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大家小书  政治学大纲(精)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大家小书 政治学大纲(精)

  • 作者:张慰慈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ISBN:9787200141344
  • 出版日期:2019年06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200141344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19年06月01日
    • 定价
      ¥4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五四时期思想大家张慰慈,其在中国政治学科学化谱系中的坐标,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学大纲》一书的学术价值和地位所决定的。 《政治学大纲》共18章82节,结构合理、体系严密,涵盖了现代政治学科的基本问题,包括政治学科的界定和性质、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本质与起源、政体的类型和形式、政党与政党政治、分权与权力的制衡等关键论题,极大拓展了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为构建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做出重要贡献,在奠定中国政治学的科学化、体系化方面具有开创性。作为中国现代政治学初创时期的教科书,虽不可避免带有些许不足和瑕疵,需要我们审慎对待、辩证认识,但张慰慈在书中阐述的许多重要政治学原理和观点,至今仍然不失其学术价值。 张慰慈学术视域开阔、学理脉络清晰,把政治学当成一门基础性的社会科学和自成体系的独立科学,力图将政治学的一般理论与中国政治的实践结合起来,在对政治学理论体系的积极探索中,分析时政问题带有较强烈的时代感,且不乏现实关怀,注重观察中国政治和世界政治的发展态势与演变格局的即时变化。他的突出成就和独特建树,是在引介和阐发西方政治学说的基础上,尝试新思考、做出新解释、提出新创见,从而推进了西方政治
    目录
    目 录 政治学大纲 001/**章 政治学的性质 001/**节 什么是政治学 008/第二节 政治学是不是科学 014/第三节 政治学与别种科学的关系 019/第二章 研究政治学的方法 020/**节 社会有机体说或生物学的方法 021/第二节 比较的方法 022/第三节 实验的方法 024/第四节 历史的方法 026/第五节 心理学的方法 027/第六节 结论 029/第三章 **的性质 029/**节 名词确定的重要 031/第二节 什么是** 036/第三节 **与社会的区别 037/第四节 **与民族的区别 038/第五节 **与政府的区别 040/第四章 **的物质基础——环境与土地 040/**节 **的物质要素 042/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要素 043/第三节 地球的外形 046/第四节 气候 047/第五节 物产 048/第六节 土地 054/第五章 人民 054/**节 人民的重要 056/第二节 人口的增加与分配 058/第三节 人口编制法 061/第四节 中国人口的大概情形 072/第五节 种族与民族 079/第六章 **的起原 079/**节 从前的**起原论 080/第二节 现今的**起原论 081/第三节 血统与**的起原 085/第四节 宗教与**的起原 087/第五节 经济与**的起原 091/第六节 战争与**的起原 093/第七节 **的发现 095/第七章 **的进化 095/**节 政治进化的大概 099/第二节 政治观念的变迁 105/第八章 **的历史基础 105/**节 政治进化史上所发现的各种** 106/第二节 团体** 117/第三节 民族** 124/第四节 世界帝国 131/第五节 帝国主义 140/第九章 **的学理基础 140/**节 政治学理的重要 141/第二节 神权说 145/第三节 强权说 146/第四节 民约说 160/第五节 有机体说 163/第六节 实利说(The Utilititarian Theory) 168/第十章 主权与民权 168/**节 **的权力——主权 173/第二节 人民的权力——民权 180/第十一章 宪法及其产生的方法 180/**节 什么是宪法 183/第二节 宪法的产生 187/第三节 革命 194/第四节 中华民国成文宪法运动史 206/第十二章 政府的分类(上) 206/**节 政体的种类 210/第二节 民治政体 216/第三节 总统制与内阁制 220/第十三章 政府的分类(下) 220/**节 立宪政府 225/第二节 代议政府 230/第三节 人民政府 236/第四节 公意与人民政府 241/第十四章 邦联制与国际联盟 241/**节 邦联 244/第二节 联邦的性质 247/第三节 联邦与各邦的职权分配 251/第四节 国际联盟 256/第十五章 政党 256/**节 政党的性质 261/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及其组织 272/第十六章 选举权与罢免权 272/**节 选举权的学说 278/第二节 选民的资格 285/第三节 选举法及选举权的性质 292/第四节 选民注册 296/第五节 选举票及投票手续 302/第六节 罢免权 306/第七节 选举费用与选举舞弊法律 315/第十七章 创制权与复决权 315/**节 什么是创制权与复决权 317/第二节 瑞士 321/第三节 美国 326/第四节 欧洲的新宪法 332/第十八章 政府的职务及其分配 332/**节 政府职务的性质 335/第二节 从三权分立学说到五权宪法 338/第三节 行政权 346/第四节 立法权 355/第五节 司法权 363/第六节 考试权 372/第七节 监察院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