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经学通论(平装)
QQ咨询:
有路璐璐:

经学通论(平装)

  • 作者:皮锡瑞,吴仰湘 点校
  •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
  • ISBN:9787101148664
  •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1日
  • 页数:532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经学通论》是清代经学大师皮锡瑞的代表作。皮氏娴于汉、宋家法,故举凡古、今宗派,以至清代诸家,皆能考其流别,辨其得失;由是条析众说,断以己意,廓清旧惑,总成新书。是书依《易》《书》《诗》《礼》《春秋》次序,分为五卷,首尾共三十章,各于章首标明论旨,其下徵引论说,体例与阎若璩《尚书疏证》颇为相似;原为经学课本,故言简意赅,明白晓畅,其于**初治经者,是一极有价值之入门读物。皮氏著述宏富,而此书以其精深简达,卓然特立,与《经学历史》并为双璧,久为学林称道,出版价值甚高,市场潜力尤可期待。 本书曾由湖南思贤书局于光绪丁未年刊刻,先后收入《师伏堂丛书》《皮氏八种》。此次整理,以思贤书局初刻本为底本,参校中华书局校正重印本。凡初刻本中的文字错误,均据相关资料加以改正,并作说明。原书卷首无目录,兹与正文对检,新编目录,系以数字,用便检索。
    目录
    点校说明 自序 易经 一、论变易、不易皆《易》之大义 二、论伏羲作《易》垂教,在正君臣、父子、夫妇之义 三、论重卦之人当从史迁、扬雄、班固、王充,以为文王 四、论《连山》、《归藏》 五、论卦辞文王作、爻辞周公作皆无明据,当为孔子所作 六、论《易》至孔子始著,于是学士大夫尊信其书 七、论卦辞、爻辞即是系辞,《十翼》之说于古无征 八、论孔子作卦辞、爻辞,又作《彖》、《象》、《文言》,是自作而自解 九、论传经之人惟《易》*详,经义之亡惟《易》*�� 十、论汉初说《易》皆主义理、切人事,不言阴阳、术数 十一、论阴阳灾变为《易》之别传 十二、论孟氏为京氏所托,虞氏传孟学,亦间出道家 十三、论郑、荀、虞三家之义,郑据礼以证《易》,学者可以推补,不必推补爻辰 十四、论《费氏易》传于马、郑、荀、王,而其说不同,王弼以十篇说经,颇得费氏之旨 十五、论王弼多清言,而能一扫术数,瑕瑜不掩,是其定评 十六、论以传附经始于费直,不始于王弼,亦非本于郑君 十七、论宋人图书之学亦出于汉人而不足据 十八、论先天图不可信,朱子《答袁机仲书》乃未定之说 十九、论胡渭之辨甚确,若知《易》皆孔子所作,更不待辨而明 二十、论黄宗羲论《易》取王《注》与程《传》,汉之焦、京,宋之陈、邵,皆所不取,说极平允,近人复理焦、京之绪,又生一障 二十一、论近人说《易》,张惠言为颛门,焦循为通学,学者当先观二家之书 二十二、论象数已具于《易》,求象数者不当求象于《易》之外,更不当求数于《易》之先 二十三、论焦循《易》学深于王弼,故论王弼得失极允 二十四、论焦循以假借说《易》本于《韩诗》,发前人所未发 二十五、论假借说《易》并非穿凿,学者当援例推补 二十六、论《易》说多依托,不当崇信伪书 二十七、论《易》为卜筮作,实为义理作,孔子作卦、爻辞纯以理言,实即羲、文本意 二十八、论说《易》之书*多,可取者少 书经 诗经 三礼 春秋 附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