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音响师宝典
QQ咨询:
有路璐璐:

音响师宝典

  • 作者:王明臣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536099
  • 出版日期:2020年08月01日
  • 页数:478
  • 定价:¥1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三篇:基础理论与实践篇、操作应用与技能篇和数字音响技术篇,书中主要介绍音响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种音响设备的基本功能及工作原理与基本操作方法,具体介绍了音响系统的连接调整方法与使用技巧,**介绍了调音台与周边设备以及功放音箱的使用调整方法和故障的检测判断方法。同时,本书对于数字声频技术、数字调音台、数字音频信号的网络传输等基本原理和应用也作了具体的分析和讲解,对数字音频系统测试软件Smaart和建筑声学软件EASE的原理和使用也作了较具体的介绍。
    目录
    上篇 基础理论与实践篇 第 1章 声学基本知识 2 1.1 声音的基本性质 2 1.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 1.1.2 音调 3 1.1.3 响度 4 1.1.4 音色 4 1.2 声音的参数与计量 4 1.2.1 声压、声压级、声功率和电平 4 1.2.2 声频信号的动态范围 6 1.2.3 不同声源的频率范围 6 1.3 听觉的主观特征 7 1.4 立体声简介 9 1.4.1 立体声的概念 9 1.4.2 人耳对声源的定位 10 1.4.3 双扬声器听声试验 11 1.4.4 双声道立体声的拾音 13 1.4.5 双声道立体声的听音 16 第 2章 传声器 17 2.1 传声器的原理及性能17 2.1.1 传声器的指向特性 17 2.1.2 动圈传声器 18 2.1.3 电容传声器 18 2.1.4 铝带传声器 19 2.1.5 其他传声器 19 2.2 传声器的选择与使用21 2.3 传声器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3 第3章 调音台 25 3.1 调音台的基本功能与类型25 3.2 语言录音调音台的特点及功能 26 3.3 音乐录音调音台的特点及功能 28 3.3.1 音乐录音调音台的主要特点 28 3.3.2 音乐录音调音台的主要功能 28 3.4 模拟调音台的输入/输出及调整技巧 30 3.4.1 模拟调音台声源输入种类和连接方式 30 3.4.2 模拟调音台输出的种类和功能 31 3.4.3 模拟调音台的初始化方法 32 3.4.4 模拟调音台 6 步出声调整技巧 32 3.5 调音台的主要技术指标32 3.5.1 频响 33 3.5.2 增益 33 3.5.3 噪声 33 3.5.4 失真 33 3.5.5 线性 33 3.6 调音技术 34 3.6.1 声音信号电平的调整 34 3.6.2 频率的调整 36 3.6.3 直达声与反射声比例关系的调整 37 3.6.4 立体声的处理 37 3.7 调音台举例 38 3.7.1 英国声艺 Soundcraft 8000 调音台 38 3.7.2 带功放的调音台 41 第4章 周边设备 42 4.1 混响器(效果器) 42 4.1.1 混响时间 42 4.1.2 混响室与混响设备 42 4.2 均衡器45 4.2.1 音质的补偿 45 4.2.2 均衡器的使用 46 4.2.3 正确调整声场均衡器 47 4.3 压限器48 4.3.1 正确调整压限器 49 4.3.2 正确调整噪声门 51 4.4 正确调整电子分频器51 4.5 正确调整声反馈**器51 第5章 功率放大器 53 5.1 功率放大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53 5.1.1 按输出级与扬声器的连接方式分类 53 5.1.2 按功率管的偏置工作状态分类 53 5.1.3 按放大器所用器件分类 54 5.1.4 功率放大器在音响系统中的作用 54 5.1.5 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54 5.1.6 使用功率放大器应注意的问题 56 5.1.7 调节功率放大器输出大小的电平调节旋钮的工作原理 56 5.1.8 数字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57 5.1.9 功率放大器可否并联输出 57 5.2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指标58 5.3 功率放大器的使用 58 第6章 扬声器系统及耳机 61 6.1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与主要特性 61 6.2 扬声器的分类及其用途63 6.3 电子分频器与功率分频器64 6.4 扬声器箱 66 6.4.1 封闭式音箱 66 6.4.2 倒相式音箱 66 6.4.3 箱式扬声器系统的组成 66 6.4.4 声柱 67 6.4.5 选择使用扬声器时应注意的问题 67 6.4.6 扬声器线性数组的概念 68 6.4.7 扬声器系统损坏的原因 69 6.5 扬声器的串联与并联使用71 6.5.1 扬声器串联或并联时总阻抗的计算方法 71 6.5.2 扬声器串联或并联必须满足的必要条件 72 6.6 耳机73 6.6.1 耳机的分类 73 6.6.2 耳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74 6.6.3 耳机的选用 74 第7章 文化娱乐场所音响设备 75 7.1 文化娱乐场所用调音台75 7.1.1 单声道输入通道 75 7.1.2 立体声输入通道 77 7.1.3 主控部分 78 7.2 架子鼓的拾音 80 7.3 多重效果处理器 81 7.3.1 多重效果处理器概述 81 7.3.2 多重效果处理器的连接 81 7.3.3 文化娱乐场所常用的效果处理器 81 第8章 扩声系统的操作与使用 85 8.1 扩声的作用与要求 85 8.2 室内扩声系统 86 8.3 扩声系统设备连接的意义与要求 87 8.3.1 连接的意义 87 8.3.2 连接的基本要求 88 8.4 接插件与连接线 89 8.4.1 接插件 89 8.4.2 连接线 94 8.5 平衡连接与非平衡连接96 8.5.1 平衡连接 96 8.5.2 非平衡连接 97 8.5.3 平衡与非平衡的转换 97 8.5.4 平衡和非平衡输出 98 8.6 接地 106 8.6.1 接地方式 106 8.6.2 妥善接地所采取的措施 107 8.7 匹配 108 8.7.1 阻抗匹配 109 8.7.2 电平匹配 110 8.8 相关设备间的配接方法 112 8.8.1 音源与调音台的配接 112 8.8.2 调音台与其他设备的配接 113 8.8.3 效果器的配接 113 8.8.4 功率放大器与扬声器的配接 115 8.9 扩声系统设备连接举例 118 8.9.1 音乐厅扩声系统的连接 118 8.9.2 剧院扩声系统的连接 120 8.9.3 小型文化娱乐场所扩声系统的连接 122 8.9.4 歌舞厅扩声系统的连接 122 8.9.5 大型扩声系统的连接 124 8.10 开机与关机 126 8.10.1 开机过程 126 8.10.2 关机过程 126 中篇 操作应用与技能篇 第9章 声音与人耳听觉特性 128 9.1 声音的概念 128 9.2 声音和声波 128 9.2.1 声压 128 9.2.2 声速、频率、周期和波长 129 9.2.3 声功率和声强 130 9.2.4 声级 130 9.3 人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功能 131 9.3.1 外耳 131 9.3.2 中耳 132 9.3.3 内耳 132 9.4 人耳的听觉范围 132 9.4.1 频率范围 132 9.4.2 声压级范围 132 9.5 声音的三要素 133 9.5.1 音调 133 9.5.2 响度 134 9.5.3 音色 136 9.6 噪声 138 9.7 声波的传播 139 9.7.1 波阵面和声线 139 9.7.2 声波的反射和折射 140 9.7.3 声波的衍射和拍 140 9.7.4 驻波 141 9.7.5 多普勒效应 142 9.8 人耳的几种效应 143 9.8.1 掩蔽效应 143 9.8.2 双耳效应 145 9.8.3 主观音 146 9.8.4 鸡尾酒会效应 146 9.8.5 哈斯效应 146 9.8.6 耳壳效应 146 第 10章 乐器声和语声 147 10.1 乐器声 147 10.1.1 乐器的分类 147 10.1.2 乐器的组成 148 10.1.3 乐器的时间过程 148 10.1.4 乐器发声的指向性 149 10.1.5 乐器声的声学特性 151 10.1.6 音阶 153 10.2 语声 161 10.2.1 人的发声机构 161 10.2.2 元音和辅音 162 10.2.3 语声的声学特性 162 10.2.4 语言的可懂度和清晰度 165 第 11章 立体声和环绕声系统 167 11.1 立体声和环绕声的概念 167 11.2 立体声的拾音 168 11.2.1 仿真头方式 168 11.2.2 AB 方式 168 11.2.3 声级差方式 169 11.2.4 分路方式 176 11.2.5 多声道拾音方式 176 11.2.6 多声道及立体声的串音衰减量和分离度 177 11.3 立体声的重放 178 11.3.1 立体声*佳听声位置 178 11.3.2 听声区域的扩大和声像的展宽 181 11.3.3 立体声听声房间 182 11.4 多声道立体声和环绕声 183 11.4.1 杜比立体声和杜比环绕声 184 第 12章 传声器的原理与使用 186 12.1 声波的接收方式 186 12.1.1 压强式声波接收方式 186 12.1.2 压差式声波接收方式 187 12.1.3 复合式声波接收方式 189 12.1.4 接收球面波声场时的声压差 191 12.2 传声器的特性及使用时的要求 191 12.2.1 传声器的特性 191 12.2.2 传声器使用时的要求 193 12.3 传声器的工作原理 194 12.3.1 动圈传声器 194 12.3.2 铝带传声器 197 12.3.3 电容传声器 198 12.3.4 驻极体传声器 201 12.3.5 压力区域传声器 201 12.3.6 无线传声器 203 12.4 传声器的使用及其特性选择 204 12.4.1 传声器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204 12.4.2 对传声器特性的选择 205 12.5 拾音方式 206 12.5.1 一点拾音方式 206 12.5.2 多传声器方式 206 12.5.3 一点拾音加辅助传声器方式 207 12.6 通俗音乐的拾音 207 12.6.1 鼓组的拾音 207 12.6.2 弦乐器的拾音 209 12.6.3 钢琴的拾音 210 12.6.4 铜管乐器的拾音 210 12.6.5 打击乐器的拾音 211 12.6.6 歌声的传声器布置 211 12.6.7 对美声进行拾音 211 12.6.8 对通俗音乐拾音传声器的要求 212 12.6.9 对大合唱演出的拾音 213 12.7 歌剧、戏曲、小品、相声等的拾音 213 12.7.1 对歌剧、话剧、戏曲舞台台口拾音 213 12.7.2 对歌剧、话剧、戏曲舞台主要演员拾音 215 12.7.3 对歌舞晚会舞台台口拾音 215 12.7.4 对戏剧、小品演出拾音 215 12.7.5 对相声演出拾音 216 12.8 西洋古典音乐的拾音 216 12.8.1 钢琴独奏的拾音 217 12.8.2 小提琴、钢琴二重奏的拾音 217 12.8.3 钢琴伴奏声乐的拾音 217 12.8.4 弦乐四重奏的拾音 218 12.8.5 交响乐的拾音 218 第 13章 调音的概念与技巧 223 13.1 影响声音质量的有关因素 223 13.1.1 声音三要素对声音质量的影响 223 13.1.2 室内声场对声音的影响 225 13.1.3 室内声波传输特性对调音的影响 226 13.1.4 人耳听觉对调音的影响 228 13.2 音响系统的电平调整 230 13.2.1 电平的基本概念 230 13.2.2 音响系统电平的种类 231 13.2.3 音响系统电平的调整方法 231 13.2.4 电平调整的注意事项 232 13.3 调音台的调音技巧 233 13.3.1 常见音源的频率特性与听觉的关系 233 13.3.2 人声的调音技巧 234 13.3.3 伴奏音乐与歌声比例的调整 236 13.3.4 音乐酒吧与咖啡厅的调音 236 13.3.5 立体声扩声的校准和调整 237 13.3.6 音响师在演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38 13.4 效果处理器的调音技巧 239 13.4.1 效果处理器简介 239 13.4.2 数字延时器工作的原理及应用 240 13.4.3 数字混响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43 13.4.4 多效果处理器的应用举例 244 13.5 压缩/限幅器的调音技巧 248 13.5.1 压限器的功能 248 13.5.2 压限器的工作原理 249 13.5.3 压限器的应用 251 13.6 均衡器的调音技巧 256 13.6.1 频率均衡处理的意义 256 13.6.2 多频段图示均衡器的工作原理 256 13.6.3 均衡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58 13.6.4 均衡器在扩声系统中的应用举例 259 13.7 激励器的调音技巧 262 13.7.1 激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62 13.7.2 激励器实例 263 13.7.3 激励器在扩声系统中的使用方法 263 13.8 声反馈**器的调音技巧 264 13.8.1 声反馈现象与产生啸叫的原因 264 13.8.2 声反馈**器的工作原理 265 13.8.3 声反馈**器的使用与调整 265 第 14章 扬声器系统 268 14.1 机电和声电类比 268 14.1.1 电路系统的串联谐振 268 14.1.2 机械系统的串联共振 268 14.1.3 声学系统的串联共鸣 268 14.2 扬声器的电声特性 269 14.3 纸盆扬声器 272 14.3.1 纸盆扬声器的构造和换能原理 272 14.3.2 纸盆扬声器在各声频段的特性 273 14.3.3 纸盆扬声器的效率和失真 275 14.3.4 其他形式的纸盆扬声器 276 14.4 球顶形扬声器 277 14.5 扬声器箱 278 14.5.1 障板 278 14.5.2 后部开放式声箱 279 14.5.3 封闭式声箱 280 14.5.4 倒相式声箱 280 14.5.5 扬声器系统 280 14.5.6 声柱 283 14.6 扬声器的使用 283 14.6.1 阻尼系数 283 14.6.2 扬声器与放大器的阻抗匹配 284 14.6.3 扬声器的定相 284 14.6.4 扬声器的性能与使用 285 14.6.5 扬声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85 14.7 扬声器的测量 285 14.8 耳机 287 14.8.1 耳机的特点和对它的要求 287 14.8.2 耳机的类型和构造 288 第 15章 扩声系统的使用及配置 290 15.1 扩声设备的组成 290 15.1.1 扩音机 290 15.1.2 增音机 292 15.2 扬声器与扩音机的配接 294 15.2.1 定阻抗式配接 294 15.2.2 定电压式配接 300 15.3 扩声扬声器的布置和啸叫的防止 302 15.3.1 室内扩声系统 302 15.3.2 室外扩声系统 302 15.3.3 扩声系统的电声性能指标和术语 303 第 16章 建筑声学基础 304 16.1 室内声音 304 16.1.1 室内声音的传播 304 16.1.2 吸声系数与平均吸声系数 305 16.2 混响时间和简正振动 306 16.2.1 混响时间的定义 306 16.2.2 混响公式 306 16.2.3 简正振动 306 16.3 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 308 16.3.1 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分类 308 16.3.2 各种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吸声特性 308 16.4 房间的隔声、隔振和声音的扩散 311 16.4.1 隔声 311 16.4.2 隔振 312 16.4.3 扩散 312 第 17章 音响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修 314 17.1 音响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314 17.1.1 正确进行系统配置与连接 314 17.1.2 养成正确的开/关机顺序习惯 314 17.1.3 防止声反馈引起的啸叫 314 17.1.4 晶闸管干扰及防止措施 317 17.1.5 避免损坏扩音机和扬声器的措施 320 17.2 扩声系统设备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 320 17.2.1 直接观察法 320 17.2.2 测量电压法 321 17.2.3 测量电阻法 321 17.2.4 元器件替代法 322 17.2.5 波形观察法 322 17.2.6 触击检查法 322 17.2.7 模拟检查法 323 17.2.8 电路分割法 323 17.2.9 在线测量法 324 17.2.10 短接旁路法 324 17.3 系统设备常见故障的检修程序 325 17.3.1 无声故障 325 17.3.2 电源故障 326 17.3.3 扬声器故障 328 17.3.4 主放大器故障 329 17.3.5 立体声设备一个声道故障 329 17.3.6 AV 放大器及调音台常见故障 330 17.4 音响系统故障维修实例 332 下篇 数字音响技术篇 第 18章 数字声频技术基础 336 18.1 A/D 转换 336 18.1.1 采样 336 18.1.2 滤波和混叠 338 18.1.3 量化 339 18.1.4 采样分辨率的可闻效果 340 18.1.5 高频颤动的使用 342 18.1.6 高频颤动的种类 344 18.1.7 A/D 转换中的过采样 345 18.1.8 A/D 转换中的噪声整形 345 18.2 D/A 转换 346 18.2.1 基本的 D/A 转换 346 18.2.2 D/A 转换中的过采样 346 18.3 音质与采样频率和分辨率之间的关系 347 18.3.1 心理声学限制 347 18.3.2 采样频率 348 18.3.3 量化分辨率 349 18.4 数字化处理的相关问题 351 18.4.1 时基抖动及对转换器的影响 351 18.4.2 改变声频信号的分辨率(再量化) 352 18.4.3 动态范围扩展 353 18.4.4 误码校正 353 18.5 数字声频信号处理 354 18.5.1 电平控制 354 18.5.2 交叉渐变 354 18.5.3 调音 355 18.5.4 数字滤波器和均衡 355 18.5.5 数字混响和其他效果 356 18.5.6 动态处理 357 18.5.7 采样频率转换 357 第 19章 PA数字音频处理器的原理与应用 359 19.1 面板功能旋钮与连接 359 19.1.1 后面板 359 19.1.2 前面板 360 19.1.3 快捷启动 361 19.2 基本编辑功能 366 19.3 操作运行 368 19.3.1 程序定义 369 19.3.2 工厂程序向导 369 19.4 参数及调整 370 19.4.1 前置分频器 370 19.4.2 声反馈**器 370 19.4.3 分谐波合成发生器 371 19.4.4 分频器 371 19.4.5 后置分频器的参数均衡 PEQ 372 19.4.6 压缩器/限幅器 372 19.4.7 扬声器延时调整 373 19.5 分频器的使用 374 19.5.1 2 × 6 分频器 374 19.5.2 2 × 5 分频器 375 19.5.3 2 × 4 分频器 375 19.5.4 2 × 3 分频器 375 第 20章 数字调音台 377 20.1 数字调音台的特点 377 20.2 Si-Performer 系列数字调音台的特点 378 20.3 调音台的使用 378 20.3.1 调音台背面板 379 20.3.2 调音台前面板 380 20.3.3 输入通道属性部分 383 20.3.4 输出通道属性部分 384 20.3.5 VCA 功能 386 20.3.6 哑音编组功能 387 20.3.7 路由分配设置 388 20.3.8 效果器设置 390 20.3.9 推杆自定义设置 391 20.3.10 Show 文件的保存与调取 391 20.4 调音操作步骤 392 第 21章 MIDI(乐器数字接口) 394 21.1 MIDI 的硬件 394 21.2 MIDI 信息的组成 396 21.2.1 通道信息 396 21.2.2 系统信息 398 21.3 MIDI 制作系统中的设备 400 21.3.1 概述 400 21.3.2 MIDI 键盘合成器 401 21.3.3 音源 402 21.3.4 鼓机 403 21.3.5 MIDI 音序器 403 21.3.6 MIDI 效果器 404 21.4 MIDI 设备在录音中的应用 404 21.5 电脑音乐制作系统 405 21.5.1 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的组成 405 21.5.2 电脑音乐制作系统在音乐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406 第 22章 CobraNet技术 408 22.1 CobraNet 设备的类型 408 22.1.1 只用于信号传送 408 22.1.2 用于信号输入、信号处理、信号输出 409 22.2 CobraNet 技术的应用 409 22.2.1 CobraNet 技术的应用范围 409 22.2.2 CobraNet 以太网的使用 409 22.2.3 使用网络交换机作为 CobraNet 的网络交换设备 409 22.3 以太网与 CobraNet 的数据帧结构 412 22.3.1 MAC 数据帧结构 412 22.3.2 数据包结构 413 22.4 大容量数据与 CobraNet 网络优化 415 22.4.1 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IEEE 802.1d 415 22.4.2 干线生成协议 IEEE 802.3ad 416 22.4.3 VLAN 的应用(IEEE 802.1q) 417 22.5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418 22.6 Conductor 与 BuddyLink 420 22.6.1 Conductor 420 22.6.2 BuddyLink 421 第 23章 数字音频处理器的功能与操作实践 422 23.1 设备介绍 422 23.2 系统构架 423 23.2.1 对数字音频协议的需求 423 23.2.2 对物理接口的需求 424 23.2.3 对处理能力的需求 424 23.2.4 数字系统的连接 426 23.3 认识设备 426 23.4 准备工作 427 23.4.1 线材准备 427 23.4.2 电脑连接方式(仅支持 Windows 系统) 428 23.5 设备操作 439 23.5.1 编程操作 439 23.5.2 模块选择操作 439 23.5.3 模块的连接操作 440 23.5.4 进行参数调整 440 23.6 认识模块 441 23.6.1 输入/输出模块 441 23.6.2 动态处理部分(Dynamics) 445 23.6.3 混音/增益(Mixers/Gains) 448 23.6.4 滤波器 449 23.6.5 延时器(Delay) 451 23.6.6 均衡器(Equalization) 452 23.6.7 矩阵(Matrices) 454 第 24章 Smaart原理与应用 456 24.1 Smaart 的主要测量功能与配置单元 456 24.1.1 Smaart 的主要测量功能 456 24.1.2 Smaart 基本单元配置 457 24.2 系统设置与电平调整 457 24.2.1 系统设置 457 24.2.2 电平调整 458 24.3 测量实例 459 24.3.1 实时频谱分析仪(RTA) 459 24.3.2 模拟式均衡器测量 460 24.3.3 扬声器系统测量 462 24.3.4 对扬声器系统进行均衡处理 465 第 25章 EASE的原理与应用 467 25.1 EASE 的基本概念 467 25.1.1 EASE 定义 467 25.1.2 EASE 软件研究与发展的过程 467 25.1.3 EASE 的主要功能 468 25.2 利用 EASE 软件创建房间模型 468 25.2.1 启动 EASE 468 25.2.2 创建房间模型 469 25.2.3 加上听众区 470 25.2.4 加上听众座椅 470 25.2.5 加载扬声器和墙面吸声材料 471 25.3 利用 EASE 软件建立电声学模拟 471 25.3.1 选择扬声器 471 25.3.2 确定扬声器的瞄向 471 25.4 EASE 工程项目的检查与修正 472 25.4.1 工程项目的一般检查 472 25.4.2 声场特性的检查与修正 472 25.4.3 声音质量效果的检查 474 附录 音频设备词汇 477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