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分析化学(第二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分析化学(第二版)

  • 作者:邵利民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655707
  • 出版日期:2020年07月01日
  • 页数:235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30655707
    • 作者
    • 页数
      235
    •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01日
    • 定价
      ¥5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分析化学(第二版)》的主要内容包括酸碱平衡、配位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沉淀平衡体系的定量计算,以及相应的滴定分析方法。不同于经典的分析化学教材,《分析化学(第二版)》采用“去公式化”解析策略,注重化学平衡体系的分析和算式的推导,数值计算和方程求解则通过软件完成。相关软件的Matlab代码附于书后。《分析化学(第二版)》还介绍了常见数理统计方法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特别强调方法的正确使用和结果的合理阐释。《分析化学(第二版)》包含数量众多、难度不同的例题,并且给出解题思路和分析过程。每章*后包括习题并附有答案。
    目录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分析化学概述 1 1.1.1 分析化学及其作用 1 1.1.2 分析化学分类 1 1.1.3 分析化学简史 3 1.2 滴定分析法 4 1.2.1 滴定分析简史 4 1.2.2 化学平衡和滴定分析的基础概念 5 1.2.3 化学分析仪器 15 1.2.4 滴定方式 16 习题 17 第2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统计学处理 18 2.1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18 2.2 实验数据中的误差传递 21 2.2.1 系统误差传递 21 2.2.2 随机误差传递 22 2.3 数理统计基础知识 23 2.3.1 为什么要使用数理统计方法 23 2.3.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4 2.3.3 显著性检验 32 2.4 数理统计应用 37 2.4.1 检出限和定量限 37 2.4.2 分析结果精密度的检验 38 2.4.3 两组数据精密度的比较 40 2.4.4 置信区间 42 2.4.5 平均值与参考值的比较 43 2.4.6 两个平均值的比较 45 2.4.7 配对数据的比较 47 习题 48 第3章 酸碱滴定 51 3.1 酸碱平衡体系 51 3.1.1 酸碱平衡体系的定量性质 51 3.1.2 酸碱平衡体系[H+]的计算策略 55 3.1.3 酸碱平衡体系[H+]的计算示例 56 3.2 缓冲溶液 63 3.2.1 缓冲作用 63 3.2.2 缓冲溶液的相关计算 65 3.2.3 缓冲溶液的配制 67 3.2.4 缓冲容量 67 3.3 酸碱滴定曲线 68 3.3.1 绘制酸碱滴定��线 68 3.3.2 滴定曲线特征与体系酸碱性质的关系 70 3.3.3 V‐[H+]曲线 71 3.3.4 滴定突跃及其影响因素 72 3.4 酸碱滴定终点误差 73 3.4.1 酸碱指示剂 73 3.4.2 酸碱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75 3.5 准确滴定判别 78 3.5.1 一元酸的准确滴定判别 79 3.5.2 多元酸的准确滴定判别 81 3.5.3 混合酸的准确滴定判别 83 3.6 滴定曲线用于终点误差计算和准确滴定判别 85 3.6.1 计算终点误差 85 3.6.2 多元酸的准确滴定判别 86 3.6.3 混合酸的准确滴定判别 87 3.7 常见酸碱滴定法 89 3.7.1 烧碱的测定 89 3.7.2 纯碱的测定 89 3.7.3 硅的测定 90 3.7.4 磷的测定 90 3.7.5 铵盐的测定 91 3.7.6 凯氏定氮法 91 3.7.7 醛酮的测定 91 习题 92 第4章 配位滴定 94 4.1 配位平衡体系 95 4.1.1 配位平衡体系的定量性质 95 4.1.2 配位平衡体系的定量解析 100 4.2 配位滴定曲线 103 4.2.1 绘制配位滴定曲线 104 4.2.2 [M′]sp的计算 105 4.2.3 滴定突跃及其影响因素 106 4.3 配位滴定终点误差 107 4.3.1 金属指示剂 107 4.3.2 配位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109 4.4 准确滴定判别 115 4.4.1 酸度的影响和酸度允许范围 116 4.4.2 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 118 4.4.3 掩蔽 121 4.5 滴定曲线用于终点误差计算和准确滴定判别 123 4.6 常见配位滴定法 126 4.6.1 多数金属离子的直接测定 126 4.6.2 返滴定法测铝 127 4.6.3 置换滴定法测银 127 4.6.4 置换滴定法测锡 127 习题 128 第5章 氧化还原滴定 130 5.1 氧化还原平衡体系 130 5.1.1 氧化还原平衡体系的定量性质 130 5.1.2 氧化还原平衡体系的定量解析 136 5.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139 5.2.1 绘制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139 5.2.2 化学计量点电势的计算 141 5.2.3 滴定突跃及其影响因素 142 5.3 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 143 5.3.1 氧化还原指示剂 143 5.3.2 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144 5.4 滴定曲线用于终点误差计算 147 5.5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中的预处理 149 5.6 常见氧化还原滴定法 151 5.6.1 高锰酸钾法 151 5.6.2 重铬酸钾法 152 5.6.3 碘量法 153 5.6.4 溴酸钾法 156 5.6.5 铈量法 157 习题 157 第6章 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 160 6.1 沉淀平衡体系 160 6.1.1 沉淀平衡体系的定量性质 160 6.1.2 沉淀平衡体系的定量解析 162 6.1.3 沉淀溶解度主要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164 6.1.4 沉淀溶解度的其他影响因素 174 6.2 沉淀的形成 175 6.2.1 沉淀的类型 176 6.2.2 沉淀的形成过程 176 6.2.3 沉淀的污染 176 6.2.4 沉淀条件的选择 177 6.2.5 均相沉淀法 178 6.3 有机沉淀剂 179 6.3.1 生成螯合物的有机沉淀剂 179 6.3.2 生成离子缔合物的有机沉淀剂 180 6.4 沉淀滴定法 181 6.4.1 沉淀滴定曲线 181 6.4.2 滴定突跃及其影响因素 182 6.4.3 沉淀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183 6.5 常见沉淀滴定法 185 6.5.1 莫尔法 185 6.5.2 福尔哈德法 186 6.5.3 法扬斯法 186 6.5.4 其他沉淀滴定法 187 习题 188 参考文献 190 附录 191 附录1 数理统计应用软件 191 附录2 关于假设检验的解释 192 附录3 电荷平衡式CBE可以通过物料平衡式MBE导出的证明 194 附录4 质子平衡式PBE可以通过物料平衡式MBE和电荷平衡式CBE导出的证明 195 附录5 方程求解软件 196 附录6 绘制滴定曲线的Matlab程序 208 附录7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常数表 21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