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生命这堂课(亲历灾难的心理学家讲述26个生死之间的真实故事)
QQ咨询:
有路璐璐:

生命这堂课(亲历灾难的心理学家讲述26个生死之间的真实故事)

  • 作者:陈永仪 著,博集天卷 著
  •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ISBN:9787513926478
  • 出版日期:2020年05月01日
  • 页数:224
  • 定价:¥4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 作者陈永仪是一位心理学教授,并曾在美国的医院中担任关怀师和紧急救护技术员。她将职业经历中亲眼见到、亲身经历的关于生命的故事记录下来,从心理学家的角度去思考和抚慰人生,带给读者更多的感触与思索。 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有患上绝症的囚犯,有痛失孩子的父母,有拒绝急救的老人,有送别父亲的少女……故事中有人性,也有生命本身,作者是亲历者,是讲述者,也是和我们一样的生命聆听者。
    文章节选
    何时才算做好道别的准备?
    一位80岁病患的主治医生要求我参加一个家庭会议。这是主治医生和病人家属会面的场合,目的是让彼此在某个特定的**问题上达成共识或做出决定。
    凯斯伯太太已经使用人工呼吸器超过一个星期了,她不能自主呼吸。她已经签署过预立**指示(Advance Directive,简称AD),有时也称为预立遗嘱(Living Will)。这系由病人预先拟定并且签署的法律文件,当病人罹患严重的疾病或失能,无法为自己发声时,这份文件可以为他们表达在**上想要如何被对待。
    预立**指示有多种形式,不过大部分都包含结束生命、人工灌食和给水,以及安宁照料方面的指示。应用于结��生命方面,一个人可以决定使用现有**照顾来尽量延长自己的生命,或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决定不再让生命继续下去——例如病人处于没有意识的状态,并且恢复意识的机会渺茫,或是处于一种无法治愈也无法逆转的情况,并且即将死亡之时。应用于人工灌食和给水方面,病人可以选择要不要用鼻胃管提供生命所必需的“养分”和“水分”。应用于安宁照料方面,一个人可以选择是否接受**来减少疼痛,即使这种**会导致死亡,或是缩短生命。病人住院时,医院的标准程序会要求病人提供一份预立**指示。医院当然很鼓励病人提供这些文件,即使是年轻的病人。关怀师在实习时,也被鼓励拟定一份这样的文件。
    在凯斯伯太太的预立**指示中,她很清楚地表示,她不愿意靠呼吸器来维持生命。同时,在这份预立**指示中,她也指定了两个人,在她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时,替她做决定。她的**顺位代理人是*小的女儿玛利安,如果她不在,则由二儿子贾森做决定。由于玛利安和贾森在要不要停止使用呼吸器这件事上意见不同,因此需要开这个家庭会议。
    房间里挤满了人,除了凯斯伯太太的家人,还有主治医生、一位护理师,当然还有我。医生向大家做了凯斯伯太太的**简报,并介绍了她目前的状况:她还是没有意识,而且不能自主呼吸,并且她的情况不太可能改变。接着,医生一字一字地念了凯斯伯太太的预立遗嘱:“如果我进入了植物人状态,以下是我的嘱咐:我不要接受维生**。”
    房间里一片死寂。医生和我彼此对望,我们也看了看在场的每一位。每个人都低着头,没有人抬头。主治医生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我轻轻地摇摇头,表示:给他们一点时间吧。关掉凯斯伯太太的维生**机器,就意味着要让她走了。这些孩子正决定应该让他们的妈妈生还是死。医院可以让院方的法务部门介入,经由法院来执行凯斯伯太太的预立遗嘱,但医护人员总是希望尽量由家人来解决问题。
    “我已经准备好,要让妈妈走了。”贾森低着头说。
    玛利安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用双手捂着脸说:“妈妈生病的时候,只有我们可以依靠。几星期前,她复原得很好,大有进步。她甚至坐起来,试着跟我讲话。我知道你们有些人没有看到,但我在,我看到了!”其他人都不作声。
    ……
    放手是很难的事。有时候,我们在“关怀”的伪装下,以爱为名,用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愿放手。去做对我们所爱的人来说*好的事,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这可能表示他们将要永远离开我们。
    大部分时候,我们心中都有“正确答案”,就是我们主观上知道是“对的”的事。实际上,在客观世界里,这些属于个人的决定通常没有什么对或错,很多困难的决定往往存在某种程度的灰阶,而不是黑白分明的。这时,我们所需要的常常只是一些空间。当我们有空间来思考、反省、表达与接受现实时,往往无须费心搜寻,“答案”就自然浮现了。当你感受到一种松了一口气的轻松感时,你就知道,你有答案了。
    稍后,凯斯伯一家达成了共识。凯斯伯太太喜欢看美式足球,那天正是**杯比赛的星期日。晚上,全家人聚在凯斯伯太太的病房里,一起看完了整场**杯比赛,之后才拔管。当我们手牵手一起祷告为老太太送行的时候,稍早前家庭会议中所感受到的紧张和挣扎已经不存在了。病房里,一种平静祥和的感受充满并抚慰了每颗悲伤的心。
    目录
    简体中文版作者序 这条路上,我们并不孤单 **序 病房内的另一个世界 **序 生命的价值 作者序 聆听 **章 当爱与死亡交会 故事,从这里开始 神的代理人 倾听 你听得见吗? 何时才算做好道别的准备? 囚犯之心 急救代码 13号星期五的夜晚 大结局 我……能说什么? 早殇 结婚证书 什么是关怀师? 一名侦探 观察员 第二章 生与死的人生快照 紧急救援 胸口上的刺青 母亲 我想搬家了,不行吗? 父母心 相爱容易,相处难 一颗子弹 亲密敌人 霸凌 对不起 偏见 后记·在场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