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阅读中国:新中国70年我们读过的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阅读中国:新中国70年我们读过的书

  • 作者:高晓春 肖骎 王洁皓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8426102
  •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阅读中国:新中国70年我们读过的书》是为新中国成立70年而策划的献礼图书。全书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近百本思想性较高的图书的解读,集中反映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伟大新时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和时代特征。这些作品,不仅是作家的代表作,也是人们共同的精神食粮,重温这些图书,我们看到了一个**的变迁、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文章节选
    1949-1966年,被文学史家称之为“十七年文学”时期。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17年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当它承担起记录特殊历史内容的时候,我们无法忽略它的 存在,即使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 那时的文学阅读大多是反映那个时代风云、描写革命斗争历程的“红色经典”图书,如“三红一创”即《红日》(1957)、《红岩》(1961)、《红旗谱》(1957)、《创业史》(1960),如“青山保林”即《青春之歌》(1958)、《山乡巨变》(1958)、《保卫延安》(1964)、《林海雪原》(1957)。藏书家谢其章先生又自编了“三花一铁,新敌艳野”,“三花一铁”即《苦菜花》《迎春花》《朝阳花》《铁道游击队》,“新敌艳野”即《新儿女英雄传》《敌后武工队》《艳阳天》《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等。他们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鲜明动人的人物特征,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岁月。
    《新儿女英雄传》 —“十七年文学”中*早的一本 袁静 孔厥 著 海燕书店 1949.1 《新儿女英雄传》是“十七年文学”中*早的一本,故事也朴实得跟他们的主人公牛大水和杨小梅一样,他们与白洋淀地区老百姓一起,在共产党员黑老蔡的号召 下,组织雁翎队抗击日本侵略者。“人物的刻划,事件的叙述,都很踏实自然,而运用人民大众的语言也非常纯熟。”这是郭沫若对这部作品的评价。1942年毛泽东的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解放区涌现出了一批以普通农民为形象、以抗日斗争为内容的作品。这部作品与《洋铁桶的故事》《吕梁英雄传》共同开创了红色经典文学先河,它们不仅传奇色彩浓厚,故事紧张生动,还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新儿女英雄传》作者之一的袁静出身书香继世之家,其曾祖父袁绩懋为道光二十七年一甲进士第二名,翰林院编修、刑部主事,曾祖母左锡璇亦是一位文学才 女,曾外祖父曾咏是清朝翰林,祖父袁学昌为光绪五年举人,祖母曾懿为清末**女中医暨女诗人,二伯父袁励准为末代翰林,做过宣统皇帝的老师,父袁励衡是民国初 年银行家,姐姐袁晓园是中国**位女外交官并创立“袁氏拼音方案”。 这个仕宦名家之女就读于北平中法大学、冯庸大学及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6岁参加革命,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35岁时,与孔厥合写的这部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 传》在解放区文学界引起轰动,影响了几代热血青年。孔厥自幼喜好文学,14岁即在《少年》杂志发表作品,抗战时期任《抗战日报》编辑,1938年到延安,入鲁艺学习,并从事专业创作,后任《人民日报》副刊编辑、文化部电影局编剧、北京通俗读物出版社编辑。两个人的经历,使他们合作起来,“人物的刻划,事件的叙述,都很踏实 自然”,亦是自然。
    1956年,由新凤霞主演的《刘巧儿》上映,这部由袁静的剧本《刘巧告状》及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的《刘巧儿团圆》改编而来的评剧艺术片,传遍了神州大地,并 推动了中国**部《婚姻法》的宣传普及。
    目录
    序言 **章 革命经典 《新儿女英雄传》—“十七年文学”中*早的一本 袁静 孔厥?著 海燕书店 1949.1 《红岩》—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罗广斌 杨益言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1.12 《红日》—新中国**品格的形象化 吴强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7.7 《红旗谱》—日常写实与传奇成分铸就的魅力 梁斌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7.11 《青春之歌》—青春走向革命的号角 杨沫 著 作家出版社 1958.7 《保卫延安》—踏入“无人区”创作的史诗 杜鹏程?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4.6 《林海雪原》—“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曲波 著 作家出版社 1957.9 《创业史》—社会主义,小人物可以办大事 柳青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0.6 《山乡巨变》—同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的杰作 周立波 著 作家出版社 1958.7 《茶馆》—人民艺术家的“京味”世界 老舍 著 中国戏曲出版社 1958.6 《欧阳海之歌》—28 天 30 万字的时代光芒 金敬迈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5.12 《牛虻》—当时中国*畅销的翻译小说 [英]艾捷尔·丽莲·伏尼契著?李民 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3 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激动中国那代青年人奋发向上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著 梅益?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61 年
    第二章 并非只有“八个样板戏和一个作家” 《金光大道》—农民代言人的农村故事 浩然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2.5 《李自成》—中国**届茅盾文学奖作品 姚雪垠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6.12 《闪闪的红星》—把小英雄潘冬子推向世界 李心田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2.5
    八个样板戏 《红灯记》—共产党如何比钢铁还要硬,英雄自有后来人? 《海港》—反映工人题材的作品“样板” 《奇袭白虎团》—主席说这台戏“声情并茂” 《红色娘子军》—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 《白毛女》—脍炙人口的流行歌剧 《沙家浜》—芦荡里的“革命火焰” 《智取威虎山》—雪原里“孤胆英雄”的永恒记忆 《龙江颂》—未经审查就获得了通过 《杜鹃山》—两台《杜鹃山》同台竞技
    手抄本 《第二次握手》—抄的不是书,是对总理的一片情 张扬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9.7 《一只绣花鞋》—山城反特的经典手抄本 张宝瑞 著 《少女之心》—说起曼娜,大家都是心领神会 “黄皮书”“灰皮书”
    第三章 解冻 《班主任》—承载民间变革祈文的先声 刘心武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9.6 《伤痕》—揭示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卢新华 著 文汇报 1978.8
    第四章 启蒙 《随想录》—超越苦难诉说,率先提出反思自己 巴金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6 《朦胧诗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食指 等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5.11
    第五章 春潮 《读书无禁区》—举起了一面读书人的旗帜 《读书》编辑部 著 中国出版集团 1979.4 《美的历程》—精神荒漠中的一线生机 李泽厚 著 文物出版社 1980.12 《美学散步》—感受中国艺术的至美意境 宗白华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5 《谈美书简》—跟着大师发现美,发现美的世界 朱光潜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8 《美学概论》—解决美学的基本问题 王朝闻 主编 人民出版社 1981.6 《管锥编》—打通中西,融汇古今 钱锺书 著 中华书局 1979.8 《中国现代小说史》— 一潭死水中的“重磅炸弹” 夏志清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7 《鲁迅全集》—指明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 著 作家书屋 1938.6 《傅雷家书》—万金家书,为万千心灵春风化雨 傅雷 著 联合文学出版社 1977.9 《万历十五年》—“历史分析”文学化的典范 黄仁宇 著 中华书局 1982.5 “金庸大侠”—“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琼瑶式爱情”—屹立言情小说潮头几十年
    第六章 放眼看世界 “走向世界”丛书—*富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创造性 钟叔河 主编 岳麓书社 1985.9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思想文化的“脊髓” 李泽厚 著 人民出版社 1986.3 《存在与虚无》—人愿意自己是什么,他就能成为什么 萨特 著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87.3 《梦的解析》—一把火炬照亮了人类心理生活的深穴 弗洛伊德 著 赖其万 符传孝 译 作家出版社 1986.8 《悲剧的诞生》—带给80年代人生的精神浪漫 尼采 著 周国平 译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86.12 《生存空虚说》—让所有现代人发现了“真正的自我” 阿图尔·叔本华 著 作家出版社 1987.4 《浮士德》—人类的一面镜子 歌德 著 郭沫若 译 新文艺出版社 1947.11 《百年孤独》—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 加西亚 马尔克斯 著 高长荣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4.9 《变形记》—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之作 卡夫卡 著 张荣昌?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0.1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 米兰·昆德拉 著 作家出版社 1987.9
    第七章 阵痛之后 《废都》—誉满天下,毁满天下 贾平凹 著 北京出版社 1993.6 白鹿原》—一个民族的秘史,变迁的雄奇史诗 陈忠实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6 “王朔现象”—中国*早的“民间立场”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一个真正的局外人,一个真正的作家 《陈寅恪的*后20年》—新中国成立20年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陆键东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12 《顾准文集》—留下了一种卓尔不群、独立思考的精神 顾准 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9
    第八章 从一元到多元 《世界是平的》—比尔·盖茨多次向员工**的书 托马斯 弗里德曼 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1 《中国可以说不》—传达崛起民族的自尊、自强、自立与自信 宋强 等著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6.5 《小团圆》—万转千回后的幻灭 张爱玲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4 “莫言:讲故事的人”—中国**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第九章 网络文学 《诛仙》—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圣经 萧鼎 著 朝华出版社 2005.6 《鬼吹灯》—掀起一波“盗墓”之风 天下霸唱 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6.9 《明朝那些事儿》—学术著作居然可以这样写! 当年明月 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6.9 《全职高手》—网络文学界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 蝴蝶蓝 著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2.4 《法医秦明》—眼睛看到的不一定真实 法医秦明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10
    第十章 主题出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二卷)—读懂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一把钥匙 习近平 著 外文出版社 2017.11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既“求历史之实”,又“求历史之是” 中共**党史研究室 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6.7 《中国改革开放全景录》—一部凝聚改革共识的生动教科书 曲青山 黄书元 主编 人民出版社 2018.12 《全面从严治党这五年: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成就与经验》—深入总结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成就与经验 中共**组织部党建研究所组织编写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8.5 《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现实是梦幻的摇篮,梦幻是现实的花朵 董宏猷 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6.7 《长征》—思索中华民族的前途,思索**的前途 王树增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9 《文化经济学的“一带一路”》—全面展示了“一带一路”研究和调研 赵磊 著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6.5 《曾国藩》—超越正统观念和狭义的政治评价 唐浩明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7
    附:我们还应该读的书 后记
    编辑推荐语
    《阅读中国:新中国70年我们读过的书》的推介书目分为红色经典、样板戏和手插本、解冻、启蒙、春潮、开眼看世界、阵痛之后、从一元到多元、网络文学、主题出版等主题。通过精选的近100本极其富有思想性的图书内容阐述及其作者介绍、精华分享,呈现各时期的时代特征,追忆国人的精神成长。重温这些图书,我们也看到了一个**的精神变迁,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