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医古文
QQ咨询:
有路璐璐:

医古文

  • 作者:赵鸿君,徐光星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674890
  •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1日
  • 页数:368
  • 定价:¥6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医古文》是为了提高阅读古医籍能力这一根本目的,为学习中医经典课程奠定语言文字基础而编写的。《医古文》内容是按文选、基础知识与附录三个部分来编写的。**单元至第六单元为先秦经典、医家传记、书序提要、医经传注、医家论文、医学杂论,共三十八篇文选。第七单元为基础知识,介绍有助于提高古医籍阅读能力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共八章。附录为工具性知识介绍,包括常用词、容易误读误写的中医药常用字、中医重言词、简繁字对照表、异体字整理表。《医古文》同步编写有数字化内容,包括文选音频、文选课件和阅读练习参考答案三个部分,请扫描教材中二维码,进行阅读观看或听读。
    文章节选
    **單元 先秦經典
    一 洪範(節選)
    【題解】本文節選自《尚書 洪範》,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的阮元重刻《十三經注疏》排印。《尚書》昀早稱作《書》,漢代稱《尚書》,意爲“上古之書”,儒家將其尊奉爲經,又稱爲《書經》。《尚書》是我國昀早的歷史文獻彙編,共五十八篇,分爲《虞書》《夏書》
    《商書》和《周書》,較爲真實地記録了距今4000~2600年間我國虞、夏、商、周的史實,反映了我國自氏族社會末期至階級社會初期的社會概况,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官制、禮儀、教育、刑法、典章制度等,反映了封建社會政治制度、宗法思想、倫理道德、哲學觀點逐步形成的歷史過程,是學習和研究我國上古史和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獻。**的經史學家金景芳先生盛贊其爲“中國自有史以來的**部信史”。《尚書》有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之分。漢武帝時期發現于孔子故宅中的《尚書》以蝌蚪文寫就,爲古文《尚書》,漢代伏生以隸書所傳的《尚書》,爲今文《尚書》。
    《洪範》是公元前十二世紀末周武王克商以後,向商朝貴族箕子請教而得的九條治國大政方針,即“九疇”。它不僅揭示了作爲統治者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和條件、治理國家的基本職能以及曆法、禮儀、祭祀、占卜等方面的規定與要求,而且還藴含了許多哲學的理念,與《周易》一起彙聚成了中國古代哲學的淵源。在“洪範九疇”中,與醫學的關聯性并不是平行的,其中“五行”“稽疑”和“庶徵”三條與醫學的發展尤爲密切。
    惟十有三祀[1],王訪於箕子[2]。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陰騭下民[3],相協厥居[4],我不知其彝倫攸敘[5]。”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陻洪水[6],汩陳其五行[7],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8],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五紀[15],次五曰建用皇極[16],次六曰乂用三德[17],次七曰明用稽疑[18],次八曰念用庶徵[19],次九曰嚮用五福[20],威用六極[21]。
    [1]惟十有三祀:十三年。指周文王建國後的第十三年,周武王伐商。惟,語首助詞。有,又。祀,年。
    [2]箕子:商紂王的叔父,曾拜爲太師,封于箕(今山西太谷東北),故稱箕子。
    [3]陰騭(zhì):默默地使安定。孔安國傳:“騭,定也。天不言,而默定下民。”
    [4]相:輔助。協:和諧。厥:其。
    [5]彝倫:常理,常道。攸:所。敘:次序,引申爲制定。
    [6]陻(yīn):同“堙”。堵塞。
    [7]汩(ɡǔ):擾亂。陳:列。其:指代天。
    [8]畀(bì):給予。洪範:大法。言天地之大法。九疇:九類,指九種治國大法。疇,種類。
    [9]攸:于是。斁(dù):敗壞。
    [10]殛(jí):誅殺。
    [11]嗣:繼承。
    [12]錫:通“賜”。賜予。
    [13]五事:指貌、言、視、聽、思五件事。
    [14]農:勤勉。八政:指食、貨、祀、司空、司徒、司寇、賓、師八種政務。
    [15]協:合。五紀:指歲、月、日、星辰、曆數五種計時方法。
    [16]皇極:帝王統治天下的准則。即所謂大中至正之道。極,准則。
    [17]乂(yì):治理。三德:三种政德。《孔傳》:“治民必用剛、柔、正直之三德。”
    [18]明:明察。稽疑:用卜筮决斷疑事。稽,卜問。
    [19]念:考慮。庶徵:各種徵兆。文中指檢驗君王行爲的各種天時衆氣的徵兆。
    [20]嚮:勸導,鼓勵。一説,嚮,通“饗”。祭祀。五福: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
    [21]威:通“畏”,畏懼。六極:六種極凶惡之事,指凶短折、疾、憂、貧、惡、弱。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1],土爰稼穡[2]。潤下作鹹[3],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二、五事:一曰貌[4],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聦,思曰睿。恭作肅,從作乂,明作晢[8],聦作謀,睿作聖。
    “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11],七曰賓[12],八曰師[13]。“四、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厤數[14]。

    “七、稽疑:擇建立卜筮人[15],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16],曰貞,曰悔[17],凡七。
    “八、庶徵: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18],曰時。五者來備,各以其敘,庶草蕃廡[19]。一極備,凶;一極無,凶。”
    [1]從革:順從人意而改變形狀。革,改變;變革。
    [2]爰:曰,爲。稼穡:耕種,收穫。
    [3]潤下:謂水性就下以滋潤萬物。作:生。
    [4]貌:面貌。
    [5]聦:古同“聰”。
    [6]睿:通達。
    [7]肅:恭敬。
    [8]晢(zhé):通“哲”。明智。
    [9]司空:掌管民居的官員。
    [10]司徒:掌管教育的官員。
    [11]司寇:掌管司法治安的官員。
    [12]賓:孔穎達疏云:“教民以禮待賓客,相往來也。”
    [13]師:孔穎達疏云:“立師防寇賊,以安保民也。”
    [14]厤:同“曆”。
    [15]卜筮:古時預測吉凶,用龜甲稱卜,用蓍草稱筮,合稱卜筮。
    [16]“曰雨”五句:皆爲卜兆。孔穎達疏云:“卜兆有五。曰雨兆,如雨下也。曰霽兆,如雨止也。曰雺兆,氣蒙暗也。曰圛兆,氣落驛不連屬也。曰克兆,相交也。”《尚書正義》云:“此上五者,灼龜爲兆,其舋坼形狀有五種,是卜兆之常法也。”霽,雨止。蒙,陰暗。克,兆相交錯。
    [17]“曰貞”二句:孔穎達疏云:“内卦曰貞,外卦曰悔。筮法爻從下起,故以下體爲内,上體爲外。下體爲本,因而重之,故以下卦爲貞。貞,正也,言下體是其正。言上體是其終也。”
    [18]“曰雨”五句:孔穎達疏云:“其名曰雨,所以潤萬物也;曰暘(yánɡ),所以乾萬物也;曰燠,所以長萬物也;曰寒,所以成萬物也;曰風,所以動萬物也。此是五氣之名。”暘(yánɡ),日出。燠(yù),温暖。
    [19]蕃廡:蕃滋而豐茂,茂盛。廡,草木茂盛。
    閲讀練習
    伏生濟南人也故爲秦博士孝文帝時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亡有聞伏生治之欲召時伏生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詔太常使掌故朝錯往受之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大兵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於齊魯之間齊學者由此頗能言尚書山東大師亡不涉尚書以教伏生教濟南張生及歐陽生張生爲博士而伏生孫以治尚書徵弗能明定是後魯周霸雒陽賈嘉頗能言尚書云歐陽生字和伯千乗人也事伏生授兒寛寛又受業孔安國至御史大夫自有傳寛有俊材 歐陽大小夏侯氏學皆出於寛寛授歐陽生子世世相傳至曾孫高子陽爲博士高孫地餘長賔以太子中庶子授太子後爲博士地餘少子政爲王莽講學大夫由是尚書世有歐陽氏學(《漢書 儒林傳》)
    1.標點上文
    2.解釋畫綫詞語
    治:亡有:頗:俊材:由是:
    3.回答問題
    **段中伏生《尚書》之學傳承情况如何?
    二 《周易》三則
    【題解】本文節選自《周易》,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的阮元重刻《十三經注疏》排印。《周易》又稱爲《易》《易經》,爲儒家經典之一。該書分“經”“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卦形符號與卦爻辭;“傳”以太極和陰陽的二元論視角,討論闡述天地萬物的屬性、特點與規律,由《彖辭》(上、下)、《象辭》(上、下)、《繫辭》(上、下)、《文言》《説卦》《序卦》《雜卦》十篇文章構成,漢時稱爲“十翼”。
    **、二則均選自《繫辭上》。**則主要闡述天地乾坤對萬物生成變化的作用,第二則圍繞陰陽觀念,闡述變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第三則選自《説卦》,主要闡明天地人三道是卦的基本内容。
    (一)
    天尊地卑[1],乾坤定矣[2]。卑高以陳[3],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4]。方以類聚[5],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6],在地成形[7],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8],八卦相蘯[9]。鼓之以雷霆[10],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11],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12]。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1]尊:高。卑:(地勢)低下。
    [2]乾坤:乾卦和坤卦。卦象分别爲。
    [3]以:通“已”。已經。
    [4]剛柔:指“剛”(健運)和“柔”(静伏)的特性。
    [5]方:“人”之誤。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方當作人。”
    [6]象:天象。韓康伯注:“象,况日月星辰。”
    [7]形:形體,形象。韓康伯注:“形,况山川草木也。”
    [8]剛柔:此指陰陽。
    [9]八卦:爲八種具有象徵意義的基本圖形,代表八種基本物象:乾爲天,坤爲地,震爲雷,巽爲風,艮爲山,兑爲澤,坎爲水,離爲火,每個圖形用三個分别代表陽的“—”(陽爻)和代表陰的“--”(陰爻)組成。蘯,同“蕩”。
    [10]鼓:震動。
    [11]知:主。《周易本義》:“知猶主也。乾主始物,而坤作成之。”
    [12]簡能:因簡易而能完善。
    (二)
    一陰一陽之謂道[1]。繼之者善也[2],成之者性也[3]。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4]!
    顯諸仁[5],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6],日新之謂盛德[7],生生之謂易[8]。成象之謂乾[9],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10],通變之謂事[11],陰陽不測之謂神[12]。
    [1]道: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韓康伯注:“道者何,無之稱也,無不通也,無不由也,况之曰道。”
    [2]繼:延續。善:美好。文中指能順應“道”而養萬物。
    [3]成:形成。性:本性。
    [4]“故君子”句:即“故知君子之道鮮矣”。
    [5]諸:兼詞。之于。
    [6]富有:包羅萬象,無所不有。
    [7]新:使 變新。
    [8]生生:孳生不絶,繁衍不已。易:陰陽變化消長的現象。韓康伯注:“陰陽轉易,以成化生。”
    [9]成象:成爲感官可以覺知的形象或現象。
    [10]極數:窮盡其技藝。孔穎達疏:“謂窮極蓍策之數,豫知來事,占問吉凶,故云謂之占也。”
    [11]通變:通曉變化之理。
    [12]測:測度,預料。神:神奇,玄妙。韓康伯注:“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者也。”
    (三)
    [1]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2],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3],故《易》六位而成章[4]。
    [1]性命:萬物的天賦和禀賦。
    [2]三才:天、地、人。兩:雙方。指兩個相對的方面。
    [3]迭:交替,更迭。柔剛:柔爻和剛爻,即阴爻和阳爻。
    [4]六位:六爻。章:指卦。
    目录
    目録 **單元 先秦經典 1 一 洪範(節選) 1 二 《周易》三則 5 三 醫師 8 四 《老子》三則 11 五 《管子》二則 14 六 盡數 19 七 秦醫緩和 23 第二單元 醫家傳記 27 八 扁鵲傳 27 九 華佗傳 33 一〇 皇甫謐傳 40 一一 孫思邈傳 45 一二 東垣老人傳 50 一三 丹溪翁傳 54 第三單元 書序提要 62 一四 《漢書 藝文志》序及方技略 62 一五 《傷寒雜病論》序 68 一六 《黄帝内經素問》序 72 一七 《類經》序 77 一八 《温病條辨》叙 83 一九 校定《神農本草經》序 88 二〇 醫書提要三則 93 第四單元 醫經傳注 97 二一 湯液醪醴論 97 二二 寶命全形論 101 二三 九鍼十二原(節選) 105 二四 四時病氣(節選) 109 二五 《素問》注文三則 112 二六 《素問》校詁三則 115 第五單元 醫家論文 119 二七 汗下吐三法該盡治病詮 119 二八 不治已病治未病 124 二九 標幽賦 127 三〇 秋燥論 133 三一 藥論四則 138 三二 方論三則 142 第六單元 醫學雜論 146 三三 養生論 146 三四 大醫精誠 152 三五 病家两要説 156 三六 與薛壽魚書 160 三七 醫案五則 163 三八 醫話四則 170 第七單元 基礎知識 176 **章 工具書 176 **節 辭書的編排與檢索 177 第二節 常用工具書介紹 180 第三節 網絡工具書 193 第二章 漢字 198 **節 漢字的起源 198 第二節 漢字形體的演變 201 第三節 漢字的結構 205 第四節 通假字 古今字 异體字繁簡字 211 第五節 俗體字 218 第三章 詞義 220 **節 詞的古義與今義 220 第二節 詞義的演變 222 第三節 本義與引申義 226 第四章 語法與修辭 231 **節 語法 231 第二節 修辭 239 第五章 標點與句讀 247 **節 標點與句讀的基本知識 247 第二節 誤讀的原因 248 第三節 標點與斷句的方法 252 第六章 訓詁 258 **節 訓詁與訓詁學 258 第二節 訓詁的内容 261 第三節 訓詁的方法 266 第四節 常用訓詁術語 273 第七章 今譯 276 **節 今譯的標準 276 第二節 誤譯的原因 278 第三節 今譯的類型和方法 280 第八章 與中醫藥相關的古代文化知識 286 **節 天文 286 第二節 曆法 290 第三節 記時 294 第四節 避諱 298 附録 1 常用詞 302 附録 2 容易誤讀誤寫的中醫藥常用字 322 附録 3 中醫重言詞 329 附録 4 簡繁字對照表 337 附録 5 异體字整理表 36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