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附录《中国哲学小史》,冯友兰之女宗璞首肯推荐。)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附录《中国哲学小史》,冯友兰之女宗璞首肯推荐。)

  • 作者:冯友兰
  •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 ISBN:9787554616130
  • 出版日期:2021年03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1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54616130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21年03月01日
    • 定价
      ¥13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是冯友兰于1928年到清华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期间所写(1931年、1934年分别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该书以“释古”的态度来写中国哲学史,得到了陈寅恪、金岳霖这两位审阅人的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冯友兰北大哲学系毕业,又赴美师从杜威。他站在中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用西方的哲学概念、系统地运用新方法来重构中国哲学:分子学时代-经学时代上下两编,从孔子到康有为,架构起中国两千多年来清晰的中国哲学发展脉络,把中国几千年来伟大的思想一一展现于世。是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
    文章节选
    **章 绪论 (一)哲学之内容 哲学本一西洋名词。今欲讲中国哲学史,其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 在做此工作之先,吾人须先明在西洋哲学一名词之意义。 哲学一名词在西洋有甚久的历史,各哲学家对于“哲学”所下之定义亦各不相同。为方便起见,兹先述普通所认为哲学之内容。知其内容,即可知哲学之为何物,而哲学一名词之正式的定义,亦无需另举矣。 希腊哲学家多分哲学为三大部: 物理学(Physics), 伦理学(Ethics), 论理学(Logic)。 此所谓物理学、伦理学与论理学,其范围较现在此三名所指为广。 以现在之术语说��,哲学包含三大部: 宇宙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世界之道理”(A Theory of World), 人生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人生之道理”(A Theory of Life), 知 识 论 —— 目 的 在 求 一“ 对 于 知 识 之 道 理 ”(A Theory of Knowledge)。 此三分法,自柏拉图以后,至中世纪之末,普遍流行;即至近世, 亦多用之。哲学之内容,大略如此。 就以上三分中若复再分,则宇宙论可有两部: 一、研究“存在”之本体及“真实”之要素者,此是所谓“本体论”(Ontology), 二、研究世界之发生及其历史,其归宿者,此是所谓“宇宙论” (Cosmology)(狭义的)。 人生论亦有两部: 一、研究人究竟是什么者,此即心理学所考究, 二、研究人究竟应该怎么者,此即伦理学(狭义的)、政治社会哲学等所考究。 知识论亦有两部: 一、研究知识之性质者,此即所谓知识论(Epistemology)(狭义的), 二、研究知识之规范者,此即所谓论理学(狭义的)。 就上三部中,宇宙论与人生论,相即不离,有密切之关系。一哲学之人生论,皆根据于其宇宙论。如《列子·杨朱篇》以宇宙为物质的,盲目的,机械的,故人生无他希望,只可追求目前快乐。西洋之伊壁鸠鲁学派(Epicureanism)以同一前提,得同一断案,其一例也。哲学家中有以知识论证成其宇宙论者(如贝克莱Berkeley、康德Kant以及后来之知识论的唯心派Epistemological Idealism及佛教之相宗等),有因研究人之是什么而联带及知识问题者(如洛克Locke、休谟Hume等)。哲学中各部分皆互有关系也。 [注]孟太葛先生(W.P.Montague)亦谓哲学有三部分,即方法论, 形上学,与价值论。方法论即上所谓知识论,复分为二部;形上学即上所谓宇宙论,亦复分为二部;皆与上所述同。价值论复分为二部:(一)伦理学,研究善之性质及若何可以应用之于行为;(二)美学,研究美之性质及若何可以应用之于艺术。(Montague: The Ways of Knowing,
    目录
    上册 **篇 子学时代 **章 绪论 (一)哲学之内容 003 (二)哲学之方法 005 (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006 (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006 (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007 (六)哲学之统一 010 (七)哲学与哲学家 011 (八)历史与哲学史 012 (九)历史与写的历史 014 (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 016 (十一)历史是进步的 017 (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 018 第二章 泛论子学时代 (一)子学时代之开始 020 (二)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 021 (三)子学时代之终结 027 (四)古代大过渡时期之终结 028 (五)古代著述体裁 030 第三章 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 (一)鬼神 032 (二)术数 035 (三)天 038 (四)一部分人较开明之思想 039 (五)人之发现 040 第四章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一)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048 (二)孔子对于传统的制度及信仰之态度 055 (三)正名主义 060 (四)孔子以述为作 063 (五)直、仁、忠、恕 066 (六)义利及性 072 第五章 墨子及前期墨家 (一)关于墨子之考证 075 (二)《经》《经说》及《大取》《小取》六篇之时代 078 (三)墨者为一有组织的团体 079 (四)墨子哲学为功利主义 081 (五)何为人民之大利 084 (六)兼爱 087 (七)宗教的制裁 091 (八)政治的制裁 094 (九)余论 097 第六章 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 (一)孟子之抱负及其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099 (二)孟子对于周制之态度 101 (三)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及经济制度 103 (四)性善 109 (五)孟子反功利 115 (六)天、性及浩然之气 116 第七章 战国时之“百家之学” (一)杨朱及道家之初起 120 (二)陈仲子 128 (三)许行、陈相 128 (四)告子及其他人性论者 129 (五)尹文、宋131 (六)彭蒙、田骈、慎到 136 (七)驺衍及其他阴阳五行家言 142 第八章 《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一)老聃与李耳 149 (二)《老》学与庄学 151 (三)楚人精神 153 (四)道、德 155 (五)对于事物之观察 158 (六)处世之方 161 (七)政治及社会哲学 163 (八)《老子》对于欲及知之态度 165 (九)理想的人格及理想的社会 167 第九章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一)辩者学说之大体倾向 169 (二)惠施与庄子 171 (三)《天下篇》所述惠施学说十事 174 (四)惠施与庄子之不同 177 (五)公孙龙之“白马论” 179 (六)公孙龙所谓“指”之意义 181 (七)公孙龙之“坚白论” 182 (八)公孙龙之“指物论” 184 (九)公孙龙之“通变论” 186 (十)“合同异”与“离坚白” 188 (十一)《天下篇》所述辩者学说二十一事 189 (十二)感觉与理智 193 第十章 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 (一)庄子与楚人精神 195 (二)道、德、天 196 (三)变之哲学 199 (四)何为幸福 199 (五)自由与平等 203 (六)死与不死 207 (七)纯粹经验之世界 210 (八)**的逍遥 213 (九)庄学与杨朱之比较 214 第十一章 《墨经》及后期墨家 (一)战国时墨家之情形 216 (二)《墨经》中之功利主义 218 (三)论知识 221 (四)论“辩” 226 (五)《墨经》中“同异之辩” 231 (六)《墨经》中“坚白之辩” 233 (七)《墨经》对于其他辩者之辩论 237 (八)《墨经》对于兼爱之说之辩护 239 (九)对于当时其余诸家之辩论 241 第十二章 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学 (一)荀子之为学 245 (二)荀子对于孔子、孟子之意见 246 (三)荀子对于周制之意见 247 (四)天及性 249 (五)荀子之心理学 252 (六)社会**之起源 256 (七)礼论、乐论 258 (八)王霸 259 (九)正名 262 第十三章 韩非及其他法家 (一)法家之学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之趋势 269 (二)法家之历史观 272 (三)法家之三派 273 (四)三派与韩非 274 (五)法之重要 275 (六)正名实 277 (七)严赏罚 279 (八)性恶 280 (九)无为 282 (十)法家与当时** 285 第十四章 秦汉之际之儒家 (一)关于礼之普通理论 287 (二)关于乐之普通理论 291 (三)关于丧礼之理论 293 (四)关于祭礼之理论 297 (五)关于婚礼之理论 301 (六)关于孝之理论 303 (七)《大学》 307 (八)《中庸》 313 (九)《礼运》 319 第十五章 《易传》及《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 (一)《周易》之起源及《易传》之作者 320 (二)八卦及阴阳 322 (三)宇宙间诸事物之发展变化 327 (四)宇宙间事物变化之循环 328 (五)易象与人事 329 (六)《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 334 第十六章 儒家之六艺论及儒家之独尊 (一)儒家之六艺论 338 (二)儒家所以能独尊之原因 340 附 录 审查报告一 审查报告二 下册 第二篇 经学时代 **章 泛论经学时代 第二章 董仲舒与今文经学 (一)阴阳家与今文经学家 007 (二)阴阳家思想中之宇宙间架 008 (三)董仲舒在西汉儒者中之地位 011 (四)元、天、阴阳、五行 012 (五)四时 014 (六)人副天数 018 (七)性情 020 (八)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 022 (九)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 027 (十)灾异 031 (十一)历史哲学 032 (十二)《春秋》大义 037 第三章 两汉之际谶纬及象数之学 (一)纬与谶 044 第二篇 经学时代 目录(二)所谓象数之学 045 (三)阴阳之数 048 (四)八卦方位 050 (五)卦气 053 (六)孟喜、京房 054 (七)音律配卦 058 (八)其他纬书 060 (九)阴阳家与科学 063 第四章 古文经学与扬雄、王充 (一)“古学”与刘歆 064 (二)扬雄 065 (三)王充 073 第五章 南北朝之玄学(上) (一)玄学家与孔子 083 (二)何晏、王弼及玄学家之经学 084 (三)阮籍、嵇康、刘伶 091 (四)《列子》中之唯物论及机械论 095 (五)《杨朱篇》中放情肆志之人生观 096 第六章 南北朝之玄学(下) (一)向秀与郭象 104 (二)“独化” 105 (三)宇宙间事物之关系 108 (四)天然及人事之变化 109 (五)“无为” 111 (六)圣智 113 (七)“逍遥” 116 (八)“齐物” 118 (九)“至人” 121 第七章 南北朝之佛学及当时人对于佛学之争论 (一)中国佛学与中国人之思想倾向 124 (二)佛家与道家 125 (三)“六家七宗” 128 (四)僧肇所讲世界之起源 135 (五)僧肇之不真空义 137 (六)僧肇之物不迁义 137 (七)僧肇所说之圣人 139 (八)僧肇之般若无知义 141 (九)道生之顿悟成佛义 142 (十)当时对于神灭神不灭之辩论 149 第八章 隋唐之佛学(上) (一)吉藏之二谛义 154 (二)玄奘之《成唯识论》 156 (三)法藏之《金师子论》 176 第九章 隋唐之佛学(下) (一)天台宗之《大乘止观法门》 188 (二)慧能、神会、宗密 202 第十章 道学之初兴及道学中“二氏”之成分 (一)韩愈 223 (二)李翱 225 (三)道学与佛学 230 (四)道教中一部分之思想 231 (五)道教中之科学精神 234 第十一章 周濂溪、邵康节 (一)周濂溪 236 (二)邵康节 242 第十二章 张横渠及二程 (一)张横渠 256 (二)程明道与程伊川 266 第十三章 朱子 (一)理、太极 285 (二)气 290 (三)天地人物之生成 293 (四)人物之性 296 (五)道德及修养之方 300 (六)政治哲学 302 (七)对于佛家之评论 304 第十四章 陆象山、王阳明及明代之心学 (一)陆象山 308 (二)杨慈湖 312 (三)朱陆异同 315 (四)朱子以后之理学 319 (五)陈白沙与湛甘泉 320 (六)王阳明 322 (七)王龙溪及王心斋 336 第十五章 清代道学之继续 (一)汉学与宋学 340 (二)颜李及一部分道学家 341 (三)戴东原 351 第十六章 清代之今文经学 (一)清末之立教改制运动 364 (二)康有为 365 (三)谭嗣同 372 (四)廖平 378 (五)经学时代之结束 385 附录 第二篇 第五章 异文 第五章 南北朝之新道家(上) 审查报告三 中国哲学小史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