常惨重。在紧要关头,卢德铭挺身而出,率领部队占领了白泥坳地,掩护部队转移。 当后续的部队全部**转移进山后,卢德铭才从白泥坳地撤下来,就在他骑马通过一片开阔的地域时,不幸被埋伏的敌人开枪打中,当场牺牲,年仅23岁。敌人撤退后,当地群众把卢德铭和同时牺牲的40多名起义军的尸体就地埋葬。 卢德铭从此安静地在江西的红土地上睡去了。 像卢德铭一样,为了革命事业牺牲的军人还有很多,很多人都没有留下名字乃至任何的印记。他们为了什么呢?明明知道上战场是要牺牲的,有些战役敌众我寡,实力悬殊,在开战之前就预料到了结果,甚至知道可能有去无回,为何还要冲锋陷阵呢?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陕北的黄土高原采访了毛泽东和红军的其他领导人。通过斯诺的报道,世界**次真正认识了中国红军和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军战士在长征中挨冻受饿,穿越了险峻的峰峦,迈过了荒无人烟的草地,横渡了24条江河,打了无数次的胜仗。它像一部史诗,也是一个奇迹,更是人类精神的丰碑。当人们深入去挖掘这一奇迹的时候,才发现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它源自军人内心坚定的信仰。 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当一个人对某种思想、某项事业产生了信仰时,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维护这个信仰。选择一种信仰,就等于选择了自己的命运;有信仰才会有理想,而理想恰恰是让人超越平庸走向**的桥梁。 军队与使命同在,军人也与使命同在。当**和人民群众的**受到威胁的时候,军人挺身而出就是天经地义的,无须任何理由,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人民的幸福,纵使血雨腥风、枪林弹雨,依然义无反顾。献身使命、甘愿牺牲的英雄主义,是军人身上*光彩夺目的品质。 ● 勇往直前,无怨无悔 世界上*勇敢的人,不是对什么事情都无惧,甚至无畏死亡,而是怀着恐惧却依然勇往直前。军人,就是这样一个群体。在生死线上,他们愿意把死的威胁给自己,把活的机会给群众。谁的生命都无法重来,可他们无怨,因为他们是军人;他们无悔,因为他们选择了这身军装。 2008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中,李隆的名字被很多人记在了心里。他是河南省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自1995年加入公安消防队伍后,一直在重大灭火抢险救援事故现场出生入死,他总是站在*危险的位置,从未退缩过。他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3170多次,抢救遇险群众760余人,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被称为“灭火救援尖兵”、“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李隆的办公室里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铸就英雄是在瞬间,考验英雄则是一生一世。”他说,自己从来都是怀着感恩的心出现在灾难现场的,那些受难的群众需要消防战士,每一次灾难都震撼着他,让他从受难者的身上感受到了人们对生命的渴望,由此也让他更加珍惜自己的岗位。 每次执行任务的时候,他总是冲在*前面。平时的训练中,他不断地教育和鼓励新入伍的战士,只有苦练抢险救援的技能,才能救出更多的人,倘若自身的**都无法保证,如何救人?作为大队长,他始终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确保战士们的**。 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李隆被问道:“在抢险救援、面对死亡的时候,您畏惧过吗?” 李隆回答得很实在:“有一丝害怕,但并没有畏惧。在四川,我趴在废墟里直接面对六级余震的时候,有一丝遗憾,可能来不及给家人留个言,但还是要一如既往地去救援。因为,在我眼前有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要快点把他们救出来。” 在汶川地震中,李隆和他的战友在废墟中连续作战,救出了大量被掩埋的群众,其中就有被埋压124个小时的卞刚芬。在回忆这段救援经历时,李隆说:“我们消防官兵只是做自己该做的,让我印象*深的是灾区老百姓的坚强,他们的坚强让我们更有信心,我们不抛弃、不放弃,克服一切困难,哪怕牺牲我们自己,也要把被困者救出来。救卞刚芬的时候,她看到了希望,但是她触摸不到,为了能够让她知道我们在努力,我钻进去握住她的手,那个时候我很有可能会被余震震塌的建筑物拦腰截断,但我确实让她触摸到了生的希望,值!” 有朋友问李隆,消防官兵和普通的公安警察有什么区别和共同点?李隆的回答,说出了所有身着军装和警服人的心声:“警察也好,消防员也好,没什么区别,共同点就是头顶着**,要履行好**、人民赋予他们的责任,尽好他们的义务,为我们有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做自己应该做的。” 的确,在警察的队伍中,也一样有着很多出生入死、无怨无悔的身影。 2005年5月6日凌晨,一位法国女孩在海地贝莱尔地区遭到歹徒的绑架,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下达了突击解救人质的命令。中国的装甲车被委派作为开路先锋,从军人到特警、从佛山到海地一路走来屡立战功的孙建国,被任命为机枪手。 很快,歹徒就发现了突击队,枪声响了起来,子弹打在装甲车上。孙建国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躲避的念头,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直白地说:“死都得顶着!”因为,他是一名维和队员。 刚到海地的时候,他看到满目疮痍、一片狼藉的街头很是震撼,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枪声,闻到硝烟的味道。中国的维和部队在海地扮演着诸多的角色,巡逻、驻守、警戒保护、物资押运、人质解救等,在装甲车上做机枪手,随时都可能被当成“靶子”,说不紧张肯定是假话,在孙建国去海地的**周,就见到了一位菲律宾士兵惨死在“冷枪”之下。 和孙建国一起同去海地维和的队长回忆说,在海地期间,队员们每天执勤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加之与亲人分别,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孙建国的情况也不太好,到海地的三四个月后,左腿患上了膝伤,有时膝盖肿得无法走路,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出任务时背起超过50斤的装备就走,实在疼得受不了了,就吃一片止痛药。 在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八个月里,孙建国先后参加了贝莱尔地区的大规模联合清剿、抓捕任务,执行多类勤务,尽管他的左腿膝关节因严重受损,无法恢复了,可他回忆起这段经历,依旧是满满的自豪。 一个人的脊梁,不是骨头而是精神;一支军队的脊梁,不是武器而是精神。身穿军装警服的英雄,经历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对党和人民忠诚的赤子之心,也有忘我的奉献精神。为了“大家”,他们乐于吃苦,不惜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他们,真的是我们生活中*可爱、*可敬的人。 ● 人物故事|李剑英:飞机无法转弯,就让生命改变航向 12时04分09秒,639:“我撞鸟了,我要调整跳伞。” 12时04分15秒,639:“看迫降行的话,我把起落架收起来了。” 12时04分18秒,639:“我把起落架收起来,迫降!” 12时04分25秒,飞机解体爆炸。 这段录音是飞行员李剑英*后和塔台的三次通话。他为什么要调整跳伞,又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放弃跳伞选择迫降?让我们回到2006年11月14日,看看那**到底发生了什么。 ·16秒的生死抉择 那天,兰空某团驻地天气不错,空中云朵不多,能见度大于10公里,是一个适合飞行的好天气。上午11时17分,飞行员李剑英(代号639)驾驶某型歼击机双机起飞,执行空中巡逻游猎任务。 经过常年的训练,李剑英在完成起飞、出航、空域动作和返航、解散加入起落航线的过程都很顺利。可是,没有人预料到,这竟然是李剑英*后一次和自己心爱的战机冲上云霄了。 12时02分,飞行员李剑英接连向指挥员报告情况,指挥员接到后回答,检查好三转弯即可着陆。战机就像平日里一样下降高度,进入三转弯,加入下滑线,所有的动作都是那么娴熟。12时04分09秒,当飞机的高度下降至194米,距离机场2900米的时候,突然遭遇鸽群撞击,发动机发出了“砰”的一声巨响。 李剑英开始跟塔台联络,就是我们上面看到的那一段录音。在整个通话的过程中,他的声音始终保持沉稳,没有丝毫的紧张慌乱。16秒的时间,告别竟然是这样的短暂,这样的突然。在*后的时刻,李剑英选择了放弃跳伞,放弃能够生存的三次机会,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那片沃土,那片蓝天。 ·用生命维系大爱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李剑英三次放弃生存的机会呢? 大家都知道,鸟撞飞机是一个世界性的航空难题。有些飞机有两个或多个发动机,撞鸟后可紧急关闭被打坏的发动机,实施迫降。可是,李剑英驾驶的战机是单发机型,想要着陆难度巨大。 在他**次报告鸟撞飞机的时候,战机距离机场跑道2900米,高度是194米。瞬间,机身就开始剧烈抖动,发动机转速陡然下降,温度急剧上升,战机以平均每秒11米的速度下降。遇到这类情况时,飞行员通常都会报告“我撞鸟了,跳伞”,可他在报告中却说“要调整跳伞”,他到底要调整什么呢? 事故发生后,调查组的人员勘察推断,倘若当时李剑英不调整,而是选择直接跳伞,那么飞机很有可能坠毁在村庄田野,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后果不堪设想。他想调整跳伞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开村庄。 调查发现,在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0米范围内,有7个自然村,一处高速公路收费站,还有一个砖瓦厂。沿下滑轨迹依次分布3个村庄,共268户,住着3500口人。李剑英何尝不知道,跳伞就有了生存的机会?可他更加清楚,如果飞机坠毁了,落在村庄里,牵扯到的就不仅仅是一条生命了。作为一个有着多年经验的飞行员,他和战机常年做伴,要做出跳伞、抛弃战机的决定实在太难了,但凡有一丝的希望,他都会把战机驾回去。 凭借着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李剑英稳稳地操控着驾驶杆,努力把即将失控的“战鹰”驾驶到没有人烟的跑道延长线,并沉着地向指挥员报告:“看迫降行的话,我把起落架收起来。”眼看着战机就要接近跑道延长线,他再次报告:“我把起落架收起来,迫降!”战机急速下降,在12时04分25秒,爆炸解体,李剑英粉身碎骨,与飞机的残骸融为一体。 ·不跳伞才是真正的李剑英 飞机解体后,发生的爆炸一直持续了两个小时。爆炸现场距离*近的一位群众不到20米,所幸没有任何群众伤亡。兰空的领导告诉记者,当时飞机上有800多公升的航空油,120余发航空炮弹,1发火箭弹,一旦跳伞后飞机失控,会给群众带来巨大的灾难。当时的指挥员目睹了李剑英的壮举,他说:“李剑英完全可以跳伞保住自己的生命,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这是一种坦荡,一种无私,一种高尚的境界。” 为了保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李剑英发扬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让那16秒钟的抉择,成为人生*壮丽的篇章。他的战友们都说,如果李剑英跳伞了,那肯定不是真实的李剑英,不跳伞才是真正的李剑英! 李剑英出生在一个朴实的家庭,从小到大一直品学兼优,很早就心怀“蓝天梦”。18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招飞入伍,进入航校,历任飞行学员、飞行员、中队长、副团职**主任、正团职**主任、正团职飞行员等职。在22年的飞行生涯中,他累计飞行5003次,**飞行2389个小时,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二等功1次。 一直以来,李剑英都是一个对飞行训练精益求精的人。飞行之前,无论一个科目飞了多少次,他都要反复计算、演练,把风向、风速、云雾、能见度、地面参照物等飞行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制定出各种预案,不放过任何细节。在飞行中,他沉着冷静,按章操作,把每一次飞行都完成得毫无遗憾,从未发生过错、忘、漏的问题。 在对抗演习中,李剑英表现得勇猛无畏。每次执行急难险重的任务时,都是**个往前冲;每次有重大训练任务,都是**个递交请战书。他说,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总会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一些不可测的因素,作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就是要做到险情面前不惊,困难面前不惧。 如今,李剑英走了,走得坚定而从容,走得壮烈而辉煌。在生死关头,他义无反顾地把生的机会留给了群众,恰如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他的颁奖词中所言:“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目录
    **章 牢记使命,忠于职责/001 用行动托举使命/003 ● 与使命同在/003 ● 使命是一份厚重的责任/004 ● 人物故事|阳鹏:面对使命召唤,就要奋不顾身/006 困难面前,挺身而出/010 ● 奉献是一种**的品质/010 ● 勇往直前,无怨无悔/013 ● 人物故事|李剑英:飞机无法转弯,就让生命改变航向/016 无条件执行,保证完成任务/019 ● 服从!无条件服从/019 ● 完成任务没有借口/021 ● 全力以赴去执行/023 ● 人物故事|王百姓:每一次任务,都是与死神较量/026 第二章 艰苦磨砺,铸就忠诚/031 集体利益高于一切/033 ●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033 ● 忠于职守,奉献自己/035 ● 人物故事|王 伟:妻儿需要我的肩膀,人民更需要我的脊梁/038 吃得了苦,才扛得起责任/042 ● 磨砺意志,强健体魄/042 ● 危难面前决不退缩/044 ● 人物故事|梁万俊:人在*关键的时刻,要保住*重要的东西/046 忠诚奉献,唱响动人的高歌/051 ● 忠诚胜于能力/051 ● 奉献的礼赞/053 ● 人物故事|李文波:二十年的坚守,站成了任凭风浪的礁石/056 第三章 敢于担当,一生无悔/063 忘我付出,无愧肩上的责任/065 ● 不同的责任,相同的奉献/065 ● 平凡的生命,不凡的付出/067 ● 人物故事|孟祥斌:别问值不值,生命的价值不是用交换体现/069 无困难,不担当/073 ● 责任面前,化压力为动力/073 ● 奉献,只因心存感恩/075 ● 人物故事|武文斌: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的青春是*亮的光/077 迎难而上是责任/080 ● 时刻冲在*前面/080 ● 失去了勇敢,就失去了一切/083 ● 人物故事|衡阳武警消防兵:穿上军装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087 第四章 誓言如钢,责任无疆/091 坚守岗位,忠于职守/093 ● 忠于职守,尽职尽责/093 ● 敢于扛起自己的责任/095 ● 人物故事|陈俊贵:守住誓言,守住心灵的*后阵地/097 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小事/101 ● 细节决定成败/101 ● 做好小事才能做大事/103 ● 人物故事|华益慰:做一个值得托付生命的人/106 有信念的支撑,才有精神的力量/111 ● 信念是人生的���航/111 ● 信念付诸行动/114 ● 人物故事|黎秀芳:有爱的世界是灿烂的世界/116 第五章 胸怀大局,荣誉至上/123 荣誉高于一切/125 ● 珍惜荣誉,坚守原则/125 ● 荣誉不容玷污/127 ● 人物故事|张勇:不用记住我是谁,只要记得我来自中国/129 时刻准备着/136 ● 严格的自律精神/136 ● 强化危机意识/138 ● 人物故事|何祥美:只有居安思危的理由,没有安享太平的借口/140 随时随地,坚守道德信念/145 ● **的品格胜于能力/145 ● 诚信的价值与意义/148 ● 人物故事|杨业功:未曾请缨提旅,已是鞠躬尽瘁/149 第六章 敢打硬拼,永不服输/157 打不烂摧不垮的钢铁意志/159 ● 锻造强大的意志/159 ● 在困境中保持振作/160 ● 人物故事|丁晓兵:人可以有残缺之躯,不可有残缺之志/162 把一切献给热爱的事业/167 ● 点燃生命的火种/167 ● 热爱自己的职业/170 ● 人物故事|孙炎明:用微笑诠释工作,用坚强提示生活/172 不惧失败,更要敢于胜利/176 ● 挑战自我,追求**/176 ● 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180 ● 人物故事|李中华:在蓝天上谱写一个时代的狂飙歌/182 第七章 与时俱进,攻坚克难/189 荣誉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191 ● 荣誉越高,头越要低/191 ● 虚怀若谷能学到更多/192 ● 人物故事|杨利伟:实现飞天梦,依旧低调如初/194 生命1分钟,奋斗60秒/198 ● 时刻保持警觉/198 ● 为理想而奋斗/200 ● 人物故事|方永刚:在信仰的战场上,保持冲锋的姿态/203 勇于探索,不断攀登高峰/206 ● 永不满足,力争更好/206 ● 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207 ● 人物故事|宋文骢: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209 致敬!给*可爱的人/213 参考文献/21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