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阐释——《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新读
QQ咨询:
有路璐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阐释——《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新读

  • 作者:颜晓峰,闫涛
  •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 ISBN:9787505150188
  • 出版日期:2020年04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2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超越与终结关系,使其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了解马克思主义从哲学起步。 书中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清晰地梳理了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逻辑,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与社会历史条件作了科学的论述。在说明理论来源与历史背景的同时,深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哲学体系中的革命意义,系统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文章节选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伟大的无产**导师恩格斯在1886年1月至2月初撰写的,*初发表于德国社会民主党所创办的理论杂志《新时代》。1888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出版了单行本,恩格斯对原文作了进一步修改且专门为该书的出版发行写了序言,并将马克思于1845年春完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附录在著作中**次发表出来,对提纲的个别文字也进行了修改。2014年版的单行本《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作品一并收录,分为序言、正文、结束语、附录四部分。 恩格斯写作《费尔巴哈论》的*初目的是对卡·尼·施达克《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进行批判。施达克是一位丹麦哲学家、社会学家,1885年当他看到费尔巴哈理论被唯心主义围攻,专门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为费尔巴哈及费尔巴哈哲学进行辩护。但是,施达克自身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不懂得如何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就必然导致他不能够对费尔巴哈作出正确且有深度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新时代》杂志编辑部向恩格斯发出邀请,请他针对施达克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撰写《费尔巴哈论》,以此来批判施达克的种种观点,并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费尔巴哈。而且,在对费尔巴哈进行正确的定位和批判中,恩格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系统化地彰显。 恩格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写作《费尔巴哈论》,既是对那些肆意否定德国古典哲学积极成果的错误观点的强有力反驳,也是对那些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种种言论的强有力回击,更是对费尔巴哈所谓唯物主义思想的极其必要的批判,真实客观地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本来源。
    目录
    前 言 **章 写作背景 一、辩证正确地认识德国古典哲学 二、批判分析施达克《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局限与错误 三、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继承关系 第二章 内容介绍 一、《费尔巴哈论》基本内容及脉络 二、《费尔巴哈论》要点解析 (一)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从黑格尔辩证法到哲学体系 (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半决裂” (三)费尔巴哈在宗教哲学和道德哲学中的唯心史观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终结了一切旧哲学 第三章 理论意义与历史意义 一、无产**解放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正确认识与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第四章 新时代重读《费尔巴哈论》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支撑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国实践 后 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