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1937少年的征途
QQ咨询:
有路璐璐:

1937少年的征途

  • 作者:许敏球
  • 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501616206
  • 出版日期:2020年08月01日
  • 页数:244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1937少年的征途》是第三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获奖作品,受到聂震宁、王泉根、林文宝、徐坤、李洱等权威名家的一致好评。作者以抗战时期南京沦陷为背景,讲述了洛桐和秋芷两个少年逃离南京,历经千辛万苦,一直逃到重庆大后方的故事。洛桐是南京下关一个普通渔民的孩子,他的母亲在家境富裕的秋芷家做保姆,家境的悬殊并没有妨碍两个人成为*好的朋友。洛桐带着秋芷,在南京城各处游玩,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战争来临,两个少年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大变故。秋芷在离开南京逃难时与父母失散,洛桐的父母也被日本人的炸弹炸死,两个少年没有被击倒。洛桐护送秋芷逃离南京,去重庆寻找秋芷的父母。两个少年辗转几千里,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来到重庆。秋芷与父母重逢,洛桐则立志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飞行员……
    文章节选
    上部  羊牛下来 **章
    小火车,跑得快
    那时夏天刚到来不久,窗外的槐花开得细密,散发出阵阵清香。**早晨,爸爸把我叫醒,说:“把这几条白鱼送到秋先生家里去。”
    妈妈在秋先生家做事。提起秋先生一家人,妈妈总是赞不绝口,说这样的主家寻常难遇。上次回家,妈妈提到秋先生家的二小姐喜欢吃鱼,让爸爸捕几条鱼送过去,爸爸就去长江里捕了这几条白鱼上来。
    白鱼肉质细嫩,烧好后放到嘴里轻轻一嚼,就从舌尖融化到了喉咙里,味道很是鲜美。
    “鱼要吃活”,此刻这几条白鱼正活泼泼地在桐木桶里摇头摆尾,溅起一片水花。
    “秋先生家在三牌楼校门口。你坐小火车,在三牌楼站下车,沿着和会街,朝农学院方向走。秋先生家是红屋顶的花园洋房,你到了就能看到。”爸爸说。
    我的心欢乐地跳动起来。小火车!虽然每天都能看到它吭切吭切地经过,但���的机会并不多。坐在小火车上穿城而过,简直算得上是小小的旅行了。
    爸爸把装着鱼的木桶递给我,又给了我五角钱买车票。
    “早去早回,不要在外面瞎玩。”
    我拎起木桶,出了家门。
    小火车的起点站在下关码头附近,离我家不远。
    长江上往来船只穿梭,码头上全是人:上船下船的旅客,搬运行李的苦力,拉黄包车的车夫,叫卖的小贩,讨钱的乞丐。我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来到了车站。
    我买了一张*便宜的三等座,拎着木桶上了小火车。
    小火车其实并不小,跟下关火车站那些开往北平、上海的火车大小相当。只是因为它在南京城里跑,大家习惯叫它“小火车”。它从城北长江边的下关出发,从金川门进城,一路开到城南,从雨花门出城,直至秦淮河边的养虎巷,像一条长绳把南京城的南北穿在了一起。
    今天车上的人不少,好些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几个小孩嬉闹着在车厢里跑来跑去,像小疯子一样。
    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站好,把木桶放在脚边。
    那几个小孩围住木桶指指点点,看个不停:“鱼呢,是活的……”
    汽笛响起,小火车开动了。
    下关*繁华的街道大马路出现在火车左侧,银行、洋行、邮局、旅馆、戏院、茶楼、绸缎庄、眼镜公司一一从眼前掠过。大马路汇聚了天南海北的时兴货,有的听说还是从西洋运来的,住在城里的太太小姐们经常坐着小火车过来买东西。大马路过去了,火车经过惠民河,出了下关,沿着狮子山下的护城河继续前行。
    初夏的风从车窗里鼓进来,带来了远处的河水和泥土的气息,洋溢着一种勃勃的生气。车厢里的人们兴致盎然地聊着天,卖报纸的、卖茶叶蛋的、卖香烟的从这节车厢串到那节车厢,吆喝个不停。我的心情愉快极了,仿佛有一种新的希望在等待着我。
    小火车轰隆隆地飞驰,似乎它也觉得在这夏日的晨风里奔跑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前面的城墙上出现了一道大门,上面写着“金川门”三个大字,就是入城的城门了。城门两侧张贴着大字标语:“革除旧习惯,实行新生活。”
    车厢里忽然一暗,小火车已经钻进了金川门。不一会儿车厢里又变得明亮,火车已经通过金川门,进城了。
    “大炸弹!大炸弹!”车厢里那几个打闹的小孩忽然指着窗外兴奋地喊。
    我抬眼望去,不远处是一个公园。公园的**,矗立着一个巨大的炸弹模型,在阳光照耀下发出冷冰冰的金属光泽,就像是一座钢质高塔。
    今年全城有过一次防空演习,说是防备日本飞机的空袭。当时我们正在上国文课,听到尖厉的警报响起,大家兴奋极了,一窝蜂跑出教室,跟着老师跑到学校后山躲起来,直到警报解除才回教室—— 一堂课就这么过去了!
    日本人的飞机投下的炸弹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小火车慢了下来。三牌楼站到了。
    我拎着木桶下了小火车,四处张望,找到了“和会街”的路牌,便沿着和会街走起来。
    太阳已经升起来,气温变高了。好在和会街两侧都是高大茂密的法国梧桐,浓荫遍地,就像是一条绿色的隧道,把阳光阻隔了。我一直朝前走,直到路边出现了一道拱形大门,上面写着:“国立**大学农学院。”
    街道的路牌也变成了“校门口”。
    秋先生家应该不远了。
    我又朝前走了一会儿,停住了脚步。
    路边出现了红色屋顶的花园洋房,被围墙环绕着,在阳光下很好看。然而叫人发愁的是,那里有二三十栋红屋顶的洋房,我根本不知道哪一栋才是秋先生家。
    我抱着碰运气的想法,沿着这一片住宅区走。也许妈妈这时候正好从秋先生家的房子里走出来,那样她就会看到我。
    但我从头到尾走了一圈,不仅没有遇见妈妈,连其他人也没遇见一个。整片住宅区静悄悄的,想找个人问一问都办不到。
    手里的水桶也变沉了,我的两只胳膊都酸酸的。我把木桶放在地上。那几条白鱼朝我吐着水泡,似乎是在嘲笑我。
    “悲多汶,慢点跑!”
    身后突然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
    我转过身,看到一只金黄的狮子狗正喜气洋洋地追着一只蝴蝶跑。狮子狗的后面,跟着一个穿白色裙子、瘦瘦的短发女生。她的年纪看起来跟我差不多,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白皙得简直像透明一样,一双眼睛大大的,带着一点淘气的神情。
    狮子狗从我身边跑过去了,女孩也跟着跑过去。
    她忽然又停住脚步,转身来到了我面前。
    我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身子绷得紧紧的。
    “这是什么鱼?”她望着我的木桶,很感兴趣地问。
    “白鱼。”
    “它们好吃吗?”
    “很好吃的。”
    她眼睛里透出欣喜的光,龇起小猫一样细密的白牙:“多少钱一斤?”
    我的脸红了:“我这鱼不卖。”
    “不卖?”
    “我要送人的。”
    她露出失望的神色,过了一会儿又高兴起来:“你可以先卖给我,然后再去捕几条送人。”
    “那可不行。”
    她叹了口气,带着狮子狗,朝前走去。
    我大着胆子,喊了一声:“小姐——”
    “嗯——”她转过头,笑了一下。
    我的脸又红了。
    “你是住在这里吗?”
    “是啊。”
    “请问……你知道秋先生家在哪儿吗?”
    她的眼睛里显出了笑意,那笑意从眼睛里荡漾到了脸上:“秋先生?秋天的秋?”
    “对。”
    “你这鱼是要送到他家的?”
    我点点头。
    她上下打量了我一眼,忽然说:“你是芳嫂的儿子?”
    “是啊……”我有点疑惑地看着她,然后明白过来,“你是……秋小姐?”
    她高兴地点点头:“你这鱼是送给我的呀!芳嫂跟我提到过你,说你跟我差不多大呢,还说等家里捕到了鱼就让你送过来。”
    我倒有点不好意思了,把木桶拎起来,走到她面前:“给你。”
    她笑起来:“我可拎不动。” 狮子狗跑在前面,她跟着狗,我跟着她。她一边走一边指着尽头的一栋洋房说:“那儿就是我家。”
    “你叫什么名字?”她扭头问我。
    “洛桐。”
    “哪两个字?”
    “洛阳的洛,梧桐的桐。”
    “我叫秋芷。芷是这个字。”她用手在空中写着。
    我点点头。
    “你家在哪里?”她问。
    “下关,长江边。”
    “那你一定会划船了?”
    “会的。打小就会了。”
    她现出向往的表情:“会划船,多了不起!我连自行车都还没学会呢。”
    啊,自行车,那可是我*盼望拥有的东西!不过自行车太贵了,爸爸妈妈是不会买给我的。
    “这鱼是你捕的吗?”
    “我爸爸捕的。”我又补充了一句,“我也会的。”
    “怎么捕呢?”
    “渔网、渔叉、渔笼、钓竿,方法多着呢。*厉害的可以长憋一口气,用手在水里抓鱼,我爸爸就会,我还不行。”
    “用手抓鱼!”她一副惊讶的样子。
    她带着我来到她家门前。她家的围墙是青砖垒成,墙上开着方形小窗,窗后鲜花朵朵,芭蕉、翠竹从墙头探出来,绿意盈盈的。她把手放在褐色的木门上,推开院门。门里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坪,一条水泥甬道从院门口一直通到花园洋房的门口。这是一栋典雅、别致的两层洋房,墙壁是柔和的白色,一楼二楼有数扇长窗,用深红色的木头镶着窗边,窗后垂着轻纱帘子,红色的屋顶上开着两个高低错落的老虎窗。房前有一株高大的银杏树,叶片在风中翩翩起舞。树下斜放着一辆亮锃锃的自行车,看来是属于她的。绿色的草坪,白色的房子,红色的屋顶,蓝色的天空,风中摇曳的银杏树,看起来就像一幅赏心悦目的画。
    “芳嫂——芳嫂——”她一进院子就大声喊。
    花园洋房的侧门打开了,妈妈一边擦着手,一边从里面走了出来:“二小姐回来了——”她看见了我,脸上立刻浮现出笑容,“小桐你怎么也来了——”
    “他来给我送鱼的。”秋芷高兴地说,“芳嫂,你真好,知道我喜欢吃鱼。”
    “谁不知道你是猫变的呀。”妈妈笑着说,走过来接过我的木桶,“这种白鱼是在长江里长大的,浑身都是活肉,鲜得很呢,我让老林中午就给你做上。”
    秋芷不停地点头,很期待的样子。
    妈妈看着我:“你爸爸怎样?”
    “挺好的。你不在家他可自在了。”
    妈妈哼了一声:“你仔细看着他。”又说,“太太睡着了,不然倒是让你见见太太。你在这里等着,把太太给我的一包糖带回去,把桶也带回去。”
    “先别急着回去呀,再留一会儿。”秋芷热情地说。
    妈妈看看她,又看看我:“留他干吗……”
    “洛桐知道很多新鲜事,我想听呀,划船,捕鱼……”
    妈妈苦笑了一下:“我的二小姐,划船,捕鱼,有什么好听的!风里来雨里去,苦死了。”
    “我就想听呀。天天总是一个人,无趣极了——只有悲多汶陪着我,它也说不了话。”
    狮子狗像听懂了一样,汪汪地叫了两声。
    “我担心太太见了会不高兴……”
    “不会的,妈妈正愁我在南京没有什么玩伴呢!她总是让我多跟同学交朋友,但我是插班生,别人不愿意理我……”她的声音低低的。
    “好了好了,小桐你先陪二小姐一会儿。”妈妈拎着装着白鱼的木桶往洋房侧门走,回头看了我一眼,“千万要懂规矩,这儿可不是家里。”
    我点点头。秋芷欢呼一声:“我们走!”
    目录
    上部 羊牛下来 **章 小火车,跑得快 ?2 第二章 月光曲 ?13 第三章 秋的动物园 21 第四章 西风的话 ?29 第五章 打仗了 ?43 第六章 大船 ?60 中部 维以不永伤 第七章 她的声音 ?80 第八章 别离之日 ?95 第九章 白夜 113 第十章 我等候你 ?126 下部 泛彼柏舟 第十一章 长路 ?148 第十二章 舟行水上 ?168 第十三章 新年 ?184 第十四章 崇山峻岭 194 第十五章 大江奔腾 211 尾声 226 后记:当和平的钟声响起 ?229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