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思考
QQ咨询:
有路璐璐:

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思考

  • 作者:尼采 著, 周国平 译, 新经典 出品
  •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0219249
  •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 页数:212
  • 定价:¥3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偶像的黄昏》是尼采的晚期著作,出版于1889年,整理自他为《权力意志》一书准备的部分笔记资料。本书由十组凝练而犀利的札记、格言组成,涉及道德、理性、文化批判、美学等问题。尼采立足于生命来分析和评价道德,批判精神的权WEI、思维的痼疾以及在他看来违反人性的一切命题。他用尖锐犀利的言辞嬉笑着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先贤拉下神坛,重估一切价值。
    文章节选
    ◎ 金句 1、我不信任一切体系构造者并且避开他们。构造体系的意愿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 即使我们之中*勇敢的人,对于他原本知道的事情也只有很少的勇气。 2、没有一种道德自在地具有价值。 3、不害怕无价值的事同样可能是心灵的伟大。 4、人们知道我对哲学家的要求,即站在善恶的彼岸——超越道德判断的幻相。这一要求源自一种见解,我**把这见解归纳成一个公式:根本不存在道德事实。 5、*富精神性的人们,他们必首先是*勇敢的,也在广义上经历了*痛苦的悲剧。但他们正因此而尊敬生命,因为它用它*大的敌意同他们相对抗。 6、在美之中,人把自身树为**的尺度;在精选的场合,他在美之中崇拜自己。一个物种舍此便不能自我肯定。 7、人相信世界本身充满着美——他忘了自己是美的原因。 8、哀叹在任何场合都无用,它源自软弱。 9、如果一位哲学家沉默,可能是心灵的高潮;如果他反驳自己,可能是爱;说谎可能是认知者的一种礼貌。 10、一个人把自己的坏处境归罪于别人还是自己——前者如社会主义者,后者如基督徒——并无真正的区别。两者的共同之处,我们也可以说是不体面之处,便是有人受苦,就应当有人为此负责——简言之,便是受苦者为自己开一服解苦的复仇蜜糖。 11、在任何抱怨中都有一种精巧的复仇,人们因为自己的坏处境、有的甚至因为自己的坏品质而责备与他们不同的人,就像责备一种不公正、一种不能容许的特权一样。“如果我是混蛋,那么你也应该是混蛋”:人们根据这样的逻辑闹革命。 12、在悲剧面前,我们灵魂里的战士庆祝他的狂欢节;谁习惯于痛苦,谁寻求痛苦,英雄气概的人就以悲剧来褒扬他的生存——悲剧诗人只是为他斟这杯*甜蜜的残酷之酒。 13、一个人必须有必要坚强,否则绝不会坚强。 14、精美的东西是过于昂贵的,而且下述规律始终有效:拥有它的人和谋求它的人不是同一人。 15、对说谎和伪装的憎恨,有的是出于一种敏感的荣誉观念;也有的是出于怯懦,因为说谎是神圣的诫命所禁止的。太怯懦而不敢说谎。 16、来自生活的战争学校。——那未能杀死我的,使我更为坚强。 ◎ 内文选摘 译者导言:向道德和理性宣战 (周国平) 一、关于《偶像的黄昏》 尼采于 1889 年元月初精神失常,此前的 1888 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仿佛有所预感似的,他中断了既定的写作计划,急促地完成和付印了五本篇幅较小的书,《偶像的黄昏》是其中之一,于当年 11 月印出,次年正式出版。 根据《校勘研究版尼采全集》编者蒙梯纳里的研究,尼采在这一年夏末放弃了写作《权力意志—一切价值的重估》这部大书的计划,从为该书准备的笔记中抽取部分材料,整理成了《偶像的黄昏》和《反基督》两本小书,剩下的材料皆属于未经整理的遗稿。 本书原先拟定的标题是《一个心理学家的闲逛》,在好友加斯特强烈建议下,尼采换成了现在这个标题。他在给加斯特的信中称,这个标题是“一个针对瓦格纳的恶作剧”。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第四部标题为“神界的黄昏”,新标题显然是对它的讽刺性模仿。 尼采是一个**的偶像破坏者,不过,正如他在前言中提示的,他的偶像破坏具有区别于前人的两大特点,一体现在偶像的种类上,二体现在破坏的方式上。 在偶像的种类上,尼采说,他所探究的偶像“不是一时的偶像,而是永恒的偶像”,“绝不会有更古老、更被人坚信和夸耀的偶像了……也不会有更空洞的偶像了……这并不妨碍它们*为人信仰”。从本书的内容看,他说的偶像主要是指道德和理性。 事实上,在整个 19 世纪 80 年代,即尼采创作的高峰期,道德批判一直是他思考和写作的**,贯穿于该时期的全部著作中,在《朝霞》《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占据了大量篇幅,而在《善恶的彼岸》《道德的谱系》中则成了核心的主题。因此,本书中的探究其实是他的一贯关注的延续。在这个时期里,他形成了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重估的**就是道德。之所以把主要矛头对准道德,是因为他认为,自柏拉图以来,道德一方面始终被视为*高的价值,对人心有*大的支配力量,“在地球上找不到比善和恶更大的权力了”。另一方面,道德批判尚是一片空白,“道德迄今为止还未尝是一个问题……我未尝发现有人敢于批判道德价值判断”。在本书中,他比以往更加鲜明地立足于生命来分析和评价道德。 尼采对理性的批判也早已开始,可以追溯到《悲剧的诞生》中对苏格拉底“科学乐观主义”的抨击,而早期遗稿《非道德意义上的真理和谎言》(大约写于 1872 至 1873年间)则从认识论角度剖析和批驳了理性崇拜的人类**论立场。在本书中,尼采着重分析了理性崇拜的心理学根源及其在传统形而上学世界二元模式的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目录
    总序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尼采? 译者导言:向道德和理性宣战 一、关于《偶像的黄昏》 二、立足于生命看道德 三、本体世界是理性的虚构 四、时代的批判 五、美学的洞见 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思考 前言 格言与箭 苏格拉底问题 哲学中的“理性” “真正的世界”如何终于变成了寓言 作为反自然的道德 四种大谬误 人类的“改善者” 德国人缺少什么 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 我感谢古人什么 铁锤的话 重要语词译表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