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好妈妈不吼不叫应对孩子叛逆期
QQ咨询:
有路璐璐:

好妈妈不吼不叫应对孩子叛逆期

  • 作者:鲁鹏程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10380
  • 出版日期:2019年02月01日
  • 页数:227
  • 定价:¥4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3岁左右的孩子会迎来人生的叛逆期。但是叛逆不是孩子的错,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关键。发现孩子每一种叛逆行为背后的成长动因才能更好地应对孩子的叛逆期。妈妈要用无条件的爱和不吼不叫的稳定情绪,让孩子接纳叛逆期的自己,同时给足孩子**感,让她的叛逆情绪得以缓解,并用稳定平和的情绪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然后巧用规则规范他的叛逆行为,和孩子一起玩,陪伴孩子顺利渡过3岁叛逆期和入园衔接期。希望家长们通过本书能够更加了解自已的孩子,更正确地爱孩子,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文章节选
    当“爱与焦虑”遇上“执拗叛逆” 两三岁,人生的**个叛逆期到来,孩子开始显现执拗,表现叛逆,对于妈妈的话,他有了“不听”的选项;对于妈妈的要求,他也尝**“不”来拒绝。 可以说,两三岁是一个微妙的时期,处在这时期的孩子,其自身也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他有了自我意识,有了独立追求,想要做到更多的事;另一方面,他却又不能离开妈妈,依旧时时刻刻想要黏着妈妈,想要获得妈妈的关注。 于是,处在这个矛盾状态的孩子,便也随即将妈妈变成了矛盾状态的妈妈。很多妈妈并不能很快适应孩子的改变,爱孩子,因为他还小,生怕他这种执拗叛逆会让他受伤,会让他“长歪”;同时也对孩子的状态很焦虑,他正在长大,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不听话?这可怎么办?还怎么对孩子顺利开展教育? 一番手忙脚乱,让很多妈妈没了主意,情急之下,便也只能下意识地选择“路见不平一声吼”,自以为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却不想这吼叫没能将孩子教育��好,反倒出了很多问题。 因为妈妈的吼叫,孩子的问题没能得到解决,同时又出现了很多新问题; 因为妈妈的吼叫,家庭中的种种矛盾被放大,夫妻关系、与长辈的关系,也会出现更多的矛盾; 因为妈妈的吼叫,妈妈感觉自己的身心越发疲惫,越是吼叫,自己越是痛苦,越是没法直面问题,越是想要让自己发泄,负面情绪如山砸来,家庭生活变得一团糟。 但事情真的有那么糟糕吗? 你有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成长到底要经历什么?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你有没有思考过自己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吼叫,到底能不能发挥作用? 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考虑清楚,那么你的焦虑岂不就变成了只是在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了吗? 或许可以这样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暂时还不懂教育的父母。作为与孩子*为亲近的人,妈妈也是孩子的**任老师,所以理应勇于剖析自我,发现自身问题,成为懂教育的妈妈。实际上,孩子的成长就是妈妈的修行。 两三岁、三四岁孩子的执拗与叛逆,是他成长的必然,而我们的爱,是永远都不能从孩子身上拿走的,至于说焦虑,其实是完全没必要的。所有妈妈都是从有孩子的那一刻开始成为“妈妈”这个角色的,所以你的成长是跟随着孩子的成长一路走下去的,不要觉得自己不是好妈妈,只要敢于剖析自我、发现自我,就能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更轻松。 其实,应对处在幼儿叛逆期的孩子,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也不是只有吼叫才能制止他们所谓的“叛逆”。我们还需要学习更多的内容:什么是幼儿叛逆期?孩子为什么会经历叛逆期?他是真的叛逆吗?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我们可以做到什么…… 做妈妈也是一种奇妙的经历与过程,妈妈也要像孩子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爬滚打,去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而且,你不仅有妈妈的身份,还有女儿的身份、妻子的身份、朋友的身份,更有一个*基本的身份——女性,所以不能只将自己局限在“妈妈”这个身份里无法自拔。只有不断完善自我,不断丰富自我,才能平衡好这些身份,而当你活出精彩自我的时候,也会发现,做一个好妈妈其实并不难,至少不需要用吼叫来应对所有问题。 所以,虽然孩子开始执拗与叛逆,但只要全身心付出爱,只要不再盲目且没完没了地焦虑,总能找到让生活快乐起来的好办法。
    目录
    前 言 当“爱与焦虑”遇上“执拗叛逆” **部分 吼叫出现——孩子叛逆期来了,妈妈的吼叫随之而到 两三岁的孩子,步入了人生**个叛逆期。家中原有的生活秩序随即也被打乱,很多妈妈一开始也许还能忍受这种情况,并尝试去纠正,但很快便会发现,这时孩子的叛逆真是让人感到焦躁不安。于是妈妈们也就从可以接受变为勉强忍耐,直到*终忍无可忍,吼叫爆发。 **章 真是个吵闹无比的家! 孩子进入叛逆期之后,改变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他就像是一个导火索,将家中各处都燃起来,引爆一个又一个“炸点”。而这些“炸点”就是家里的妈妈、爸爸以及与孩子相关的其他人。面对孩子的叛逆表现,*先压不住火的往往都是妈妈,妈妈的吼叫模式一旦被开启,那整个家都将变得吵闹无比。 01 你的孩子两三岁吗?——恭喜你,孩子正在长大 // 02 当孩子变得无理与无礼——“不讲理”就对了 // 03 任何情况下都能开启吼叫模式——温和坚定胜过大吼大叫 // 04 延伸至全家的吼叫——调整、接纳、缓释…… // 05 被愤怒牵连的孩子——孩子的未来,就藏在妈妈的情绪里 // 第二章 再认识一下叛逆期吧! 两三岁的孩子进入人生**个叛逆期,开始变得执拗不讲理;妈妈忍无可忍,不得不吼叫应对。虽然通过以往的学习了解,我们也能意识到孩子进入了叛逆期,但我们之所以会吼叫,其实还是对这个时期的了解并不深刻。所以,在想办法应对之前,还是再来好好认识一下这个叛逆期吧! 06 妈妈眼中的“叛逆幼儿”——孩子真的无意去“对抗” // 07 按时吃饭睡觉太困难了——用对方法,孩子乖乖配合 // 08 在家折腾,出门抱抱——发现孩子的**感与被爱需求 // 09 孩子的“不听话与对着干” ——成长,是一件令人惊喜的事 // 10 总是愤怒哭闹的两三岁——没有无缘无故的表象 // 11 幼儿的种种执拗行为——认清孩子的成长特点 // 12 幼儿叛逆期孩子的心理——自然成长,再正常不过 // 13 “3岁看大”的道理——关键的头三年,做好铸基教育 // 第三章 越发压不住火的妈妈! 叛逆期的孩子总有各种让人意想不到的言行,除非是非常理智的妈妈,很少有妈妈能耐得住性子去应对。家有3岁孩童,会时常响起妈妈的吼叫声,这在很多家庭中都非常常见。不仅如此,很多妈妈的吼叫还会不断升级,也就意味着妈妈越发压不住火,似乎只要遇到与叛逆期孩子有关的事情,妈妈就会立刻爆发怒火。 14 妈妈“发疯”了——不做孩子眼中“丑陋的妈妈” // 15 吼叫的底线不断压低——把控好生活的节奏,安定心神 // 16 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吼叫——请先于孩子一步作出改变 // 17 吼叫与悔意的无限循环——必须要破掉的死结 // 18 所谓的“爱的名义”——为孩子付出那么多,他为何却无感? // 第二部分 吼叫原因——孩子的需求变化,妈妈的心理变化 处于幼儿叛逆期的孩子,他的需求比之前会有一个飞跃式的增长。而随着他开始上幼儿园,很多妈妈的生活也恢复到之前的工作模式,这期间的种种琐事也会成为妈妈烦恼的源头。一方面孩子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妈妈内心因琐事多变、变多而烦躁。如此综合下来,妈妈的吼叫原因也算是有迹可循了。 第四章 孩子的强烈需求与妈妈的不能满足 // 婴幼儿时期,孩子的需求大部分出自于生存需求,小部分是他对自身、对世界的认知需求。但到了3岁以后,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不断提升,随着所学事物的不断丰富,随着所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多,他开始有更多的成长需求。如果妈妈不能满足他的这些需求,那么他的成长会变得烦躁并难以前行。 19 3岁孩子有更多的成长需求——所有的“故意捣乱”都事出有因 // 20 孩子独立需求VS妈妈不能放手——适度顺应而非阻止,皆大欢喜 // 21 孩子自主意识VS妈妈有意干涉——接纳改变,就会少很多吼叫 // 22 孩子期望交友VS妈妈盲目干预——“指导”太多,适得其反 // 23 孩子渴求情感VS妈妈说“你长大了”——给予温暖的爱,别“欠债” // 24 孩子活力四射VS妈妈无力应对——越制止、拒绝,闹得就越欢 // 第五章 家庭及其他因素对妈妈心理的影响 // “要不是因为孩子,谁愿意吼叫”,这是很多妈妈对自己吼叫的一个解释,认为孩子才是导致吼叫的*主要原因。可实际上,你的生活里并不只有孩子,你的吼叫只是源自于你自己心理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却并不全因孩子带来。家庭因素、工作因素、人际因素等很多因素,都可能对你的心理造成影响,进而引发吼叫。 25 你的吼叫不一定是因为孩子——必须直面的事实 // 26 家庭矛盾影响你的理智——要努力规避的三大矛盾 // 27 原生家庭**的吼叫“传统”——走出阴影,不再“继承” // 28 你的身体出问题了吗?——生理问题与病理变化 // 29 你糟糕的处事能力与人际关系——别让孩子成为无辜的“受气包” // 第三部分 不吼不叫——孩子状况不断,妈妈巧妙应对 孩子的很多表现不能简单地被归结为错误,任何训斥、吼叫、责骂、打压、控制等都是不妥当的,这相当于是对孩子成长变化的一种变相的阻碍。作为成年人,我们必须表现得成熟一些,理性一些,智慧一些,以*快的速度调整自己的状态,才能做到不吼不叫,巧妙应对。 第六章 不以评判的眼光看待孩子 // 对于孩子的成长变化,很多成年人都在自己的内心提前设定好一个又一个的评判标准,然后直接拿来与孩子进行比对。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便觉得他犯了错误,是需要被纠正教育的。但是,这种仅出自于成年人的个人感觉,却可能违背孩子的自然成长,因此而来的吼叫也是无效的。所以,如何正确看待孩子,也是一门精深的学问。 30 孩子有内在的成长规律——带着敬畏心,体悟孩子的成长 // 31 不违原则,放开限制——解放孩子的手脚与心灵 // 32 先有尊重,再提规则——孩子的认同感越强就越合作 // 33 有了爱才能培养好习惯——换种表达方式,孩子更喜欢 // 34 不强求与期待孩子的改变——设法舒展孩子的身心 // 35 重视家庭的能量场——或正或负,决定权掌握在你手中 // 第七章 用理智的头脑与孩子沟通 // 为什么能冲孩子吼起来?其实与我们难以在理性状态下与他沟通也有很大关系。情绪上来了,我们的头脑被怒气冲昏,至于能说出什么也就不是理智所能掌控的了。于是在不理智的头脑**之下,再去与孩子对话,我们看到的便全是孩子的问题了。所以,要想沟通,还是需要保持理智的头脑。 36 给予孩子正面的回应——孩子就爱吃糖,看你怎么说 // 37 确认并理解孩子的感受——不试图以“安慰”去否定孩子的情绪 // 38 学会合理地拒绝孩子——看似无理取闹的孩子,实际*好协商 // 39 不指责,不抱怨——你喘了口气,孩子也会跟着放松下来 // 40 做一个诚实的妈妈——因为你不是神,所以你可以做不到** // 41 建立正向的家庭秩序——不要让你的情感错位 // 第八章 妈妈和孩子的情绪都需要管理 // 正常的人都会有情绪,好情绪与坏情绪也总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交织出现,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好地处理这些情绪。有些妈妈总是会被自己的情绪牵着走,不仅扰乱了自己的生活,而且顺带着牵连了孩子,孩子学不到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家中弥漫的紧张气氛也会与日俱增。所以说,无论是妈妈还是孩子,都需要学着管理自己的情绪。 42 孩子的负面情绪并非胡闹——通过孩子哭闹的信号,反思自己 // 43 管一管你的吼叫习惯——不断导正意识,勇于自我剖析 // 44 你给孩子做了个坏榜样——不要让你的情绪任性地“放飞自我” // 45 别让高标准压垮自己和孩子——人家的孩子真的那么美好? // 46 培养情绪自我感知能力——抓住四点,你也能“预报”情绪 // 47 教孩子学会正确处理情绪——做自己情绪的CEO // 第四部分 摆脱吼叫——孩子在成长, 妈妈也要成长 孩子的成长是自然发展规律,是顺应天性而发展;妈妈的成长则是对自我的一种调整,是为了能更好地发展自我,提升自己做妈妈的本领,并有能力胜任对孩子的教育而必须进行的一场自我奋斗。摆脱吼叫,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妈妈,既能为孩子的成长助力,也能让自己的成长更适应并满足孩子的需求。 第九章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 很多妈妈的成长是被动的,孩子成长了才不得不让自己有所改变;也有很多妈妈是拒绝成长的,总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向没有问题,出了问题都是孩子的错。这两种妈妈在育儿过程中都会遇到问题,也都不能顺利解决问题。只有主动成长,主动去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方式与方法,顺应孩子的成长特点去开展教育,才更适合孩子。 48 两三岁有独特的年龄特点——那些不可错过的成长秘密 // 49 了解孩子的社会活动——让自己的内心不再“翻腾” // 50 揠苗助长,还是“压苗阻长”?——你所有的“任性”对孩子都是伤害 // 51 别人说的和别人家的孩子——教育孩子,应慎用“拿来主义” // 52 你的功利心要不得——功利的教育比不教育更可怕 // 53 3岁孩子的“玩世界”——不扼杀,不放任,善引导…… // 第十章 提升处理家庭及其他问题的智慧 // 很多时候,一些妈妈的吼叫并不一定是源自于孩子的问题。事实上,正是因为生活中总是会遇到问题,而这些妈妈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又没那么有效,这才导致她们情绪的崩溃,进而吼叫不断。所以,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提升自身处理家庭及其他问题的智慧,解决掉周遭的问题,情绪平和下来,再去面对孩子,自然也就不会那么急躁了。 54 请先处理好夫妻关系——送给孩子的*好的人生礼物 // 55 融洽家中所有参与教育的人——做*好的“中间人”“协调者” // 56 关注孩子以外的生活——示范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57 孩子不是你的“出气筒”——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垃圾 // 58 做个不斤斤计较的妈妈——你心宽了,孩子也就从头到脚都舒服了 // 59 完善个人品德——为他人着想是天下**等的学问 // 第十一章 接纳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 很多妈妈的烦躁是有诸多原因的,但实际上这些烦躁却也有一个根本的来源,那就是对自己的不满意。你眼中孩子的种种表现似乎都不太好,其实这也是你并不满意于自己对他施以教育的表现。可是,没有人是**的,与其总对自己不满意,不如接纳自身的优缺点,尤其是缺点,然后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到那时,不仅会摆脱负面情绪,很多问题也能因为理智而找到*终的正确答案。 60 你就是你,是不**的自己——因为悦纳自我,所以快乐叠加 // 61 千万不要止步不前——“新”起来,你不吃亏,孩子更受益 // 62 读书是提升自我的捷径——你读书,孩子可能就不叛逆 // 63 看万里风景,识更多良人——给自己和孩子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 64 你并非行星,而是一颗恒星——成为爱的发光体,照亮孩子 // 65 意识到问题就是进步——凡事有预,虽未必都成,但也不易废 // 66 活在当下,适用于整个家庭——你的地盘,真的是你做主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