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二元制度构建
QQ咨询:
有路璐璐:

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二元制度构建

  • 作者:王燕 著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42263
  • 出版日期:2020年04月01日
  • 页数:263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9742263
    • 作者
    • 页数
      263
    • 出版时间
      2020年04月01日
    • 定价
      ¥6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在系统梳理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相关理论,如垫脚石、绊脚石、自由化竞争等理论后,探索了多边及区域二元制度在经贸规则重塑进程中体现的相互促进、障碍、竞争等互动关系,具体探讨了WTO多边贸易协定近年来遭遇的发展困境和未来改革路径,以及区域经贸协定在投资实体规则、国际投资仲裁机制、国企竞争中立规则等领域做出的规则创新和变革。以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为代表的区域经贸规则在取得重塑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规则建构过度,经济利益与制度利益建构失衡、市场开放议题与法制同化议题建构不均等不足。未来,多边及区域经贸规则的融合和改革还将沿着区域主义多边化和多边主义区域化两种不同路径而推进。
    文章节选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代表的国际制度,成为全球经济治理及国际社会摆脱丛林状态的载体,推动全球化不断发展。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其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共推动九轮贸易自由化的多边谈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亦维持了国际货币秩序稳定,促进战后经济恢复。但21世纪以来,多边贸易、金融和投资制度发展缓慢,滞后于全球经济治理的需求。在长达17年的多哈回合谈判中,多边贸易谈判仅收获《贸易便利化协定》、取消棉花等农产品补贴等微量成果。与此同时,为应对1997年及2008年金融危机而建立的传统霸权**和新兴经济体南北共治的G20机制,也因组织化和正式化程度不高、权力分散而有沦为清谈馆的趋向。全球投资制度更是从产生开始便处于碎片化的状态中,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演进中,始终未能形成多边制度。2017年以���,多边贸易制度的构建因中美贸易逆差充斥着硝烟四起,美国要求将工业补贴和国企竞争规则纳入WTO规制,否则便削弱多边主义,而欧盟为平息反自由主义,成为美国推进反补贴、反倾销新规的盟友。被誉为“皇冠上珍珠”的WTO争端解决机制也遭遇****的危机,其上诉机构大法官的任命因美国屡次阻挠而濒临瘫痪。毫不夸张地说,当前全球贸易的多边治理已站在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WTO不得不深入改革以摆脱其谈判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的困境。 多边制度演进乏力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的区域转型。各类双边、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制度蓬勃发展,尤以高标准贸易协定的发展为典范。在美欧引导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协定”(TTIP)、“服务贸易协定”(TISA)、“欧加全面经济与贸易协定”(CETA)、“欧日经济伙伴协定”(JEEPA)等谈判一度如火如荼地进行,进一步推动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但是,这种区域化制度转型的繁荣景象在2016年后又因逆全球化寒潮一波三折。特朗普政府上台首日便退出TPP协定;随后欧盟一体化进程受阻,英国脱欧、难民危机使反自由化情绪在欧洲迅速蔓延,亦使其*新达成的CETA在成员国的批准程序面临变数。此外,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促使其在区域贸易协定下针对贸易*大逆差国--中国--制定了大量标榜为“非市场经济”制度的贸易保护条款。这些全球化中的插曲和阶段性事件虽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但不容否认的是,WTO危机以及当前的经济民族主义情绪对多边及区域经贸规则的构建带来****的挑战,并成为国际经济制度转型的影响因素。 鉴于此,本书以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二元制度建构为主题,对多边及区域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原因、进程以及制度体现进行研究,探讨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传统议题的规则重塑以及数据贸易、政府采购、国企竞争中立、汇率操纵等新议题的规则创新和构建,对国际经贸规则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判。 本书为201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与战略选择”(IRT_17R2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后期资助项目“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二元制度建构”(GH17HFX01);广东省教育厅2017年度特色创新项目“自由贸易协定话语权与国际经贸规则重塑”(2017WTSCX030)的结项成果之一。研究内容以作者近三年在《法商研究》《现代法学》《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政治与法律》《国际经贸探索》上发表的论文为基础,第六章在素材收集、初稿写作过程中获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张磊副教授的协助。书稿在修改完善、出版过程中更是获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探索》主编陈伟光教授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作者在此向各位提供无私贡献的专家和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王燕 2019年4月12日于广州
    目录
    前言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书内容和框架 三、研究方法 **章概述 **节国际经贸规则重塑概述 一、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原因 二、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二元制度路径 三、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目标 四、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主体 第二节多边与区域贸易协定的二元建构理论 一、垫脚石理论——支持关系 二、绊脚石理论——减损关系 三、自由化竞争理论——竞争关系 四、区域与多边贸易协定关系评价 第三节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历史演进 一、“关税治理”时期的国际经贸规则 二、“非歧视治理”时期的国际经贸规则 三、“贸易相关治理”时期的国际经贸规则 四、“市场开放与法制同化综合治理”时期的国际经贸规则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国际经贸规则重塑 **节世界贸易组织治理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WTO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和迫切问题 一、决策机制效率较低 二、自由化议题与发展议题谈判分歧显著 三、权力格局变化引发的贸易救济规则之争 四、上诉机构法官选任受阻 第三节WTO多哈回合谈判 一、多哈回合谈判进展 二、《贸易便利化协定》 三、内罗毕部长级会议达成的九项决定 第四节WTO“服务贸易协定”谈判的前景 一、多边服务贸易谈判的理论质疑 二、“服务贸易协定”获邀谈判方的“等级待遇” 三、“服务贸易协定”分模式谈判的问题 四、“服务贸易协定”谈判“竞争中立”规则的非中立性 五、中国在“服务贸易协定”谈判中的缺席及应对 第五节WTO的改革路径及评价 一、坚持发展为导向及对发展中**的特殊及差别待遇原则 二、WTO“小多边”谈判的改革 三、WTO非正式立法的改革 四、适度推进贸易救济规则改革,抵制单边主义 五、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区域贸易协定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现状、影响和不足 **节区域贸易协定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现状和特征 一、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现状 二、区域贸易协定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特征 第二节区域贸易协定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成效和影响 一、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则重塑成效 二、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则重塑影响 第三节区域贸易协定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缺陷 一、高标准贸易协定建构的利益均衡论 二、高标准贸易协定经贸规则的建构失衡——以TPP为例 三、后TPP时代高标准贸易协定的建构趋势 第四节本章小节 第四章区域贸易协定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实践分析 **节国企竞争中立规则的形成和演进 一、国际规范演进的生命周期理论 二、国企竞争中立规则生命演进的区域贸易协定路径 三、国企竞争中立规则在区域贸易协定下的建构 四、国企竞争中立规则在区域贸易协定下生成的不足及纠偏 第二节国际投资条款的反条约挑选改革 一、欧盟贸易协定投资条款内置“反条约挑选”机制的因应 二、投资者“条约挑选”路径与“反条约挑选”机制构成 三、投资者国籍认定及拒绝授益条款的“反条约挑选”改革 四、*惠国待遇条款的“反条约挑选”改革 五、投资者与东道国投资争端机制的“反条约挑选”改革 第三节国际投资仲裁机制的制度重塑 一、国际投资仲裁机制传统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二、国际投资仲裁机制改革的美国与欧盟模式 三、国际投资仲裁机制改革的美欧路径差异 四、中国在国际投资仲裁制度改革中的立场 第四节产品技术标准管制依据的制定 一、区域贸易协定管制合作章节谈判的意义 二、美欧产品技术标准管制依据的规则差异 三、区域贸易协定产品技术标准管制合作内容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二元制度互动 **节区域主义多边化 一、第三方*惠国待遇条款 二、简化及模糊原产地规则 三、区域贸易协定的积木效应 第二节多边主义区域化 一、多边贸易协定对区域协定的规则供给 二、多边发展理念下的区域贸易协定 第三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重塑中的参与和贡献 **节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总体状况 第二节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的理念创新 第三节中国对多边贸易谈判的推动和维护 第四节中国对区域经贸规则的创新和修订 一、中国在区域贸易协定中的规则创新 二、中国对高标准经贸规则的采纳和修订 第五节中国与美欧“非市场经济”经贸规则的制度之争 一、“非市场经济”经贸规则之争的根源 二、“非市场经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度体系 三、“非市场经济”传统贸易救济规则的“释约”之争 四、新型“非市场经济”经贸规则制定的缔约之争 五、中国对“非市场经济”经贸规则竞争的不足及反思 第六节本章小节 主要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