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基础工程
QQ咨询:
有路璐璐:

基础工程

  • 作者:巨玉文、曾国红、刘彦忠、邵俐、杨晶、何斌、李立军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546863
  • 出版日期:2020年08月01日
  • 页数:288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依据我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和工程经验编写的。本教材的内容侧重于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阐述,同时紧密结合现行的相关规范、规程及相关工程实践资料,力图为学生今后从事工程设计及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又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地基与基础 1.1.1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1.1.2 基础工程的研究内容 1.2 基础工程的重要性 1.3 基础工程的发展概况和发展方向 1.3.1 基础工程的发展概况 1.3.2 基础工程的发展方向 1.4 基础工程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注意事项 思考题 第2章 地基基础设计方法概述 2.1 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内容 2.2 基础工程的设计等级 2.3 地基基础的设计方法 2.3.1 地基基础的三种设计方法概述 2.3.2 我国现行《地基规范》的设计方法要点及说明 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3章 地基勘察 3.1 地基勘察的目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3.1.1 地基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3.1.2 地基勘察的基本要求 3.2 地基勘察��方法 3.2.1 地球物理勘探 3.2.2 钻探 3.2.3 触探 3.2.4 坑槽探 3.3 土工试验 3.3.1 室内土工试验 3.3.2 原位试验 3.4 地基勘察报告 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4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4.1 浅基础的设计步骤 4.2 基础材料和浅基础类型 4.2.1 基础材料 4.2.2 浅基础的类型 4.3 基础的埋置深度 4.3.1 建筑物的用途、结构类型和荷载性质及大小 4.3.2 工程地质条件 4.3.3 水文地质条件 4.3.4 地基冻融条件 4.4 地基承载力验算 4.4.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方法 4.4.2 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 4.4.3 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 4.5 地基变形验算 4.5.1 地基变形验算的范围、验算要求和变形特征 4.5.2 地基变形计算 4.5.3 地基变形允许值 4.6 地基稳定验算 4.7 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4.7.1 建筑设计措施 4.7.2 结构措施 4.7.3 施工措施 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5章 浅基础的结构设计 5.1 无筋扩展基础 5.1.1 无筋扩展基础的特点和允许宽高比 5.1.2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 5.1.3 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步骤 5.2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5.2.1 基础的破坏形式 5.2.2 单独基础冲切破坏验算 5.2.3 单独基础剪切破坏验算 5.2.4 单独基础弯曲破坏验算 5.2.5 墙下条形扩展基础验算 5.2.6 扩展基础的构造 5.3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的共同作用 5.3.1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基本概念 5.3.2 基础分析方法概要 5.4 柱下条形基础 5.4.1 内力分析 5.4.2 柱下十字交叉条形基础 5.4.3 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 5.5 筏形基础与箱形基础 5.5.1 筏形基础与箱形基础的类型和特点 5.5.2 地基验算 5.5.3 筏形基础的结构设计 5.5.4 箱形基础的结构设计 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6章 桩基础 6.1 概述 6.2 桩的类型 6.2.1 按桩体材料分类 6.2.2 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 6.2.3 按施工方法分类 6.2.4 按挤土效应分类 6.2.5 按桩径(设计直径d)大小分类 6.3 竖向承压桩的荷载传递及单桩承载力的确定 6.3.1 竖向承压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6.3.2 竖向承压桩单桩承载力的确定 6.4 群桩竖向承载力 6.4.1 群桩效应 6.4.2 群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6.5 桩的抗拔承载力与桩的负摩擦力 6.5.1 单桩的抗拔承载力 6.5.2 桩的负摩擦力 6.6 单桩的水平承载力 6.6.1 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 6.6.2 单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理论分析 6.7 桩基的沉降计算 6.7.1 实体深基础法 6.7.2 明德林应力公式法 6.8 桩基础的设计 6.8.1 桩基础的设计步骤 6.8.2 群桩基础中单桩承载力的验算 6.8.3 承台的结构设计 6.8.4 桩身结构设计 6.8.5 桩基础的构造要求 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7章 特殊土地基 7.1 概述 7.2 软土地基 7.2.1 软土的成因类型及分布 7.2.2 软土的工程特性 7.2.3 软土地基评价 7.3 湿陷性黄土地基 7.3.1 黄土的特征和分布 7.3.2 黄土的湿陷原因及影响因素 7.3.3 黄土地基的湿陷性评价 7.3.4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措施 7.4 膨胀土地基 7.4.1 膨胀土的特征及对建筑物的危害 7.4.2 影响膨胀土胀缩变形的主要因素 7.4.3 膨胀土地基评价 7.4.4 膨胀土地基计算和工程措施 7.5 红黏土地基 7.5.1 红黏土的形成和分布 7.5.2 红黏土的工程特征 7.5.3 红黏土地基评价与工程措施 7.6 岩溶与土洞 7.6.1 岩溶发育的条件 7.6.2 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和处理措施 7.6.3 土洞地基 7.7 多年冻土地基 7.8 盐渍土地基 思考题 第8章 地基处理技术 8.1 地基处理方法分类与适用范围 8.2 换土垫层法 8.2.1 概述 8.2.2 设计方法 8.2.3 施工 8.2.4 质量检验 8.3 强夯法 8.3.1 概述 8.3.2 强夯法加固机理 8.3.3 强夯法设计 8.3.4 强夯法施工与质量检验 8.4 深层搅拌法 8.4.1 概述 8.4.2 加固机理 8.4.3 水泥土的基本特性 8.4.4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 8.4.5 深层搅拌桩施工及质量检验 8.5 碎(砂)石桩法 8.5.1 概述 8.5.2 加固机理 8.5.3 设计计算 8.5.4 施工方法及质量检验 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9章 基坑支护 9.1 概述 9.1.1 基坑工程 9.1.2 基坑工程的特点 9.1.3 基坑工程的历史发展 9.1.4 基坑工程的发展与展望 9.2 基坑支护结构类型 9.3 基坑工程设计原则 9.3.1 基坑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9.3.2 基坑支护结构的**等级 9.3.3 设计方法 9.4 基坑支护结构上的水、土压力计算 9.4.1 支护结构上土压力的影响因素 9.4.2 土压力的计算 9.5 桩墙式支挡结构的设计计算 9.5.1 概述 9.5.2 稳定验算 9.5.3 结构计算 9.6 重力式水泥土墙的设计计算 9.6.1 抗倾覆稳定验算 9.6.2 抗水平滑动稳定验算 9.6.3 墙身强度验算 9.7 土钉墙的设计计算 9.7.1 土钉墙的组成 9.7.2 设计计算 9.7.3 土钉墙及复合土钉墙的构造 9.8 基坑的地下水控制 9.8.1 截水 9.8.2 集水明排 9.8.3 井点降水 9.8.4 回灌 9.8.5 基坑降水的降深计算 9.8.6 基坑涌水量计算 9.8.7 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计算 9.8.8 减少与控制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措施 9.9 基坑监测 9.9.1 概述 9.9.2 基坑监测项目 9.9.3 基坑巡视检查 9.9.4 基坑监测频率 9.9.5 基坑监测步骤 9.9.6 基坑监测方法及数据分析 9.9.7 基坑监测报警 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10章地基基础抗震设计 10.1 概述 10.2 地震和地震反应 10.2.1 地震成因 10.2.2 地震波 10.2.3 震级和烈度 10.2.4 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及地震作用 10.3 场地与地基 10.3.1 地震区场地的选择与分类 10.3.2 场地(或地基)液化判别和液化等级划分 10.3.3 地震震陷 10.4 地基抗震验算 10.4.1 设防标准 10.4.2 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10.4.3 桩基的抗震验算 10.5 地基基础抗震措施 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11章基础工程应用软件简介 11.1 土木工程应用软件的发展 11.2 基础工程软件简介 11.2.1 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11.2.2 工程设计类软件 11.2.3 专业专用设计类软件 11.3 基础工程应用软件的合理使用 思考题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