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精)
QQ咨询:
有路璐璐:

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精)

  • 作者:(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著 洪汉鼎 译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18071
  •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1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真理与方法》是伽达默尔的代表作,出版于1960年。本书包括两卷,*卷为《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第二卷为《补充与索引》。本书中伽达默尔试图以艺术经验里真理问题的展现为出发点,进而探讨精神科学的理解问题,并发展一种哲学诠释学的认识和真理概念。这不仅意味着哲学诠释学与以往的诠释学相比有着根本的性质转变,而且表明了它是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向,以致我们可以用诠释学哲学来标志当代西方哲学人文主义思潮中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自本书问世以来,不仅西方哲学和美学受到它的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迅速波及到西方的文艺批评理论、历史学、法学和神学等人文科学领域,是当代一部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
    目录
    导言 **部分 艺术经验里真理问题的展现 Ⅰ 审美领域的超越 1.人文主义传统对于精神科学的意义 2.康德的批判所导致的美学主体化倾向 3.艺术真理问题的重新提出 Ⅱ 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及其诠释学的意义 1.作为本体论阐释主线的游戏 2.美学的和诠释学的结论 第二部分 真理问题扩大到精神科学里的理解问题 Ⅰ 历史的准备 1.浪漫主义诠释学及其在历史���中的应用质疑 2.狄尔泰陷入历史主义困境 3.通过现象学研究对认识论问题的克服 Ⅱ 一种诠释这经验理论的基本特征 1.理解的历史性上升为诠释学原则 2.诠释学基本问题的重新发现 3.对效果历史意识的分析 第三部分 以语言为主线的诠释学本体论转向 1.语言作为诠释学经验之媒介 2.“语言”概念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发展 3.语言作为诠释学本体论的视域 版本 诠释学Ⅱ目录: Ⅰ 导论 1.在现象学和辩证法之间——一种自我批判的尝试(1985年) Ⅱ 准备 2.当今德国哲学中的历史问题(1943年) 3.精神科学中的真理(1953年) 4.什么是真理?(1957年) 5.论理解的循环(1959年) 6.事情的本质和事物的语言(1960年) 7.作为哲学的概念史(1970年) 8.古典诠释学和哲学诠释学(1968年) Ⅲ 补充 9.自我理解的疑难性——关于去神话化问题的诠释学讨论(1961年) 10.历史的连续性和存在的瞬间(1965年) 11.人和语言(1966年) 12.论未来的规划(1965年) 13.语义学和诠释学(1968年) 14.语言和理解(1970年) 15.语言能在多大程度上规定思维?(1970年) 16.无谈话能力(1972年) Ⅳ 发展 17.诠释学问题的普遍性(1966年) 18.修辞学、诠释学和意识形态批判——对《真理与方法》再作后设批判性的解释(1967年) 19.答《诠释学和意识形态批判》(1971年) 20.修辞学和诠释学(1976年) 21.逻辑学还是修辞学?——再论诠释学前史(1976年) 22.作为理论和实践双重任务的诠释学(1978年) 23.实践理性问题(1980年) 24.文本和解释(1983年) 25.解毁和解构(1985年) Ⅴ 附录 26.补注I-Ⅵ(1960年) 27.诠释学与历史主义(1965年) 28.诠释学(1969年) 29.第2版序言(1965年) 30.第3版后记(1972年) 31.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自述(1973年) 本书论文版源 译者注释 概念、名词索引(汉-德) 概念、名词索引(德-汉) 人名索引(汉-德) 人名索引(德-汉) 本书所引经典文献 译后记 《真理与方法》(修订译本)译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