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与应对(1934—1949)
QQ咨询:
有路璐璐:

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与应对(1934—1949)

  • 作者:金兵 编
  •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17836018
  •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近代教育社会史的专著,主 要关注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作者先从 20世纪30年代中期高校学生两次求职请愿运动入手, 揭示当时高校学生的就业状况及由求职请愿引起的社 会关注。接着分别考察了国民政府、高校和社团在此 后的不同阶段,对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及应对情 况。另外,本书还从就业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在 根据地及解放区对高校学生的工作分配情况。 后分 析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处理的时代 特征及对当代社会的历史启示。全书既注意分析求职 请愿、就业问题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诸因 素,也注意分析不同主体在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问题过 程中的认识立场、政治考量。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 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章 求职请愿运动与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 节 20世纪30年代中期高校学生求职请愿运动 一、1934年大学生职业运动 二、1936年大学生服务运动 第二节 求职请愿运动发生的明面与暗面 一、就业问题:求职请愿发生前学生的现实困境 二、党派政治:高校学生求职请愿运动发动的幕后推手 第三节 高校学生求职请愿运动引起的社会关注及反响 一、媒体、舆论对高校学生求职请愿运动的关注 二、各界人士对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讨论与认识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应对和处理 节 1934���1937年间国民政府与高校学生就业 一、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训导班的举办 三、调整高校招生结构与扩大公务人员招考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高校毕业生的安置和征调 一、全面抗战爆发后社会状况及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二、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促进 三、战时建教合作、人才统制与高校学生出路 四、全面抗战时期高校学生就业整体状况及其原因 第三节 1945—1949年间 政府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应对和处理 一、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政局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变迁 二、战后 政府对收复区高校学生就业的处理及其引发的冲突 三、内战时期高校学生就业状况及 政府就业促进措施 四、40年代后期 政府就业措施成效不彰之分析 第四节 特殊类别高校学生的就业政策——以高等师范类为** 一、国民政府时期高等师范教育的变迁 二、高等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制度设计与现实问题 第三章 学校、社团与高校学生就业 节 高等学校与学生就业 一、高校的学生就业促进组织及其发展状况 二、高校促进学生就业的举措与活动 三、高校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助推器——校友会 第二节 社团就业服务机构与高校学生就业 一、全面抗战前社团就业服务机构与高校学生就业 二、全面抗战时期社团就业服务机构与高校学生就业 三、抗战胜利后社团就业服务机构与高校学生就业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地区高校学生的工作安排 节 抗战时期中共根据地高校学生的工作安排 一、抗战时期根据地的人才需求状况 二、根据地高校学生的来源 三、服务于革命事业的工作安排:根据地的就业认识视角及人才政策 四、抗战时期根据地高校学生的工作去向 第二节 1945—1949年解放区高校学生的工作安排及就业处理 一、老解放区高校学生的工作安排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