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汉唐文学与文献论考
QQ咨询:
有路璐璐:

汉唐文学与文献论考

  • 作者:陈尚君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48989
  •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1日
  • 页数:588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汉唐文学与文献论考》项目成果,是我继《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0月)和《陈尚君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后的第三本论文集。凡前二集已收者一律不收。全书凡分为五个部分:一是有关断代分体文学全集的一些文章,包括我本人著作的几篇序跋;二是关于文学研究者;三是关于正史研究者;四是分析包括本师在内的几位前辈学人治学成就的文字;五是书评。除少数几篇为未刊稿,其他各篇均注明发表的时间和刊物,各文仅稍作技术处理,内容均保持原貌。书评各篇,没有保留以前发表时的题目,一律改以作者和书名为题。余嘉锡一篇,则另拟新题。应该说明的是,由于不断有新资料的发现,比如长沙窑又陆续有几批新的有诗瓷器发表,以往不太为人所知的宋人《诸家老杜诗评》和韩国所存《唐宋名贤诗话》都有了新的整理本,唐代新见墓志的数量尤其丰富,唐人逸诗也有不少新的发现,可以增订拙文的资料很多,但因改写或增订牵涉问题太多,我近期又一直在香港讲学,无暇作出处理,敬请读者见谅。希望今后有机会弥补这一遗憾。
    文章节选
    断代文学全集编纂的回顾与展望
    将一代文学作品总汇于一书的断代文学全集的纂辑,肇始于明末,至清代因《全唐诗》、《全唐文》等书的问世,引起学界广泛重视。近代以降,特别是*近二十多年问,中国学者对此类著作的编修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先后出版或编纂中的著作已知达40种以上,所涉几乎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各体作品。可以相信,此类著作的大量出世,必将对21世纪的中国文史研究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此类著作编修中所涉及的一些共同问题,也应引起学者的充分重视。
    汇聚多人作品的文学总集在东晋出现,后以萧统(501-531)《文选》影响*大。除各种中小选本外,有两类著作受其影响尤为明显:其一为《文苑英华》这样上承《文选》的大型总集,收罗丰备而不重遴择;其二是姚铉(968-1020)《唐文粹》那样的断代综合选本,综摄一代而能反映各体作品的成就,其后吕祖谦(1137—1181)编《宋文鉴》、苏天爵(1294—1352)编《元文类》,皆属此类,明清两代尤多。本文所说的断代文学全集,与前述选本虽皆属总集,但编纂旨趣则完全不同,即求不作选择地收罗一代作品,尽可能全备地汇聚于一书。今知此类书*早的纂辑者是明嘉靖问编成《古诗纪》156卷的冯惟讷(1513-1572),沿其体例而续有所成的则为隆庆至万历初年编成《唐诗纪》初盛唐部分170卷的黄德水和吴绾。万历、崇祯年间胡震(1569-1645)编成《唐音统签》1033卷,**完成有唐一代诗歌的汇辑。
    ……
    目录
    传统考据与现代学术(代序)
    断代文学全集编纂的回顾与展望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再检讨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校订释例
    《全唐诗续拾》前言
    《全唐文补编》前言
    《全唐文补编》校后记
    《全唐文补编》出版感言
    《唐文拾遗》《唐文续拾》校订例言
    对《全唐文新编》的一些看法
    断代文学全集的学术评价——《全宋诗》成就得失之我见
    《全宋文》的编纂难度和学术成就
    中国近二十年唐代文学研究述评
    唐代文学文献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五代新说》中的先唐遗诗
    日本汉籍中的唐代文学文献
    俄藏敦煌遗书中的郑虔手札
    唐代与翰林学士有关的两种诗歌总集考释
    《二十四诗品》真伪之争与唐代文献考据方法
    崔致远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地位
    《祖堂集》与唐诗研究
    《全唐诗补编》以外新见唐五代逸诗辑存
    长沙窑唐诗书后
    伏见宫旧藏《杂抄》卷十四中的唐人逸诗
    《钓矶立谈》作者考
    诗话寻源
    《宋诗话辑佚》匡补
    二十四史启动修订的一些建议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订补二则
    《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前言
    《旧五代史》重辑的缘由和方法
    朱东润先生的治学方法——以《梅尧臣传》为例
    传叙文学:人性真相的叙述——述朱东润师《八代传叙文学述论》
    刘大杰先生和他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写在《中国文学发展史》初版重印之际
    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述评
    陈寅恪先生唐史研究中的石刻文献利用
    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
    傅璇琮主编《唐诗研究集成》
    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
    林继中《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一、二辑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
    张固也《新唐书艺文志补》
    张沛《昭陵碑石》
    郁贤皓、陶敏整理《元和姓纂(附四校记)》、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
    周勋初等校订本《册府元龟》
    王力平点校《古今姓氏书辩证》
    金程宇《域外汉籍丛考》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