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第一性原理:混沌大学创新必修教科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第一性原理:混沌大学创新必修教科书

  • 作者:李善友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542649
  •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1日
  • 页数:221
  • 定价:¥6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什么是*性原理? 亚里士多德说:“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性原理,它是一个根基性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违反。” *性原理,好比树木的根基,没有人会看到繁茂枝干下的树根,但它决定了树的一切。 本书将“*性原理”的思想引入创新与商业领域,用8个思维模型和实践方法,帮助企业与个人厘清问题的本质,直达本源。 我们常问,未来十年什么会变化?这个问题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问题可能是,未来十年什么不变?如果能找到不变的,把所有的资源和精力,毫无保留地投入在不变的事物上,其力量不可同日而语。让我们用*性原理重新认识世界。探索内在的力量,创造非凡的人生。
    目录
    第 一章 第 一性原理 : 任何理性系统的根基性命题 归纳法是通过实践推导结论,把连续性的经验推广到一切时空。然而,并非所有事物都有连续性,固有的思维会让你陷入“归纳法谬误”。打破认知边界,实现第二曲线创新,你需要全新的思维模式——演绎法。但是演绎法必须有一个基石,一个来自系统之外、能够逻辑自洽的元起点。这个元起点既可以称为第 一前提、逻辑奇点,也可以称为第 一性原理。 3 空间性归纳与时间性归纳 5 归纳结果的可重复性 7 只能证伪,不能证明 9 连续性假设是归纳法的隐含假设 12 求存不求真的阿喀琉斯之踵 15 演绎法三段论 17 逻辑比事实更真实 20 前提的准确性是演绎法的隐含假设 22 任何系统都有自己的基石假设 26 不是系统之内,而是系统之外 28 第 一性原理的层级之分 第二章 公理化思维 : 人类理性思维的**智慧 有时候,逻辑推导过程比*终结果更重要。我们需要培养公理化思维,以第 一性原理为根基,运用逻辑去找到超出我们认知极限问题的答案,进而建立其他理性思维体系。 33 欧氏几何:人类思维的奇迹 36 一切学问都是证明系统 40 从《几何原本》到公理化思维 43 公理化思维的应用 49 让哲科思维点亮中国的创新者 第三章 破界创新:打破基石,边界外延 打破系统的边界,*直接的方法就是将作为基石的第 一性原理击碎。创新“不破不立”,“破”的是系统得以形成的第 一性原理,“立”的是新的第 一性原理,这个方法就是破界创新。 55 破界创新三部曲 60 破界创新的难点 62 科学领域的破界创新 69 IBM 和乔布斯的破界创新 80 成为创新企业家 第四章 组织刷新 : 使命—战略的破界创新 卓有成效的战略变革,不是从内容着手,而是从结构着手。时任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先生先打破使命和文化禁锢,再进行战略变革,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迷失的微软大象起舞、重回**。 85 鲍尔默时代的迷失 88 纳德拉刷新微软 91 刷新使命 94 刷新文化 98 刷新战略 第五章 第 一创新:基于第 一性原理进行创新 何谓“第 一创新”?如果说破界创新的关键词是“破”,那么第 一创新的 关键字则是“立”。它是公理化思维在创新中的应用,是从一个抽象的第 一性原理出发,用逻辑思维将其拆解,进而推导出这个系统的基本原理, 打破原有认知,寻找并建立新的系统的过程。 107 从归纳创新到演绎创新 109 基于第 一性原理的第 一创新 111 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 115 人类文化的元知识 118 埃隆·马斯克的第 一创新 130 第 一创新的力量 135 源自使命的动机 第六章 万物至理:宇宙的**密码 若将整个宇宙当作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也有它的第 一性原理,科学家们把它称为“万物至理”。爱因斯坦推导相对论的过程,就是他打破物理学的隐含假设,建立全新基石假设,不断探寻万物至理的过程。 143 洞见公理比推导更加困难 145 理念世界与思想实验 148 对牛顿力学体系的质疑 152 两个全新的基石假设 155 推导出的狭义相对论 160 用理论定义现实 162 爱因斯坦的升维 165 推导出的广义相对论 第七章 从众效应 :“真理”的真相 在组织中,我们很容易被群体的信念影响,甚至会因此而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保持一致以寻求安心,这就是“从众效应”。破界创新的难点就是隐含假设,而*重要的隐含假设之一就是“从众效应”。对我们来说,只有认知到这个桎梏,才有机会从中跳出。 171 两种真理观 172 真理符合论 179 真理连贯论 181 所有人相信的真 184 从众效应 187 逃不脱的乌合之众 192 认知如何跳出 第八章 批判性思维 : 我讲的可能都是错的 科学革命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商业领域的创新也是如此。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精神的第 一特征,也是打破认知边界的必要条件。只有 学会独立思考、普遍怀疑,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敢于质疑群体共识 的观点,才可以打破原有的认知藩篱,突破创新。 197 逻辑三洽 199 主体性认同 203 群体信念 205 批判性思维 212 不可知论 215 反共识 219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