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完全瑜伽图解——古典瑜伽经典之作
QQ咨询:
有路璐璐:

完全瑜伽图解——古典瑜伽经典之作

  • 作者:〔印〕斯瓦米·威斯奴帝瓦南达 著,陈曦华 译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117824
  • 出版日期:2020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5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完全瑜伽图解》是悉瓦南达瑜伽吠檀多**在世界各地教授学生和培训导师的主要教材,通过对现代人生活方式和需求的观察,将古老的瑜伽智慧总结为与健康生活密切相关的瑜伽五要:恰当的运动、恰当的呼吸、恰当的放松、恰当的饮食、正面的思考(深度哲学)与冥想,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瑜伽哲学、瑜伽心理学、呼吸、营养、体式等瑜伽科学,深入细致地解析了古典瑜伽。
    文章节选
    **章 瑜伽的哲学及目标 各种日新月异的新发明和不断被揭示的自然奥秘,都已经无法让人类有满足感,人类在不知疲倦地追求某种未知的目标。当透过那万物之母的神秘原子,和漂浮在广袤时空中的恒星和行星去观察自然界的奇迹时,人类的智力变得无能为力。那里既无限,又漂浮不定,既相互分离,又相互碰撞。 人类的智力疲倦地徘徊于宇宙星云之间,当它知道人类所在的行星,在宇宙中不过是极小的一个点,它便在绝望、耻辱中,沉重地折回原点。智力只是一个有限的推理工具,因为它不能解答:“人生而为何?”“我是谁?”“我将向何处去?”“肉体的死亡是否是意味着一切的结束?”等一系列问题。在大于星云、小于电子的维度中,还存在着未知的定律,而人类的智力却无法看穿。尽管智力让人类引以为豪,理应无所不知,但使用它来探究真理、探索人生目的这样永恒的问题,就显得局限和愚蠢了。 假如真理确实存在,我们就不能永远忽视它。 事实上,已有少许人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他们并不是依靠渺小的智力看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他们被称为“先知”或“圣人”,是觉知超越了智力的人,他们还展现了发现真理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也适用于智力的使用。方法看似非常简单,但那些未经训练的和心识不纯的人是很难掌握的。它们的原理是将人们向外观察和感受时,所运用的发散思维聚焦于内心的阴暗之处,这聚焦于一处的思维射线,照亮了那未知的黑暗角落。如果人的心识徘徊不定,仍然向外,那么就不可能发现真理。 先知和圣哲们知道那些超然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智力的功劳,既非研究成果,也非实验室的实验。他们是通过安静冥想,停止了头脑和智力的活动,与那智慧的无限源头连接,而后获得的。对真理的真正理解,以及那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唯有在头脑和感官稳定或静止的时候,才会出现。那么,这样的知识有什么用?神是否存在?死后是否依然有生命?生命的目的又是什么?如果没有目的,寻找上述答案就是徒劳了。 有少数人发现了真理的存在,他们断言真理能消除人类一切的不幸。因为觉悟真理时,人就能看到永恒、纯净、完满的存在。人类的不幸,都来源于人对死亡与疾病的恐惧,还有那些未被满足的欲望。当真理出现、自性显露时,就会发现永生,于是不再惧怕死亡,体会了自身已然完满,也就无有其他欲望了。了知自性,不惧死亡,而知天堂在内,人在此生就享受到完满的喜乐了。 生命的目标,就是在活着的时候,从死亡、痛苦、悲伤、年老、疾病、轮回中解脱出来。几乎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有去除这些痛苦的教义,大量的信徒因不知人生和信仰的目的,只盲目追随**者,满足于并不活生生的理论信仰,**者如果盲目引导,这盲人引导盲人的做法,让很多真诚的求道者看了无法产生信任,离开了求真之路。 各种宗教的创立者,都看到了自身的灵魂,了知自身的未来即是永恒,他们所教授的,即是他们看到的。他们教授达到这种体验(认知)的方法,好让每个人都能看到永恒不朽的自性。 如今各种宗派的老师、信徒们,忙着说教而很少实践,相信只有创立者们才有可能体验那些,在这之前,普通人是无法真正变得灵性的。其实每一个人,都需要自己去体验自己内在的真相,才会消除怀疑,消除不幸。耶稣说:“如果你们遵守我的道,就真的是我的门徒,你们必然会知晓真相,真相必然会让你获得自由。”(《圣经·约翰福音》8:31,32) 在瑜伽科学里,给出了科学实用的方法去发现真理。就像所有的科学,都有各自独特的研究方法一样,瑜伽的科学方法,声明真相是能够体验到的。但唯有超越感官、头脑和智力,停止它们的运作时,这真相才能被体验到。 瑜伽老师们在不断地精进,他们不会急于向人们证明理论,也不在课堂中展示或者辩论。他们的教学是权威的,因为他们亲身体验了老师所教授的真理,那是已经被接受的真理,有准备的人会通过直觉领悟到它。而再多的辩论和讨论都不能让一个没有准备好的人去领悟真理。 瑜伽老师们很清楚,教学就像在播种,当学生的心识准备好时,每领悟一个概念,就会有上百个概念进入他的觉知。这并不是说在这之前就是让学生盲目接受教导,而是学生在开始时能接受的部分是有限的,他们只需要接受那些通过自身体验能领悟到的部分即可,要想有更深的体悟,就需要通过服务他人、虔诚的心,以及道德生活来提升自己。不断地深入,才会慢慢对很多新的事物产生觉知,新的事物也都是老师理论上已经教过的。学生起初要遵从老师的教导,直到自己体验到内在真相,那些先行者——老师们的建议和经验让学生受益匪浅,但*终,每个人都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来学习。 在前进中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先行者留下来的路标,方便启示后人不盲从,这些路标可以让自己在这条艰辛的道路上不迷路,直到到达目的地,并也为后来人留下路标。 有一则轶事阐明了这一点。在印度,有**,一位圣人的很多信徒跟随他到圣河边沐浴,传统是要在沐浴之后,拿个小桶从圣河中取些圣水带回去。圣人就带一个小桶到河边的沙滩备用,他挖一个坑,把桶埋了进去,为了过会儿能找到,就堆了一个小沙丘作标志。信徒们看到圣人堆的小沙丘,以为这是仪式的一部分,于是他们也在河滩上堆了许多类似的小沙丘。圣人沐浴完去找他的桶,宽阔的河滩上找不到他的那一个沙丘,他看到了无数个类似的沙丘。他惊呆了,问这些小沙丘是怎么回事,当得知这是信徒们模仿了他的行为时,圣人为这种盲目模仿的愚蠢行为而震惊。不用说,他为了找这个桶,耗费了很多时间。 现如今,我们在各个宗教中都看到这样的信徒。他们不在意是否是追求真相,而只是盲目地追随***。瑜伽哲学及其老师,不倡导这样的盲从,他们要求学生要具有耐心,随着成长,很多一开始模糊的事物,都会变得清晰。 很多形式的瑜伽都可以帮助人获得宇宙意识,与那至上的存在合一。瑜伽是帮助个体接近真相的科学。所有瑜伽练习的目的都是为了进入真相。灵魂的不同载体(身体),造成了个人意识或者说自我意识,要进入真相,必须超越灵魂的载体。 事实上,人的真我或纯粹意识本质上是完整的,是没有分割的,也是无限的,不动不变的。万事万物中,从矿物质到人类,都可以找到同样的精神。 由纯粹意识投射出心与质,这创造过程形成了纯粹意识的遮盖物(梵文Upadhi,乌帕蒂),从无形到了有形,从无限到了有限的个性。纯粹意识从未改变,从矿物质到人类,内在呈现的是同样的东西。只是从矿物质到人类的进化阶梯上,它的呈现方式不同,在矿物界,灵魂以觉知的*低形式呈现,几乎没有意识存在的痕迹。但矿物中能创造出生命来,现代科学家已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这样的实验也还在继续。 安德鲁·克罗斯(Andrew Cross)是**位由无生命的物质去创造生命的科学家。他用石头来做实验,1837年,他用电加热氧化铁、盐酸以及草木灰中的硅酸盐,来制造晶体。石头上出现了白色的小点,26天之后长成了极为逼真的小虫。两天后,它们开始爬了。安德鲁·克罗斯写道:“我从未在言行举止上,让他人认为我创造了它们(小虫们),我也从未梦想过有任何理论能解释它们的出现,这只是因为机缘巧合。” 另一位科学家莫瑞里·马丁(1838年逝世)宣称,他从一种*古老的岩石——无生代岩石(Azoic)中重新创造出生命。他将岩石加热直至它变成灰烬,经由一系列操作直到微小的晶体形成。他把这些晶体称为“原始细胞质”。*后,他将这些晶体放大了三千倍,观察者说通过放大镜,可以看到这些晶体中有上千微小的鱼在蠕动。 没有理由能说明,岩石、金属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生命的物质不能创造出生命。瑜伽哲学认为,一切皆有生命,一切都是意识本身。科学家告诉我们,在原子的*小粒子内部都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运动,那么一定就有产生这种运动的能量,而这种能量就是所有生命的基础。瑜伽的古老哲学认为,人、鱼、鸟、兽、树、土、石及元素都是同一的。这种一元论的理论正渐渐地被20世纪的科学界所接受。 在结构和形状规则的晶体中,更高的觉知可以被看到。 灵魂进化的第二阶段,是植物王国。植物依然处于潜意识层面,但觉知的程度比矿物高。动物界又比植物有更高的觉知,意识更为集中,头脑的种种功能开始出现。随着智力及其他心智功能的更大发展,如认知、感觉、意志、知识等,人类被认为是万物中进化程度*高的。 这样看来,从矿物到人的进化中,灵魂看起来是不断提升的,但事实上,灵魂从未改变,灵魂都是同样的。是因为觉知在不断变化,灵魂是那背后不变的、无形的存在,表现形式或是觉知程度的变化,并不会影响到它,仅仅是在不同阶段,它受遮盖的程度不同而已。 如果从矿物到人的进化过程里灵魂并没有改变,那它的发展又怎么解释呢?其实看似是灵魂的发展,实则是身心的发展。灵魂居于身心之内,而受到身心的遮盖。 对于矿物,意识就像被包裹在了黑色的帷幕中,意识之光无法放射出来。在对动植物的研究中,发现因其机体性质不同,有了某种程度的精神发展,灵魂会比在矿物中有更好的呈现。在这里,意识之光透过低层次思想的有色镜片被看到。 人类的灵魂,被身心遮盖和牵制的更少,但依然无法完满呈现。人类活在自我意识层面,动物活在潜意识层面,没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比潜意识的层次高,宇宙意识又高于自我意识,是觉知的*高状态。在宇宙意识中,人能见到并活出真我。 在心识的不断进化中,灵魂的遮盖会逐渐变薄,直至完全消失。到那时,个体会领悟到永生,并认同于那至上的存在,这是所有瑜伽、所有宗教的目标。瑜伽是带来这种进化的科学方法,直到二元性消失,主体及客体消失,觉知者、觉知以及觉知对象都将融为一体。这样的进化,只有在完全超越身心的遮盖,到达纯粹意识(或者说神性)时,才能达成。瑜伽士们严格自律,控制身心,为了能超越身心体系,运用它们而达到*终目标。 在我们谈灵魂之前,必须详尽学习和了解灵魂(意识)所居住的身体(载体),以及灵魂借由这些载体的表达。 人,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不只是简单拥有肉身和灵魂,而是好几个身体(载体)在表达自身的纯粹灵魂,它们层次不同,密度不同。肉身*粗显,*易老化,会在物质层面、意气层面等呈现出来。因果身是三个身体中*为精微的。虽然人有三个身体,但更多时候是在肉身层面运作,极少在意气身层面运作(主要是在做梦以及瑜伽冥想的时候)。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会分别来了解各个身体(载体)的功能、特性及其他方面,如何运作各个身体,使之维持健康,让它们随时随地帮助我们进步,当人全面了解三个身体,能够自主运用它们之后,即可开始自省,去参问“我是谁?” 现代心理学中没有教授人自省的方法。人只有通过自省,才可以触及真相。在真相中,没有痛苦,悲伤,没有高人一等,低人一等,也没有任何个体感和分离感。 这可以让人与整个世界合一,人不再把自己看作是个体,而是等同于那至上的存在,这样的体验是超越常人的理解力的,它带来平静。如圣经中所说“超越所有理解的平静”。它是一切知识的尽头,即吠檀多。知者、知道和所知不再有任何区别。在这样的状态中,没有什么再需要知道的,因为真我就是知识本身,无须知道任何外在的东西。 学习吠檀多的理论知识,需要很长时间,它哲理深刻,在人类学方面造诣很深的专家也难免困惑,所以,去体验这些伟大真相到底有多困难——“人即神”“我是神”“我无处不在”“我是一切之中的真我”。整个瑜伽和吠檀多哲理都基于合一。在轮回中日臻完满,便可达到合一! 诸多宗教的追随者们都并不相信真我或者说纯粹意识的合一性,但像耶稣这样的伟大先知就说过:“我与我父为一”,“我在你们的内在,你们在我的内在,我就是他!”很多追随者甚至根本不理解这伟大智慧的含义,就去谴责轮回以及灵魂(意识)进化的理论。《圣经新约》约翰福音3:3-7清清楚楚地写道: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看到神之国!” 尼哥蒂姆说:“人已经老了,如何又能重生呢?他岂能重回母腹,再次出世?”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人若非生于水和圣灵,就不能进入神之国,生于肉身,就是肉身;生于灵魂,便为灵魂!你们必须重生,不要以为我说得很稀奇!” 不接受轮回之说和因果定律,要如何解释世上的痛苦和悲伤呢?无论怎样的宗教,无论在什么年代,都能看到人类因为疾病、年老、贫穷而痛苦,无论有无信仰,每个**都有强者、弱者、壮者、病者、穷者、富者的差别,不信仰神的人,生活却比其他人更为富足,有信仰的好人,有时看起来却没那么幸运。如果神是仁慈的,无所不能的,那同一屋檐下两个相信神的人,神又怎能让他们一人痛苦一人喜悦呢?他必定不会厚此薄彼。永远待在地狱或天堂的人,得不到慈悲的神的爱,这样的理论要如何接受?凡夫尚可原谅他的逆子,那无所不爱的、至上的神之父,怎么不能原谅他的子民呢? 我们的寿命也许有一百年,大概五十年会用于睡眠和做梦,再去掉婴儿期的潜意识状态,疾病和衰老来临时退化了的心智,以及不断被恐惧和希望拉扯如梦一般的日子,那留下来让我们去理解神之父的时间已经很少,也就是说用于进化到更高的存在状态的时间是很少的。大多数人,在能够相信神之前,就已经离开人世了。 短暂的一生中,没能让自己活出更高的境界,就要永远在地狱中受苦吗?还有解脱的机会吗? 要是只把神看作是造人的工厂,每天都制造了新的灵魂,把他们送到地球上来受苦,*后又把他们送回到地狱或天堂,如此往复循环,就看得太简单了。要是没有转世来生,那些知识啊、机构啊,像图书馆、实验室、教堂、寺庙等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我们不抛弃现代文明,像动物或原始人一样去生活?为什么我们还要给这世界带来和平?为什么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意志、力量、慈悲和服务去消除痛苦?如果人离开肉身,就不会再回来的话,那为什么不用新型炸弹摧毁整个人类和其文明呢?倘若没有转世再生,就算世界被全球大战摧毁了,人类也不会失去什么。没有新的灵魂来到地球上,神不再把新的灵魂送到被辐射污染的地球上,所有的人、动物、植物也就不复存在了,他就可以休息了!如果用理性去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接受轮回转世,业力定律,以及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个体在不断试错中学习,在进步的道路上不断纠正其错误。不管是好是坏,每一个行动都会有后果���人未来的生活与境况,都由他当下的行动决定。人在每一世,都会从痛苦中学到更多,学得越多,就越会想要了解自己的存在、神及生命的意义。这是在他不断进化,超越了吃喝玩乐的低层人生哲学之后,才有的思考。 瑜伽哲学,能够回答人类所有的问题,还可以给出科学方法去超越这些问题和痛苦。它与任何宗教信仰都不冲突,真心想要寻找真相的人,都可以练习瑜伽。瑜伽中没有含糊的学说,即便是很少的努力,也能带给人知识、力量以及平静等方面的巨大回报。
    目录
    目录 译本前言 001 《完全瑜伽图解》1988年版前言 004 **章 瑜伽的哲学及目标 001 第二章 人的三个身体及其机能 012 第三章 身体的瑜伽式清洁——瑜伽清洁术 021 第四章 瑜伽与体育运动的区别 042 第五章 通过瑜伽练习战胜衰老 057 第六章 摊尸式及放松 150 第七章 饮食宜天然 156 第八章 瑜伽呼吸法 177 第九章 意气身、心识的奥秘及超感知 219 第十章 **和自然的演化 255 第十一章 真我即为存在、知识和喜乐 271 第十二章 超越死亡 281 附录1 训练进程表 300 附录2 Asana列表(体式) 322 附录3 总词汇表 329 附录4 关于作者 342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