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QQ咨询:
有路璐璐:

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 作者:付海洋
  •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ISBN:9787515824581
  • 出版日期:2020年07月01日
  • 页数:264
  • 定价:¥4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沟通是语言、是动作,更是情绪。许多沟通不畅的情况都是源于“我以为”,这也是横在沟通中的一道墙,不推倒这道墙,沟通就是无效的。而“共情”就像是细流,带着包容与理解,缓缓融入对方的内心,于无声中搭起心意相通的桥梁,沟**实现了。希望每一位读过本书的人都能成为一个温暖而充满力量的人。
    文章节选
    Part1 自以为是的沟通,
    只是一个人的自嗨 沟通不是独角戏,一个人说得再精彩,再情绪激昂,也没有任何意义,成功的沟通需要与对方产生积极互动。这需要我们通过和对方的言语交流,逐渐了解对方所思所想,然后重新梳理自己的想法,并且调动语言的魅力,用自身思维引导对方思维,逐渐打动对方。 谁在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就应该这样? 当沟通中出现不畅时,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解释是:“这个人太难沟通了。”当问及其中的原因,多数人则会委屈地解释,“我以为应该是……可他……” 殊不知,“我以为……”往往是沟通误区的开始。 沟通是什么?所谓沟通,是不同的行为主体之间,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形成行为主体的感知,以达到特定目标的行为过程。如果一个人传递的信息不能被沟通对象所理解和接受,那么这种沟通就只是自说自话罢了,不但没有通,反而还给人添堵。 由于工作能力出众,益明被提拔到经理办公室担任助理。 这天,经理和一位重要客户商谈业务,并约好一起共进午餐。经理嘱咐益明帮忙订位:“就定对面那家很有名气的湘菜馆吧!” 临��中午,益明提醒经理已到用餐时间。经理看了看手表,询问了客户的意见后,一起起身准备出发。 出了公司门口,经理问:“车呢?” 益明的笑容顿时僵住了,那家湘菜馆离公司只有一千多米,平时他和同事都是走着去的,他以为经理和客户也会走着去! 经理没再说话,转身跟公司保安说:“你,你去安排一辆车。” 此刻,益明的心绪起伏,可想而知。 益明就是因为没有将自己内心所想与经理沟通好,没有再次确认信息,故而才出现了“我以为”的灾难情景,或许还会让职业生涯就此止步。 客观地说,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会拥有一些相同的思维和观念。因此,以己度人有时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也不要忘记,每个人同样也存在自己的特性。沟通对象的背景、性格、经历等差异,都会影响各自对事物的理解。有时候,你内心的所思所想未必和别人不谋而合,不论双方关系多好,也不能自信地认为自己传递的信息别人能够理解和认同。 萧伯纳曾说:“沟通*大的问题在于,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已经沟通了。” 给客户打电话的时候,你礼貌客气地说了很多话,对方却不耐烦地直接挂机;你苦口婆心地开导一位朋友,朋友却默默地对你设置了不可见权限;你认真解释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可是下属还是听不明白,还是不停地出错…… 或许你会好奇,我明明是“好好地”跟对方沟通,但为什么还是没有沟通好呢?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一点不容忽视:在沟通过程中,我们都习惯带着各自的心理认知,常常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回应眼前的人和事,却忘记了沟通这件事是双方的,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接受我们传递的信息。 殷红是一家化妆品柜台的推销员,这段时间一提及自己的工作,她就唉声叹气,“现在的生意太难做了”“有的顾客就是刁难人”…… “你平时都是怎样推销产品的?”朋友追问。 殷红苦闷地回答:“我整理了一大堆**推介的话术,对待每位顾客也非常热情,有时候嘴皮子都快说破了,但是许多人还是不买账。” “假如现在我是一名顾客,你会怎么说?”接下来,殷红笑意盈盈地向朋友介绍起产品美白效果多好,还拿出产品让朋友**。 听到这里朋友明白了,殷红尚未了解顾客的需求,就开始自顾自地推销产品。她对化妆品的需求是美白,想当然地以为顾客也是。试想,顾客想要的是祛痘产品,她却给对方**美白产品,如果是你,你会买吗?不根据顾客的实际情况推介,说话不懂得对症下药,这样的销售岂能成功?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生意难做,不是顾客太挑剔,而是殷红一直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顾客。试想,在和顾客沟通的时候,如果殷红多些换位思考,仔细观察且认真倾听客户,然后通过交流,明确顾客的欲望和需求,接下来从关心顾客的角度,提供真正适合顾客的产品……情况又会怎样呢? 曾经有一个心理测试:如果你要远行,只能带一只动物陪伴你,你会选择哪种动物?选项分别是狮子、熊猫、大象、兔子、狗、孔雀。据说这道题测试的是一个人*在乎的东西。这些动物分别象征着权力、**、父母、孩子、朋友、爱人。 其实,这种测试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因为每一种选择背后的原因不尽相同。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对方未必有同样的感受。比如,你以为选择狮子的人贪慕权力,但有人也许只是认为狮子会保护自己;你以为选择大象的人孝顺父母,有人也许是出于骑着大象更省力的目的。你的原因不可能是所有人的原因。 许多沟通不畅的情况,都是源自“我以为”的念想。既然“我以为”是沟通误区的开始,那么,什么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呢? 答案就是——你的沟通,要有“共情”。 所谓共情,即不以自己的主观思维看待事情,不能对别人全盘否定或抗拒,而是要学着理解别人的所思所想,要能接纳和包容别人。当有些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进行时,不要抱怨和愤怒,而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会产生那种想法?”“为什么事情不是这样的?”如此,我们将因立足于真实和客观,而变得更加理性和独立,进而避免沟通中可能出现的误会和偏差。
    目录
    Part1 自以为是的沟通,只是一个人的自嗨 谁在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就应该这样? 003 “我是为你好”是世上*大的谎言 007 只爱谈自己的人,没有谁愿意回应 011 要想别人听得懂,自己先要说得清 015 懂得换位思考,就不会轻易插话抢话 019 用合适的节奏让沟通津津有味 022 Part2 每个言行背后,都有一个积极动因 一见如故?都是谈出来的 029 多说一些悦耳的话总是没错的 033 好的关系就是“我愿意听你说” 036 越有悬念的话语,越让人好奇 040 **率的谈话,简明扼要有时效 043 爱提问的人都很受欢迎 047 Part3 很多事情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 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双面性的 055 偏见,是横在沟通中的一座山 058 多为别人考虑,就是为自己考虑 062 轻易下结论,只会暴露浅薄 065 假如你是老板,会聘用现在的自己吗? 069 在感情中,争论对错*是愚蠢 073 Part4 所谓沟通,七分情绪,三分内容 情绪失控是沟通的**“杀手” 081 任何关系都害怕:一个不说,一个不问 085 好好说话是一种宝贵的“共情” 089 话题“热”,不如情绪“热” 094 对事不对人更有效 097 在伤口上撒盐是一种酷刑 100 越抱怨越怨,越诉苦越苦 103 Part5 唯独有趣,能打败所有的平淡无奇 无趣的尬聊是一种折磨 109 幽默的人为什么就是“万人迷” 113 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你的看法 116 拿自己“开涮”,别样的“搞笑” 幽默 119 让尴尬在笑声中画上“休止符” 122 幽默是一剂良药,既治病又不苦口 126 行走职场,幽默是你*好的功夫 130 幽默是加蜜,不是撒盐 134 Part6 没有人会被说服,除非他愿意 说教无用,因为没人喜欢被改变 141 “假设性原则”真的很实用 145 沟通高手骨子里都是逻辑大师 149 温柔的诱导比施压更有效 153 先找到共同点,再解决冲突点 157 只有说服自己,才能说服别人 160 有态度的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163 循序渐进方可如愿以偿 168 Part7 情感共鸣是沟通的加速器 “我也是”——同病相怜*交心 175 动情的言语*能拨动人的心弦 179 一句“我理解”,就是*好的安慰 183 赞美的话是蜜糖,*能捕获人心 187 钓鱼下对饵:你知道他要什么吗? 191 懂就好了,未必要说破 195 Part8 我们生而不同,求同存异才舒服 沟而不通,往往是因为互不知音 201 寻求一个双方都接受的折中方案 205 谈资可以多样,但情感必须一致 209 沟通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 212 请保持一点“不知道”的余地 215 Part9 共情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克服自我**的意识 223 多点商量,少点武断 227 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 231 真正搞懂对方在说什么 234 多说“我们”少说“我” 238 吗,沟通时多采用开放式问题 241 学习创建共赢思维 245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