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辉煌的裂变――卡尔维诺的艺术生存
QQ咨询:
有路璐璐:

辉煌的裂变――卡尔维诺的艺术生存

  • 作者:残雪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ISBN:9787506396189
  • 出版日期:2019年02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6396189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19年02月01日
    • 定价
      ¥6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辉煌的裂变――卡尔维诺的艺术生存》 是残雪创作的关于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小说的评论专集。卡尔维诺,以其充满奇思妙想、风格独具的作品,得到世界文坛的推崇,残雪用她独特的想象凝结成强大的理性,冷静剖析卡尔维诺的五部幻想大作,揭秘高难度的实验文学的内部机制。 《辉煌的裂变――卡尔维诺的艺术生存》 在这部书中,残雪对卡尔维诺的重要代表作《宇宙连环画》《零·时间》《看不见的城市》《假如一位旅行者在冬夜》《困难的爱》等深奥作品,以大异其趣的方法进行了令人再三玩味、反复思忖的解析精读,甚或仿拟式的文学创作;即以其文学创作呼应、实践、印证了此前剖析的卡尔维诺式的“垂直写作”之理念。其别致、其廓大、其精到、其浑融、其忘我,令人思绪翻腾、涵咏不已。
    文章节选
    读《宇宙连环画》 美、距离及结构 ——读《月亮的距离》 在这个青色的、莫测的天穹里,“她”的出现总是在我们人类的心灵里激起情感的波涛。“她”有时像金钩,有时像银盘,既遥不可及又夜夜入梦。诗人们将她称之为“美”。她来自人类的创造,同人类有数不清的情感瓜葛,却又扬着她那苍白的脸义无反顾地远离了人群。而这远离,又给地球上的人们带来更强烈的美感。这一夜又一夜的绵绵无尽的思念,这说不清道不明的献身的冲动,这随她临近而生出的激荡,随她远去而留下的绝望,究竟是怎么回事?又是受什么东西操纵的?卡尔维诺以诗解诗,其激情的饱满与高昂无人能超越。
    从前,月亮同地球离得非常近,是海潮将她一点一点地推向了远方。(1) 一开篇诗人就描述了创造中的��构,即,地球吸引着月球,月球激起海潮,而海潮又迫使月球同地球不断拉开距离。这就是从古到今人类精神追求的基本结构。由此便揭开了这个几千年的精神之谜:渴望同距离成正比。 大海上小船里的每一个人都渴望着月亮,因为她是美与自由的化身,也因为她身上储藏着丰富的精神养料。可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种渴望并不呈现同样的形式。 聋表弟的渴望以*直接的、充满美感的形式表现出来。他,这个听不见世俗噪音的*纯粹的人,遵循心的召唤,**个登上月球,进行了天才的自由的表演。但他还不满足,他想“将全身印在月球的肉身上”(2)。也就是说,将月亮变成属于他的月亮。他的奔放的活力,他的天才的灵感,他对于理念的狂热,无不让读者想起现实中的艺术家。他必定在月球的隐蔽处见到过真正的光,所以他同世人格格不入,唯有月亮的临近,才能给他带来生活的激情。这位聋表弟,似乎就是为这每月一次的生命涨潮而活着。他并且在*后,当真正的绝望降临之际,以他无比高超的技艺和永恒不破的决心,向人们全面展示了人性之美,理想之永存。 那由几百根竹竿连接,依仗奇异的力量伸向遥远缥缈的月球的感应器,本身也传递着如电流般强烈的自由渴望。受到刺激的月球立刻加入了这场游戏,距离的障碍于一瞬间彻底消失。高难度的追求的写真画面,再现了艺术和艺术家在当今的生存状况,即,绝境正是无限希望的所在。 那么船长夫人的渴望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位夫人的爱情梦想过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无法通过世俗的途径来实现的——聋表弟根本就听不见一切世俗意义上的表白。在经历了无数次徒劳的努力之后,夫人渐渐窥破了谜底。谜底就是只有抛弃世俗,让自己成为那遥远的月亮上的“色彩”,也就是成为“美”本身,她才能将这无望的爱情进行到底。诗人卡尔维诺通过这个人物的描述将爱情与艺术的追求完全等同起来了。距离如此之遥远的月球,正是艺术与爱情的居住之地,而月球与地球上的“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大自然奥秘的核心。
    船长的夫人弹着竖琴。在夜里,她那长长的手臂如同鳗鱼一样闪着银光。她的腋窝既黑暗又神秘,如同刺海胆。琴声甜蜜却又刺耳……(3) 这位夫人还生着钻石般的眼睛,既光芒四射、热情似火,又坚贞、决绝,呈现出透明的冷静。她的琴声就是她的舌头,唱出集柔媚与尖锐于一体的矛盾之爱。而她的决心,也是在这心灵的尖叫中逐渐形成的。这位爱情高手无师自通地就懂得了自己的**出路,即,分裂自身,让距离来制造奇迹。恋爱的人,在爱情中都会成为月亮。或者说,是他们使月亮成为了月亮。因为惨烈的分裂,爱人们的痛苦同幸福同样巨大。 那么船长夫人对聋表弟的爱是虚幻的吗?掩卷深思便会明白,没有任何纯粹的肉体之爱可以同这种太空中的渴望抗衡。夫人在使月亮成为月亮的同时,也使人类的爱情同永生相连。是那遥远神秘的倩影,使得地球上的生物的欲望涨潮。 描述者“我”,是一个更有人间烟火味的、表层一点的人物。“我”爱船长夫人,“我”如同世俗中的创作者一样,半是清醒半是盲目,依仗体内的原始欲望的冲撞来开拓自己的精神生活。“我”的认识往往比“我”的行动慢半拍,“我”时刻处于致命的矛盾中。 “我”渴望握住夫人丰满坚挺的乳房,“我”也想抱紧她的臀部,对“我”来说,她身上的引力比月亮还要强大。可是“我”很快就陷入了痛苦,因为夫人爱的是聋表弟。月亮赋予了表弟无穷的魅力,夫人虽有美丽的肉身,但她更爱表弟身上散发的灵魂之美。“我”悲哀地唱道:
    每条发光的鱼儿漂浮啊,漂浮;每条黑暗的鱼儿啊,在海底,在海底……(4) 这正是“我”那无望的爱的写照。“我”,夫人,聋表弟三人构成奇特的三角恋。“我”从夫人的眼中看出她对表弟的爱,“我”又由这“看”而生出更强烈的对于夫人的爱。每当“我”对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加深一层,“我”对夫人的爱的程度也更强烈。这递进的情感关系便是写作者灵魂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看上去难以理解,其实是在制约中发展的图像。 “我”终于既偶然又必然地脱离了世俗,到达了夫人所在的**之地,让爱情进入了一个陌生的新纪元。然而在这个高寒纯粹的月球上,“我”的爱忽然停滞了,面对朝思暮想的爱人也不再心潮澎湃了。这时“我”才悟到了,爱情只能发生在两个星球的恩恩怨怨中,发生在矛盾的摩擦中。离开了人间烟火,再热烈的爱情也要变冷。并且爱的基础是生命力,离开了产生生命力的地球,爱就无法维系——活着,才有爱。
    ……一种自然力驱使着我,命令我回到地球。于是我忘却了将我带往此地的那个动机。也许可以说,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意识到了这个动机,以及它那不幸的后果……(5) 是爱的动机将“我”带往月球;为了重新获得生命力,以延续这爱,“我”又离开了月球。也许“我”命中注定了只能在两个星球之间往返?难道“我”不是正在经历爱情吗? 爱情使人成为人。人一旦独立,就面临分裂。“我们”这些地球上的人啊,都在月圆的夜晚经历着爱情的高潮。 船长是一个暧昧的人物。但分析了以上诸人物之后,他那阴影中的形象便显示出来了。他是艺术家身上的理性和睿智。他深深地懂得,艺术要通过压榨才有可能诞生。所以当“我”要跟随夫人上月球之际,“我”就遭到了呵斥,他说地球上还有工作要“我”做。那是什么样的工作呢?那是令“我”焦心如焚的思念,还有火一般的渴望。就是这种“工作”,这种情感的快速积累导致了“我”的大爆发,“我”终于不顾一切地向着月球突围了。而这,正合船长的“安排”。 船长早就知道夫人终将去月球,他也知道他对妻子的爱必须拉开距离才能维持——一起在世俗中纠缠这爱必定窒息。
    ……至于船长,他*盼望的是摆脱他的妻子。其实,她刚被隔离在月球上面,他就开始放任自己,恢复了往日的那些劣习。(6) 在地球上犯罪,向月球忏悔;在世俗中沉沦,向着月亮升华——典型的“艺术生活”。我们每一个读者,只要自己想要,就可以过这样的生活。 这位面无表情,脸上盐渍重重、满是焦油般的皱纹的船长,深谙人生的处境与爱的真谛,他坚韧地、从容地展示着困境中的爱情。 注: (1)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宇宙连环画》,威廉·威弗(William Weaver)译,美国哈考特·布雷斯出版公司(Harcourt Brace)1976年英译版,第3页。(引文由残雪转译,以下同。) (2) 同上,第7页。 (3) 同上,第7页。 (4) 同上,第10页。 (5) 同上,第16页。 (6) 同上,第11页。
    目录
    读《宇宙连环画》···001 美、距离及结构 ——读《月亮的距离》···002 创造 ——读《黎明前》···007 溯源的焦虑 ——读《空间里的标记》···011 爱的开创 ——读《全在一点之中》···014 两难 ——读《无色》···016 内部机制揭秘 ——读《玩不完的游戏》···019 永恒诗意地生活 ——读《水中的舅外公》···022 赌出自己内部的精神来 ——读《打赌》···025 艺术之旅 ——读《恐龙》···028 摆不脱的自我纠缠 ——读《空间的形式》···035 太空里的煎熬 ——读《光年》···039 诞生和发展 ——读《螺》···043 读《零·时间》···047 回归生命 ——《软月亮》读后感···048 自觉的蒙昧 ——读《鸟的起源》···053 向往纯粹 ——读《晶体》···058 原始的魅力与凶残 ——读《血,海》···062 分裂中的统一与统一中的分裂 ——读《有丝分裂》···066 同虚无感搏斗的画面 ——读《减数分裂》···071 什么是真正的永生? ——读《死亡》···076 令人醉心的瞬间 ——读《零·时间》···079 欲望之战 ——读《追击》···085 **高速路上的爱情警报 ——读《夜间驾驶者》···090 在死亡堡垒中的演出 ——读《基督山伯爵》···094 精读《看不见的城市》···103 关于《看不见的城市》的系列冥想···165 《假如一位旅行者在冬夜》随想及总结···211 与自我相逢的奇迹 ——《假如一位旅行者在冬夜》随想···212 垂直的写作与阅读 ——《假如一位旅行者在冬夜》阅读总结···225 逐章解读《假如一位旅行者在冬夜》 ···235 读《困难的爱》···307 一个人的留守地 ——读《养蜂场》···308 创造的机制 ——读《荒地里的男人》···311 活在永生的操练之中 ——读《乡村小道上的恐惧》···314 魂的形象 ——读《BEVERA的饥饿》···320 活着的不易 ——读《三个里面有一个还没死》···324 **体验 ——读《布雷区》···326 鬼鬼祟祟的活动 ——读《糕饼店的偷盗》···329 黑暗的心 ——读《美元和暗娼》···335 渴望的心 ——读《像狗一样睡觉》···340 博爱的大心 ——读《短暂的就寝》···341 **着的发挥 ——读《战士的冒险》···343 拯救濒临灭亡的灵魂 ——读《海浴者的冒险》···345 到过天堂之后 ——读《职员的冒险》···349 层层深入的探索 ——读《摄影师的冒险》···351 激情创造发生在故事开端之前 ——读《旅行者的冒险》···356 生活,还是艺术? ——读《读者的冒险》···359 灵魂再生的魔术 ——读《近视眼的冒险》···364 附录 关于残雪···368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