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编辑力十讲——与青年编辑朋友聊做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编辑力十讲——与青年编辑朋友聊做书

  • 作者:高若海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88593
  •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01日
  • 页数:398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100188593
    • 作者
    • 页数
      398
    • 出版时间
      2020年11月01日
    • 定价
      ¥6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这是一位总编辑从事出版业多年的经验之谈,是编辑入行实战的指导书,也是读者了解出版行业之门径。 书分十讲,从“相稿”“书稿定位”“关注原创”“选优、再选优”“对话作者”“书稿的精读与解读(上、下)”“坚守学术规范”“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做好文案”等方面讲述从事出版工作的精髓之所在。 穿插实战案例十个,涉及众多名家名作,以理论与现实经验相结合的方式,探讨“编辑力”的培养,体现了编辑工作的甘苦,也展现了一代学人的精神风貌。
    文章节选
    我清楚地记得,当看到前辈学者一笔一画手写的书稿时,是一种怎样钦敬的心情。当年轻学者把他们的**本书稿送到我的手上,出书后高兴地对人说,高老师是我的**本书的责任编辑时,我又是何等欣慰。先是为老师辈的学者出书,后来是为老师的学生,我的同辈学者出书,再后为同辈学者的弟子出书,以至为这些弟子的弟子出书。我看到了绵绵不绝的学术传承的力量。如果说谭其骧先生、贾植芳先生、蒋孔阳先生、章培恒先生被人们称为中国的第二代学人,那么他们的弟子就被视为第三代学人。所幸的是,自己作为两代人中间过渡的一代,耳濡目染,既看到了第二代学人在思想解放的召唤下振聋发聩的贡献,又看到了第三代学人的学术崛起,他们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硕果累累,桃李满门。自己身在出版社,能用出版物记录、反映这种薪火相传的学术传承与嬗变,分享学术的盛宴,记录学术的年轮,实在是件难得的乐事。初到出版社时,我祈求的是一张平静的书桌,只想认认真真看稿,静下心来读书;后来我才知道,昔日���心伏案的想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时代要求。我做编辑的30年,逢遇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社会发生了乾坤再造、剧烈而深刻的变动。大学出版社虽然不是裂变的核心地带,但也深受大潮的荡涤与洗礼。有人说:“大学出版社的崛起,是改革开放在出版界的一个重要成果。”是的。改革开放为出版社的成长提供了沃土,大学出版社的每一步前进,都享受着时代甘霖的浇灌。在这30年间,我们经过了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洗礼,经过了打破“大锅饭”的惶恐,经过了从文稿编辑向整体策划转变的调适,经过了顺应时代呼唤,重写学术史,开拓学科新天地的历练,经过了打造品牌与精品的激励,经过了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需求释放,迎来大学出版社大扩展的春天。改革要求出版社跟着变,而改革催化的思想解放与学术创新成果,又源源不断为出版社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又要求编辑向经营型、全能型跨越。巨变在物质方面也是**的。仅以印刷材料、印刷技术而论,发展变化之快,可用日新日日新来形容。在刚刚建社时,印书用纸,因为是计划外的,只能到乡办小厂购进那些颜色发黄质地粗糙的纸。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淘汰了那些质量差、污染重的小纸厂,而且纸张等级提升,品种增多,可以任我们选择。原先用来印制**图书的60克书写纸,已经用在普通书上,而**书则改用更**的70 、80 克双面胶版纸或者纯质纸。原先我们曾为彩色印刷而烦恼,甚至远下深圳去找厂,现在不少教材采用双色印刷,全彩的图书印制已是家常便饭。而数字出版更是黑白与彩色同时印刷,一次完成。封面包装纸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早已经不像过去只有牛皮纸、布纹纸那么单调,而是选不胜选,满目琳琅。现在,正如人们所说的,书已经做得越来越精致,中文版图书在“世界*美的书”的评选中连连夺魁,与外国的精品书已经不相上下。这些进步,都是在1981年想也想不到的。 30年间,旧汰新来,沧桑巨变,自己亲眼见到,亲身感受,又何尝不是乐事?
    目录
    序通则灵——编者·读者·作者(秦绍德)前记踵事增华 我心安然**讲 相稿一 何为“相稿”?二 “相稿”的出发点三 “相稿”相什么?四 书稿的“相”法五 培育慧眼第二讲 书稿定位一 书稿定位与出版社的定位 二 书稿的市场定位 三 书稿的特色定位 案例一:《狮城舌战》,红遍大江南北案例二:难忘那灯火通明不眠夜——为“申花”夺冠赶热出书第三讲 关注原创——谈谈学术出版一 两个关键词——当代,原创二 衡量原创的六个方面三 原创性著作的编辑因素四 在做原创精品中提升自己案例三:《中国文学史》撬动书市案例四:陈子展先生与《诗经直解》案例五:《中国思想史》出版记事/ 107 第四讲 选优、再选优——大学文科教材编辑攻略一 内容的优化二 作者的优化三 教材的与时俱进四 市场有限,创意无限案例六:《21 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的创编——融素质教育和实用理念于一体的尝试曹珍芬 案例七:一部全新视角文学史的诞生孙晶第五讲 对话作者一 与作者对话需要何种心态二 读者、出版者的选书人——书稿列选前的沟通三 作者的助手——审稿过程中的对话四 出书后的互动五 变作者为朋友第六讲 书稿的精读与解读(上)一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二 精读必须注意的几个层面三 把握好度四 关注文字表达第七讲 书稿的精读与解读(下)一 结构的解读二 把握结构,谋篇布局第八讲 坚守学术规范一 板砖拍向出版社二 学术规范与编辑责任三 善于识假,杜绝抄袭四 不能忽视引文与注释五 学术规范的灵魂是创新 第九讲 品牌的核心是文化一 以文化精英支撑品牌二 以特色优势充实品牌三 以普及性精品,增添品牌活力 案例八:“复旦博学”——一个出版品牌的诞生孙晶案例九:“熏风自南来”——南怀瑾著作出版琐忆案例十:陈云发两写尚长荣——《吟啸菊坛》出版前前后后第十讲 做好文案 一 要素与亮点——内容提要的写作 二 角度与切入——书评与书序的写作 三 创意与实施——策划书的写作 四 价值与问题——审稿意见的写作 附录一:书评与书序 传媒法制建设的新探索——序魏永征《法律素养:记者的必修课》逻辑可以讲得如此有趣——序郑伟宏《智者的思辨花园》王安石变法:民曰不便——读南怀瑾《历史的经验》附录二:书人与书事——初创期的复旦出版人 怀念老社长李龙牧老师 创业中的两件大事——告别简屋,搬进新楼;告别铅排,迈向胶印 被990早新闻点名批评之后…… 转折点:崇明会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