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创新理论与方法
QQ咨询:
有路璐璐:

创新理论与方法

  • 作者:段尧清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655349
  • 出版日期:2020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30655349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01日
    • 定价
      ¥42.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创新理论与方法》在阐释创新与创新活动概念及其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论述了创新活动的作用、意义以及创新理论形成与发展历程;在创新活动的内容方面**论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和模式;在创新活动的模式方面主要论述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渐进式创新与颠覆式创新的内涵特点及其应用;在创新活动的方法方面论述创新活动的非逻辑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方法和TRAZ创新思维技法。
    目录
    目录 第1篇 绪论 第1章 创新概述 3 1.1 创新与创新活动的概念 3 1.1.1 创新及其相关概念 3 1.1.2 创新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7 1.2 创新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10 1.2.1 创新活动的作用 10 1.2.2 创新活动的意义 13 1.3 创新活动的过程、类型与特征 15 1.3.1 创新活动的过程 15 1.3.2 创新活动的类型 16 1.3.3 创新活动的特征 18 1.4 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9 1.4.1 中外早期创新思想 19 1.4.2 创新的形成与发展 22 思考题 32 第2篇 创新活动的内容 第2章 技术创新 35 2.1 技术创新概述 35 2.1.1 技术创新的定义 35 2.1.2 技术创新的内涵 36 2.1.3 技术创新的特征 37 2.1.4 技术创新的分类 39 2.2 技术创新的作用 41 2.3 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 42 2.3.1 简单线性的技术推动模式 43 2.3.2 线性的市场需求拉动模式 44 2.3.3 技术与市场的耦合互动模式 45 2.3.4 平行模式 45 2.3.5 系统集成与网络化模式 46 2.3.6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 48 2.4 技术创新的趋势 49 思考题 51 第3章 制度创新 52 3.1 制度概述 52 3.1.1 制度的定义 52 3.1.2 制度的类型 53 3.1.3 制度的功能 54 3.1.4 制度均衡与非均衡 55 3.1.5 制度安排与制度结构 56 3.1.6 制度的效率 56 3.2 制度创新理论的定义与内涵 57 3.2.1 制度创新的定义 57 3.2.2 制度创新对人的行为假设 58 3.2.3 制度创新的主体 59 3.2.4 制度创新的影��因素 61 3.2.5 制度创新的动力与压力 63 3.3 制度创新的作用 64 3.3.1 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64 3.3.2 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64 3.3.3 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65 3.4 制度创新的过程模式 66 3.4.1 制度创新的五阶段理论 66 3.4.2 制度创新过程中的“时滞”问题 66 3.4.3 制度创新的模式 67 思考题 69 第4章 管理创新 70 4.1 管理创新概述 70 4.1.1 管理创新的定义 70 4.1.2 管理创新的内容 70 4.1.3 管理创新的特征 73 4.1.4 管理创新的原则 73 4.1.5 管理创新的分类 75 4.2 管理创新的作用 77 4.2.1 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77 4.2.2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77 4.2.3 降低交易成本 78 4.2.4 推动企业的发展 78 4.2.5 有助于培养企业家 78 4.3 管理创新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78 4.3.1 管理创新的过程 78 4.3.2 管理创新的主体 79 4.3.3 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外部要素 81 4.3.4 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内部要素 82 4.4 管理创新理论的发展历史 83 思考题 84 第3篇 创新活动的模式 第5章 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 87 5.1 原始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87 5.1.1 原始创新的内涵 87 5.1.2 原始创新的特点 87 5.2 原始创新的影响因素与作用 88 5.2.1 原始创新的影响因素 88 5.2.2 原始创新的作用 90 5.3 产生原始性创新的思维的过程 90 5.4 集成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91 5.4.1 集成创新的内涵 91 5.4.2 集成创新的特点 92 5.5 集成创新的形式与作用 93 5.5.1 集成创新的形式 93 5.5.2 集成创新的影响因素与作用 93 5.6 企业的集成创新 94 5.7 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的比较 96 思考题 97 第6章 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 98 6.1 封闭式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98 6.1.1 封闭式创新的内涵 98 6.1.2 封闭式创新的特点 99 6.2 开放式创新的背景 99 6.3 开放式创新概述 103 6.3.1 开放式创新的内涵 103 6.3.2 开放式创新的特点 104 6.3.3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利益相关者 104 6.3.4 开放式创新的发展趋势 106 6.4 开放式创新的实现模式及案例分析 107 6.5 两种创新范式比较 108 6.5.1 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基本原则比较 108 6.5.2 创新绩效比较 109 思考题 109 第7章 渐进式创新与颠覆式创新 110 7.1 渐进式创新概述 110 7.1.1 渐进式创新的内涵 110 7.1.2 渐进式创新的特点 110 7.1.3 渐进式创新的作用 111 7.1.4 渐进式创新的优劣势 111 7.1.5 渐进式创新的困境 112 7.2 渐进式创新的应用 113 7.3 颠覆式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115 7.3.1 颠覆式创新的内涵 115 7.3.2 颠覆式创新的特点 116 7.4 颠覆式创新的影响因素 116 7.5 颠覆式创新的应用 118 7.6 渐进式创新与颠覆式创新的比较 119 7.6.1 渐进式创新与颠覆式创新的区别 119 7.6.2 渐进式创新与颠覆式创新的联系 119 思考题 119 第4篇 创新活动的方法 第8章 创新活动的传统方法 123 8.1 思维定势 123 8.2 头脑风暴法 124 8.2.1 头脑风暴法的创新性原理 124 8.2.2 头脑风暴法的原则 125 8.2.3 头脑风暴法的参与人员 125 8.2.4 头脑风暴法的过程 126 8.3 德尔菲法 128 8.3.1 德尔菲法的基本特点 128 8.3.2 德尔菲法的工作流程 129 8.3.3 德尔菲法的实施步骤 130 8.3.4 德尔菲法的实施注意事项 131 8.3.5 德尔菲法的优缺点 131 8.4 形态分析法 131 8.4.1 形态分析法的定义 131 8.4.2 形态分析法的科学原理 133 8.4.3 形态分析法的应用流程 134 8.4.4 形态分析法的特点 135 8.4.5 形态分析法的应用领域 136 8.5 鱼骨图法 136 思考题 138 第9章 创造性思维与方法 139 9.1 创造性思维方式 139 9.1.1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139 9.1.2 水平思维和垂直思维 140 9.1.3 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141 9.1.4 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142 9.2 奥斯本检核表法 142 9.3 5W1H法 145 思考题 146 第10章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148 10.1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概述 148 10.1.1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基本含义 148 10.1.2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发展过程 148 10.1.3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主要内容 150 10.1.4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发展方向 151 10.2 TRIZ问题模型与工具 152 10.3 TRIZ应用流程 153 10.4 TRIZ中的创新思维技法 154 10.4.1 *终理想解 154 10.4.2 九屏幕法 155 10.4.3 尺寸-时间-成本(STC)法 156 10.4.4 金鱼法 156 10.4.5 小人法 157 思考题 158 参考文献 159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