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审计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审计学

  • 作者:赵保卿 主编,杨克智 副主编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563396
  •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审计学》是北京工商大学会计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是会计专业本科核心必修课程教材。审计学教材根据*发布的审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主要介绍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分为14个章节,涵盖审计的各要素、各环节,具有章节内容为*章总论,第二章审计规范体系,第三章审计计划与审计重要性,第四章内部控制审计,第五章审计风险评估与应对,第六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第七章审计抽样,第八章货币资金审计,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第十二章筹资与投资审计,第十三章对特殊项目的考虑和审计,第十四章完成审计取证工作与出具审计报告。
    目录
    **章 总论 1 **节 审计的性质 1 一、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 二、审计概念 8 第二节 审计组织 12 一、审计机构 12 二、审计人员 21 第三节 审计对象 24 一、不同审计主体下审计对象的特点 24 二、审计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内容界定 27 第四节 审计目标 28 一、审计总目标 29 二、审计具体目标 29 三、实现审计目标的基本要求 31 第五节 审计的职能与地位 32 一、审计的职能 32 二、审计的地位 34 本章小结 35 关键词汇 36 思考题 36 案例讨论题 37 简答题 37 自测题 38 本章**阅读材料 38 第二章 审计规范体系 39 **节 审计准则 40 一、审计准则的特性 40 二、审计准则的内容 40 第二节 审计职业道德 44 一、审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44 二、审计��业道德的内容 45 第三节 审计职业谨慎 52 一、“应有的职业谨慎”的概念形成及含义界定 52 二、“应有的职业谨慎”在审计业务中的体现 53 第四节 审计依据 54 一、审计依据的含义和分类 54 二、审计依据的特性 55 第五节 审计法律责任 56 一、审计法律责任产生的背景 56 二、审计法律责任规范 58 三、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特性 60 四、审计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61 五、确立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内在逻辑 63 六、审计人员审计法律责任的防范 67 本章小结 68 关键词汇 68 思考题 69 案例讨论题 69 简答题 70 自测题 71 本章**阅读材料 71 第三章 审计计划与审计重要性 72 **节 审计计划 73 一、初步业务活动 73 二、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 77 第二节 审计重要性 83 一、错报 83 二、重要性的定义 85 三、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86 四、重要性水平在确定审计意见报告类型时的运用 91 本章小结 92 关键词汇 92 思考题 92 练习题 93 案例讨论题 93 简答题 94 自测题 95 本章**阅读材料 95 第四章 内部控制审计 96 **节 内部控制的内涵 97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97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 100 三、内部控制的要素 101 四、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102 第二节 内部控制审计 103 一、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描述 103 二、内部控制测试 110 三、内部控制评价 114 四、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116 本章小结 119 关键词汇 120 思考题 120 案例讨论题 120 简答题 121 自测题 122 本章**阅读材料 122 第五章 审计风险评估与应对 123 **节 审计风险的内涵 124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 124 二、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 124 三、审计风险模型及分析 125 第二节 审计风险评估 125 一、风险评估程序 126 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126 三、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29 第三节 审计风险应对 131 一、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报错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131 二、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132 三、控制测试 133 四、实质性程序 136 本章小结 137 关键词汇 138 思考题 138 练习题 138 案例讨论题 139 简答题 141 自测题 142 本章**阅读材料 142 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43 **节 审计证据 144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 144 二、审计证据的种类 145 三、审计证据的特征要求 148 四、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与方法 150 五、审计证据的整理、分析与评价 153 六、审计目标、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157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158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 158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种类 159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复核 163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 165 本章小结 168 关键词汇 168 思考题 168 练习题 169 案例讨论题 169 简答题 170 自测题 171 本章**阅读材料 171 第七章 审计抽样 172 **节 审计抽样及其一般程序与方法 173 一、审计抽样方法的演变过程 173 二、审计抽样过程 174 三、审计抽样与审计风险 179 第二节 符合性测试中的属性抽样 180 一、固定样本量抽样 180 二、停-走抽样 182 三、发现抽样 184 第三节 实质性测试中的变量抽样 184 一、单位平均估计抽样 184 二、比率估计抽样 186 三、差额估计抽样 187 四、PPS抽样 187 本章小结 189 关键词汇 189 思考题 190 练习题 190 讨论题 190 简答题 191 自测题 192 本章**阅读材料 192 第八章 货币资金审计 193 **节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及测试 195 一、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目标 195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要素 195 三、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测试 198 第二节 货币资金业务重大错报风险及评估应对 199 一、货币资金业务的可能发生错报环节 199 二、识别应对可能发生错报环节的内部控制 200 三、与货币资金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202 第三节 现金审计 203 一、核对现金日记账与总账余额是否相符 204 二、监盘现金 204 三、抽查大额现金收支 205 四、审查现金收支的正确截止日期 206 五、检查外币现金的折算是否正确合规 206 第四节 银行存款审计 208 一、审查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 209 二、执行实质性分析程序 209 三、取得或编制并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9 四、函证银行存款余额 211 五、审查大额银行存款收支业务 215 六、检查一年以上定期存款或指定用途存款 215 七、审查银行存款收支的正确截止 215 八、检查外币银行存款的折算是否正确 215 第五节 其他货币资金审计 218 一、核对各明细账期末合计数与总账数是否相符 218 二、函证存款户期末余额 218 三、抽查原始凭证进行测试 218 四、抽取资产负债表日后的大额收支凭证进行截止测试 218 本章小结 220 关键词汇 220 思考题 221 简答题 221 自测题 222 本章**阅读材料 222 第九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223 **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及测试 224 一、主要业务活动和关键内部控制环节 224 二、主要凭证和账户 226 三、销售与收款循环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228 四、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229 第二节 营业收入审计 231 一、营业收入的审计目标 231 二、营业收入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231 第三节 应收账款审计 233 一、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 233 二、应收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234 第四节 坏账准备审计 236 第五节 其他相关内容审计 238 一、应收票据审计 238 二、应交税费审计 239 三、税金及附加审计 240 四、销售费用审计 241 本章小结 242 关键词汇 242 思考题 242 练习题 243 案例讨论题 245 简答题 247 自测题 248 本章**阅读材料 248 第十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249 **节 购货与付款的控制测试 250 一、购货与付款内部控制的目标 251 二、购货与付款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251 三、购货与付款内部控制的测试 253 第二节 应付账款审计 257 一、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 257 二、审查应付账款明细账 257 三、函证应付账款 258 四、审查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259 第三节 固定资产审计 260 一、索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261 二、验证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261 三、实地观察固定资产 263 四、审查固定资产增加情况 263 五、审查固定资产减少情况 264 六、审查固定资产折旧情况 265 七、审查固定资产减值情况 266 第四节 其他相关内容审计 267 一、预付账款审计 267 二、应付票据审计 268 三、工程物资审计 268 四、在建工程审计 269 本章小结 269 关键词汇 270 思考题 270 案例讨论题 271 简答题 271 自测题 272 本章**阅读材料 272 第十一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273 **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及测试 274 一、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 274 二、生产与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目标 276 三、生产与存货循环内部控制要素 277 四、生产与存货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278 第二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业务重大错报风险及评估应对 282 一、生产与存货循环业务重大错报风险 282 二、生产与存货循环业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应对 282 第三节 存货审计 283 一、存货的审计程序 283 二、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进行存货审计 284 三、确定存货是否归被审单位所有 285 四、存货监盘 285 五、存货计价测试 291 第四节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293 一、获取或编制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表 294 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294 三、审查应付职工薪酬计提项目 294 四、审查应付职工薪酬的期后付款情况 295 第五节 产品成本审计 295 一、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表 296 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296 三、复核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清单 299 第六节 其他相关内容审计 301 一、管理费用审计 302 二、营业外支出审计 302 三、所得税审计 303 本章小结 304 关键词汇 304 思考题 305 练习题 305 案例讨论题 305 简答题 306 自测题 307 本章**阅读材料 307 第十二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308 **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与测试 311 一、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目标 311 二、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要素 312 三、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314 第二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重大错报风险与评估应对 316 一、筹资与投资循环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316 二、筹资与投资循环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应对 317 第三节 借款审计 318 一、银行借款审计 319 二、财务费用审计 321 三、应付债券审计 321 第四节 所有者权益审计 322 一、股本或实收资本审计 322 二、资本公积审计 323 三、盈余公积审计 324 四、未分配利润审计 325 第五节 投资审计 326 一、投资取得的审计 326 二、投资股利或利息的审计 327 三、投资处置的审计 328 四、投资减值准备的审计 329 五、成本法或权益法的审计 329 第六节 其他相关内容审计 330 一、其他应收款审计 330 二、其他应付款审计 331 三、长期应付款审计 331 四、应付股利审计 332 五、无形资产审计 332 六、长期待摊费用审计 333 本章小结 334 关键词汇 335 思考题 335 练习题 335 案例讨论题 336 简答题 336 自测题 337 本章**阅读材料 337 第十三章 对特殊项目的考虑和审计 338 **节 审计沟通 339 一、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的沟通 339 二、后任注册会计师与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340 第二节 利用他人的工作 342 一、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 342 二、利用专家的工作 343 第三节 期初余额审计 344 一、期初余额及其审计目标 344 二、期初余额审计程序 345 三、期初余额的审计结论及处理 347 第四节 其他特殊项目审计 347 一、会计估计的审计 347 二、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 350 三、关联方交易的审计 356 四、持续经营的审计 360 五、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 363 本章小结 369 关键词汇 370 思考题 370 案例讨论题 371 简答题 371 自测题 371 本章**阅读材料 372 第十四章 完成审计取证工作与出具审计报告 373 **节 完成审计取证工作 373 一、完成审计取证工作概述 373 二、期后事项及审计 379 三、书面声明 384 第二节 出具审计报告 386 一、审计报告的定义 386 二、审计报告的作用 386 三、审计意见的形成 387 四、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390 五、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 393 六、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402 七、在审计报告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 409 八、比较信息 412 本章小结 418 关键词汇 418 思考题 418 练习题 419 案例讨论题 419 简答题 420 自测题 422 本章**阅读材料 422 参考文献 423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