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我哭!我闹!我生气!孩子动不动就乱发脾气,妈妈怎么办?
QQ咨询:
有路璐璐:

我哭!我闹!我生气!孩子动不动就乱发脾气,妈妈怎么办?

  • 作者:乔学兰 著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266215
  •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2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一不高兴就大喊大叫; 妈妈不同意就在地上打滚; 谁劝也劝不住,不答应他就誓不罢休; …… 家有“暴脾气”小孩,估计会让妈妈非常头疼。妈妈给他讲道理,他不听;妈妈耐心劝说,他根本不理;妈妈给他定规矩,他也绝不服从!无论是在超市、餐厅、车站等任何公共场合,他稍不满意就大吼大叫、遍地打滚,劝都劝不住!让妈妈感觉很没面子! 如果不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等他长大之后,他就很难融入团体,在社会中也很容易吃亏!所以,妈妈一定要教导他,让他学会控制自己! ○了解孩子的3个叛逆期——正确了解才能有效化解 ○对孩子理解、认同与接纳——缓解孩子情绪的3大关键 ○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耐心听孩子说,让他释放情绪 ○给孩子足够的理性之爱——不缺爱的孩子会少很多脾气 ○规矩和管教——说“不”,为孩子耍性子发脾气划边界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让暴脾气孩子变懂事的有效技巧 ○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掌控自己的生活和情绪的关键
    文章节选
    唉,妈妈看不懂我的需要啊 ——发脾气是希望妈妈理解、认同与接纳 如果说成年人的发脾气,多半是对自己情绪的一种宣泄,并希望借助发脾气来实现纠正、掌控他人的目的,那么孩子的发脾气可能就是另一种意义了。没有孩子会无缘无故发脾气,他每一次的哭闹都一定会有原因,只不过并不是所有妈妈都能意识到这��原因,所以在有的妈妈看来,孩子发脾气、耍性子,就只是在“无理取闹”而已。 其实说到底,就是妈妈没有明白孩子到底需要什么,而孩子得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就会感觉不被理解,自己的感受也没有得到认同与接纳,这让他感到很烦躁。于是,孩子很希望能表达出来,然而此时的烦躁心情让他没法正常表达自己的需求,便只能借助发脾气、耍性子的方式,一方面释放一下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唤醒妈妈的关注,并期待妈妈能够变得善解己意。 比如,孩子有了心事,可能暂时并不需要妈妈给予帮助,他只是需要自己待一会儿,自己思考一下,自己体会一下,如果此时妈妈非要干预进来,那么孩子就可能会因为妈妈的不能理解而感到难过。这种情况在大孩子身上比较常见,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对独立的需求会更强烈,他也会逐渐具备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希望能由自己去解开疙瘩,而且只要是自己能想通的事情,问题也会更加好解决一些。但很多妈妈却并没有跟着孩子一起“成长”,还习惯性地用对待幼儿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事事操心”“事事都想要掌控”的心理,也会让妈妈不知不觉地就侵犯了孩子的自我感受。 而从妈妈的角度来思考的话,妈妈可能也会感到非常委屈。一位妈妈就是这样说的:“我把他养大,这才几岁,就开始抱怨我管得多,就说我不理解他了,我管吃管喝管学习,还给我一句‘不理解’,我这心里是凉得透透的。” 其实严格来讲,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或者说如果妈妈与孩子有了类似这样的矛盾,作为成年人的妈妈应该有更深一层的思考。孩子慢慢长大,长大的不只是身体,*重要的长大是以他的思想为代表的,所以日常对他的关注,就应该随着他的成长而有所改变。如果说对待一两岁的孩子会事事关心,那么当孩子到了三四岁之后,就要开始关注他的心理变化了,孩子会开始有自己的小心思,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妈妈的引导应该逐渐增多,掌控心思要慢慢收敛, 越早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会越清晰地意识到孩子的成长。 爱孩子是母亲的天性,只不过妈妈对爱的表达需要调整,需要跟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认同孩子的成长,理解孩子想要获得理解的心情,站在他的角度去感受他对成长的渴望,放下想要掌控的心思,不过多地被他的情绪所牵引,也许你会感觉好受许多,至少不会从对错上去评论这原本应该更为深厚的亲子之情。 妈妈,请听我说 ——听不懂孩子的心声,他就会有很多情绪 “听话”,你可能更多地对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或者说命令,希望他能认真听你的话,希望他能懂得你的心思。但相应地,你有没有好好听过孩子说话呢?你希望孩子能听懂你的心声,能体谅你的辛苦,那么同样地,孩子也希望你能听懂他的心声。太过强势的妈妈若是总忽略掉孩子想要表达的真正内容,他就会因此而闹情绪。 一位妈妈就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女儿已经上4 年级了,但妈妈却总觉得她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所以什么都不让她做,也不允许她自己做主,还要求她必须每天跟自己汇报这**做了什么,和谁一起玩。不仅如此,女儿的同桌也是妈妈拜托老师安排的。女儿在外面的一举一动,妈妈都要进行要求与约束,就算是在女儿同学面前,妈妈也毫不避讳,同 学们私下里都笑话女儿是长不大的宝宝。 女儿并不开心,好朋友建议她和妈妈好好沟通。但女儿发现妈妈根本不愿意听她的话,依然一意孤行,凡事都想要把控她。女儿想要获得独立,想要拥有自由,但妈妈却认为她这是长大了,心变野了。 为此,女儿和妈妈经常发生争吵,女儿抱怨妈妈管得太多,妈妈则愤怒于女儿越来越不服管。后来有一次,妈妈无意之间在女儿的房间里发现一本打开的日记本,上面有一句用非常重的笔迹写下的话:“妈妈,你永远不听我说话,永远都不知道怎么爱我,所以放过我吧!” 另一个孩子则在日记里讲述了自己的烦恼: 妈妈换工作,我们从外地来到这里。转学对我来说太痛苦了,我有口音,同学们总是学我说话,老师讲课的进度也和我原来的学校不一样,这里的同学们早就有了各自的朋友,我也找不到朋友。 我跟妈妈说了我的苦恼,她却只要求我好好学习,不要管别人。她自己整天工作工作工作,也不听我说话,只顾着给钱,连饭都不给做,除了关心我考多少分,别的什么都不顾,她根本就不爱我! 今天我跟妈妈吵架了,她却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不想要这个福,我想回原来的地方上学,我想让妈妈听我说话,这才是我的幸福。 孩子和妈妈之间哪有什么深仇大恨呢?但是当孩子得不到妈妈的理解时,孩子看待妈妈就会用这样“残忍”的目光。自己的心声不能被妈妈接纳,孩子会感到非常无助,所以才会闹情绪。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情绪就是人的一种态度体验,依据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符,人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显然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妈妈能全身心地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想法,他的内心就会变得轻松得多。 孩子都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内心世界并不是全封闭的,孩子会有想要隐藏的东西,也会有想要表达的东西,那些想要表达的东西,就是需要妈妈去关注的。听一听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了解他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成长。
    目录
    **章 孩子动不动就耍性子、发脾气,妈妈怎么办? 好像天使一般温顺可爱的孩子,某**突然变身为刺猬,动不动就张开一身的小刺,随意地发着脾气,毫无顾忌地耍着性子,让人完全无法靠近,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这就让一直以为能将教育平稳进行下去的妈妈感到疑惑了,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真遗憾,妈妈都不了解我——应读懂孩子在三个叛逆期的表现 2 唉,妈妈看不懂我的需要啊——发脾气是希望妈妈理解、认同与接纳 5 妈妈,请听我说——听不懂孩子的心声,他就会有很多情绪 8 希望妈妈真心爱我——孩子感受不到妈妈的爱就会耍性子、发脾气 11 又说我没规矩,您给我立啊——没有给孩子立规矩、管教他 14 心里有委屈,很难过——漠视孩子的心理,忽视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17 反正妈妈会帮我做这些事——孩子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生活 21 第二章 了解孩子的三个叛逆期——正确了解才能有效化解 孩子情绪反应*强烈的时期,就是叛逆期。叛逆意味着他可能会在很多原本可以正常发展下去的情况之下,突然暴躁起来,突然就走上了岔路,并因此耍性子、发脾气。所以,我们要正确了解叛逆期,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有效化解孩子突如其来的情绪。 孩子的叛逆期来啦!——每个孩子可能都会经历的三个叛逆期 26 不,不行,我偏不,就是不行——认识幼儿叛逆期孩子的心理 30 哼,我才不那么干呢!——认识儿童叛逆期孩子的心理 34 不想跟妈妈说,有什么好说的?——认识青春叛逆期孩子的心理 37 还是妈妈有办法——化解孩子在三个叛逆期的耍性子、发脾气 40 第三章 对孩子理解、认同与接纳——缓解孩子情绪的三大关键 闹情绪本身来说并不是一个很舒服的体验,孩子对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会更为强烈一些,因为他对情绪的处理并不那么熟练。显然我们此时就成了帮助他缓解情绪的关键所在,而我们首先要抓住的三个关键,就是对孩子情绪的理解、认同与接纳。 我现在很难受,就是这样的——理解孩子的各种情绪状态 46 孩子,换作我,我也跟你一样——对孩子耍性子、发脾气要合理化认同 49 谁的童年不犯错误呢?——要接纳不**的孩子 52 第四章 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耐心听孩子说,让他释放情绪 孩子并没有多少处理情绪的经验,不过如果能让他把自己感觉苦恼的、悲伤的、愤怒的、不解的事情讲述出来,却可以帮他释放情绪。很多时候,孩子都很期待有人可以倾听他的心声,那么我们就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以耐心去应对,帮助他平静下来。 孩子,有什么不愉快跟妈妈说说——妈妈要有主动倾听的意识 56 妈妈,这就是我的需要——通过倾听,发现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59 您说的那些,我就是不想做——通过倾听,了解孩子为什么要对抗 63 妈妈,您听就好,别发火啊——倾听时,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66 请先别打断,别指责我啊!——先听孩子把话说完 70 妈妈,我也要面子啊!——应给孩子留足够的面子 74 第五章 给孩子足够的理性之爱——不缺爱的孩子脾气好 四季如春的地方,温度适宜,让人感觉舒服。极寒、极热、多风、多雨的地方,因为不能获得均衡的气候滋养,就好像环境闹了脾气,降低了生活舒适度。同样的道理,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就如这气候,足够理性的爱自然会平复孩子的坏脾气,让他安静下来。 我只感受到您的脾气,感受不到爱——不要随便对孩子发脾气 80 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给孩子足够的高质量的陪伴 83 又拿钱来补偿我——**与物质代替不了精神上的爱 87 请问妈妈,您这是爱我吗?——别以爱的名义去伤害孩子 90 妈妈都替我干了,真没意思——对孩子的事,不包办代替 95 我想让内心变丰盈——重视培养孩子的孝心、仁爱心、感恩心 98 第六章 规矩和管教—— 说“不”,为孩子耍性子、发脾气划边界 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哭大闹,怎么办?——放下面子,平心静气地教育孩子 104 凭什么给我定规矩?——给孩子定规矩,孩子为什么会如此抵触? 107 好吧,我会遵守规矩的——给孩子定规矩的几个小技巧 110 如果你……那么妈妈……——巧用合约,让孩子主动改善坏性格和脾气 114 妈妈希望你养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表达对孩子的期待与立场 117 请不要用“别”来暗示我——对孩子要正面管教,注意隐恶扬善 120 第七章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让暴脾气孩子变懂事的有效技巧 很多孩子仗着妈妈的宠爱,会习惯性地表现出任性霸道的一面,随意耍性子、发脾气。孩子一路成长,需要爱,需要温暖,但更需要规矩和管教。规矩和管教为孩子划定了言谈举止的边界,时刻提醒他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可以做,可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大限度避免他的为所欲为。 妈妈根本就不理解我,简直烦死了——让正在气头上的孩子平静下来 124 妈妈整天就知道对我说“不”——不要培养跟自己“对着干”的孩子 127 妈妈不是我,怎么会懂我?——共情同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 130 警惕,孩子的**感在缺失!——给足孩子**感,缓释他的不安情绪 134 孩子,请跟焦虑说再见!——引导孩子从焦虑中走出来 137 生气啦?妈妈来想想办法——探索并发现应对暴脾气孩子的有效方案 141 第八章 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掌控自己的生活和情绪的关键 孩子耍性子、发脾气,有时候的确是因为其内心有心结,有时候则是因为他不懂得应该怎么去调节整理自己的情绪。作为成年人,我们不能被孩子的脾气、情绪牵着走,而应该成为一个冷静的智者,有技巧地及时疏导孩子的内心,让暴脾气的孩子也能变得懂事起来。 我能行吗?恐怕做不了吧!——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146 这么小看我,那干脆就不做了——正确评估并相信孩子的能力 150 我有能力,但妈妈不给机会啊——放手,给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 154 要放弃了,我坚持不住了——培养孩子“坚持”与“再试试”的勇气 157 唉,又失败了,我真没用,不干了——重视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161 想控制,可我控制不住啊!——教孩子学会做自己情绪的CEO 16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