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生活轻哲学”书系:遇到熊怎么办?(特立独行的阿伊努族猎人叙述的人与动物趣味故事)
QQ咨询:
有路璐璐:

“生活轻哲学”书系:遇到熊怎么办?(特立独行的阿伊努族猎人叙述的人与动物趣味故事)

  • 作者:(日)姊崎等 (日)片山龙丰 著,卜晓镭 译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148943
  • 出版日期:2020年05月01日
  • 页数:392
  • 定价:¥4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熊是怎样看待人类的?熊会袭击向它示弱的人类,还是向它挑衅的人类?熊是天性残暴的动物还是温和的动物?熊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以熊为师”的姊琦等先生作为阿伊努人the last猎熊师,结合阿伊努族特有的智慧和自身丰富的经验向你讲述阿伊努人和熊的故事。
    文章节选
    解说 远藤敬 我曾经极近距离接触过野生的熊。数十年前,我住在新的寒村。村里还有隶属于秋田狩猎团的猎熊师。在村子的后面,是范围广大的下田山系,一直延伸到福岛县境内。山上丛林茂密,许多熊皆居住于此。在山里随处可见熊的足迹和粪便,树上也能看到熊的爪印,高处的树枝上还留有熊采摘果实留下的痕迹。去山上挖竹子的时候,还看到熊在对面的斜坡或者山脊上来回地走动。 有时熊也会在村里的人家附近出没,每年都要猎杀数头,家里也经常��到熊肉。也许正因为如此,对于熊那种潜在的恐惧也并不太强。而且我家正好住在人烟**的山里,家周围都可以算是熊的领地,对于熊一直没有敌对意识,不知怎么的,总有着彼此像是邻居那样的亲近感。大概是因为平日里家中总有黄鼠狼、白貂什么的从地板下探头探脑,夜里还会有猫头鹰飞进飞出,所以即使有熊造访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 但是,我们也不能对熊一无所知。遇到后未必就可以相安无事。如果当时这头熊心情不好扑过来怎么办?为了以防万一,平日里要做好准备工作。这是我已故的恩师西根稔先生教导我的。西根先生是阿仁狩猎团的团长,同时也是一位锻造师,我的猎刀(又称鬼山刀)就是他的作品。我因为立志学习民俗学,对锻造师这个职业也憧憬不已,所以一直跟着先生学习这两方面的知识。狩猎团打猎的时候,我也曾数次同行。围猎的时候,也曾作为助手帮忙追击过熊。熊死后,和大家一起将其运回,随后帮忙分解熊尸,然后和大家一起分食肉和内脏。西根先生曾好几次和熊单独对峙过。但据先生说:“熊并不是会随便攻击人类的动物。” 说到西根先生的遇熊应对策略,首先是**不要逃跑。要站在熊的正对面,死死盯住它。即使熊站立起来了,只要看清楚熊掌的长度就可以躲开熊的攻击,接着慢慢改变自己站立的位置。在这个期间,只要熊感觉到你对它没有敌意的话,就会自行离开。接下来就看“你的胆量能不能战胜恐惧心了”。还有一项准备就是,平时猎刀尽量放在伸手能及的范围内。猎刀是我和西根师傅一起制作的。我的猎刀是单刃的,刀锋锐利,手柄的部分是筒状的。在手柄上装上一根长棒子,就能当长枪来使。秋田狩猎团在枪支普及之前就是用这种刀来猎杀熊的。刺进去后不要撒手,就这样一直往深入插。刀刃的方向、角度、握刀的方法、瞄准的要害我都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了。但要能自如地使用这把刀,平时的锻炼不可少。 进山的时候,我一定会把这把猎刀插在腰上,再带上一根之前削好的树枝用来当手杖。我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了。但是,安稳的日子过久了,不知不觉就会松懈。而和熊的这次相遇就发生在我疏忽大意的时候。 那是几年前秋天发生的事了。那是一个寒冷彻骨的清晨,我带着爱犬去山里散步。当时我们在一片开阔的斜坡上玩耍,爱犬朝着山脊的缓坡跑了过去。在山脊的阴影处有一个巨大的黑影突然动了一下。但是,爱犬却没什么反应,连叫都没叫。当时,我不疑有他,追着爱犬跑了过去。我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往斜坡上爬,当爬上山脊的时候,忽然发现脚下有一头熊。身长大约有两米左右,圆滚滚的,身形巨大,正从下往上看呢。它离我是那么的近,只要站立起来我几乎伸手就可以摸到。突然熊直直地向我看来。“啊!”我心里大叫不好,但喉咙却发不出声,全身僵直,一动也动不了。我身边没有带猎刀,即使带了我也不能保证能顺利把它拔出来。 我就这样僵在那里,感觉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这头熊发出“噗噗”的鼻息声,低下了头,沿着山脊“咚咚咚”地跑向了别处。覆满黑毛的背部随着它前进的步伐上下起伏,看上去格外的魁梧雄壮。看着熊的背影渐渐远去,突然像回过神一样,一股恐惧涌上心头:“要是这头熊突然改变了主意又回过头来怎么办?”我开始慢慢地后退,在熊的背影彻底消失的那一刻,一口气冲下了斜坡。之后全身仍颤抖不已,好像那头熊还追在后面一样。 我想我之所以能够捡回一条命,大概是因为看到熊时我没有大吵大闹而是乖乖地站着不动吧。而且当时我站在山脊上,沐浴着朝阳的背影在下方的熊看来也许显得格外高大。不管怎么说,这次的顺利脱身与其说是因为勇气不如归功于运气。 以上就是我和熊相遇的种种细节,啰啰嗦嗦写了这么长,让各位读者见笑了。也许正因为读了这本书,了解了野生熊的本性,当时的恐惧又再次复苏了吧。本书除了详尽地描述了北海道棕熊的生活状态,还极其生动地描绘了猎人与熊之间的战斗场景。但是,虽然是站在猎人的视角,却没有一味地强调熊的凶暴和恐怖,文字中流淌着一股超越敌对关系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有时看到书中提到的一些熊的习性不禁激动不已,这些习性只有曾经近距离观察过熊的人才能注意得到。特别是书中提到的熊冬眠刚结束的时候,熊母子一起爬树,母熊在斜坡上用雪堆成滑梯、台阶什么的,让小熊滑着玩。字里行间的描述十分传神,我都能想象得出当时猎人藏在树荫里默默观察的样子。由此可见,姊崎先生真是一个特别实在的人。 阿伊努人*后的猎人姊崎等先生,狩猎生涯从十二岁到七十七岁,长达六十五年。一生猎杀的熊的数量多达六十头,其中有四十头都是独自猎杀的。姊崎先生是一名**观察力和实证主义精神的猎人。他曾毫不犹豫地宣称:“熊是我的恩师。”假想自己是熊,实地调查山林的地形地质、植被、气象条件等因素,以此分析熊的行动和心理。“不了解熊的人是猎不到熊的。”可以说姊崎先生对熊的了解已深入骨髓。 解剖熊尸的时候,姊崎先生耐心备至,一直要做到自己满意为止。通过分析熊胃和肠道的内容物进而了解熊的食性、行动路线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正是由于先生的这份耐心,终于揭开了熊冬眠时候的“粪塞之谜”。当然这也是先生经常单独行动的优势。姊崎先生对熊的信任感和秋田狩猎团的西根先生一样,并不认为熊性格凶暴。熊在阿伊努语里被称为“キムンカムイ”(村落附近山林里的山神)。和“スプリ”(深山)相对,“キム”指的是村落附近的山林。本来熊就是生活在村落里的动物,一边有所顾虑一边生活在人的周围。熊总是竭力避免和人类接触,躲在暗处偷偷观察进山的人类,又不让人类察觉。如果偶然和熊碰上了,那么此时的应对方法,本书已经写得很详细了。 本书采用的是访谈的形式,提问人为片山龙丰先生,受访对象则是阿伊努人*后的猎人姊崎等先生。片山先生的问题简洁明了,但从中可以看出片山先生对于阿伊努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造诣,不管是对阿伊努人的自然观,还是对其特殊的猎熊背景都知之甚详。 细读本书时,姊崎先生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丰富的实践知识、敏锐的洞察力也常让我叹服。文字间可以感受到采访人和受访对象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内容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关于阿伊努人的猎熊传统,虽然民俗资料和相关文献上皆有记载,但从未有一位现役的猎人现身说法过。2001年,姊崎先生放下猎枪正式隐退。 目前北海道的对熊政策也由“驱除”改为“防除”。遇到熊后不再猎杀而把其赶回山里。但是熊真的有可以回去的山林吗?姊崎先生说过“山林已死”。原生林被大量砍伐,取而代之的是生长迅速的松树和冷杉。针叶林里阳光无法射入,动物小鸟无法生存,土壤里连蚯蚓和昆虫都绝迹。生物都有其各自的价值。阿伊努族有句老话叫:“アイヌモシッタ ヤクサクペ シネプカ イサム”(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用的东西)。人熊真的可以共存吗?即使隔离了熊的生存空间,制定规则不准人类进入采摘野菜蘑菇、野营、烧烤,但事故却没有真正杜绝。“即使制定了规定,熊可能会遵守,但人类一方却遵守不了。”联想到姊崎先生说过的这句话,不禁心中一阵阵刺痛。
    目录
    001 序 001 楔子 熊是我的恩师 005 只要熊吃的就没问题 006 向熊学习的采集蘑菇的方法 011 **章 我是这样成为猎熊师的 011 出生于阿伊努族群的村落 013 被称为“チポエップ” 014 小学三年级撑起一个家 015 少年时代的狩猎 018 十七岁为家人盖房子 019 渡过津轻海峡向桦太进发 021 和阿伊努姑娘结婚 023 成为兼职猎人 025 靠山吃山 029 和猎犬一起捕狸猫 032 向熊学习的蘑菇栽培术 034 价格高涨的熊皮 035 开始猎熊之前 037 初次猎熊 042 全身糊满番茄酱的熊 044 共计猎熊六十头 047 第二章 猎人的智慧和熊的智慧 048 携带的食物 050 少食以维持体力 052 非常时期的食物 053 在山里补充营养 056 带酒是为了拜神 058 猎人进山的装扮 061 衣着的颜色 063 手表是必需品 064 枪和子弹 064 包中的**品 068 常带的手杖 072 山中的厕所 073 保命之火 075 五分钟盖好的狩猎小屋 078 背对火堆 084 不能过夜的场所 087 预测天气 088 行走在视野为零的山里 091 分辨猎犬的叫声 092 训犬方法 096 和爱犬“龙”的信赖关系 098 好犬的识别方法 101 名犬白牡 103 令人吃惊的熊的智慧 104 宛如魔术的“脚印反追踪法” 106 负伤熊逆袭的智慧(一) 111 负伤熊逆袭的智慧(二) 117 第三章 熊真正的样子 118 熊是村落动物 120 地位高的熊住高山 121 熊是杂食性动物且食量小 123 冬眠时不可欠缺的“粪塞” 129 冬眠巢穴的所有权 130 在巢穴中生产 131 熊的亲子滑梯 133 三岁前和父母一起生活 135 过去的熊和现在的熊 138 “外来熊”的不安 139 熊走路不发出声音 143 熊喜欢日光浴 145 性格好的熊 146 熊喜欢的食物 149 熊讨厌的东西 150 奔跑的速度六十公里 153 个性和习性的区别 155 第四章 阿伊努人与熊 155 在狩猎小屋拜火神 158 阿伊努族古老的狩猎形式 159 乌鸦和阿伊努族之间的互帮互助 163 乌鸦的葬礼 165 对狐狸的评价两极分化 167 魔性之鸟——“ケナシウナルペ” 170 利用貂之死驱灾 171 咒语 173 运气不济的人 173 化身黄鼠狼捕猎 175 区分猫头鹰的叫声 176 过去山上的“送灵仪式” 178 送熊灵仪式 179 送灵仪式上的祷告词 179 熊肉的分配 181 歌与舞蹈 182 英雄叙事诗 185 为了去祸消灾 186 不留遗憾的狩猎 187 和邻居一起共享 189 对于杀了人的熊的处分 191 有关花矢(雕花箭)的苦涩回忆 192 集体狩猎 193 乌头的栽培 195 猎场的两种划分方法 197 “カムイミンタラ”是什么? 200 狩猎是招待 203 为了熊的再度光临 205 第五章 遇到熊后怎么办 205 老妇人遇熊袭事件 207 很难捕获袭击家畜的熊 209 五人遇袭,两人死亡 210 无视警告终酿悲剧 212 遭遇巨型熊 215 对死熊不补枪 216 狩猎生涯中遇到的*危险的熊 227 不能逃 231 遇到大块头的熊反而可以安心 234 大叫出声 235 用阿伊努的方式向熊打招呼 238 围绳子 239 直面熊的老婆婆 240 赤手空拳遭遇熊八次 241 向熊搭话 242 跑得快的人反而容易被袭击 244 瘫坐在地比装死更有效 247 熊并不会随意攻击人类 251 会进行驱魔仪式吗? 252 讨厌香烟的味道 253 扔背包效果欠佳 255 “装死”有依据吗? 257 用树枝抵抗 259 熊无法越过钓竿靠近 261 挥舞皮带也很有效 262 烧T 恤逃过一劫 264 有经验的人用柴刀也可以 265 熊是爬树能手 266 塑料瓶避熊法 269 垂直敲击树木 270 来自熊的警告声 271 经验丰富的熊不会立刻击杀猎物 273 总结 275 遇到熊后怎么办,姊崎先生的十条建议 277 第六章 惊弓之“熊” 278 熊害怕人类 280 暗中观察人类的熊 283 被人类逆袭惊到的熊 286 拥有怪力的人类 289 第七章 为了与熊共存 290 横穿干线公路的熊 293 熊无法在针叶林中生存 296 防除队的工作 297 食物匮乏就无法产仔 299 过度入侵熊领地的人类 301 遵守规则的熊,不遵守规则的人类 302 被吃剩食物引诱的熊 304 **伐木 306 山林已死 310 体型大的熊不为祸人类 313 向熊报恩 314 “熊很可怕”,可怕的是这句话本身 319 第八章 熊生存的意义 319 放弃猎熊的原因 321 阿伊努人的*后的猎熊师 323 拒绝回到山里的熊 327 熊喜欢村落 333 棕熊生存的意义 335 尾声 被熊按倒后的自救法 343 后记 365 文库版后记 369 解说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