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万千教育学前·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万千教育学前·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

  • 作者:(英)艾莉森·克拉克(Alison Clark) 著;刘宇 译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8427321
  • 出版日期:2020年03月01日
  • 页数:204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如果说“倾听儿童”是当下*时代性的儿童观之一,那么马赛克方法就是这种儿童观从理念走向现实的“彩虹桥”。 马赛克方法是缘起于欧洲的一种儿童研究方法,它将儿童视为他们自身生活的专家、熟练的交流者、权利的持有者和意义的创造者,从儿童交流模式的多元化特点出发,综合运用观察、儿童拍照、图书制作、幼儿园之旅、魔毯、角色扮演、访谈等多种方式来聆听“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以更全面地描绘儿童及其生活世界的完整图景,并将其作为优化儿童发展与教育环境的出发点。 作为由马赛克方法创立者亲自撰写之经典著作的*版本,本书不仅精炼地阐述了马赛克方法的理论框架,还详细介绍了作者本人及其他多国研究者运用马赛克方法开展的研究实例,为读者深入理解马赛克方法,进而把它运用于实践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参考。 本书既适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师生阅读,也适合广大一线的幼儿教育从业者使用,亦可作为有志于倾听儿童、为儿童创设一个更美好环境的其他儿童工作者的案头参考书。
    文章节选
    你的儿童观是什么 我们的文化、我们所受的培训、我们持有的理论以及我们自身(孩童时代和成人后)的经验,影响着我们如何“看待”幼儿。我们对儿童和童年的看法影响着我们与幼儿的日常互动,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也无论是在研究中还是在实践中。
    下面的内容描述了在使用马赛克方法进行的研究中,我们是如何看待幼儿的。它们也代表了马赛克方法在方法论层面所依据的价值观。
    幼儿是“他们自身生活方面的专家”。
    ·幼儿是熟练的交流者。
    ·幼儿是权利的持有者。
    ·幼儿是意义创造者。
    幼儿是“他们自身生活方面的专家” 这一说法是由丹麦社会学家奥利·兰斯泰德提出来的(1994),他把幼儿描述为有能力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细节进行评论的人。这种观点承认,幼儿能够围绕他们自身的生活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但是,这并不是说要忽略成人的观点,而是使成人的讨论聚焦于幼儿的认识和幼儿认为优先的事项上来。
    童年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者(Mayall,2002,2013;James and Prout,2014)已经以此为起点,记录了儿童自己对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看法,包括幼儿对自己生活的看法(Brooker,2002;Clark,Moss and Kjrholt,2005)。 ……
    对处于前语言发展阶段的儿童进行观察,尤为重要。对2岁以下儿童进行全天的观察,为我们提供了“倾听”其身体语言的机会,包括他们的不同哭声、面部表情、发出的声音和做出的动作。通过“倾听”这些身体语言,我们可以对“幼小的孩子置身此地有怎样的感受”有一个了解[参见“儿童个案研究1:托妮(22个月)”]。 观察实例:处于前语言阶段的儿童
    上午10 点钟,艾伦坐在一个大垫子上摆弄一套铃铛。他拿起一个大个的、闪闪发亮的金属罐,看着上面自己的倒影。蒂姆正在玩积木块和一个临时搭建的玩具滑梯。他把积木块沿着滑梯放下去,当积木块消失后又再次出现的时候,他高兴地喊:“哇哦。”然后,他四处走动,发现了一个搅拌器(真的厨用金属搅拌器),用它猛敲地面,并欣赏由它所发出的噪声。
    当我坐下来的时候,罗宾走过来给了我一个音乐玩具,然后又走回去看着蒂姆。
    艾伦听见一个声音,然后顺着声音爬到婴儿活动区,那里有链子、铃铛。他一边拍手,一边四下张望,面带微笑。他一直在那里玩,完全投入其中。
    艾伦一边操作挂在婴儿活动区里的链子一边咯咯地笑。他击打它们,让它们发出刺耳的声音。当他击打链子下面的地面时,那些链子也会动。
    博比(关键教师)走过来看着艾伦,对他说:“艾伦,你一直在忙。”
    艾伦停止了游戏,说:“对不起,我打扰到你了吗?”
    ——摘自研究者的田野笔记 上面案例中的艾伦有着额外的需求,在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怎么说话。观察,有助于研究者发现艾伦对音乐的喜爱以及艾伦和他的关键教师之间的感情。
    在寻找倾听幼儿的新方法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放弃诸如观察这样已有的方法,因为它对我们理解幼儿的生活依然有帮助。不过,这种形式的观察只能呈现成人视角下的幼儿生活。我们可以把这一片马赛克(即这一视角)与其他视角,特别是那些基于参与式方法的视角结合起来看。
    目录
    **章 倾听的框架 引言 起点 倾听的框架 反思性问题 第二章 倾听幼儿:开发马赛克方法 引言 倾听幼儿研究(1999—2000) 马赛克方法的实施阶段 **阶段:搜集幼儿和成人的看法 第二阶段:把信息碎片拼到一起,以进行对话、反思和解释 讨论 反思性问题 第三章 游戏空间:调整马赛克方法 引言 游戏空间研究 **阶段:搜集幼儿和成人的看法 第二阶段:讨论材料 第三阶段:决定保持哪些区域,改造哪些区域 评价 改造实践 讨论 反思性问题 第四章 个案研究:运用马赛克方法 引言 个案研究1:帕塔凯克(Patacake)幼儿园(英国) 个案研究2:寻求幼儿观点的幼儿教师(丹麦) 个案研究3:与一两岁儿童一起积极建构意义(挪威) 个案研究4:幼儿视角下的户外游戏区(澳大利亚) 讨论 反思性问题 第五章 伦理和方法问题 引言 问题 结论 反思性问题 后记 附录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