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记 : 《共产党宣言》新读
QQ咨询:
有路璐璐: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记 : 《共产党宣言》新读

  • 作者:燕连福
  •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 ISBN:9787505150393
  • 出版日期:2020年0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2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5150393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20年01月01日
    • 定价
      ¥20.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立足于经典著作内容阐释的基础上,以“新”为着眼点,通过深入思考和逻辑重构,运用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对《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七篇序言以及四章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同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遵循,深入挖掘《宣言》的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及其对新时代的现实意义。力争让理论能够解释世界、回应现实,让《共产党宣言》真正的走进时代、融入时代,将真理的光芒照射进新时代的社会,彰显其理论魅力和时代价值。
    文章节选
    第八章 《宣言》对于新时代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共产党宣言》虽然诞生于170年前,但其阐述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事实证明,《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力量是永恒的,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学习《宣言》中所阐述的无产**政党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以及对世界历史发展总趋势的判断,对于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的开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刻理解无产**政党理论,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宣言》作为无产**政党历史上**个政治性纲领,在明确了无产**的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系统地阐述了无产**政党的基本纲领、策略原则和历史使命等内容。其中关于无产**政党的领导,无产**政党的历史使命,无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容的论述,对于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牢记无产**政党的历史使命,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各个**的科学分析,指出了只有无产**才能承担起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和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宣言》中所蕴含的无产**政党的“初心”和历史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其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对《宣言》中“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高的位置,把民心作为*大政治,为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充分体现了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宣言》中所阐述的无产**的*近目的和长远奋斗目标的进一步坚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明确了共产党人的*近目的是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的**机器和**统治,使无产**夺取并掌握**政权,建立新的**机器,“并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人的长远目标和面向未来的远大理想是要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并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本质”。中国共产党以此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带领中国人民一步步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征程,*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无产**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的进一步坚持和推进。 二是坚持“无产**的统治”,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步就是使无产**上升为统治**,争得民主”,“无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即组织成为统治**的无产**手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坚持无产**的统治,就意味着要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党的组织和成员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的时空境遇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宣言》所提出的坚持和加强无产**政党领导的思想。 三是把握无产**政党的性质和特点,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宣言》公开声明,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的运动”。充分表明了无产**政党全心全意为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断斗争这一初衷的纯洁性。与此同时,“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彰显了无产**政党不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是*先进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深入推进党的反腐败斗争,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良作风,坚持了《宣言》中无产**政党纯洁性的初衷,同时也为无产**的先进性融入了新时代内涵。从《宣言》中追寻无产**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及实践源头,为增强新时代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利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奠定中国共产党坚实的执政根基。
    目录
    前言……………………………………………………………… 1 **章《宣言》的写作背景……………………………………… 1 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无产**的产生呼唤一个为人民谋利益的 理论…………………………………………………………… 4 二、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一个指引无产**革命斗争的理论… 6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呼唤一个彻底批判资本主义的 理论…………………………………………………………… 9 四、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组建呼唤一个指导无产**政党的理论 ………………………………………………………………… 11 第二章对《宣言》七篇序言的解读……………………………… 15 一、1872年德文版序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 17 二、1882年俄文版序言:现代资产**所有制必然灭亡……… 19 三、1883年德文版序言:重申《宣言》的唯物史观……………… 21 四、1888年英文版序言:《宣言》不能被称为“社会主义宣言” … 22 五、1890年德文版序言:全世界无产**必然走向联合……… 23 六、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只有无产**的领导才能争得民族 独立…………………………………………………………… 24 七、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无产**是资产**的掘墓人… 25 第三章对《宣言》**章的解读………………………………… 29 一、对**斗争理论的阐释……………………………………… 31 二、资产**的产生及发展……………………………………… 33 三、无产**的出场及壮大……………………………………… 35 四、无产**肩负的历史使命…………………………………… 37 第四章对《宣言》第二章的解读………………………………… 43 一、共产党人是什么人…………………………………………… 45 二、共产党人遭遇的责难………………………………………… 47 三、共产党人的任务……………………………………………… 51 四、共产党人的远大目标………………………………………… 53 第五章对《宣言》第三章的解读………………………………… 57 一、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批判各种社会主义流派…………… 59 二、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分析………………………………… 59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批判……………… 64 四、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蕴含的方法论…… 67 第六章对《宣言》第四章的解读………………………………… 71 一、坚持所有制问题是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 74 二、共产党人政治斗争的基本策略……………………………… 76 三、坚持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 77 四、强调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重要性………………………… 80 第七章《宣言》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 85 一、深刻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无产**革命提供了 强大的思想武器……………………………………………… 87 二、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90 三、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纲领性文献,为无产**政党 建设奠定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92 第八章《宣言》对于新时代的现实意义………………………… 97 一、深刻理解无产**政党理论,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99 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 发展………………………………………………………… 102 三、把握世界历史理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5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品格,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发展的新境界……………………………………………… 107 后记…………………………………………………………… 112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