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庄子:憨山德清<庄子内篇注>研究》:
至隋唐,佛教日益发展而与儒道二家呈三足鼎立之势,呈现了三教融合之态,此时中国的佛教宗派亦得以大量创立,佛教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传播;至宋明时期,由于此时的儒家急需建构自身的本体论体系、完善自身的思想结构,当时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不得不吸收借鉴佛教禅宗与道家的概念体系与思想内涵,因此当时儒家士大夫与学者普遍有出入于佛老的经历,对于三家思想都有所造诣。
南宋学者林希逸著有《老子鬳斋口义》,其以儒释道三教融合为注疏之基调,然其中亦大量援引佛教概念、佛典文献诠释老子思想。在对《老子》第四章“同其尘”的阐释中,林希逸认为:“无尘而不自洁,故曰‘同其尘’,此佛经所谓‘不垢不净’也。”在阐释《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时,他认为:“此一句非言语所可解,自证自悟可也。”从以上林希逸借佛教对老子思想的诠释中可以看出,其大致是通过征引佛典文献来解读老子思想的概念,抑或通过借佛教中一些专属的概念,例如“悟”,来表征老子的思想。虽然林希逸以以佛解老的形式沟通了二者思想,利于佛老学术的交流,但也不可否认,概念之间的勾连与附会亦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二者之思想本身,造成了思想不清晰的障蔽。
纵观佛教在中土的发展过程,实质亦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思想不断交锋、不断融通的过程,也是佛教通过自身与儒道之间关系的变化而使自身思想不断淘洗、更新,进而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儒释道特别是释道思想的交流与沟通对二者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交互作用与学术意义。在早期佛教传人之时,其借用道家的思想概念提升了佛教自身的智慧,而随着佛教在中土的传播与其自身教义的发展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道家精神的升华。此种交互往往使二者能够有更多的思想契合点而达到更好的学术效果与更高的理论价值,也使得佛道二者本身学术思想更趋完善。然就具体的微观层面而言,就历史上众多注家以佛解老,进而沟通佛老思想的层面而言,亦不可避免地产生相应的学术问题:概念之间的附会、思想之间的比附,在沟通双方的同时亦模糊了二者的界限,而其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概念间边界的不清造成了思想的灰色地带,既没有使老子的思想得以澄澈,又没有使佛教思想发挥出其解释沟通的作用与价值。
然憨山德清对于老子之“道”的佛学化诠释价值就在于其不同于以往单纯的概念之间的比附与思想之间的附会,而是对于佛老思想间的沟通做出了创新性的尝试,这对佛教中国化的发展、对老子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都产生了积极的学术意义。首先,在以佛解道的方法理路层面:憨山德清虽运用佛教思想阐释老子之道,然其所更多关注���并非概念之间的解释勾连,而是强调思想之间的精神互通,其以唯识宗之“识”诠释老子之“道”、以止观工夫解读老子人道之要、以佛家经世利生融通老子内圣外王之道,都充分显示出憨山德清是在尊重佛老思想的基本前提下,对二者精神内核相似点进行了沟通,而非简单进行概念之间的串联,此亦体现出憨山大师对于佛学、对于《老子》精神内核把握之精准与学术功底之深厚。其次,对于佛教中国化的发展层面:憨山德清所处的晚明社会面临着佛教丛林之凋敝与社会人心之飘零的重重问题,因此对于憨山德清而言,其注解《老子》、沟通佛老之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老子思想厘清佛学真正所涵,从而振兴晚明佛教,安稳人心,使佛教的现世价值更加得以凸显。而在憨山德清以佛解道的过程中,实也是对佛教中国化的进一步促进,即以道家老子之思想作为连接大众与佛教之媒介,为佛教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佛教树立起积极人世的社会形象。*后,在对老子思想研究的层面:憨山德清借引佛教思想阐释老子之道,然学术之间的交流往往是相互的,在促进佛教进一步中国化的过程中,其实质亦是对老子思想的再探索、对其义理的再**的过程,如此有利于进一步挖掘《老子》思想的研究深度与拓展《老子》思想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