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第二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第二版)

  • 作者:谢里阳 主编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356437
  • 出版日期:2020年02月01日
  • 页数:272
  • 定价:¥7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目录
    第28篇 疲劳强度设计 第1章机械零部件疲劳强度与寿命 1.1零部件疲劳失效与疲劳寿命28-3 1.1.1疲劳失效及其特点28-3 1.1.2机械零部件常见疲劳失效形式28-3 1.1.3疲劳设计准则28-3 1.1.3.1名义应力准则28-3 1.1.3.2局部应力应变准则28-4 1.1.3.3损伤容限设计准则28-4 1.1.3.4多轴疲劳准则28-4 1.2疲劳载荷28-4 1.2.1循环应力28-4 1.2.2循环计数法28-5 1.2.3载荷谱编制28-6 1.2.3.1累积频数曲线28-7 1.2.3.2载荷谱编制28-7 1.2.3.3应用举例28-8 1.3材料疲劳性能28-8 1.4疲劳损伤累积效应与法则28-9 1.4.1线性疲劳累积损伤(Miner)法则28-9 1.4.2相对Miner法则28-10 1.5平均应力修正28-10 第2章疲劳失效影响因素与提高疲劳强度的措施 2.1应力集中效应28-11 2.1.1应力分布及材料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28-11 2.1.2理论应力集中系数28-11 2.1.3有效应力集中系数28-12 2.1.3.1带台肩圆角的机械零件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28-12 2.1.3.2带沟槽的机械零件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28-14 2.1.3.3开孔的机械零件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28-17 2.1.3.4其他常用零件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28-18 2.2尺寸效应28-22 2.3表面状态效应28-24 2.3.1表面精度影响28-24 2.3.2表面强化效应28-24 2.4载荷影响28-26 2.4.1载荷类型影响28-26 2.4.2载荷频率影响28-26 2.4.3平均应力影响28-27 2.5环境因素28-29 2.5.1腐蚀环境28-29 2.5.1.1载荷频率的影响28-29 2.5.1.2腐蚀方式的影响28-30 2.5.1.3腐蚀介质的影响28-30 2.5.1.4结构尺寸与形状的影响28-30 2.5.2温度的影响28-32 2.5.2.1低温的影响28-32 2.5.2.2高温的影响28-33 2.6提高零件疲劳强度的方法28-43 2.6.1合理选材28-43 2.6.2材料改性28-43 2.6.3改进结构28-43 2.6.4表面强化28-45 2.6.4.1表面喷丸28-45 2.6.4.2表面辊压28-46 2.6.4.3内孔挤压28-48 2.6.4.4表面化学热处理28-48 2.6.4.5表面淬火28-51 2.6.4.6表面激光处理28-51 第3章高周疲劳强度设计方法 3.1材料的常规疲劳性能数据28-53 3.1.1材料疲劳极限28-53 3.1.2材料的S-N曲线28-60 3.1.3疲劳**系数28-74 3.2无限寿命设计28-77 3.2.1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无限寿命设计28-77 3.2.1.1计算公式28-77 3.2.1.2设计实例28-78 3.2.2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无限寿命设计28-79 3.2.3连接件的疲劳寿命估算——应力严重系数法28-79 3.3有限寿命设计28-81 3.3.1计算公式28-81 3.3.2寿命估算28-81 3.3.3设计实例28-81 3.4频域疲劳寿命分析方法28-82 3.4.1随机过程基本理论28-82 3.4.1.1信号傅里叶变换28-82 3.4.1.2信号采样定理28-83 3.4.1.3平稳随机过程28-83 3.4.1.4平稳随机过程谱参数28-84 3.4.2频域疲劳寿命分析方法28-84 3.4.2.1窄带随机载荷疲劳寿命分析28-84 3.4.2.2宽带随机载荷疲劳寿命分析28-84 3.4.3算例28-84 第4章低周疲劳强度设计方法 4.1材料低周疲劳性能28-86 4.2循环应力-应变曲线28-88 4.2.1滞回线28-88 4.2.2循环硬化与循环软化28-89 4.2.3循环应力-应变曲线28-89 4.3应变-寿命曲线28-92 4.3.1应变-寿命方程28-92 4.3.2四点法求应变-寿命曲线28-94 4.3.3通用斜率法28-95 4.4低周疲劳的寿命估算28-95 4.4.1直接法28-95 4.4.2裂纹形成寿命估算方法28-96 4.4.2.1局部应力-应变分析28-97 4.4.2.2裂纹形成寿命估算方法28-99 4.4.2.3设计实例28-100 第5章裂纹扩展寿命估算方法 5.1应力强度因子与断裂韧性28-103 5.1.1应力强度因子28-103 5.1.2断裂韧度28-103 5.2裂纹扩展特性与裂纹扩展速率28-112 5.2.1裂纹扩展过程28-112 5.2.2裂纹扩展门槛值ΔKth28-113 5.2.3裂纹扩展速率da/dN28-115 5.3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方法28-126 5.4算例28-126 5.5损伤容限设计28-127 5.5.1损伤容限设计概念28-127 5.5.2损伤容限设计的内容28-128 5.5.2.1确定关键件28-128 5.5.2.2材料选择28-128 5.5.2.3结构细节设计的控制28-129 5.5.3结构设计28-129 5.5.4缺陷假设28-130 5.5.4.1初始裂纹尺寸28-130 5.5.4.2连续损伤假设28-130 5.5.4.3剩余结构损伤28-131 5.5.4.4使用中检查后损伤假设28-131 5.5.5剩余强度28-131 5.5.5.1剩余强度概念28-131 5.5.5.2多途径传力结构剩余强度曲线28-132 5.5.6损伤检查28-134 5.5.6.1可检查度28-135 5.5.6.2检查能力评估方法28-135 5.5.6.3检查间隔28-137 第6章疲劳试验与数据处理 6.1疲劳试验机28-140 6.1.1疲劳试验机的种类28-140 6.1.2疲劳试验加载方式28-140 6.1.3疲劳试验控制方式28-140 6.1.4疲劳试验数据采集28-141 6.2疲劳试样及其制备28-141 6.2.1试样28-141 6.2.1.1光滑试样28-141 6.2.1.2缺口试验28-142 6.2.1.3低周疲劳试样28-142 6.2.1.4疲劳裂纹扩展试样28-143 6.2.2试样制备28-144 6.2.2.1取样28-144 6.2.2.2机械加工28-145 6.2.2.3热处理28-146 6.2.2.4测量、探伤与储存28-146 6.3疲劳试验方法28-146 6.3.1S-N曲线试验28-146 6.3.1.1单点试验法28-146 6.3.1.2成组试验法28-147 6.3.2疲劳极限试验28-148 6.3.3ε-N曲线试验28-149 6.3.4应力-应变曲线试验28-150 6.3.5裂纹扩展速率(da/dN曲线)试验28-151 6.3.6断裂韧性试验28-151 6.4疲劳试验数据处理28-152 6.4.1可疑观测值的取舍28-152 6.4.2S-N曲线拟合28-153 6.4.3ε-N曲线拟合28-154 6.4.4应力-应变曲线拟合28-155 6.4.5da/dN曲线拟合28-155 6.4.6断裂韧性试验数据处理28-157 参考文献28-159 第29篇 可靠性设计 第1章机械失效与可靠性 1.1机械零部件的典型失效形式29-3 1.1.1静载失效29-3 1.1.2疲劳失效29-3 1.1.3腐蚀失效29-3 1.1.4磨损失效29-3 1.1.5冲击失效29-4 1.1.6振动失效29-4 1.2可靠性及其指标29-4 1.2.1产品质量29-4 1.2.2产品的可靠性29-4 1.2.3产品可靠性与全寿命周期费用29-4 1.2.4寿命均值与方差29-5 1.2.5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29-5 1.2.6产品寿命分布与可靠度29-6 1.2.7失效率29-6 1.2.8可靠寿命与特征寿命29-8 1.2.9维修度29-8 1.2.10有效度29-8 第2章可靠性设计流程 2.1可靠性目标及其分解29-9 2.2可靠性设计流程29-9 2.3各设计阶段的可靠性内容29-10 2.3.1方案设计阶段29-10 2.3.2系统设计阶段29-10 2.3.3详细设计阶段29-11 2.3.4设计评审阶段29-11 第3章可靠性数据及其统计分布 3.1可靠性数据采集29-12 3.1.1可靠性设计与评估数据要求29-12 3.1.2可靠性数据来源及采集29-12 3.2可靠性数据统计的内容及方法29-12 3.2.1可靠性数据统计内容29-12 3.2.2可靠性数据统计流程29-13 3.3载荷分布与强度分布29-13 3.3.1正态分布29-13 3.3.2极值分布29-14 3.3.3次序统计量及其分布29-15 3.4载荷作用次数分布及故障次数分布29-15 3.4.1二项分布29-15 3.4.2泊松(Poisson)分布29-15 3.5寿命分布29-16 3.5.1指数分布29-16 3.5.2威布尔(Weibull)分布29-16 3.5.3对数正态分布29-17 第4章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 4.1基本概念与方法步骤29-19 4.1.1基本概念29-19 4.1.2FMECA的层次与分析过程29-19 4.1.3FMECA的实施步骤29-20 4.2危害度分析29-21 4.2.1风险优先数29-21 4.2.2危害度矩阵图29-22 4.2.3综合评分法29-22 4.3FMECA应用示例29-23 第5章故障树分析 5.1基本概念与基本符号29-33 5.1.1故障树基本概念29-33 5.1.2故障树基本符号29-34 5.1.3割集与路集29-35 5.2故障树建树与分析方法29-35 5.2.1建立故障树的方法与步骤29-35 5.2.2故障树定性分析29-36 5.2.3故障树定量分析29-37 5.3故障树分析实例29-39 第6章机械系统可靠性设计 6.1系统可靠性设计内容29-46 6.2系统可靠性模型29-46 6.2.1串联系统可靠性模型29-46 6.2.1.1传统模型29-46 6.2.1.2**模型29-47 6.2.2并联系统可靠性模型29-47 6.2.2.1传统模型29-47 6.2.2.2**模型29-48 6.2.3串-并联系统可靠性模型29-48 6.2.4并-串联系统可靠性模型29-48 6.2.5表决系统可靠性模型29-48 6.3可靠性分配29-49 6.3.1等分配法29-49 6.3.2再分配法29-49 6.3.3比例分配法29-50 6.3.4综合评分分配法29-51 6.3.5动态规划分配法29-52 6.3.5.1串联系统29-52 6.3.5.2并联系统29-53 6.4可靠性预测实例29-53 第7章机构可靠性设计 7.1机构可靠性模型及评价指标29-56 7.1.1机构可靠性建模方法29-56 7.1.2机构工作过程分解29-56 7.1.3机构功能可靠性29-57 7.2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可靠性29-57 7.2.1机构运动误差29-57 7.2.2理想状态下机构运动关系29-58 7.2.3机构可靠性模型29-58 7.2.3.1考虑尺寸误差的计算模型29-58 7.2.3.2考虑运动副间隙误差的计算模型29-60 第8章零件静强度可靠性设计 8.1基本原理29-62 8.1.1**系数与可靠性参数29-62 8.1.2可靠性设计计算基本原理29-62 8.2应力分布和强度分布影响因素29-64 8.2.1载荷29-64 8.2.2材料性能29-64 8.2.3制造工艺29-64 8.2.4几何形状及尺寸29-64 8.3随机变量函数均值和标准差计算方法29-64 8.3.1计算分布参数的矩方法29-64 8.3.2常用随机变量函数均值与标准差公式29-65 8.4零件可靠度计算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29-65 8.4.1应力-强度干涉模型29-65 8.4.2载荷多次作用下的可靠性模型29-66 8.5静强度可靠性设计29-67 8.5.1零件静强度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步骤29-67 8.5.2静强度可靠性设计举例29-68 8.6断裂可靠性设计29-68 8.6.1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29-68 8.6.2断裂可靠性设计29-69 8.7可靠性设计计算的蒙特卡罗法29-70 8.7.1蒙特卡罗法求解可靠度的原理29-70 8.7.2随机数的产生29-70 8.7.3随机变量抽样方法29-70 8.7.4应用举例——发动机轮盘可靠性仿真29-70 8.8典型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举例29-71 8.8.1螺纹连接可靠性设计29-71 8.8.2过盈连接的可靠性设计29-74 第9章零部件疲劳及磨损可靠性设计 9.1零部件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29-76 9.1.1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基本原理29-76 9.1.2平均应力效应29-76 9.1.3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计算29-76 9.2疲劳强度可靠性递推算法29-77 9.3随机恒幅循环载荷疲劳可靠度的统计平均算法29-78 9.4磨损可靠性29-78 9.4.1磨损的基本概念29-78 9.4.2给定寿命下的磨损可靠度计算29-79 9.4.3给定磨损可靠度时的可靠寿命计算29-80 第10章可靠性评价 10.1零件可靠性评价29-81 10.1.1复杂载荷工况可靠性评价29-81 10.1.2强度退化规律29-81 10.1.3存在强度退化时的可靠性模型29-82 10.1.4离散化的可靠性模型29-82 10.2系统可靠性评价29-84 10.2.1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29-84 10.2.2行星齿轮系可靠度计算29-84 第11章可靠性试验与数据处理 11.1可靠性试验29-86 11.1.1可靠性试验类型29-86 11.1.2可靠性试验数据类型29-86 11.2可靠性数据分布类型检验29-87 11.2.1χ2检验法29-87 11.2.2K-S检验法29-88 11.2.3回归分析检验法29-89 11.3参数估计29-91 11.3.1矩估计29-91 11.3.2极大似然估计29-91 11.4指数分布假设检验与参数估计29-91 11.4.1拟合性检验29-91 11.4.2参数估计29-92 11.5正态分布统计检验与参数估计29-93 11.5.1拟合性检验29-93 11.5.2正态分布参数估计29-94 11.6非参数估计方法29-95 11.6.1基于完全寿命数据的可靠性估计29-95 11.6.2基于截尾寿命数据的可靠性估计29-97 附录 附录Ⅰ可靠性标准29-99 Ⅰ-1中国**可靠性标准29-99 Ⅰ-2中国电子行业可靠性标准29-101 Ⅰ-3中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标准29-101 附录Ⅱ概率分布表29-102 Ⅱ-1标准正态分布表29-102 Ⅱ-2χ2分布表29-103 Ⅱ-3t分布表29-105 Ⅱ-4F分布表29-106 Ⅱ-5Γ函数表29-111 参考文献29-113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