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

  • 作者:安世虎、隋丽红、周恩锋、谭峤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533887
  •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01日
  • 页数:338
  • 定价:¥5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Windows 7?Office 2010)》(第2版)有利于读者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和MS 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读者应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文章节选
    第5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
    Excel 2010是Microsoft Office办公组件中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它不但可以制作表格,还可以进行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生成图表等操作,广泛地应用于金融、财经、财会等众多领域。本章主要介绍Excel 2010的主要功能和基本操作应用。
    5.1Excel 2010的主要功能
    首先看图51~图53。
    图51原始数据
    图52成绩分析表
    图53柱形图
    通过这3张图可以看出Excel 2010能够协助人们制作出精美、实用的表格。
    Excel 2010的主要功能如下。1. 简单、方便地制作表格
    Excel 2010可以方便地创建和编辑表格,对数据进行输入、编辑计算、复制、移动、设置表格格式等,并且帮助人们保存数据。
    图51是输入的原始数据,而图52则是经过编辑得到的精美表格。
    2. 快捷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功能
    Excel 2010可以采用公式和函数自动处理数据,具有较强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能对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统计和查询等操作。
    仔细观察图52,发现图51中空白的“平均成绩”“总成绩”“平均分”等内容都已经填写好了,这是Excel 2010帮人们计算出来的。排序、筛选等功能在这张表中没有体现,将在5.6节中进行讲解。
    3. 强大的图形、图表功能
    Excel 2010可以根据工作表中的数据快速生成图表,直观、形象地表示和反映数据,使得数据易于阅读和评价,便于分析和比较。
    图53就是根据图52中的部分数据快速生成的。
    5.2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4/5〗5.2.1Excel 2010启动与退出〖*4/5〗1. 启动Excel 2010启动Excel 2010的方法通常有4种。
    (1) 双击Excel 2010的桌面快捷方式启动。
    (2) 单击“开始”菜单,在“程序”右侧的菜单中找到Microsoft Office,然后单击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启动。
    (3) 双击打开Excel 2010文件启动。
    (4) 单击“开始”菜单中“运行”命令,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excel后单击“确定”按钮启动。
    2. Excel 2010的窗口组成
    Excel 2010启动后,出现如图54所示窗口,与Word窗口类似,Excel 2010窗口也包含标题栏、选项卡、功能区等,此外还包含Excel 2010特有的组成元素。
    图54Excel 2010窗口
    1) 工作簿
    工作簿是指在Excel中用来保存并处理工作数据的文件,Excel 2010创建的工作簿文件扩展名是xlsx。
    2) 工作表
    工作簿中的每一张表称为工作表。工作簿由工作表组成,每个工作簿默认包含3个工作表,*多可以包含255个工作表。如果把一个工作簿比作一本书,一张工作表就是其中的一页。
    每个工作表都有一个名称,显示在工作表标签上,如图54所示,默认标签为Sheet1、Sheet2和Sheet3。
    每个工作表由若干行和列组成。各列上方的字母为A、B、C、…、AA、…、IV,称为列标,用于标识列(共256列);各行左侧的数字1、2、3、…、65 536,称为行号,用于标识行(共65 536行)。
    3) 单元格
    工作表中的行列相交处为一个单元格,单元格是工作表的*小单位。
    单击任意单元格,该单元格周围出现加粗的黑色边框,该单元格称为活动单元格,如图54所示。名称框显示的就是活动单元格名称,单元格名称由列标和行号组成,用于标识工作表中**的单元格。例如,图54中,活动单元格为第1列**行,用A1表示。
    4) 名称框
    显示活动单元格地址或区域的名称。
    5) 编辑栏
    显示或编辑活动单元格中的数据、公式等内容。
    6) 工作表标签
    显示工作表的名称。单击可切换当前工作表。
    3. 退出Excel 2010
    Excel 2010退出的方法与Word 2010相同,不再赘述。
    5.2.2工作簿文件的基本操作〖*4/5〗1. 工作簿的建立建立工作簿常用以下3种方法:
    (1) 启动Excel 2010,将自动创建一个名为“工作簿1.xlsx”的空白工作簿。
    (3) 单击“文件”→“新建”命令,在可用模板中选择“空白工作簿”,单击右侧的“创建”按钮,创建空白工作簿。
    (3) 单击“文件”→“新建”命令,在可用模板中选择“样本模板”,选择需要的模板,单击右侧的“创建”按钮,可以创建固定模板的工作簿。
    2. 打开工作簿
    在资源管理器中找到扩展名为xlsx的工作簿文件,双击启动Excel 2010,同时打开该文件。
    其他方法与Word 2010相同,不再赘述。
    3. 保存工作簿
    选择“文件”→“保存”或“另存为”命令可以保存工作簿;单击标题栏上的“快速保存”按钮,也可以保存工作簿。一个工作簿就是一个Excel文件,工作簿名就是主文件名,扩展名为xlsx。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文件类型保存,如网页文件、模板等。
    5.2.3工作表的基本操作〖*4/5〗1. 工作表的添加在已有工作簿中添加新的工作表,可以在Excel窗口底部工作表标签之后,如图55所示,单击“插入工作表”按钮。拖动工作表标签可以改变工作表的位置。
    图55工作表的添加
    2. 工作表的删除
    右击要删除的工作表标签,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
    3. 重命名工作表
    (1) 右击工作表的名字,在弹出的快捷菜单选择“重命名”命令,工作表名都将反白显示,输入新的名字,按Enter键即可。
    (2) 双击工作表名,工作表名都将反白显示,输入新的名字,按Enter键即可。
    4. 工作表的移动或复制
    1) 在当前工作簿中移动或复制
    拖动工作表标签,可以将选定的工作表移动到指定位置;拖动的同时按Ctrl键,则复制工作表到图56“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对话框指定位置。
    2) 在不同的工作簿之间移动或复制
    将用于复制和接收工作表的工作簿都打开,右击需要复制的工作表标签,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移动或复制”命令,打开如图56所示的“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对话框。
    在“工作簿”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用来接收工作表的工作簿。也可以单击“新工作簿”,即可将选定工作表移动或复制到新工作簿中。
    在“下列选定工作表之前”列表框中选择一个表,则移动或复制到该表的前面;也可以选择“移至*后”,移动或复制到工作簿的*后。
    若是复制,则需选中“建立副本”复选框,否则不必选中。
    5. 工作表窗口的拆分和冻结
    1) 拆分
    有时工作表的数据非常多,需要分屏显示,如果要对照工作表中距离较远的数据,则可将工作表窗口按照水平或垂直方向拆分成几部分。
    单击要拆分位置的单元格,选择“视图”选项卡中的“拆分”命令,窗口中立即在选定单元格的上方和左侧出现了两条拆分线,如图57所示。拆分后,单击水平方向拆分线下方的任意单元格,滑动鼠标滚轮,可以在纵向滚动当前区域的记录;拖动窗口下方的滑动杆,可以横向滚动记录。
    图57窗口拆分
    2) 冻结
    在滚动浏览记录时,如果想保持行列标志不被移动,始终可见,可以“冻结”窗口顶部或左侧的区域。
    例如,在图58中,学生的记录很多,需要分屏显示,可以将表第1行和第2行“冻结”,以便数据滚动时始终能看到列标题。单击第2行中的任意单元格,单击“视图”选项卡中“冻结窗格”,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冻结拆分窗格”命令,在第2行下方会出现一条黑色的冻结线,以后通过滚动条滚动屏幕查看数据时,前两行的内容始终出现在屏幕上。
    图58冻结拆分
    5.2.4单元格的基本操作〖*4/5〗1. 选定单元格在Excel中,任何操作之前都必须选定单元格,单元格的选定有单选和多选。
    (1) 选定一个单元格。单击该单元格即可选定一个单元格。
    (2) 选定整行或整列单元格。单击列标或行号即可选定整行或数列单元格。
    (3) 选定连续矩形区域内的多个单元格。单击矩形区域左上角单元格,拖动鼠标到矩形区域的右下角单元格,松开鼠标;或者单击左上角的单元格,然后按Shift键,同时单击右下角单元格。
    图59“插入”下拉菜单(4) 选定不连续的多个单元格。按Ctrl键,同时依次单击要选定的单元格。
    (5) 以上方法组合可以选定连续或不连续的单元格、多行、多列、矩形区域等。
    2. 插入单元格、行或列
    (1) 在需要插入空单元格处选定相应的单元格区域,选定的单元格数量应与待插入的空单元格的数量相等。
    (2) 单击“开始”选项卡,选择“单元格”组中的“插入”命令,在弹出的“插入”下拉菜单中选择对应的选项即可,如图59所示。
    3. 删除单元格、行或列
    (1) 选定需要删除的单元格、行或列。
    (2) 单击“开始”选项卡,选择“单元格”组中的“删除”命令,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对应的选项即可。
    5.3工作表的编辑与格式化〖*4/5〗5.3.1数据的输入Excel 2010中数据存放在单元格中。单元格数据的输入有以下3种方法。
    (1) 选定将要输入数据的单元格,使其成为活动单元格就可以输入数据了;若该单元格已有数据,则原有数据被覆盖。
    (2) 双击单元格,光标将会出现在该单元格中,可以将数据输入到光标处。
    (3) 依次单击单元格、编辑框,光标出现在编辑框中,将数据输入,按Enter键确定;或者单击编辑框左边的“√”按钮确认,单击“×”按钮取消。
    单元格中的数据可以用按“←”、Delete等键进行编辑。按Enter键或者Tab键表示当前单元格输入结束,按Enter键将选定下方单元格,按Tab键将选定右侧单元格。
    5.3.2数据的类型
    常见的Excel 2010数据类型有数值型、字符型、日期和时间型和逻辑型,用来记录不同形式的数据,不同数据类型的输入方法有所不同。
    1. 数值型数据的输入
    数值型数据是指能进行数学计算的数据,由数字0~9、正号、负号、小数点、百分号等组成。数值型数据在单元格中自动右对齐。
    (1) 当在某个单元格中输入的数值位数太多,系统会自动改成科学记数法表示。
    (2) 当输入的数据出现分数、小数、百分号、货币符号、千位分隔符、科学记数法等符号时,可以通过“单元格格式”选项进行设置,方法如下。
    ① 选定要设置数据格式的单元格,可以是一个单元格,也可以是整行、整列或多个单元格组成的区域。
    ② 单击“开始”选项卡“单元格”组中的“格式”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命令,弹出如图510所示的“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图510“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③ 选择“数字”选项卡,在分类列表框中选择“数值”,可以在右侧窗口中设置小数位数、是否使用千位分隔符以及负数的形式。
    ④ 如果单元格中的数据涉及货币、分数、百分比等,可选择对应的分类进行设置。
    例如,将图52中的平均成绩列设为2位小数,就可以使用上述方法。
    (3) 当单元格中的数值型数据长度超出列宽时,单元格中会显示一串#,事实上当前单元格中的内容并没有发生改变,可以通过编辑栏浏览。
    (4) 输入分数时,为了与日期型数据相互区别,需要先输入数字0和一个空格。例如,输入2/3,则应该输入“0 2/3”;若直接输入“2/3”,系统会认为是2月3日。
    2. 字符型数据的输入
    字符型数据是指英文字母、汉字、非计算性的数字、标点符号、特殊字符等。
    字符型数据自动左对齐。
    若输入阿拉伯数字,系统会自动识别为数值型数据,若要将其作为字符型数据输入,则需在输入数字前先输入一个西文单引号“ '”。例如,图51中英语和学号两列,输入的数据都是数字,但是英语成绩是数值型数据,直接输入;学号是字符型数据,在输入数字前先输入“'”。请读者看图观察这两列的区别。
    当字符串的长度超出单元格的宽度时,若右侧单元格为空,则多出的字符串将占用右侧单元格的位置显示;若右侧单元格不为空,则多出的字符串将自动隐藏,可以通过编辑栏浏览当前单元格的完整内容。
    3. 日期和时间型数据的输入
    日期和时间型数据默认的情况下也是自动右对齐。
    日期型数据可以用“/”“”或汉字分隔年、月、日,系统支持不同**的日期格式。如2018年10月1日可以用2018101、2018/10/1、2018年10月1日、10118等来表示。用户可以输入其中任意一种形式,系统将自动识别,并转换为默认的格式。日期格式也可以修改,方法与数值型数据相同。
    输入时间时,可以用“: ”分隔时、分、秒。Excel 2010支持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例如,下午3点45分20秒,可以表示为15:45:20或3:45:20PM。12小时制中,用AM代表上午,PM代表下午。
    需要注意的是,时间与AM或PM之间必须输入一个空格;同时输入日期和时间时,日期在前,时间在后,日期与时间之间必须输入一个空格。
    4. 逻辑型数据的输入
    逻辑型数据只有真和假两个值。用true表示真,false表示假,输入时不区分大小写,Excel 2010会自动将其转换为大写并居中对齐。若将true或false作为字符型数据输入,则需要先输入西文单引号“ '”,以示区别。
    5.3.3数据的编辑〖*4/5〗1. 自动填充数据Excel 2010具有自动填充数据的功能,可以自动填充相同的或有规律的数据,为用户提供极大便利。
    自动填充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
    使用填充柄: 如图511所示,将鼠标移动到选定区域黑色粗线框的右下角,鼠标变成“+”,这就是填充柄。可以在横向或纵向上拖动鼠标进行填充。
    使用“序列”对话框: 单击“开始”选项卡“编辑”组中的“填充”命令,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系列”,弹出“序列”对话框。
    1) 填充相同的数据
    在一行或列的**个单元格填入数据,将鼠标移动到填充柄上单击,将填充柄向需要填充数据的单元格方向拖动,松开鼠标,相同的数据将填充在拖过的单元格里。
    2) 按序列填充数据
    用以下方法给图51中学号列填入数据。
    学号是一个等差数列,在A3单元格输入“'201401”,A4单元格输入“'201402”;选中A3、A4两个单元格,拖动填充柄至A14,松开鼠标,A3:A14区域被填入一个差为1的等差序列。差为1,也可以称为步长为1。
    此例也可以用“序列”对话框填充。首先在A3单元格输入“'201401”,并将A3作为活动单元格,如图512所示,在“序列”对话框填入相应的内容,完成后确定。
    填充等比数列的方法与等差数列基本相同,读者可尝试操作,不再赘述。
    图511填充柄
    图512“序列”对话框
    目录
    目录 **部分计算机系统与网络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3 1.1计算机概述3 1.1.1现代计算机的发展3 1.1.2计算机的分类及其特点5 1.1.3计算机的应用领域6 1.2计算机系统组成9 1.2.1计算机硬件结构9 1.2.2计算机软件11 1.3计算机信息处理基础15 1.3.1数制15 1.3.2数制间的转换18 1.3.3计算机中数的表示22 1.3.4信息编码23 1.4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27 1.5计算机常用术语36 1.6信息科学技术的长期发展趋势38 1.6.1对信息科学技术认识的转变38 1.6.2信息科学技术面临重大突破42第2章Windows 7操作系统47 2.1操作系统基础47 2.1.1操作系统的概念与作用47 2.1.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48 2.1.3操作系统的分类49 2.1.4典型操作系统介绍50 2.2Windows 7的安装与操作界面51 2.2.1安装Windows 7操作系统51 2.2.2Windows 7的启动与退出55 2.2.3Windows 7的操作方式56 2.2.4Windows 7的桌面、任务栏和“开始”菜单57 2.2.5Windows 7的窗口61 2.2.6Windows 7的菜单63 2.2.7Windows 7对话框63 2.3Windows 7的主要功能64 2.3.1文件和文件夹管理64 2.3.2磁盘管理71 2.3.3程序管理75 2.3.4任务管理77 2.3.5设备管理77 2.4Windows 7系统设置79 2.4.1设置打印机80 2.4.2设置鼠标与键盘81 2.4.3设置声音设备82 2.4.4设置显示属性82 2.4.5日期、时间和区域语言设置84 2.4.6用户账户管理87 2.4.7管理工具89第3章网络技术92 3.1计算机网络基础92 3.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92 3.1.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92 3.1.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93 3.1.4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93 3.1.5网络体系结构95 3.2局域网97 3.2.1局域网传输介质97 3.2.2局域网的连接99 3.2.3Windows 7操作系统下局域网共享101 3.3Internet基础105 3.3.1Internet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功能105 3.3.2Internet地址106 3.4移动互联网109 3.4.1移动互联网的定义109 3.4.2移动互联网的特点110 3.4.3移动互联网的体系结构111 3.4.4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112 第二部分办公信息处理 第4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115 4.1Word 2010的主要功能115 4.2Word 2010的基本操作118 4.2.1Word 2010的启动与退出119 4.2.2Word 2010工作窗口的基本组成119 4.2.3创建新文档121 4.2.4保存与关闭Word 2010文档121 4.2.5打开已有文档122 4.2.6文本的输入123 4.3Word 2010文本编辑124 4.3.1文本的选定125 4.3.2删除、复制和移动125 4.3.3撤销和恢复126 4.3.4查找、替换和定位127 4.3.5插入批注和文档修订130 4.3.6邮件合并132 4.4Word 2010文档的格式设置138 4.4.1视图138 4.4.2字符格式设置139 4.4.3段落格式设置140 4.4.4页面格式设置146 4.5长文档编辑151 4.5.1格式重用和模板151 4.5.2插入目录153 4.5.3添加引用内容154 4.6表格操作157 4.6.1创建表格157 4.6.2输入表格内容158 4.6.3编辑表格159 4.6.4表格和文本的转换164 4.6.5表格中数据的排序和计算165 4.7其他对象的操作166 4.7.1图片166 4.7.2图形168 4.7.3文本框169 4.7.4艺术字169 4.7.5SmartArt图形170 4.7.6公式172 4.7.7屏幕截图173 4.8Word 2010文档的打印输出173 4.8.1重要文档的保护173 4.8.2文档的打印输出174第5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175 5.1Excel 2010的主要功能175 5.2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176 5.2.1Excel 2010启动与退出176 5.2.2工作簿文件的基本操作178 5.2.3工作表的基本操作178 5.2.4单元格的基本操作181 5.3工作表的编辑与格式化182 5.3.1数据的输入182 5.3.2数据的类型182 5.3.3数据的编辑184 5.3.4工作表的格式化187 5.4公式和函数190 5.4.1单元格引用和区域引用190 5.4.2公式193 5.4.3函数193 5.4.4Excel 2010常用函数196 5.5数据图表203 5.5.1图表结构203 5.5.2创建图表204 5.5.3图表的格式化与编辑206 5.6数据管理208 5.6.1数据清单208 5.6.2数据的排序210 5.6.3数据筛选212 5.6.4数据的分类汇总215 5.6.5数据透视表217 5.6.6数据透视图218 5.6.7宏219 5.7页面设置与打印221 5.7.1页面设置221 5.7.2打印预览224 5.7.3打印工作表224第6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225 6.1PowerPoint 2010主要功能225 6.2演示文稿的创建及幻灯片内容的编辑226 6.2.1PowerPoint 2010窗口组成226 6.2.2新建演示文稿228 6.2.3幻灯片的制作228 6.2.4幻灯片视图235 6.2.5演示文稿的保存和简单放映235 6.3幻灯片的改进和美化237 6.3.1幻灯片内容的改进237 6.3.2幻灯片的组织和管理237 6.3.3主题的应用240 6.3.4幻灯片母版的使用243 6.3.5设置占位符格式247 6.3.6添加媒体对象248 6.4添加动态效果248 6.4.1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249 6.4.2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250 6.5超链接与动作设置252 6.5.1添加超链接252 6.5.2动作按钮254 6.6演示文稿的放映255 6.6.1幻灯片放映控制255 6.6.2排练计时256 6.6.3录制旁白256 6.6.4自定义放映257 6.6.5设置幻灯片放映方式258 6.7演示文稿的输出259 6.7.1演示文稿的打印260 6.7.2演示文稿的打包261 6.7.3演示文稿的网上发布262 第三部分计算机应用技术 第7章多媒体技术265 7.1多媒体技术概述265 7.1.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265 7.1.2多媒体技术的特征265 7.1.3多媒体技术研究的内容266 7.1.4流媒体技术266 7.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269 7.2.1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269 7.2.2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272 7.3音频信息273 7.3.1数字音频273 7.3.2音频文件的格式274 7.3.3音频处理软件275 7.4图像信息的获取与处理276 7.4.1图像文件276 7.4.2图像文件的格式277 7.4.3图像处理软件278 7.5视频信息279 7.5.1视频概念279 7.5.2视频文件279 7.5.3视频处理软件281 7.6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281 7.6.1光存储技术281 7.6.2光存储介质282第8章软件开发技术284 8.1算法与数据结构284 8.1.1算法284 8.1.2数据结构285 8.1.3线性表287 8.1.4树与二叉树290 8.1.5查找293 8.1.6排序294 8.2程序设计基础296 8.2.1程序设计风格296 8.2.2结构化程序设计297 8.2.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98 8.3软件工程299 8.3.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300 8.3.2需求分析及其方法302 8.3.3软件设计及其方法304 8.3.4软件测试307 8.3.5程序调试310第9章信息**技术311 9.1信息**311 9.2计算机网络**312 9.3计算机病毒与防范314 9.3.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314 9.3.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314 9.3.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316 9.3.4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传播路径316第10章计算机发展新技术319 10.1大数据319 10.1.1概念319 10.1.2大数据的特征319 10.1.3大数据处理流程319 10.1.4相关技术321 10.2云计算322 10.2.1云计算的概念322 10.2.2云计算的主要特征323 10.2.3云计算的分类323 10.3人工智能324 10.3.1人工智能的概念324 10.3.2人工智能的发展324 10.3.3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325 10.3.4人工智能的分支327 10.4量子计算329 10.4.1基本原理329 10.4.2量子计算的发展330附录A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应用考试大纲(2018年版)332参考文献335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