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单读19:到未来去
QQ咨询:
有路璐璐:

单读19:到未来去

  • 作者:吴琦 主编;
  •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 ISBN:9787516822180
  • 出版日期:2019年02月01日
  • 页数:416
  • 定价:¥4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看!你可以用鸟的视角来看人类。——尤瓦尔·赫拉利 我对将来的*善意,是希望在无数误解中,将来仍会充满惊奇。——贾行家 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每个人都是为全人类而活。——陈楸帆 我们拒绝用无聊致死的危险去换取一个免于饥饿的世界。——居伊·德波 超乎想象的科技发展,并不会导向真正的文化新生和新启蒙。恰恰相反,如今**衰落的真正原因,在于人类对社会、道德和精神危机的无能为力。——特斯拉 不管在任何情景下,你仍然还有自主性的选择。你并不知道这样的选择会通向什么样的道路,但你可以做这个选择,你是自由的。——于威 这次我们以“未来”为题,是从内部进入的。它不是一个来自外太空的预言,好像用些刺激的、炫目的、烟花般的句子,就能自带科幻片的效果,自动照亮人的前路,而是在想象未来之前,首先打破对未来的想象。 未来是一种幻觉,我们不因整体上的悲观而放弃它,也不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正活在兴头上就必须对它充满期待。更真实的情况是,每个人都处在同等的迷茫中。对未来失去追踪,某种意义上让人如释重负。那就更加热烈地了解过去吧。去反省,现在自己该做点什么。 我们在海边组织演讲,在文体上不拘一格,发表实验形态的小说,寻找新的
    文章节选
    如果还有明天 撰文 吴琦 我家以前住在五楼,后来搬家,还是住在五楼。 在南方,六七十年代留下的老式住宅楼,多数都建到七八层。虽然没有决定权,但我总在心里暗暗谋划,住在三楼*好。一楼二楼太吵,看上去容易招贼,顶楼太高,又没有电梯,每天数着台阶爬楼,太辛苦。住在五楼,好像还凑合?在小区里占据一个中间偏���的位置,发呆的时候能盯着对面的楼,看看谁也趴在窗台看外面,数一数有多少人家在夜里亮着灯。 后来搬去另一个五楼,对面没有楼房,小区铁门外有一条小溪,被垃圾砌成了水沟,旁边有几户很旧的农舍没有拆掉,几乎就要倾塌的几根漆黑的木柱子撑着,里面早就没人住。于是窗外的风景便只有它们,看久了几乎像是在等待,等着有人来收拾这几间屋子,收拾那条水沟。 小时候住在小地方,却总盼着大事发生,从五楼搬到五楼,这种小事让我感到无趣,生活怎么一点变化也没有。 后来在北京,搬了几次家之后,竟然还是住在五楼。我很晚才意识到这个巧合,其实也没真的把它当作巧合,因为在巨型城市里生活,就像在远洋的深海里游泳,人没什么选择。五楼在这里根本算不上高处,绝大多数楼房都装电梯,每层之间的差距不过几秒钟。窗外也没什么景色,没人会在窗台上探出头,外面有人吵架、发酒疯,有狗乱叫,只需要在屋里咒骂。人变得迟钝、懒惰。我也不再像过去的我,一层一层去计较,去想象自己要在几楼。 再有清晰的楼层意识,是到《单读》工作以后。这座四层小楼躲在一个大院,一个国有单位的大院里,外墙覆满一层爬山虎,大门开在草丛深处,被一排海棠和一丛竹子挡着,初次来根本找不到,仿佛它真的在躲避什么。一楼是书店和咖啡厅,二楼是开放空间,做沙龙和展览,以前我来,通常匆匆就走,觉得这种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不适合逗留。直到后来,走上了“参观止步”的三楼四楼,坐进了这里的办公室,我才真正走入它的结构中。 一道楼梯贯穿了这座房子。一楼二楼的楼梯铺着木地板,到了三楼就换成了水磨石,墙面的颜色也有变化,楼下水泥的颜色裸在外面,楼上挂着海报和照片,把墙刷成了白色。楼道狭窄,只够两人过身,窄到不能像在电梯里那样对遇到的人无动于衷。也没有别的风景了,只有每层开一扇小小的窗户,在窗外攀爬的植物总是把天光拖拽到那点有限的空间里,交缠出各种出人意料的画面,天晴的时候比烈日诗意,雾霾的时候又比雾霾温柔。每天上班,我都穿过它们,走上四楼。 想事的时候,我就慢慢走,慢到足够看清墙上凸出的钉子,跨上每节台阶都像跨过一个难题。着急或者振奋了,就快走几步,甚至跑起来,别看只有矮矮四层楼,夏天时也能走得大汗临头。有时会突然被自己陷入这种旷日持久的重复吓到,有时又侥幸于在喧哗的巨变中,还始终拥有这上楼下楼的几分钟。 小时候的挑剔,对于变化、成就、一个更庞大的未来的渴求,好像直到这个新的常态的建立,才渐渐平息下来。四楼之外的生活如火如荼,我也投身进去,而楼里这条僻静的通道,日夜奔流,竟已过去四年了。 现在,我即将告别这段走楼梯上下班的时光。在《单读19》出版的时候,我们的编辑部应该已经搬离花家地,去往东风乡。这是我们在这座楼里制作完成的*后一辑《单读》。同事做了一张告别海报,我看他们用的照片拍的就是四层楼道里**的那扇窗户,那是我*喜欢的风景,我才想到应该在这本书里,为它、为这四年的生活写点什么。 《单读》是在这座楼里获得新生的。一开始参与进来,就像以前住在五楼向外看,它完全外在于我,好像一个更大更远的传统,需要去靠近,小心地揣摩。因为能力和经验的限制,以及对出版的敬畏,我和它保持着**的距离,害怕冒进和犯错,很多想法都长久停在想象中。后来发现,这种**感是虚妄的,它阻碍了真正的热情。在今天做出版物,如果不能提供独特的视角,不能提供人的温度,也就不再具有价值。自我必须作为原材料,投入进去,才能把楼道里穿过玻璃和植物到达我们身上的光影,传递给读者,让彼此感受到对方的感受。 我努力回忆这个过程里真正宝贵的、激发过我的东西,好像不是那些精致、浪漫的情绪,而是看起来难以忍耐的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是对价值观、风格、纸张、字词、标点符号等等事物的重复。一篇文章写完,就开始写另一篇,一本书做完,再做一本,这个夜晚过去了,明早起床会再迎接一个。就像爬楼。重复成了*好的镇静剂,推动着我,更准确地分辨出那些个人的、作者式的敏感,让它们沉默,而留下那些更能与人通约的部分,与人交换,被人说服,既妥协又顽强地,留在这栋房子、这个世界的内部。 这次我们以“未来”为题,也是从内部进入的。它不是一个来自外太空的预言,好像用些刺激的、炫目的、烟花般的句子,就能自带科幻片的效果,自动照亮人的前路,而是在想象未来之前,首先打破对未来的想象。 未来是一种幻觉,我们不因整体上的悲观而放弃它,也不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正活在兴头上就必须对它充满期待。更真实的情况是,每个人都处在同等的迷茫中。对未来失去追踪,某种意义上让人如释重负。那就更加热烈地了解过去吧。去反省,现在自己该做点什么。 我们在海边组织演讲,在文体上不拘一格,发表实验形态的小说,寻找新的写作者。捕捉那些不确定、未完成、新出现的事物,原本就是《单读》*迷恋的工作。它困难而易逝,琐碎又宽阔。它可能通向许多方向,而不只有未来一种。在那些模糊的、非线性的进步和实践中,未必会有某种新的价值横空出世,但有一些准则会被再次证明是不可放弃的,它们将穿越时空,被文学、伦理和人的情感所保留。 以前,我觉得自己面对不了离别这种煽情时刻,现在似乎已经可以接受它。成长带来的一个变化是,我们开始能够分清楚哪些是真正的离别,哪些是真正的痛苦。流浪的书店训练我们的敏感,而一次又一次重建《单读》的工作,让我们健康起来。能在这里工作四年,秘诀可能首先是忍耐,而不是什么坚持。也不是一段多么长的时间不是吗?走楼梯的故事,并没有让我从此相信人往高处走,它带来的真正的教育,是人不应该那么害怕爬楼。小时候的构想之所以幸福,是因为不需要自己付出实际的努力,而未来之所以令人苦恼,在于我们并不舍得真正为之改变,世界的结构似乎已经闭合,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突破。其实未来也是一段可以度量的时间,到未来去的路程,就是要花更多的时间,走更远的路,持续地做,来回地走,没那么容易看到终点罢了。如此一来,就不必再神秘化任何关于未来的讨论,未来并不遥远,明天就是未来。 。。。。。。 夤夜十书 (节选) 孙文波 纠缠书 睡下看到彩虹,醒来看到黑暗, 群山倒立,河回到源头。我成为 走在通往创世路上的那个人。我写下 空、喑、寂。在洞背村,我是世界的 解释者。我解释痛,它正在我的 体内生长;长得莺飞蝶舞,长得虎啸狮吼。 我解释苦,它是大台风,带来精神的暴雨。 我解释我的解释,它是爆炸的 红矮星,分裂出无数灼热的语言碎片, 光芒转瞬即逝我无法抓住。 一切都是臆想,都是偏执。 回到理性,我不过是想表达一个愿望,不虚度。 不在现实纠缠。我不纠缠政治,坏和更坏的; 不纠缠**,穷和富。甚至不纠缠大街与 小巷的地位。不纠缠关卡和大门的作用。 我只纠缠早餐与晚餐的不同, 纠缠一只狗与一只猫的区别。 我还纠缠于淋湿的蝴蝶与蜻蜓有什么不同。 当然我真正想纠缠的是,人的一生是 攀援还是下坡,驻扎还是路过。我觉得, 我已经路过很多;路过对人类的爱, 路过对物质的迷恋。路过敬仰与畏惧。 我已经路过自己。我已是另一个我。
    目录
    到未来去 【话题】 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陈楸帆 话的去处/贾行家 未来是她们的 【访谈】 尤瓦尔·赫拉利——我不预测未来,我只想让人们有能力讨论人类的未来/陈一伊、尤瓦尔·赫拉利 【影像】 盐水池塘/彭可 【小说】 伊春/赵松 双摆/蒯乐昊 【诗歌】 夤夜十书/孙文波 【随笔】 贝尔格莱德表情——谁在那儿歌唱?/柏琳 贫穷的质感/王梆 【评论】 居伊·德波——密谋一万种可能/萧轶 全球书情/陈儒鹏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