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我国罗非鱼的养殖概况 罗非鱼(Tilapia)原产于非洲,为热带内陆性鱼类。罗非鱼种类很多,分类上隶属鲈形目,丽鱼科,分三个属,有700多种,自然分布遍及非洲内陆及中东大西洋沿岸淡咸水海区,向北分布至以色列及约旦等地。由于罗非鱼生长快,产量高,对饵料要求低,耐低氧,适应性、抗病力强,繁殖快,苗种容易解决,受到世界各国养殖者的重视,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主要养殖鱼类,养殖地区遍布80多个**和地区。罗非鱼是一种价值很高的经济食用鱼,它也是一种世界上养殖特别广泛的鱼类之一,FAO数据显示:罗非鱼产量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2万t,增长到2002年的140多万t,再到2010年度全球罗非鱼养殖年产量为340万t。中国作为*大的罗非鱼生产国,产量达133.19万t,占世界养殖产量的39.2%。2011年中国罗非鱼产量约144.2万t,2012年小幅增长,为145万t。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是中国罗非鱼养殖主产区,在全国的养殖份额分别为46.64%、19.52%、14.83%和8.54%。 我国先后从境外引进了多个罗非鱼品种进行养殖。目前,国内罗非鱼养殖发展迅速,在淡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罗非鱼适合池塘、湖泊围栏、稻田、网箱以及工厂化流水养殖,不仅适合在淡水中养殖,还能在咸淡水和海水中生活。由于罗非鱼肉质鲜美、无肌间刺,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国际市场对罗非鱼的需求越来越大,美国、西欧、中东、东亚、中国香港及大洋洲等**和地区都有较大需求量,中国罗非鱼出口量2012年为36.20万t,创下历史*高水平,同比增长9.60%,总出口额为11.63亿美元,同比增长4.91%。 一、引种情况 1957年,我国从越南引进了**批莫桑比克罗非鱼,填补了当时罗非鱼养殖的空白,从而开始了我国罗非鱼养殖的历史;1973年8月由日本引进红罗非鱼;1977年,广东从香港引入了由台湾制种的福寿鱼,不过当时尚未形成养殖规模,真正的规模性养殖,是在引进尼罗罗非鱼并在内地自行制种成功以后开始的;1978年,我国引进了生长性能远优于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尼罗罗非鱼;1981年又引进了奥利亚罗非鱼。1994年,上海水产大学引进了吉富品系的罗非鱼,极大地促进了罗非鱼的发展。2000年珠江水产研究所从美国新引进了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2003年**利用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杂交繁殖出全雄的杂交F1(莫荷鱼),该鱼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能,可在海水中进行养殖,进一步扩大了罗非鱼养殖的范围。目前我国主要养殖的罗非鱼种类有: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以及杂交种奥尼鱼、莫荷罗非鱼等。近年来罗非鱼养殖主要为雄性罗非鱼。 二、养殖方式 目前我国罗非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以及与其他品种的混养等,前3种养殖方式既可在淡水中进行,也可在半咸水或盐度低于25‰的海水中养殖。 1池塘养殖 池塘面积宜大不宜小,以10亩左右为佳,水深⒈5~2 m。在鱼种放养前同其他淡水鱼养殖一样要进行清整、消毒和施肥。放养的鱼种可以是5 cm以上的鱼种,也可以是更大规格的鱼种。前者产出的商品鱼规格较小,在300~500 g,而后者可达700~1000 g。鱼种放养水温必须稳定在18 ℃以上时方可进行。放养密度因养殖时间长短、商品鱼规格、养殖方式及设施条件不一而灵活掌握。通常单养情况下,每亩放养5 cm鱼种3000~4000尾或越冬大鱼种(8~10 cm)2000~3000尾,将来亩产可达1000 kg,甚至1500 kg。一般吉富品系罗非鱼、奥尼鱼、尼罗罗非鱼采用池塘养殖方式。 2网箱养殖 罗非鱼非常适合网箱养殖,因为它们耐低溶氧,抗病力强,还能摄食网箱上的附着藻类而保持网目畅通。设置网箱的水域要求背风向阳、水面宽阔、无污染的湖泊、水库、海湾。水深在4~8 m,网箱设置后使箱底离开水底1 m以上。*好有0.2 m/s以下的微流水,有利于箱内外水体交换。网箱通常有3 m×3 m×2.5 m、4 m×4 m×(2.5~3)m、5 m×5 m×(2.5~3)m等多种,以聚乙烯无结节网片制成,网目视鱼种大小,在1.5~3 cm。放养的鱼种*小6 cm,以10 cm以上较好,能提高成活率。 鱼种投放水温必须稳定在18 ℃以上,鱼种经过拉网锻炼和浸泡消毒后才能入箱。消毒方法可用2%~4%食盐水浸洗5 min。然后经过筛鱼、计数,按不同规格分箱投放。放养密度因养殖者技术水平和水域环境条件而不同,尚无统一标准。通常每平方米水体可放养8~10 cm的鱼种100~200尾,通过5~6个月的饲养,每尾奥尼罗非鱼、红罗非鱼普遍可超过500 g,单产达到80 kg/m3。网箱一般养殖奥尼罗非鱼,具有密放、精养、高产、灵活和简便等优点。该鱼很适合网箱养殖,它能适应网箱的高密度生活,耐低溶氧,抗病力强,还能摄食网箱壁上的附着藻类,可以起到“清箱”作用。 3流水养殖 罗非鱼是流水高密度养殖或“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养殖池不宜过大,养成鱼一般以30~50 m2为宜,维持池水溶氧量在每升3 mg以上。集约化养殖需要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其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以30%左右为宜。日投喂5~6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5%~3%。采取工业化的方式养殖。 工厂化养殖适合吉富品系等不耐低温的罗非鱼,具有节水、节地、养殖周期短、产量高、受季节变化影响小等特点,符合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4混合养殖 在养殖中,罗非鱼与其他养殖品种混养也是非常常见的养殖模式,据报道,与罗非鱼混养的品种有鱼、虾等。一般采用混养的品种主要是奥尼罗非鱼。 (1)与其他鱼类混养 罗非鱼和“四大家鱼”及鲤鱼等鲤科鱼类品种进行同池混养,可以提高饲料、肥料的利用率,改善水质,并能发挥与其他鱼类的互利作用,而达到促进生长,提**益。混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罗非鱼为主,混养其他鱼类。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放养罗非鱼早繁鱼种2000~2500尾,或越冬鱼种1500~2000尾。同时混养鲢(每尾250 g)250尾、鳙(每尾250 g)30~40尾、草鱼(每尾500 g)50尾、鲤鱼(每尾13 cm)10尾。亩产塘鱼可达到600~800 kg,其中罗非鱼占70%~80%。 另一种以家鱼为主,混养罗非鱼。利用水质较肥的池塘,在不降低主养鱼放养密度情况下,放养一定数量的罗非鱼。放养数量随各地养殖方法不一样而不同。一般在亩产750 kg的高产鱼池中,每亩可混养罗非鱼越冬鱼种400~600尾,或混养早繁鱼种800~1200尾,一般可亩产罗非鱼150 kg以上。 (2)与虾类混养 鱼虾混养模式是合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效益高盈利的罗非鱼养殖模式,以罗非鱼的稳产分摊各种成本,降低风险,以白对虾求更高收益。同时,鱼虾混养模式水质易控制,调水的费用相对低,发病率也低,**残留少,肉质好、产量高。 据了解,广东沿海一带,近几年在业内逐步形成的鱼虾混养方式为:罗非鱼一次投放完,密度为每亩1500~2000尾,南美白对虾分批放养平均控制在每亩1万尾左右,**批虾苗可多投放些,达到每亩2万尾,全程不投或少投虾料,待头批虾达上市规格,起捕后,接着放进第二批标粗虾苗,以此类推,一年可投放虾苗4次左右。 三、养殖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罗非鱼养殖业飞速发展,近二十年来,我国罗非鱼养殖产量大幅度递增。1984年我国罗非鱼产量为1.8万t,1990年产量为13万t,到2000年全国产量已达到63万t,2010年达到133.19万t,2011年产量为144.2万t,2012年为145万t,除2008年因南方冰雪灾害外,年产量均延续小幅增长趋势。产量和出口量稳居世界第1位,占世界罗非鱼养殖总产量的50%以上。 由于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在气候与温度的影响下,罗非鱼的养殖在中国大陆地区分布明显呈现南多北少的现象。南方地区的广东省、广西自治区、海南省、福建省得益于气候,罗非鱼养殖发展迅速,养殖模式以池塘混养为主,产量占淡水养殖产量的20%,较高的可达30%,成为这些地区主要的养殖对象之一。在北方地区,山东省、辽宁省等地发展比较快,以利用发电厂的余热水及水库网箱养殖为主。2010年罗非鱼各主要产区的产量为广东60万t、海南26.7万t、广西21.44万t、福建10.9万t、其他省市14.15万t: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是中国罗非鱼养殖主产区,在全国的养殖份额分别为46.64%、19.52%、14.83%和8.54%。罗非鱼成为草鱼、鳙和鲢之后的*大淡水养殖品种,在我国水产品引种项目中,无论从养殖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罗非鱼都是*成功的品种。 第二节罗非鱼的市场行情分析及预测 罗非鱼由于无肌间刺、肉色白而成为传统白肉鱼种的替代品种,正日渐受到欧美市场的青睐。目前美国已成为美洲消费和进口罗非鱼的*大市场,2008年美国罗非鱼的进口量为17.95万 t,对比2007年的17.38万 t,增长了3.3%;罗非鱼的进口额从2007年的5.598亿美元上涨到了2008年的7.344亿美元,增长了31.2%。在所有的进口罗非鱼产品中,有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条冻鱼或冻鱼片,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冻鱼片,来自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和厄瓜多尔的新鲜鱼片。近几年来,欧洲正逐渐成为重要的新兴罗非鱼消费市场,据介绍,欧洲罗非鱼市场的消费类型主要有三种形式:即生鲜冷藏切片、低温切片与冷冻切片。在欧洲市场上,法国人接受各种类型的罗非鱼切片,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则接受生鲜冷藏的罗非鱼切片。除欧美外,罗非鱼在其他地区的国际市场也相当广阔。中东(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巴林)、东亚(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及大洋洲等地区都有较大需求量。在国际市场上,普通的罗非鱼往往被冠以许多美名以推广销售,如丽鲷、彩红鲷等,身价倍增。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罗非鱼养殖和出口**,罗非鱼在我国生产成本低廉,在美国、欧洲市场具有很大的销**间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011年1~3季度,我国罗非鱼出口量为22.7万t,同比增长1.7%;出口额为7.4亿美元,同比增幅13.6%;2012年出口量达到36.20万t,创下历史*高水平,同比增长9.60%,总出口额为11.63亿美元,同比增长4.91%。近两年我国罗非鱼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且出口数量和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美国市场罗非鱼的主要供应国。在我国,无论沿海还是内地,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由于罗非鱼肉好味美,价位适宜,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当家鱼之一。但我国罗非鱼人均占有量不到0.5 kg,因此供不应求。加上传统的国内市场以活鱼为主,条冻鱼、鱼片等加工品市场尚未形成,供需矛盾在我国缺水的内陆及低温的北方更加突出。目前,不少大中型罗非鱼养殖企业已着手罗非鱼加工产品的开发,许多大型超市、中**餐馆开始推销罗非鱼产品,可以断言,其国内消费市场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