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陈志武教授20余年研究和常春藤名校授课精华
QQ咨询:
有路璐璐: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陈志武教授20余年研究和常春藤名校授课精华

  • 作者:陈志武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7521701531
  • 出版日期:2019年04月01日
  • 页数:448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金融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之密切,远远超过了我们通常的认知。它创造并保卫我们的财富,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却还远远不够。 为什么犹太人会被认为是世界上主宰金融世界的群体?金融是富人俱乐部吗?人类规避风险的手段有哪些?债券、基金、股票、期货,以及各类金融衍生品,这些看起来离我们有距离的金融产品,普通人应该怎么用呢? 这个看起来很复杂的金融世界,其实不用公式,不用长篇大论,没有专业背景,我们也可以知道它是什么,它怎么创造、升级和保卫我们的财富。 这本书从金融的起源讲起,通过我们生活中和历史上的各种案例,阐述了金融的意义和价值、普惠金融、债券市场、基金市场、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等与我们普通人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知识,看透背后的财富运转逻辑,合理运用金融工具,获得更好的生活。
    文章节选
    如何选基金? *近业绩好,未来业绩就会好吗? 2015年4月底,有人兴奋地说:“易方达科讯混合基金非常不错,今年以来业绩翻倍,是普通股票型基金涨幅**,你赶紧买吧!”那么,过去业绩好的基金,未来也会好吗? 《人民日报》在2015年4月21日曾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为《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文章说:“2014年,中国以10万亿美元的GDP总量位列世界第二,几乎是当时日本的两倍,而2014年的中国尚在崛起的前夜,未来的潜力有目共睹。当前国内资本市场的火热,���是市场对于上述变化的正常反应和判断。……什么是泡沫?像郁金香、比特币之类的东西才是泡沫。一个年GDP总量10万亿美元的**,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稳健、目标明确;这样经济体中的蓝筹公司难道不应该修复其在资本市场的合理估值吗?如果这都算泡沫,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资产才不算泡沫?” 这些评论当然让人深受鼓舞,就在这篇文章发表的10个月前,上证综合指数还只有2048点,但到2015年4月已上升到4441点,一年不到,涨幅为117%,这是否说明《人民日报》是对的呢? 宋昆的故事 易方达是国内不错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2010年9月,宋昆上任易方达科讯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2011年,他管理的基金下跌24%,但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25%,所以,宋昆也算跑赢了指数,在392只同类基金中排第232位,稍微落后于中位。2012年,他的基金上涨5%,胜过多数同类基金。2013年,他的基金上涨52%,在500多只同类基金中排第11位,宋昆因此得到“三年期股票型金牛基金”的奖项,这是中国*权威的基金类奖项。 可是,2014年形势逆转,他的基金涨幅为5%,在608只同类基金中排名559,处于倒数10%的位置。如果仅看这几年的业绩,科讯混合基金的业绩只能说一般,仅2013年表现出彩。 而在2015年的头4个月,形势又发生改变,他的业绩达到**,也因此被提升为易方达公募基金投资部副总经理。因为宋昆业绩突出,2015年5月4日《中国证券报》对他做了专访。这篇专访大致是这样介绍宋昆的: 宋昆对成长股行情的判断能力较为突出。2011年,市场遭遇经济低迷、股债双杀的局面,宋昆选择了以总体防御为主,提高对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稳定增长类行业的配置;2012年,经济依旧疲弱,市场在周期股(跟经济周期高度关联的上市公司)和成长股(以高增长为特色的公司)的偏好切换中剧烈波动,宋昆逐步增持稳健增长的家电、医药生物、社会服务、建筑等行业;2013年,结构性行情不断演绎,宋昆的配置思路连贯,集中持有了契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传媒、电子、**、环保、新能源、品牌消费等行业的优势公司,*终斩获丰厚。有了良好的投资成绩,宋昆从2013年11月开始管理易方达新兴成长基金,并延续了科讯混合基金的管理思路,即**突出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商业模式独特、发展空间巨大、具备护城河优势的平台型公司。 但2014年下半年市场风向变,突如其来的蓝筹行情令多数成长型基金经理措手不及,宋昆也是其中之一。在他当时的重仓股中,几乎看不到券商、保险等蓝筹股,仍然偏重于成长股,导致他管理的两只基金业绩消沉……对于“踏空”蓝筹行情,宋昆坦言,过去在成长股投资上的成功限制了后来的发挥,当新的机会来临时,过去的成功反而变成了一种负资产。他说:“坚守成长股风格,并不是说要排斥传统蓝筹股的投资,过去的银行、房地产都曾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成长股。” 2015年上半年,宋昆的投资风格真的是机会来了,截至4月24日,他管理的易方达新兴成长基金涨幅118.81%,成为灵活配置混合基金乃至全部偏股基金的**;易方达科讯的业绩为104.5%,为普通股票型基金**。4月27日,由宋昆参与管理的易方达新常态基金开始发行,首日募集近150亿,不仅成为5年来*大的主动偏股型新基金,也创下5年来首日募集规模的*高纪录。 在采访中,宋昆讲:“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自己,那就是,我力争做一个*坚定的时代趋势投资者。”用他的话说,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就是其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折射。“没有成功的投资,只有顺应时代的投资。”从科讯和新兴成长两只基金的重仓情况看,互联网相关个股占比超过80%,倾向性相对明显。在宋昆的“水晶球”中,他看到的未来世界就是移动互联、智能汽车、机器人、在线教育、细胞**等新兴行业的大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将使人类生活越来越方便,越来越美好。“投资的本质在于预见未来,当你预见到未来世界的样子,就要果断去投资这些代表未来生活的产业的青少年时期。” 那么,后来事态如何发展呢?如果故事就到这里,那当然是一个幸福的结局。但2015年6月底,中国股市风云突变,随着证监会和银监会对场外配资等杠杆投资行为的严厉检查,股灾1.0来了。2015年6月12日上证综指创出新高5178点后,一轮迅猛的暴跌来临,7月8日收盘3507点,17个交易日累计跌幅32%。 正当大家以为股市短期走稳时,8月18日开始又迎来了股灾2.0。8月17日上证综指收盘3993点,而8月26日收盘2927点,7个交易日下跌27%。自此之后,宋昆看好的新兴行业股票经历了两年多的下跌行情。如果我们用中证1000指数来度量中小盘股票的表现,那么,该指数在2015年6月12日*高达到15086点,两年半后的2017年12月8日为7078点,下跌幅度53%。 2015年6月12日,易方达科讯混合基金的累计净值为9.7761元,到2017年12月8日是5.6987元,累积跌幅42%。 *近业绩好不表明未来业绩也好 宋昆的业绩排名波动是不是基金行业的例外呢? 这不是个案,而是相对普遍的规律。我们从万得公司的数据库中收集了2011—2017年的所有偏股型混合公募基金,并按照年度回报的高低进行排名,主要是看每年排名前20的偏股型基金在第二、第三年是否还表现很好。 2011年偏股型混合基金共297只,排在前20名的基金里,仅有两只基金在下一年表现尚可,排名第1的博时主题行业基金、排名第10的新华行业周期轮换基金,在下一年分别排在第18名和第3名,其他基金都表现不佳,甚至还有5只基金落到第200名以后。如果再看这些佼佼者在2013年的表现,竟然有13只基金排在200名以后。 2012年偏股混合型基金共349只,排在前20名的基金里,也仅有两只能在下一年排在前20名,有4只基金排在300名以后,不到一年时间,排名从前列落到倒数第几。 2013年共393只基金,排在前20的基金里,仅有一只基金在下一年仍然保持前列:排第1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在2014年还排第18名。这一次,有11只佼佼者在第二年排在300名以后,超过半数的基金从排名前列落到后面。 2014年共421只基金,排前20名的基金里,也仅有一只在第二年继续表现**,其中有12只在第二年排在300名以后。 2015年有442只基金,这一次,前20名中没有一只基金在第二年仍然排在前20名,有9只在下一年排在第300名之后。这些规律在2016年、2017年还在重复。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到,今年排名在前且能够在明年还留在前20的基金真是凤毛麟角,多数基金之后的表现不佳,不少“好基金”在第二年变成“差基金”。这个现象不仅是中国基金业的特色,也是美国和其他**基金业的共性。 是什么原因导致基金业绩波动呢?是因为基金经理水平差、不专业吗? 不是的。中国的公募基金经理都是从行业研究员做起,比较**的先被提拔为基金经理助理,继续表现**的被提拔为基金经理;在基金经理任上如果业绩不好,就会被淘汰。在层层选拔的机制下,公募基金经理是市场里专业水平比较高的。 那为什么基金的业绩还会出现“风水轮流转”的情况呢?*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种投资风格是总能赢的,有时候是价值股占优势,有时候是成长股占优势,另一些时候可能是投机股占优势,行业题材等也经常变化。所以,如果一个基金经理坚持自己的投资风格,要是今年正好跟市场偏好的风格一致,他的基金排名就在前,但是,第二年很可能是别的投资风格占优势,他的基金排名就会落后。 而如果他的投资风格经常变来变去,他的基金排名就更加靠运气了,赌对了就排在前,否则就排在后。 为什么公募基金经理们会为了排名孤注一掷呢?这是由基金行业的激励机制决定的。公募基金针对大众投资者,而基金管理公司的收入完全由固定的管理费决定,所以,基金的资产规模决定一切。那么,什么决定资产规模呢?这又取决于投资者的认可,取决于基金的品牌和知名度,因此,排行榜很关键。如果某只基金每年只是赚一些稳定收益,但总是上不了排行榜,基金投资者们怎么能知道这只基金呢?于是,基金经理就不得不为了排名而将投资组合集中到少数时髦的股票中赌一把,这*终也导致基金排名的上下波动。
    目录
    序 投资理财是人人该上的通识课/VII **部分 宗教与金融的相互竞争 第 1 章.金融缓慢发展的历史/003 远古借贷没有发展出金融市场/003 《圣经》禁止用钱赚钱/007 犹太人为何主宰金融世界?/011 延伸阅读 人力资本——无形的增长要素/021 第 2 章.新教解放金融/023 宗教改革与金融解放/023 欧美新教**为何比天主教**强大?/027 延伸阅读 因信称义的“另类”重要性/033 第 3 章.宗教和福利**的竞争/035 规避风险的各种体系:家族、宗教、金融与福利**/035 教会帮人规避风险吗?/039 福利**的兴起是利还是弊?/044 延伸阅读 “**”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吗?/050 第 4 章.金融与家庭的互补/053 宗教和福利**:此消彼长的竞争/053 “还是家靠得住”:南欧**的经历/057 婚姻的未来:金融会改变一切吗?/061 延伸阅读 什么是平等?/067 第二部分 债券市场 第 5 章.国富与民富/073 国富与民富:证券市场为何起源于西方?/073 证券市场在西方的发展/078 “穷政府”还要减税?—财政赤字的逻辑/082 延伸阅读 垄断的经济学/087 第 6 章.从西方历史看国债/089 谁奠定了美国的金融地位?/089 英国、法国为何走出不同历史?/095 西班牙为什么总强大不起来?/099 延伸阅读 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106 第 7 章.金融视角下的中国历史/109 假如明朝有发达的国债市场/109 晚清国债的是与非/113 辛亥革命后新政权的资金从哪儿来?/118 延伸阅读 保路运动与清朝的灭亡/125 第 8 章.中国债券市场的今天/127 今天的债券市场如何?/127 如何评估债券的价值与风险?/131 债务期限结构:中国负债太多吗?/134 延伸阅读 活学活用收益率—估算教育的回报/141 第三部分 金融衍生品 第 9 章.金融衍生品是什么?/147 远期合约和期货是什么?/147 房价期货与大宗商品期货:期货命运为什么不同?/151 黄金期货与纸黄金/155 延伸阅读 金本位体系是怎么崩溃的?/161 第10章.套期保值降低企业风险?/163 期货与石油公司/163 股指期货/167 期货不可怕,杠杆才可怕/171 延伸阅读 为什么交易市场优于一对一交易?/176 第11章.期权是怎么回事?/179 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是什么?/179 《大空头》里的期权传奇/183 期权的价值在于高回报率吗?/187 延伸阅读 企业家的成功需要哪些条件?/193 第12章.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195 深陷金融衍生品:中航油的故事/195 国泰航空大裁员:是油价对冲惹的祸?/199 创业创新的金融基础:期权激发活力/204 延伸阅读 与期权有关的金融学名词解释/211 第四部分 基金市场 第13章.基金是什么?/215 公募基金是怎么回事?/215 基金的哲学/219 如何评价基金的业绩?/224 延伸阅读 投资者为什么会买基金?/230 第14章.如何选基金?/233 *近业绩好,未来业绩就会好吗?/233 精英管理的基金更优吗?/238 集体决策型基金与个人决策型基金哪个更好?/242 延伸阅读 中国的政府引导基金/249 第15章.如何*优组合各种基金?/251 主动还是被动:指数基金好吗?/251 基本面指数基金:聪明贝塔法为什么好?/255 私募与公募股权基金:差别在于流动性/260 延伸阅读 股票价格的“随机游走”理论/266 第16章.境外投资怎么做?/269 对冲基金业绩到底如何?/269 买房与投资境外房产基金哪个更好?/274 在外汇管制下如何合法地进行境外投资?/278 延伸阅读 对冲基金—金融圈中的“熊孩子”?/283 第五部分 股市监管 第17章.股市是什么?/287 股市的价值不只是融资/287 股市为何需要审计师?/291 投资银行是干什么的?/295 延伸阅读 委托代理问题与三种对策/302 第18章.股市怎么监管?/305 在股市中“搭便车”/305 为什么有证监会?/309 政府在股市中应该中立而不是站边/314 延伸阅读 有效市场假说与证监会的角色/320 第19章.股市需要媒体/323 媒体为什么也是股市的基础设施?/323 信息浑浊:劣币驱赶良币的土壤/328 今天的中国股市跟晚清股市有何异同?/332 延伸阅读 在股票市场中,谁来生产信息?/338 第20章.市场的力量/341 反向思维:为什么做空也可以是正能量?/341 “野蛮人”也是资本市场的朋友/345 亚洲公司股权模式的特色与成因/349 延伸阅读 如果市场被遏制会怎么样?——*低工资法与底特律的衰败/355 第21章.股票分红和监管/357 监管层为什么强制上市公司分红?/357 明清时期的“强制性官利”是怎么回事?/361 上市公司少分红是国际趋势/366 延伸阅读 分红的理由/372 第六部分 金融市场、贫富差距与创业创新 第22章.金融市场是富人俱乐部?/377 金融不是富人俱乐部:小王的故事/377 创投基金是怎么来的?/380 纳斯达克革命使资本市场更扁平/385 延伸阅读 不只是创投——分层的纳斯达克/391 第23章.金融为什么具有普惠性?/393 银行是富人俱乐部:德国的故事/393 金融管制对草根**更好吗?/397 股票市场让老百姓有财产性收入/400 延伸阅读 中产**:橄榄的基干/405 第24章.中国未来为何更需要金融?/407 金融促进消费平等/407 保险金融为什么是扶贫之路?/411 精准金融产品为什么更具普惠性?/415 延伸阅读 中国的高储蓄率之谜/420 第25章.货币化是什么意思?/423 非货币化的社会到底会如何?/423 货币化是好东西吗?/426 也说曾国藩的故事/430 延伸阅读 借贷利息与古代贪腐/436 参考资料/439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