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微格教学与教学技能训练(第二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微格教学与教学技能训练(第二版)

  • 作者:彭保发 郑俞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216282
  • 出版日期:2018年04月01日
  • 页数:211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微格教学与教学技能训练(第二版)》从微课的理解和特点入手,阐释微课背后的内涵,剖析微课设计的思路,介绍微课开发的方法,设计微课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开展微课建设和微课应用提供建议与对策。《微格教学与教学技能训练(第二版)》体例清晰,内容安排合理,实操性强,适合师范生使用
    目录
    微格教学篇
    1 微格教学概述
    1.1 微格教学的概念
    1.2 微格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1.3 微格教学的实践过程
    1.4 微格教学的优点
    1.5 微格教学的理论依据
    2 微格教学实践的评价
    2.1 数学的思想
    2.2 微格教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基本教学技能篇
    3 基本教学技能分类
    4 导入技能
    4.1 导入技能的概念
    4.2 导入技能的目的
    4.3 导入技能的类型
    4.4 导入的原则
    4.5 导入技能的结构
    4.6 导入技能的评价
    4.7 导入技能的具体范例
    4.8 导入技能训练实践
    4.9 导入技能的参考教案
    5 教学语言技能
    5.1 教学语言技能的概念
    5.2 教学语言技能的目的
    5.3 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
    5.4 应用原则与要点
    5.5 语言技能的评价
    6 讲解技能
    6.1 讲解技能的概念
    6.2 讲解的目的
    6.3 讲解技能的类型
    6.4 讲解技能应用原则与要点
    6.5 讲解的具体范例
    6.6 讲解技能的评价
    7 提问技能
    7.1 提问技能的概念
    7.2 提问的目的
    7.3 提问的类型
    7.4 提问技能应用原则与要点
    7.5 提问技能的评价
    8 演示技能
    8.1 演示技能的概念
    8.2 演示技能的目的
    8.3 演示技能的类型
    8.4 演示技能应用原则与要点
    8.5 演示技能的评价
    9 板书技能
    9.1 板书技能的概念
    9.2 板书设计的目的
    9.3 板书的类型
    9.4 板书技能应用原则与要点
    9.5 具体范例
    9.6 板书技能的评价
    10 变化技能
    10.1 变化技能的概念
    10.2 变化技能的目的
    10.3 变化技能的类型
    10.4 变化技能应用原则与要点
    10.5 变化技能的评价
    11 强化技能
    11.1 强化技能的概念
    11.2 强化技能的目的
    11.3 强化技能的类型
    11.4 强化技能应用原则与要点
    11.5 强化技能的评价
    12 组织技能
    12.1 组织技能的概念
    12.2 组织技能的目的
    12.3 组织技能的类型
    12.4 组织技能应用原则与要点
    12.5 组织技能的评价
    13 结束技能
    13.1 结束技能的概念
    13.2 结束技能的目的
    13.3 结束技能的类型
    13.4 结束技能应用原则与要点
    13.5 结束技能的具体范例
    13.6 结束技能的评价
    说课篇
    14 说课概述
    14.1 说课的定义
    14.2 说课的特点
    14.3 说课的局限性
    14.4 说课的意义
    14.5 说课的原则
    15 说课内容
    15.1 说教材
    15.2 说学生
    15.3 说教法手段
    15.4 说教学程序
    16 说课模式
    16.1 传统说课模式
    16.2 改进型说课模式
    17 说课策略
    17.1 理论运用策略
    17.2 程序设计策略
    17.3 情感策略
    17.4 语言艺术策略
    18 说课方法
    18.1 说课的准备方法
    18.2 说课过程中的方法
    18.3 说课的表达方法
    19 说课类型
    19.1 教学研究型说课
    19.2 等级评比型说课
    19.3 典型示范型说课
    19.4 组内随机型说课
    19.5 群体展示型说课
    19.6 小组互动型说课
    19.7 拓展型说课
    20 说课艺术
    20.1 说课是一门艺术
    20.2 说课艺术的优化
    20.3 说教学目标的艺术
    20.4 说教学**、难点的艺术
    20.5 说教材教法的艺术
    20.6 说教学程序过程的艺术
    20.7 说板书设计的艺术
    20.8 说多媒体应用的艺术
    21 说课评价
    21.1 说课评价的基本认识
    21.2 说课评价的原则
    21.3 说课评价的功能
    21.4 说课评价的内容
    21.5 说课标准的把握与评价表设计
    21.6 说课评价的管理
    22 说课与教学研究
    22.1 说课与备课
    22.2 说课与上课
    22.3 说课与评课
    22.4 听-说-评课活动
    22.5 说课与教研活动
    22.6 说课与校本培训
    23 说课与教师专业发展
    23.1 说课的价值取向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23.2 说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维度
    24 说课与教师教育理论素养
    24.1 说课教师的教育观念
    24.2 说课教师的基本教学理论
    应用篇
    25 说课示例
    25.1 说教材
    25.2 说教学方法
    25.3 说学法指导
    25.4 说教学程序
    26 教师招考面试与教学能力测试
    26.1 无生上课
    26.2 答辩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